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你知道哪些堪称丧心病狂的科学实验?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小何 echo】的最佳回答:
华生是知名的心理学家,他的三个儿女,却被抑郁症困扰,或自杀或流浪。他的教育方法,就跟在 9 个月大的婴儿身上做的“残忍”实验有关。
想起两个争议都很大的心理学实验,理解了它们,就能明白:为什么不要总对孩子大吼大叫;为什么人有点权力,就想“恃强凌弱、为所欲为”……
一、华生与阿尔伯特实验
华生是知名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他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引起很多人的谴责。
实验过程是这样的:
他找来一个 9 个月大的男孩,名字叫阿尔伯特。
一开始,他拿来小白鼠、小白兔这些毛茸茸的小动物,让阿尔伯特看。
阿尔伯特非常开心,还伸出手去摸这些动物。这说明,他喜欢小动物,对它们没有恐惧感。
过了一段时间,华生开始了第二步实验。
他把小白鼠放在阿尔伯特附近,因为之前玩过很多次,男孩已经熟悉了,他又一次开心地玩起来。
然而,当阿尔伯特用手摸到小白鼠时,华生突然拿出一把铁锤,猛烈地敲击一个铁棒,发出了巨大的噪音。
小阿尔伯特被吓得哇哇大哭起来。
接着,每当阿尔伯特伸手,想摸小白鼠,华生就大声地敲铁棒。每一次,小男孩都被吓得哇哇大哭。
又过了一段时间,华生又把小白鼠放在阿尔伯特面前,但孩子一看见小白鼠就浑身哆嗦、开始大哭。
即使华生不敲铁棒,还鼓励他去触摸,男孩也不敢了。
再然后,他不仅害怕看到小白鼠,还开始害怕一切毛茸茸的东西:小白兔、狗、皮毛大衣、圣诞老人的白胡子……
这对应心理学上的几个名词:条件反射、强化、泛化。
这个实验轰动一时。
一方面,它证明孩子确实是可以训练的,人的很多行为,无论是正常的,还是病态的,都可能是后天学习的,即环境决定论。
另一方面,大家纷纷批判华生,说他拿一个健康的婴儿来做实验,不符合科学伦理,没有人道主义精神。实验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是一生的。
华生还有句著名的言论,也是这个实验的写照: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在他看来,要把孩子当作机器一样训练和塑造。
孩子不需要爱和关注,父母也不需要跟他有“过度亲密”的接触。
通俗来说就是:
不要抱孩子,不要亲吻孩子;
孩子想要爱时,他只是需要食物或其他东西,你把东西给他就行了,不用过多安抚;
孩子摔倒在地,大声哭泣,不要扶他起来,哭够了他自己就会起来……
他这么说,也这么教育自己的几个孩子。
很不幸的是,在他的“高压”下,几个孩子都有抑郁症倾向,大儿子 30 岁时自 杀,女儿多次自 杀未遂,小儿子一直流浪、居无定所……
这显然是悲剧式的结果。孩子们不仅没有被培养成精英,还无法做阳光健康的正常人。
这个实验简单、粗暴,能让大家意识到粗暴的行为,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后果。
近几年流行的一些育儿理念,看似科学,其实深层的内核,还是这种思想。
比如“哭声免疫法”,孩子哭闹了不要抱,不要哄,就让他哭,你这次满足了他的要求,他就会形成习惯,把哭当成武器,来“要挟”父母。
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换位思考下:即使恋爱中的两个成年人,女孩哭了,男孩说你哭吧,哭累就好了,我这次哄了你,以后次次都得哄你。
这是爱吗?不是,而是深深的伤害。
幸好,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有自己的判断力,不再轻易相信所谓的“哭声免疫”“婴儿自主睡眠训练”了。
但还有一些做法,也值得家长反思、改正。比如对孩子大喊大叫。
孩子做错了事,或者大人认为孩子可以做得更好,就用吼叫的方式,阻止他、提醒他,意图纠正他。但这,和华生在婴儿耳边敲响铁锤,发出的噪音有类似之处。
很多孩子,记住的不是他做错的那件事、如何做才对,而是父母生气时的表情和怒吼。
时间长了,有的孩子确实改变了,但变得胆小,害怕犯错;有的孩子会变得“麻木”,对吼叫充耳不闻,殊不知,这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
就像那句话说的:你责骂孩子,他不会停止骂你,但会停止爱自己!
对孩子,不是不能批评,不能教育,但要警惕粗暴,没有建立在爱、良好亲子关系基础上的教育。
另一个心理学家哈洛的“恒河猴实验”,就是一个很好的反证。
哈利选择了 8 只恒河猴幼猴,把它们分别放在不同的观察室中。
观察室里,放了两个“猴妈妈”。不同的是,一个是一只金属支架的猴子,身上有奶瓶;另一个猴子,在金属支架外面,包了一层柔软的布,身上没有奶瓶。
观察者发现,当小猴子饿的时候,会爬到金属猴那里吃奶,但吃过奶后,很快又回到布猴身上玩耍。
这很好地回击了华生所说的:孩子不需要安抚、过多亲密的说法。
而且证明了:柔软、爱、精神安抚,和生理上的吃饱,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二、斯坦福 监 狱实验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手里有一点权力,就恨不得发挥到最大,对人颐指气使,还要恃强凌弱、仗势欺人。
我们也常常想:这人真坏!我如果有这样的权力,肯定不会这样。
事实真的如此吗?看完这个实验,你或许会对自己的“人性”有所怀疑。
1971 年,几名大学生在家中,突然被捕。警 车呼啸而至,身穿警 服的警 察让他们双手举过头顶,用牛皮纸袋套上头,戴上手铐,把他们送进了监狱。
其实,这些被捕的人,并不是真正犯了罪的“犯人”,而是参加一个实验的志愿者。他们都是大学生,而且是从 70 名志愿者中,筛选出来的身体、心理都健康的人。
主导这场实验的人,是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
他在斯坦福大学搭建了一个模拟的监狱,和真正的监狱很像,有牢房、有很狭小的活动场所,还有严格的监规。
他把这 24 名大学生志愿者,随机分成了两组:
一组扮演囚犯,从被逮捕到入狱、搜身、分配牢房、穿上带数字编号的囚服,所有的流程,都模拟真实的监狱流程。他们被要求遵守监规。
另一组扮演狱警,他们穿上了警服,配发了警棍等物品,每 3 人一组,轮流值班。他们被要求,不准虐待囚犯,但要想办法维持监狱的秩序。
津巴多本人,亲自担任监狱长的角色。
他原来的计划是:实验为期 2 周,考虑到参与实验的都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之前也没有犯罪记录和监狱经验,很可能会客气、清淡、无聊地度过 2 周。
正式的实验开始了。
一开始,参与实验的人还觉得好玩,大家有点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做。
实验第一天的晚上,“狱警”就在半夜吹响了起床哨,让“囚犯”起来排队,以验证自己的权威是否真的树立起来了。对不听话的人,就惩罚他们做俯卧撑。
在真实的环境中,在实验者的引导下,这些平时温和友善的大学生,很快进入了“狱警”的角色,变得有点凶狠。
第二天,“囚犯们”团结起来,开始抗议,他们把监狱堵住,不让“狱警”进来,还大声嘲笑“狱警”,恼羞成怒的“狱警”,用灭火器喷“囚犯”,把他们抓出来脱光衣服,关禁闭,强行镇压了这场“叛乱”。
第三天,有个志愿者就忍受不了、精神崩溃,请求退出了。
为了避免冲突,他们还想了一个办法:把“囚犯”分成好和坏的,表现好、服从管理的“囚犯”能享受特权,可以住更好的牢房,吃更好的饭;而表现不好的,就拎出来单独教育,警棍敲打、言语羞辱……
“囚犯”们为了自保,开始告密、互相攻击,原来结的联盟不攻而破。
以后的几天,“囚犯”和“狱警”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狱警”们在牢房门口踱步、用警棍滑动着牢房门、强迫人用手清洗马桶、打人……
到了第六天,情况已经非常糟糕,津巴韦在别人的提醒下,不得不紧急停止了实验。而让“囚犯”们出来的时候,竟然有人不敢相信被释放了,一直喊着“819 号不是坏囚犯”——他把自己当成了真正的犯人。
短短 6 天,就入戏这么深。这个实验后来被改编成了电影,上映后被更多人了解,大家都觉得震惊。
大家对这个实验有很多种解释。
比如:
人的本性里,就有善与恶的交织。
在生活中,我们会压制住自己邪恶的部分,不让自己受伤,也不伤害别人;但在某些情况下,黑暗的人性还是会暴露出来,就像《七宗罪》里列举的那些。
不要高估人性的善,也不要低估人性中的恶。
再比如:
我们会不自觉地表现出角色所期待的样子。
就像参与实验的人,穿上了囚服,表现得越来越像一个犯人。给自己贴标签越多,就越容易被标签限制。
这两个实验都很残忍,对普通人来说,实验最大的价值,就是能给予我们警示。
对孩子刻板、教条、严苛的要求,虽然能培养他养成“好习惯”,但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很大伤害。
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给孩子充足的爱、安全感,才是让孩子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
人性里,有善有恶。我们要做的,是让自己更多地处在向善的环境里,存善念、做好事,能恪守自己的原则底线。
当人生遇到困境时,也不妨停下来想一想:我是不是进入这种“囚徒困境”。
【2】、来自网友【海加隆】的最佳回答:
残忍,兽性,不限国籍,中国人难道不残忍吗?比如满清十大酷刑,中国人在吃的方面,尤其残忍,为了所谓的美味无所不用其极,比如把刚出生的小羊羔炖了,吃鸡只吃鸡舌头,还有挖鹅的脚掌心,活活蒸死龙虾……数不胜数,关键是用动物生命做成的菜还不珍惜,浪费,简直丧尽天良,令人发指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你知道哪些堪称丧心病狂的科学实验?】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