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MG42的射速为什么能这么快?其他机枪做不到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7 18:19:22 6次浏览

p>关于问题MG42 的射速为什么能这么快?其他机枪做不到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萨沙】的最佳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MG42 射速快,主要是因为设计原因。

具体什么设计,本回答很多人都说过了,萨沙不多说。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通用机枪来说,射速不应该太高,也不应该太低。

如果射速太低,机枪就不能形成足够的火力密度,不能压制敌人的机枪,难以占据战术。

但如果射速太高,也是不行的。

MG42 的理论射速可以高达每分钟 1200 以上,这就太夸张了。

这会带来几个问题:

第一是弹药消耗量过高。

射速高的缺点,就是弹药消耗量很大。采用 50 发弹链的话,只要略微扣住扳机,子弹就会一下子射光,必须重新装弹。

所以有经验的 MG42 射手,只能采用长短点射,也就是扣动扳机就松手,一次性射出三四发或者五六发子弹。

这导致了 MG42 不容易像很多机枪尤其是水冷式重机枪一样,进行长时间火力覆盖扫射,战术上受到很大限制。

第二是需要不断更换枪管。

MG42 不是重机枪,由于射速太快,需要不断更换枪管。而

英美两国的官兵都选择 MG42 更换枪管时进行突袭,,一举攻下 MG42 的阵地。新手更换枪管,需要 7 秒时间。

万般无奈下,MG42 机枪手自己需要携带手枪,有时候弹药手也还背着步枪或者冲锋枪。

第三是容易将枪械打废。

德军在手册中明令禁止将标准 250 发弹链一次打完,如果是 50 发弹链,一分钟之内不得超过七条的射击,以免枪管寿命大幅减短,且减少枪管过热卡弹的发生。

第四就是训练机枪手不容易。

MG42 射速很高,机枪班又无法携带很多弹药,对于机枪手的射击技术要求很高。

机枪手必须准确地射击,以优秀的技术击毙敌人,尽量不要放空枪。

所以,MG42 新老机枪手实战的成绩,可能相差很大。而盟军士兵也会根据枪声,判断德军机枪手是不是新人。

MG42 老机枪手无论局势如何险恶,盟军炮火怎么打击,都会沉稳的保持长短点射,而且频率不会变。

所以战后除了航空机枪以外,很少有 MG42 射速这么快的机枪,因为没什么意义。

【2】、来自网友【梁老师说事】的最佳回答: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怎么说呢?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使用的每一件武器,可以说拿出来都是精品,以至于如今很多先进武器,都有这些武器的影子。

而 MG42 通用机枪是德军使用所有的枪械中,在实战中表现最为优秀的枪械。

不管是寒风呼呼刮的零下四十度的天气,还是大太阳晒的能把石头晒出油水的天气,只要扣动扳机 MG42 表示毫无压力,随时随地可以使用。

所以在二战结束之后,联邦德国依然在使用 MG24 的衍生型号。

其实 MG42 被人最为称道的并不是这些,而是题主说道的射速问题。因为 MG42 射速太高,就连射击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一般的机枪是那种哒哒的声音,而 MG42 的声音却是撕裂布条的声音。

当年盟军士兵在进攻德军阵地的时候,最不愿意听到的就是这种撕裂布条的声音,这意味着他们必须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拿下对手的阵地。

比如盟军在进行诺曼底登陆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使用 MG42 的机枪手,他在九个小时里,打光了地堡中十二万发子弹。

在这种高速射击的过程中,他都没有时间去更换枪管,以至于最后枪管都打得通红,拔下来,挨着干草堆就能把草堆给点着了。

整个奥哈马海滩都打红了,几千人死在了这挺 MG42 之下,而这名机枪手都被人叫做奥哈马之兽。

当年愤怒的美军军舰,大炮在奥哈马海滩上打得轰轰响,依然不能阻止这挺机枪的发射,如果现在去奥哈马海滩,你还能看到一个个的弹坑,远远的看去就像月球表面一个挨着一个的环形山。

那么问题就来了,当年机枪的射速,一分钟一般都是五六百,多一点八九百,而 MG42 如何做到一分钟可以发射一千二百发子弹呢?

MG42 的高射速原因。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 MG42 的枪机结构,这是一种依据枪管短后座原理造出来的枪机。

我们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枪机,这个部件其实是很多零件结合到一块,在子弹击发的时候,互相配合完成上膛,发射,以及退壳所有步骤的部件。

所以这个部件如果完成这套动作的时间变短,那么理所当然的枪械发射子弹的时间就会跟着变短,射速自然而然地就会被提高起来了。

那么在这一个部件上如何操作,才能将射速提起来。

第一个方法,就是减轻枪机的重量。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越重的东西,就越需要费力地去推动,越是费力那么用的时间就会越多。

反过来说,枪机的重量变轻了,那么推动他需要的力量就少,使用的时间就会相应地变短。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意大利的制式机枪 MG41/59 式 7.62 毫米机枪,它就是仿制德国 MG3 式机枪生产的。

至于 MG3 它是二战结束后,联邦德国在 1968 年装备的新型枪械,其实这东西除了口径和 MG42 不一样外,本质和 MG42 没多大区别。

所以 MG3 的枪机和 MG42 是一样的,而 MG3 的枪机和意大利的这款制式机枪的枪机,放在一起比较的话,你就会发现 MG3 的枪机要小两圈。

MG3 的射速可以到达一分钟一千三百发,而意大利的因为枪机重量变大的而原因,射速就只有一分钟 800 发而已。

说道这里,不免会产生一个问题。

机枪的射速不是越高越高越好吗?意大利仿制的时候,他们就不能弄一个质量轻一点的枪机吗?

怎么说呢?高射速是有弊端的,比如高射速下后坐力会变大,随之而来精度就会变低,跟着因为短时间内子弹发射得太多,更加的容易提升枪管的温度。那么在战场上,就会频繁地更换枪管,这可就耽误时间了,战场上的战机抢的可就是时间。

而想要压低高射速的机枪速度,这就需要专业的机枪手,一说到专业,这就意味着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去培养。

所以机枪的射速提高了,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当然了如果遇到高射机枪就另算了,毕竟高射机枪是用来打飞机的,飞机的速度太快只能用高射机枪的射速来弥补精度,再说高射机枪还有专门搭配的架座,能够抵消后坐力带来的稳定性。

但话说回来,机枪说到底对付的目标就是人,所以太高的射速,在很多国家看来,是没有必要的,这也是为什么,在二战中其他国家的机枪射速大多数都维持在一千发以下射速的原因。

接着是关于枪机提速的第二个方法。

MG42 采用的滚轴式闭锁,我们不说它是如何运作的,就说这个东西的特点。

枪机其实就是一个自动完成退壳上膛等一系列动作的东西,而滚轴式闭锁,它可以做到让枪机的这一系列循环周期性的时间变短。

周期性的时间变短,意味着枪机的运动时间也就变快,退壳装弹的时间也就变短了,这就无形中又提高了 MG42 的射速。

这就是从枪机上提高机枪射速的两个方法,一个是减轻枪机的重量,另一个就是缩短枪机往复运动的周期时间。

那么还有哪个部件可以做到,让机枪的射速提高呢?

这是一个叫做膛口罩的东西。

这个东西就装在枪口上,它是用来阻挡膛口冲击波的。

我们都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

而膛口罩的作用就是,当子弹从枪口飞出经过膛口罩,那么子弹会向后发出一个冲击波,而膛口罩就会顶住这个冲击波的冲击。

于是在这个作用力下,身管端面就会接收到这股冲击,这个力量一连串的向后运动,巧了枪机也在向后运动,那么枪机在这个力量的加持下,会以更快的速度向后退。

按照书面的解释就是枪机多出了一个加速度,那么枪机的往复周期时间就会进一步的缩短,素口意整体反应出来的表现就是,射速变快了。

依据这个原理,德国军工让 MG42 的射速达到了可以调整的目的。

怎么调整呢?膛口罩是卡在枪口上的,转动膛口罩,可以让膛口罩有不同的形式卡在枪口上,从而获得不同的冲击波力度。

冲击波的力度有强有弱,那么反馈给枪机的加速度就会有快有慢,这就达到了 MG42 射速快慢的调整了。

所以 MG42 机枪之所以有那么高的射速,就是因为有这两个方法的加持,才做到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德国人当时为什么就弄出了有这么高射速的机枪。

德国人的高射速机枪。

话说一战结束以后,德国战败了。那么作为战场上的大杀器——机枪,给各个国家造成的阴影还是存在的。

毕竟过去都是集团冲锋,结果遇到机枪,冲锋的队伍和倒下的麦子一样,一片一片的。

所以德国作为使用机枪的受益者,在战败之后,一个《凡尔赛条约》签订之后,德国军队就被禁止装备机枪和冲锋枪,这类大杀器。

而德国的军队人数也被限制在了十万人,部队从装备上和属性上,也变成了一支保安性质的部队。

那么德国面对被禁止的局面,别的国家越是不想德国有,德国就越是想拥有。

所以德国在被《凡尔赛条约》限制住以后,很多科研活动就转到了国外,或者直接隐藏起来,偷偷地搞研发。

那么在一战随后的十来年的时间,社会局势也在发生着改变,德国人想要拥有机枪的心思也就死灰复燃了。

当然,在一开始的时候,德国人还是很畏惧《凡尔赛条约》的,对于公然违背这个条约,它是不敢去做的,毕竟明目张胆地去做,各个国家就会严厉的惩罚德国。

所以当时的德国,只能打一打擦边球,试探各国的底线,从而让自己的部队重新获得机枪的使用权。

于是最早的一批轻机枪就出现在了德国的装备中,这是一款被叫做 MG13 的机枪。

其实这款机枪,应该是水冷式德雷赛 M1918 式沁机枪改造的气冷轻机枪。

那么 MG13 如果单从外观上去看,是一款轻机枪,这种轻机枪并不是《凡尔赛条约》中严防死守的重机枪。

MG13 装备到德国部队之后,各个国家因为种种原因,加上有那么点自扫门前雪的意思,所以他们对德国装备 MG13 睁一眼闭一眼。

怎么说呢?MG13 是在《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下发展的一款机枪,所以它一出生,就自带着各种先天不足。

比如二十五发弹匣,当然还有少量的七十五发弹鼓的配备(太少了和没有没什么区别)。

所以让这挺机枪的持续性火力大打折扣。

其实说穿了 MG13 仅仅是德国的一个带有实验性质的小白鼠,在这挺机枪上,他们验证了风冷枪管,以及快速更换枪管的设计。

那么德国在机枪研发的前置条件都具备了,而且发现其他国家对于他们装备 MG13 没有太过激烈的反应,于是一款全新的装备就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这就是 MG42 的前身——MG34。

这款机枪的研发,其实也是受限在《凡尔赛条约》之下的,因为不能装重机枪,德国人就研发了这款两不像机枪。

MG34 通过外观观察,就是一挺轻机枪,有着轻机枪的很多特征,有枪托,有握把,还有两脚架。

但这款有着轻机枪血统的家伙,还有重机枪的特点,不仅可以使用弹链供弹,居然还可以使用三脚架。

啊!这是重机枪吗?不是!那么是轻机枪吗?你说呢?于是我们就把这种机枪叫做了通用机枪。

这其实就是打擦边球打出来的一个结果。

那么这种两不像机枪,也是有很大的优点,那就是装备了这挺机枪的部队,不仅得到了重机枪,还得到了轻机枪,而后勤部门只要供应一种子弹,一种零件就可以了,而且在训练机枪手的时候,也不用分什么重机枪和轻机枪手了,一块训练就完事了。

当时的 MG34 一出场,德国军队表示很满意。

怎么说呢?德国军方对于 MG34 的期望值是很高的,在看到它不仅可以做重机枪,还可以做轻机枪。

所以德国人又将 MG34 装备到了各种装甲车上了,所以 MG34 又多出了一个要求,就是对空射击,要求有高射机枪的能力。

好吧,高射机枪就是需要射速的一个东西,军方需要,必须安排上。

不过随着 MG34 大范围的推广之后,德军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MG34 首先它是给步兵安排的轻重两用机枪,但它的重量对于步兵来说有点重。

当然这个问题还是次要的,最为主要的是,MG34 的结构比较复杂,零件也多,这不仅会造成成本上的提升,同时也会提高生产的时间和困难度。

当时就算是将德国全部的工厂都开动马力来生产,依然满足不了前线的需求。

于是德国军方提出了要求:“能不能再便宜一点,再压缩一下成本!压缩它的生产周期!”

德国军工们听到这个要求,表示他们毫无压力,很快他们就推出了大名鼎鼎的 MG42。

所以 MG34 和 MG42 机枪是一脉相承的,这让很多人都认为 MG42 是 MG34 的廉价版。

其实这两种机枪从外观上来看,没多大区别的,如果有区别,也就是 MG34 的散热筒是圆形的,而 MG42 的散热筒却是方形的。

怎么说呢?这种廉价版的 MG42 装备到了德国部队之后,盟军很多的间谍人员报告了这件事,认为德国已经不行了,原材料短缺的厉害,开始使用这种简化版的 MG42。

可当美国和英国的军械专家拿到具体情况之后,才知道当时的德国采用了冲压技术制作枪械,而德国的这一技术,已经将他们甩开了一大截。

其实,话说道这里,我们就已经明白了,MG42 通用机枪之所以有那么高的射速,一个是德国人的理念,认为数量可以弥补精度上的不足,以及他们对于这款机枪的期望值太高了,不仅轻重机枪通用,还要达到装甲车上的机枪通用,还要兼顾做一下高射机枪。

这活太多了,机枪的射速上不去,肯定是不行的。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继承 MG34 所有特点的 MG42,而 MG42 因为要压低成本,重量减轻的同时,以至于它的射速还比 MG34 快了不少。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的话,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MG42 的射速为什么能这么快?其他机枪做不到吗?】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