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赤壁之战中,坑了两次曹操的蒋干最后结局如何?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1 12:09:35 3次浏览

p>关于问题赤壁之战中,坑了两次曹操的蒋干最后结局如何?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超级七品小芝麻官】的最佳回答:

事实上,连坑曹操两把,导致赤壁大败的蒋干,最终的结局出乎众人的预料!不信你看原文的暗示!

第一次坑害曹操

曹操一统北方后,雄心壮志,准备南下荡平其余反抗势力,荆州的不战而降,更加坚定了曹操的信心,于是他认为拿下江东不过是一件小事而已,哪知道江东孙权,和荆州刘琮不同,他不仅不投降,反而派出军队和曹操硬刚,令曹操颇为苦恼!

一方面,曹操手中的军队,以北方人居多,他们不善于水战,而要想攻打江东,必须渡过长江,不善水战的北军,在长江水战中没有任何优势!另一方面,虽然曹操也收降了不少的荆州水军,但这些水军相比于江东军队,还是差了一点。首战败于周瑜,而后对周瑜的窥探,这些人也没办法拿出合适的破敌之策,于是曹操郁闷了,召集手下商议,到底该如何击败周瑜?

正在曹操一筹莫展之际,蒋干出现了!蒋干自幼和周瑜同窗,关系非常好,且他在江左一带名声非常大,擅长辩论,他认为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完全可以说降周瑜。就这样,曹操同意了蒋干的计划,让他前往江东去游说周瑜。结果蒋干这一去,直接把曹操给坑了!

周瑜早就知道蒋干投靠了曹操,所以他一开始就明白了蒋干的来意,于是他准备将计就计,让蒋干帮忙除掉曹营中擅长水战的蔡瑁张允二人。

周瑜的操作是这样的:他先以叙旧为由,拉着蒋干畅饮,然后假装喝醉;又拉着蒋干一同睡觉,但却伪造了与张允蔡瑁二人的书信,诱导蒋干看到这封书信;最后,周瑜又命手下假装蔡瑁张允二人的信使,前来报信,故意让蒋干听到,让蒋干彻底相信蔡瑁张允的投敌行为。

就这样,蒋干不仅没有说降周瑜,反而把蔡瑁张允的“投敌”消息带给了曹操,诱使曹操诛杀了蔡瑁张允二人。于是,曹营中最擅长水战的二将,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坑死了,曹操自断一臂!

原文:众将见杀了张、蔡二人,入问其故。操虽心知中计,却不肯认错,乃谓众将曰:“二人怠慢军法,吾故斩之。”众皆嗟呀不已。

事实上,以曹操的聪明才智,他是不应该中计的,但当时的曹操太过心急多疑了,没怎么听蔡瑁张允解释,就急匆匆地下令将二人诛杀,等到他反应过来,蔡瑁张允已经遭到了诛杀。而此时的曹操,也不可能认错,否则对手下不好交代,于是他只能将错就错,至于曹操的手下,其中的几个顶级谋士,其实也看出了猫腻,但曹操这个主公都不开口,他们自然也不能多言语,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蔡瑁张允通敌遭到诛杀,蒋干立下大功!

可怜蒋干一直没有看破计谋,还以为自己为曹操立下了大功了,殊不知自己可把曹操给坑惨了!不过话说回来,蒋干虽有错,但曹操本身也有不小的问题,要不是他太过着急,不听蔡瑁张允的解释,事情何至于此?

第二次坑害曹操

由于蒋干的坑害,曹操误杀了手下最出色的水战将领,导致自己水战能力大减,再加上黄盖阚泽诈降,曹操的心又一次被吊了起来。

事实上,黄盖阚泽诈降,威力真的是非常大,当时整个江东阵营,也就周瑜和诸葛亮知道真相,就连鲁肃这种大才,都被黄盖等人骗住了,曹操众人心生疑虑,也在情理之中。曹操本来就是多疑的人,现在黄盖阚泽还演的这么真,于是他急需一个人去江东打探消息,看看黄盖等人到底是不是真降?于是蒋干再次出马了。

事实上,经过第一次的反间计,曹操已经知道蒋干暴露了,所以他对于蒋干出使江东,并不抱太大的希望,没想到蒋干这次外出,给曹操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麻烦!这个麻烦便是庞统!

周瑜本来就打算火攻曹营,但要想实行火攻之计,单靠黄盖的诈降并不足以成功,因为黄盖诈降,不可能带去太多人马,一旦火攻开始,他们并不能攻击曹军所有大船,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对曹军的伤害。于是他们想到了连环计,准备让庞统出马,让他建议曹操将大船用铁索相连,这样北方士兵在战船上就能够如履平地,不用担心晕船了。而要想让庞统见到曹操,则必须有人引荐,这个人自然便是蒋干了!

于是蒋干的这一次出使,不仅没有识破黄盖诈降的真伪,反而又为曹操带去了一个大麻烦!

曹操本身就在为北方军队水战能力不行而烦恼,现在突然有人献出一个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北方军队的水战能力,曹操自然是非常开心的,立马就同意了庞统的铁锁连环计。哪知道正是这一操作,直接使得八十三万曹军灰飞烟灭!当黄盖率军发起火攻时,虽然曹军战船的着火点并不多,但由于铁索连环,曹军战船无法及时避开,最终竟然被一把火烧得精光,令人感叹……

可以说,蒋干的两次出使,可把曹操给坑惨了!他第一次出使,中了周瑜的反间计,导致曹操把手中最出色的两大水战将领给诛杀了,大大削弱了自身的水战能力。他第二次出使,中了庞统的连环计,导致曹操把大船铁索相连,最终被黄盖一把火烧得精光,八十三万曹军灰飞烟灭,直接使得曹操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就蒋干的这两次坑货表现,杀了他都不足以泄愤!那么蒋干最终的结局又是如何呢?曹操杀了他没有呢?

蒋干的结局

事实上,蒋干的结局出乎了众人的想象!按照常人的想法,蒋干做了这么多愚蠢之事,他的最终结局肯定是免不了一死的,但事实上,蒋干根本没有被杀!

首先,如果蒋干落到了东吴众人手中,他是肯定不会被杀的!一方面蒋干是江左名士,在江东的名气非常大,出于招揽人才的目的,孙权是不会诛杀蒋干的;另一方面,虽然蒋干曾是曹操的手下,但曹操现在已经败了,而且没有蒋干,吴军根本不可能击败曹军,更重要的是,蒋干是周瑜的发小,两人私交不错,之前都是各为其主,现在仗打完了,周瑜完全没必要诛杀蒋干!所以说,如果蒋干落到了东吴手中,是肯定不会被杀的!

其次,如果蒋干落到了刘备手中,他也不会被杀!刘备集团当时非常弱小,他们急需人才的加入,蒋干的智谋虽然不是非常强,但他的名气非常大,这对刘备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刘备想要图谋荆州、图谋益州、图谋天下,就需要不断的吸引人才前来归附,留着蒋干,就相当于树立了一面仁义揽才的好名声,能够留下一段佳话:看吧,蒋干这么菜我刘备都愿意容纳,天下有才之人赶快来投靠吧!

最后,即便蒋干跟随曹操逃回了北方,他也不会被杀!原因非常简单,曹操是不会认错的!

蒋干第一次坑曹操,导致蔡瑁张允被杀,按理说曹操这时就应该杀了蒋干这个蠢材,但是曹操不愿意认错,不愿意让手下看到他的愚蠢,所以他放过了蒋干。蒋干第二次坑曹操,其实也是曹操咎由自取!当时庞统献出连环计时,整个曹营有四个人看出了此计的毒辣!

第一个看透此计的人是徐庶,不过由于曹操逼死了他的母亲,所以他并没有将这个计谋戳穿,反而是找机会开溜,离开了赤壁战场。第二个看透此计的人是程昱,他认为大船相连固然稳固,但一旦遇火,逃都没办法逃。第三个看透此计的人乃是荀攸,他也认为一旦遇到大火,铁索相连的战船根本无法散开,容易被一锅端,所以应该慎用此计!而第四个看透此计的人,乃是曹操!也正是他拍板定音,上马了铁索连环计!

原文:操曰:“凡用火攻,必藉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惧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时,吾早已提备矣。”

从曹操的上述发言来看,很明显他是看透了庞统的计谋的,只不过他认为当时不可能吹东南风,所以他根本不担心火攻!事实上,自从曹操诛杀蔡瑁张允以后,他就反应了过来,蒋干暴露了,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派蒋干出使东吴,可见他根本不相信蒋干带过来的人!只不过庞统提出的铁锁连环计确实解决了曹军的大难题,且经过调查,当时的天气根本不可能吹东南风,所以曹操才决定把大船铁索连环!

事实上,相比于周瑜,曹操在此番对决中的表现,远超周瑜!周瑜虽然想出了火攻之计,但他没有算到东南风这一项,以至于当诸葛亮提醒他风向时,他直接被气得吐血了。而曹操早就注意到了风向的问题,可见他比周瑜的思虑更加深远!只不过非常遗憾的是,曹操遇到了诸葛亮这么个逆天之才,竟然懂天气预报,这完全就是开挂,还怎么玩?

总的来说,赤壁之战中,蒋干虽然两次中计,但背后的决策者都是曹操!第一次中计,是曹操的多疑、着急导致了蔡瑁张允的身死,第二次中计,是曹操的自负导致了火烧连营!这一系列的大败,和曹操都脱不了干系!偏偏曹操作为决策者,是根本不可能承认错误的,以至于他最终竟然会发出“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的感叹,很明显曹操在甩锅!

而一旦他怪罪于蒋干,那就说明自己用人有问题,导致了赤壁大败,这非常不利于甩锅,所以曹操根本不可能明面上怪罪蒋干,更加不可能诛杀蒋干,最多也就自此弃用蒋干,但蒋干的性命是肯定保住了的,而凭借蒋干的名声,他这一辈子衣食无忧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结语

赤壁之战中,连坑曹操两把的蒋干,结局如何?和众人想象的大不相同!在大多数人看来,没有蒋干,曹操就不会有赤壁大败,所以曹操肯定会杀了蒋干,但根据分析来看,曹操不可能杀蒋干,刘备不可能杀蒋干,孙权也不可能杀蒋干,蒋干最终极有可能安全终老!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2】、来自网友【西岭散人】的最佳回答:

一代名士蒋干应该是三国时期最冤枉的一个人,因为罗贯中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实在是深入人心,硬是把蒋干描绘成了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腐儒。“蒋干盗书”和引荐庞统,被周瑜使反间计除掉张、蔡二人,最终导致曹操赤壁之战大败,80 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曹操差点也命丧黄泉,蒋干以一人之力改变全局,成为后世之笑柄。

在赤壁之战,蒋干是个很关键的人物,罗贯中写这一场著名战役的时候,特别突出了蒋干的无能,他两次前往江东都被周瑜算计。

曹操在官渡之战大败袁绍和平定辽东公孙瓒后基本上是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208 年)荆州牧刘表病逝,掌管荆州军权的张允、蔡瑁两人阴谋拥立二公子刘琮为荆州牧,得知消息的曹操率大军南下,蔡瑁、张允知不能敌,便怂恿刘琮投降了曹操,就这样曹操轻松占有了荆州。曹操志在一统天下,荆州兵不血刃的就轻取,孙权所占据的江东六郡八十一州自然成了曹操下一个目标。而刘备此时刚狼狈从樊城退出,在当阳长坂坡侥幸吓走曹军,也是朝不保夕。诸葛亮携赵云过江舌战群儒,终促使孙刘两家联合共抗曹操。曹操以 80 万大军(实际 20 万)集结在荆州,赤壁之战一触即发。

得知统帅孙刘联军的大都督周瑜是自己的同窗故交,蒋干自告奋勇要前往江东游说周瑜投降。

(蒋干盗书剧照)

曹操想像取荆州那样迫使孙权投降,但需要一个巧言能辩之士前往江东做说客,正苦于找不到合适人选之际,蒋干以自己是周瑜故交为理由,自告奋勇前往江东游说周瑜投降。蒋干的到来让周瑜心生一计,因为此时他正苦于无法除掉精于水战又帮助曹军训练水军的的刘表大将张允和蔡瑁二人,如今蒋干前来当说客,正可以将计就计,于是周瑜摆下“群英会”,在宴会上极力吹捧蒋干,自己假装喝醉,与蒋干同睡一榻,酒后“无意”说出机密之事,诱导他盗走假的张、蔡二人的“投降书”,曹操在不辩真假的情况下将张、蔡二人杀死,周瑜的反间计大获成功。

曹操错杀张、蔡二人,此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战之法,周瑜一直视为心腹之患,久欲除之而难以下手。如今周瑜借蒋干之手轻松就除掉了这二人,但周瑜仍然高兴不起来,毕竟兵力悬殊,要想一举击溃气焰正盛的曹军绝非易事。正在周瑜一筹莫展之时,曹操竟然二度遣蒋干过江东,周瑜再一次心生一计,将此前避难江东献铁索连环计的“凤雏”庞统介绍给蒋干,并成功的让蒋干把庞统引荐给曹操,苦于北来军士不习水军生活的曹操终于轻信了庞统的铁索连环计,而这一计,直接导致了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遭到惨败。诸葛亮“借东风”火烧曹营,曹军战船困于铁索连环,曹军大败的同时,曹操也差点命丧黄泉。

蒋干两次过江,两次中计,其智商堪忧,不仅葬送了曹魏的 80 万大军,连曹操都差点命丧黄泉,蒋干因为《三国演义》这本小说,长期以来都被后世认为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腐儒。

(蒋干剧照)

但真实的蒋干真的如小说描述的那样吗?当然不是,蒋干也算是汉末名士,据《三国志.周瑜传》裴注引《江表传》描述蒋干其人:

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

蒋干与周瑜是故交,两人自幼同窗受业,蒋干仪表堂堂,善辩能言,四书五经无所不通,其名声在荆襄、江东几乎是无人不知。历史上,蒋干确实是受曹操之托蒋干去江东劝说周瑜能离开孙权投奔自己。他以私人名义前往江东拜访周瑜,故友相见,周瑜自然是喜上眉梢,但他知道蒋干此来是受曹操所托当说客的。两人见面后,周瑜直接就问他说蒋干是不是为曹操做说客而来,蒋干只是敷衍说一别多年,特来见面叙旧。于是二人相见甚欢。两人在周瑜军营待了三天后,周瑜邀请蒋干参观军营,并摆下宴席,席间,周瑜当着众人面对蒋干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讬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

这一段话,算是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意思,蒋干前来做说客是徒劳的,“食君之禄,尽臣之职”,周瑜绝对是不可能背主相投,做无君无父之事的。为了掩饰尴尬,蒋干始终是笑着不发一言,周瑜以礼相送,回到荆州后的蒋干向曹操称颂周瑜气度宽宏,情致高雅,不是言辞所能离间的,也表达了周瑜必不会投降的意思。

(蒋干与周瑜剧照)

两军交战,各为其主。如果蒋干真的像《三国演义》那样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以一人之力导致赤壁之战曹军惨败,以曹操之为人,蒋干早就被拉出去砍头了。当然,《三国演义》也没有交代蒋干的结局如何。但从《三国志》蒋干前往江东游说周瑜来看,虽然此行失败了,但蒋干还是有一定收获的,参观了吴军的军容,也知道了周瑜抗曹的决心,曹操也不会因此定他的罪。

赤壁之战失败后,蒋干与曹操狼狈逃回许都,此后史书上蒋干好似人间蒸发了一样。蒋干的生卒年皆不详,说明他在三国时期的存在感并不高,其唯一的闪光点或就是在赤壁之战时赴江东游说周瑜。蒋干的结局应该也不坏,因为他回到许都之后便被挤出了曹操的核心幕僚圈,此后的时间便再没有出现蒋干这个名字,估计是早早就结束了官场生涯,或游学各方或隐居起来,最后应是得到了善终。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赤壁之战中,坑了两次曹操的蒋干最后结局如何?】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