关于问题唐朝的“二王八司马”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文藻巧翁】的最佳回答:
顺宗深知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对唐中央政扣的危害,即位后立即起用东宫旧臣王叔文、王伾以及柳宗元、刘禹锡、韦执谊、韩泰、韩晔、陈谏、凌准、程异等八人,着手进行改革。其内容主要为:收夺宦官兵权,制裁藩镇跋扈,打击贪官污吏,广发除宫市、五坊小儿及进奉等弊政,免除民欠税和各种杂税,选拔德才兼备的人为官等。西川节度使韦臬扩大地盘的阴谋末能得逞。王叔文乘势命宿将范希朝为左、右神策、京西诸城镇行营节度使,韩泰为其行军司马前去接管宦官手中的兵权。权阉俱文珍等策动神策将军将官拒绝范希朝接权。又暗中策划宫廷政变;韦臬等人胁迫顺宗禅位。宦官得势以后,王叔文、王伾即遭贬逐。王叔文被贬后又被赐死。王伾死于贬所。柳宗元等八人都被贬为“边州司马”。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二王八司马事件”。因顺宇在位期间的年号为“永贞”,故又称这次政治革新运动为“永贞革新”。
【2】、来自网友【书泽】的最佳回答:
这个原因应该很容易找到,我简单归纳一下吧。
就是宦官的北司和宰相官署的南衙之间争权的一次事件,另外还有一个“甘露之变”。这二者是南衙北司之争最为激烈的两次事件。
而产生南衙北司之争
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宦官的权力日益扩大,引起了朝臣与皇帝的不满,于是产生了争权的各种事件。
唐中后期的宦官专权非常严重,宦官与朝臣的斗争一直持续到唐末,宰相崔胤引朱温入长安,尽杀宦官 700 人,宦官专权的局面才结束。
下面简单总结一下“二王八司马”事件的具体经过为:
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刘禹锡等人要实行改革,史称“永贞革新” ,而这个改革的重点是削弱藩镇和抑制宦官。
这当然引起了藩镇节度使和宦官的不满,于是“二王八司马”就被围殴了。
战况是相当激烈,连当政的顺宗都被迫退位称太上皇,结果当然可想而知。王叔文被贬之后被赐死,王伾死于贬所。其他八人被贬为边州司马,所以才被称为八司马。
其中,柳宗元被贬到了永州,之后就写下了《扑蛇者说》这一几乎人人耳熟能详的文章,什么?你不知道?那“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你应该听说过吧。
而刘禹锡。在被贬和州后,也写下了《陋室铭》这个千古名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佳句,我至今都非常喜爱。
最后,在补充说两句,汉朝、唐朝、明朝这三个朝代,是宦官专权非常严重的朝代,严重到已经威胁到皇权,于是就产生了一系列的争权事件,这是与皇权和相权之争不同的形式。在我看来,在皇家集权的中央,宦官专权本不该出现的,却又切切实实的发生了,历史真是神奇。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希望对您有帮助。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唐朝的“二王八司马”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