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同样是东周,为什么有春秋战国之分?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韩旦之职场频道】的最佳回答:
历史上从来没有什么西周、东周、春秋、战国之分。
西周、东周是根据,都城的所在地的方位,一个在西部西安的强盛的周王朝,一个在东部受外夷滋扰的、内部战事不断的,河南的周王朝。
春秋战国,是根据历史学家的著作《春秋》、《战国策》来叫的,是个文艺的称呼,比如我可以叫你,问问题的人,提问者,提问君,这些无什么不同。
春秋与战国的差异,在《春秋》著作完成后,《战国》中对其后的记载,春秋时代,大多表现了周的没落和困境,而战国时代,则是分封各国的诸侯王独立于周天子搞得非正式组织中,争老大的场景,也是常年混战和兼并最厉害的时期!
【2】、来自网友【右史研究员】的最佳回答:
关于东周纪年被划分为春秋及战国一事,这是个认真又严谨的问题,我这个划分意见很大。是针对哪些什么才有这么大的意见呢?是由于后人盲目崇拜《春秋》才有此划分,很不切合实际,是在搞乱历史纪年的。
春秋战国故事众所周知,对这一纪年冠上春秋战国名号未见有人去研究推论,最早见《孟子》“春秋无义战“,孟子未敢划分这个纪年,其言之春秋或许指那些年代岁月。
查阅较严谨的古籍未见以春秋战国一词代替东周列国,古今文本《竹书纪年》《史记》和各种版本的《中国历代纪元表》等,也无这个划分。冯梦龙以春秋战国作主纲著书,名为《东周列国志》,不沾边春秋战国这个好名字,何故?凡精通书史者均不苟同这个名,因其对纪年划分不科学,对考史没有辅助,模糊的词语取代东周无啥用。
春秋乃春夏秋冬的简称,本指岁月,误解作商前一年只分春秋二季,语出无据,古人及古历书均无此论,推测而已。自从鲁哀公十一年托季肥以币请孔子回来重写鲁史,哀公十四年鲁史写毕。因孔子是依据旧鲁史重写新鲁史,为避同名,孔子才自称《春秋》,其时仍然称其为《鲁史》(参见《孔子世家》《中国历史千问:第七章》。
哀公十六年孔子去世,其弟子为其守暮三年,除死那年实两岁(古人称周年为岁)。至汉武帝时,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大兴儒学,罢黜百家,以《春秋》《左传》压制传统的黄老百家学说,这在当时是不受欢迎的,但皇帝认可,无人敢逆此风。自此之后,慢慢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划分,而且还包含了公元前 700 年的东周。
划分的理由不过是以孔子《春秋》成书为界,充其量包括孔子死后二年作基准,之前为春秋,之后为战国,战国止于东周亡。这完全盲目崇拜《春秋》的。其内容始于鲁隐公元年前 722,离东周多了 22 年,与平王东迁为东周不符,此其一。以孔子动笔写史是哀公十一年,搁笔是十四年,死是十六年。却不是,此其二。以守暮毕的十八年为界,意味以孔子在生为标准,那就是鲁襄公二十二年其出生至其终,却不是,此其三。
为何古代名人不为此去争个究竟?一是不服无故以儒压黄老,二是不服那对历史仅仅是“话说半句、用辞错乱”的《春秋》为上品。三是不服戏说历史的《左传》为史志。古人对这上等儒学著作嗤之以鼻。谷梁赤屡屡顶撞《春秋》,司马迁借子夏之口讽刺其书说: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孔子世家》)。
如果要求界定春秋纪年的话,就以孔一生为界,不可以乱了历史的划分标准,任何典籍均以其领域的君侯在位细分纪元。孔子不是鲁国史官,按古制,个人无条件记录历史,他不该晚年失节,替鲁哀公篡改鲁史,留下把抦。他临终十分后悔给鲁当刀枪使,他的弟子从不赞颂《春秋》。鲁哀公在孔子追悼会上祭读诔文,子贡对哀公大放厥词,就是因为他命写《春秋》一事,而不敢明揭其中疮疤,都已心知肚明,事关全系统。
我很尊重孔子治家治国格言,其语没有话不成句,而《春秋》却不让人读懂,语焉不详。不记说历史违文人之心,说白了却违鲁君之意,故冒天下之大不韪,颠覆措辞,凡事鲁优先且有面子。不料旧鲁史其时大多人有存书对照,才阐释《春秋》写《传》。同一件事,诸传述说皆相同就可见一斑。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同样是东周,为什么有春秋战国之分?】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