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创业四年,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但是资金紧张,负债扩大,还在苦苦支撑。有类似经历的吗?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Rainbow 晨】的最佳回答:
纯粹想来吐槽下:来头条 150 天,微头条坚持写着,但是收益一直没什么起色,生活压力很大,还在苦苦坚持。有没有类似经历的?
好了,不开玩笑了。
来答正题。虽然没在创业,主要是现在疫情比较严重,风险承担不起。没啥魄力。
但是好在从大学时就开始接触大创和创业型的公司。很多中小企业都是这样,从刚开始创立,有些业务,能养活公司的几个员工,再到有想法要开拓,加大规模,这个时候就是资金紧张的时候了,一旦管理不好很可能就中了那个 3 年的诅咒,尤其是互联网公司。
其实一开始就应该做出成绩,然后找投资人的,就像当前我们参加大创项目,做市场调研,然后建模演示商业效果,再到和商业战场上打拼很久的企业家路演,去争取投资人的关注和支持一样。如果你做了很久,也各种渠道拉融资,还是没什么资金青睐,那可能要考虑重新梳理思路,或者转型,或者就暂时将扩大规模的事情放一放,先把核心实力攒够了,再去扩,稳一点。
【2】、来自网友【银财观察者】的最佳回答:
在我多年银行工作的经历里,看过了太多企业的兴衰,所以对于题主的问题,我有感而发。
说实话,小企业的规模,不宜迅速扩大。有一个案例是我经历的:某小企业以往几年一直很平稳,但是有一年接了个大订单,需要增加产能。于是企业主东拼西凑资金投资设备又招工人,这个大订单是完成了。但问题是:投资两年后,这个大客户破产,没订单了。但是,其借款利息要付,生产线上工人要养,仅一年就把工厂的流动资金耗光了。接下来,是银行抽贷,民间讨债人上门,企业短短几年内就败光了。
因此,企业主必须要有合适的负债率,不要因为订单太多来不及做而盲目扩大产能,提高负债。不要想一口吃成个胖子,这样容易噎着。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小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后,带来的管理问题也不容小视。小企业很多都是家族制,规模扩大后显然不能满足管理需要,于是职业经理人与原有家族制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规模扩大但毛利率反而下降,这又是小企业的痛点。
因此,我对小企业的建议是:尽量保持一定规模,走两步停一步,夯实基础,降低负债后再上规模。否则,风险太大。
我是空谷寒潭,与您分享我的观点。
【3】、来自网友【绕标两倍单票八成】的最佳回答:
公司资产来自于所有者权益加负债。当公司所有者因所投入资金不够、或者为了规模更快速地扩大等等原因,负债就是有效的解决方式。
负债本质上是一种杠杆。杠杆本质上是一种工具,有利就有弊。利在于,有足够的杠杆,你可以撬动地球,弊在于杠杆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的范围,容易造成加倍的损失。
公司经营是一种投资的方式,既然是投资,就具有风险。经营和盈利,很大程度上依赖经济行业周期和趋势,这点可以参考康波理论。在上升的经济周期和良好的行业增长背景下,负债能够扩大投资者的收益。这点从中植系、复兴系等资本财团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哪怕是前些年贷款炒房发家的也大有人在。经济周期和行业增长,可以使负债发挥杠杆的优势,扩大收益。所以,公司大规模负债,一定要在经济和行业前景良好的前提下进行。
2018 年大规模的大股东股票质押爆仓事件,就是负债杠杆的弊端表现。负债过高,在市场形势不利的情况下,面临的风险会倍增,会造成比平常加倍的损失。
所以,公司负债应该基于对经济环境和行业成长合理的研判下进行,在形势不明朗或者走坏的情形下,进行规模的收缩。
【4】、来自网友【家林频道】的最佳回答:
我 2014 年底创办核桃公寓,距今也有四年多时间了,那个时候长租公寓尚未普及,今天这个行业已经不再新鲜。我曾经与俞敏洪洽谈投资,也差点被某地产集团控股,但最后都因为各种原因错过。2016 年我的个人创业传记《核桃公寓创业记》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我第一阶段的创业经历基本都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2017 年我启动长租公寓行业第一部研究专著《裂变》一书,走访了十余个城市,中途采访了近一百家公寓企业,积累了百万字笔记,今年这本书马上就要出版发行了。我还是行业第一个开展线上培训的老师,《老郑论寓》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品牌培训课程。2018 年我策划,主持创办了“金寓奖”并成功举办了高峰论坛和颁奖盛典。2019 年我开始“寓言官”——存量地产内容服务平台的新的创业征程。创业就像爬山,不管多难多累,只要你咬住牙,忍住气,抬头向上看,想前看,就会发现困难如同脚下的台阶,要么你踩着它前进,要么被他拦下,彻底放弃前进的步伐。人和人,开始比的是聪明才智,最后比的一定是意志和信仰。运气,往往青睐那些一直坚持的人。相信我,只要你坚持,没有什么坎过不去!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创业四年,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但是资金紧张,负债扩大,还在苦苦支撑。有类似经历的吗?】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