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三国演义》中,为什么孙权没有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望月怀远忆当年】的最佳回答:
执政时间久,前期英明,晚年昏庸,类似于汉武帝晚年一样,做了很多蠢事,害死了自己的太子!
【2】、来自网友【邓海春】的最佳回答:
东汉末年三分天下,魏蜀吴君主各有风姿。刘备仁义,曹操奸诈,但是孙权却难以一言概之。唯有“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世代流传,虽无具体辞藻作为修饰,却足以窥见孙权风姿。孙权乃英雄豪杰,其子却不堪为帝,为何孙权没有培养出有帝王之姿的子孙呢?
孙权处事不公,对皇子不能一视同仁。孙和乃孙权第三子,他自小聪明伶俐,母妃王氏又得孙权宠爱,因而地位颇高。孙权常让孙和陪伴左右,也常以珍玩等物赏赐于他。到孙和十四岁时,孙权又特意聘请吴国远近闻名的学者阚泽为他讲授经义。孙和的受宠程度,其他皇子几乎望尘莫及。孙权就算有偏爱之心,也应对皇太子孙登另眼相看。他对孙和的百般宠爱,实际上反让孙和生出不臣之心,也让其他皇子觉得皇位犹可一争。这就为其后的二宫之争埋下了伏笔。
后宫干预立嗣之争,让孙权之子无法在仕途上大显身手,反而囿于阴私算计中。孙登死后,孙和被立为太子。孙和之母王氏与孙权的长女全公主一向不和,全公主怕孙和继承大统后对她施加报复,便想先下手为强。孙权卧床时,派孙和去庙堂祭祀。恰好太庙距离孙和妻子的叔父张休家很近,张休便邀请他前去做客。
全公主得知此事后,就向孙权进献谗言,说孙和是在和张休谋划“事情”。不仅如此,全公主还说孙权病重,王氏不忧反喜。孙权因此对孙和起了疑心,日渐疏远于他。孙和对此事提心吊胆,无法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反而被这等阴私算计而羁绊。
除此之外,孙权在子嗣问题上犹豫不决,无法专心培养一个接班人。这也导致皇子们虽然少愚钝之辈,但也少出类拔萃之人。由于孙霸党的诋毁,在犹豫几年后,孙权最终软禁了孙和。此事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许多将领为孙和求情。孙权却认为群臣在无理取闹,杖责斩杀了许多大臣,也将孙和流放到故鄣。孙权打算立孙亮为太子,但是晚年后又想再将孙和召回,只是全公主等人阻挠才未成事。孙权如此举棋不定,反复无常。几乎没有哪个皇子被他全心全意培养为接班人。
孙权死后,并没有为儿子留下合格的辅佐大臣。孙权最终让孙亮继承了大统。孙亮虽然聪慧,但继位时也才年仅十岁,若无有才之辈辅佐也难成大器。刘禅平庸,可有诸葛亮在侧,也能在很长时间内安然无恙。孙权任命诸葛恪为太子太傅,可惜诸葛恪难以堪当大用。他不仅在伐魏战争使吴国大败,还独断专权,使民间朝堂怨声载道。孙权留下有如此虎狼之心的人辅佐孙和,能不大权旁落已是难得,更遑论建功立业。
孙权子嗣不在少数,也不乏聪颖之辈。可惜的是,孙权不能早做决策选出太子,并为其谋划,以至于最终选立的孙亮被废,大权也落入宗室之手。
【3】、来自网友【江湖小晓生】的最佳回答:
孙权,我觉得他有点像晚年的汉武帝,而且是不断努力朝着汉武帝的结局靠拢。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他就是想成为第二个汉武帝式的人。
其实孙权早年是有一位非常出色的太子的,名字叫孙登。
孙登无论是处理政务,还是自己的私生活,都井井有条,孙权为此十分满意。可是孙登运气不是很好,33 岁的时候就过世了,留下了太子的位置空缺在那里,底下的这些子弟们自然是要争抢了。
孙权为此十分伤心,他的次子孙虑早年已经去世,现在长子孙登也离开人世。这个时候的孙权只能选择老三孙和继任为太子。孙和也是一位人才,据说孙登活着的时候,对待孙和就非常好,认为他不是一般人,甚至有让位给孙和的打算。当然这也可能是孙和的儿子孙皓强行附会上去的,不过孙和的人品应该是不错的。
可是孙权这个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岁数大了以后,孙权就有些昏庸。为了把持朝政,担心出现子孙祸乱朝政的危险,所以孙权在立了太子孙和以后,居然又扶植起了第四个儿子鲁王孙霸。孙霸见孙和立为太子,心里自然不爽,认为孙和只是比他岁数大,能力人品多比不上自己,所以孙霸一直想要把孙和弄下台。
于是孙和和孙霸之间的争斗正式开始了。
孙权虽然也有过阻止,可是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显得十分无所谓。这就让人有些不能理解了,如果他不想要孙和做接班人,完全可以废掉他。而孙权又恰恰没有这么做,这让孙和十分头疼。
孙霸还不断地找机会去陷害孙和,当孙权病重的时候,孙霸这边的人,就告诉孙权,说孙和已经在谋划着登基以后的事情了,而且孙和的母亲在知道孙权病了以后,是非常高兴的状态。这下子孙权脸色可没那么好看了,越来越反感孙和。
而孙和自然更加担心自己会被废除,可是他无计可施。他不能像汉武帝的儿子刘据那样,公然带兵反抗自己的父皇,他知道这样没有好下场。所以孙和只能忍耐,结果孙霸这边就更加猖狂了,他加大力度陷害孙和。不过也正是因为他做的事情太过分,所以孙权大为震怒。
结果孙权杀了一帮大臣,还把鲁王孙霸给宰了。
不过孙和也没有好下场,被孙权废掉了太子之位,流放外地,从此再也无缘回来。这么一来前面四个儿子就都没戏了,孙权只能讲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小儿子孙亮身上,孙亮登基的时候才不过 10 岁,15 岁的时候正式亲政,却被权臣
孙
綝给废掉成为了会稽王,可见孙权晚年是实在没办法了,才会选择这个小毛孩儿登基做皇帝。
这样的结局跟当年汉武帝是一样的,汉武帝逼死了年长的刘据以后,自己也十分痛苦,只好改立小儿子刘弗陵为太子,结果让霍光把持朝政数十年之久。孙权活的时间也跟汉武帝差不多,都活了 70 岁左右,可见岁数大了的帝王,似乎想法都是差不多的。
孙权有心栽培孙亮,自己也没有时间了。他花心思栽培最多的是第一任太子孙登,可惜英年早逝。后面几个儿子都成了他维持朝中平衡的牺牲品,实在是可惜。最后只能无奈地接受了让小儿子孙亮来继位了。
【4】、来自网友【惠集读书社】的最佳回答:
孙权是一个相对弱势的领导人,他的很多人马都是孙策留给他的,内外事都不能独断。在曹操南下时,就有人说投降了。东吴的本土势力非常强大,孙权也不能尽灭之。
孙权在位时间长,诸子缺少历练机会,加之魏更强大,孙氏政权解散是早晚的事。
【5】、来自网友【十八个人】的最佳回答:
孙权是三国英雄里面,寿命比较长的一位。252 年辞世的时候,已经 70 岁。在古代王朝权力结构中,长寿的帝王,不知道约束自己,往往形成晚年的悲剧,孙权也没有逃脱这个命运。
当年的孙权,尚能改过迁善,约束权力,把持自己。可是晚年的孙权,听信谗言,昏聩骄狂,手握大权不放,疑心重而听不进劝谏。
他任用的宰相,不是平庸之辈,就是远离京城的前线统帅。前者不敢用权,后者无法执政。孙权也想改革,可是,他用吕壹进行的改革,变成了苛政。特别是在接班人选择上,反复无常,终至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三国演义》中,为什么孙权没有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