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乾隆为什么不引进燧发枪,而是一直用火绳枪?一共有 3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人性自性国性】的最佳回答:
思维模式不够开放,,,
看不起别人,,,
一个看不起倒退了几百年
【2】、来自网友【不沉的经远】的最佳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有点小错误,清朝确实对火器的发展并不是很伤心,但是已经能制造燧发枪了,只是没有普遍装备军队而已。
早在明朝崇祯八年,也就是公元 1635 年,毕懋康在其撰写的《军器图说》首次提到了燧发枪。也就是将此前火绳枪的火绳点火装置改成了燧石点火装置,提高了恶劣天气下的使用效率,而且准确度更高。不过在明朝时燧发枪并没有得到普遍应用。
在清朝建立以后,清军所装备的火枪根据记载,共有 49 种之多。而这些火枪中,燧发枪有 3 种,当时称之为自来火枪,其他都是火绳枪。不过燧发枪当时产量很少,而且主要是用于王公大臣自卫或者行围打猎只用,士兵装备的主要是兵丁鸟枪,是一种火绳枪。
清政府明明有燧发枪却不装备部队,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清政府历代统治者强调骑射,对于火枪有一定的排斥性。
清军在刚起家时,火器数量极少,主要是仰仗骑射之术。此后虽然缴获了和一定数量的火器,不过因为当时的火器比较落后,所以除了火炮因为攻城所需大量装备外,清军对于火枪兴趣缺缺。
清军入关以后为了表示不忘本,历代统治者一般都是强调骑射为本,要求八旗子弟继续练习骑射之术,所以八旗军对火枪的重视度不高。而在清朝满汉之防一向比较重视,既然八旗都不用新式的燧发枪,那么绿营就更不可能装备了。
其次,清政府对于燧发枪的需求也不是很迫切。
自入关以后,特别是清政府击败南明以后,清军所面临的军事威胁就很少了,主要就是一些农民起义。对于清政府来说,八旗、绿营现有的冷兵器、火绳枪、大炮也足以应对这些威胁。
虽然在准格尔之战和缅甸之战时,对手装备了比较先进的火枪。不过毕竟准格尔部和缅甸总体实力有限,并没有对清政府构成太大威胁。清军依靠体量优势,也足以压服对方。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自然也没兴趣花大量经费去给部队换装比较先进的燧发枪了。
直到两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意识到自己的武器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此后才开始大量引入西方武器。如果说在乾隆时期就有这样的威胁,那么他也会引进燧发枪的。
【3】、来自网友【疯狗的轻武】的最佳回答:
巧了…1793 年的时候,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中国,恰好是乾隆年间,而且也恰好遇到“王将军”(《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中提及,但不知道究竟是那个王将军)
马嘎尔尼便问,欧洲那边 17 世纪就基本普及了燧发枪,但为啥清朝那会还主要装备火绳枪,王将军回:燧发枪虽然快,但容易打不着火,火绳枪虽慢,但却可靠。
另外,清朝前期是有燧发枪的,下边这把便是御用“自来火”,但看他的击发机构是簧轮擦火,这种燧发枪机非常昂贵,远比不上后来的燧石击锤打火来的简单可靠,所以不可能批量装备给兵丁
但你说清朝不知道国外的燧发优于火绳么?肯定知道! 但自打元明开始,冶铁这块的技术还是原地踏步,反观西方经文艺复兴之后已经直接一波进入了科学革命。燧发枪的枪机虽然也不难,但部件远比火绳枪来的复杂,尤其是簧片,紧固螺丝,扳机释放机括这些东西以当时清朝的加工水准不是说造不出来,而是难以廉价量产,所以也就没装备了。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乾隆为什么不引进燧发枪,而是一直用火绳枪?】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