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南宋军队和蒙古军队抗衡那么多年,凭借的到底是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0 23:43:47 3次浏览

关于问题南宋军队和蒙古军队抗衡那么多年,凭借的到底是什么?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老伊先生谈史】的最佳回答:

主要还是蒙古军战线太多太长了。其实在成吉思汗时代,蒙古人就讨论过从长江上游南下包抄南宋后方的“取中原之策”,结果到 1253 年八月才开始实施穿越川藏交界南下大理然后包抄南宋计划,而这一年蒙古军还在搞第三次西征。在这之前,宋蒙战争自 1234 年宋军端平入洛开始之后打了 19 年了,1235 年是第二次西征,所以说蒙古军并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付南宋上,动用的兵力可能还不到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在忽必烈灭了大理之后,对宋的战略大包围基本形成,再加上第三次西征结束,蒙古军才真正决定专注于灭宋。这时候欧亚大陆上,蒙古军战马还能继续踩的地方,只有南宋这个比较大的势力了。印度太热,成吉思汗不喜欢,历代大汗也没兴趣,富庶的地方就剩南宋了。

当然,黄金家族的多次内讧、大汗位置的多次争夺,蒙古帝国从来没有专心对付南宋,欧亚大陆各处的零散的战事,都牵扯了蒙古贵族的精力,这世界太大了,蒙古人的扩张范围也太大了。就这样,南宋已经是竭尽全力在抵抗蒙古大军了,而蒙古帝国面对的内外敌人同时起码有十几个。

直到忽必烈上位,专心经营中原大地,以南宋为主要目标,南宋就走上了绝路。即使这样,元朝还是有余力去征讨日本,进击草原平叛,南下征伐八百媳妇国,同时还在四面出击。

元朝地图

【2】、来自网友【随珠和壁】的最佳回答:

一是运气;二是实力。

蒙灭金之后,迅速南下攻宋。

南宋的军事实力比北宋强出百倍。因为长期的边境战争,导致了两个结果:

一 东西两线形成了坚固的防御体系。东,以襄阳为核心守江淮;西以地势为依托形成川陕防线。

二 军人不畏战。

面对能够把金和西夏都撕的粉碎的蒙古战争机器,虽然不断收缩防线,东线襄阳依然顶住了忽必烈的进攻。为南宋名将孟珙推崇的贾似道,率领援军突围进入襄阳,并连夜树起木栅,扩大了防守空间,增加了蒙古人的进攻难度。襄阳急切难下。忽必烈对贾似道大加赞赏。

而西线蒙哥突破了和尚原,剑门关,成都,绵阳,但并不顺利。宋川军民抵抗是强烈的。直至合川钓鱼城。

说实话,我没看出来攻击钓鱼城的必要性。一个弹丸之地,派兵监视就完了。为啥非得死磕?估计蒙哥膨胀了!对于四川的抗战表现出来极大的愤慨。必须拿下钓鱼城。结果死这了。

这不单是南宋的幸运,世界军事史称钓鱼城是“上帝折鞭处”。

为什么这么说呢?

那个时代,蒙古人的步伐已经迈入欧洲。欧洲人称蒙古人的侵略为第二次“上帝之鞭”,第一次是匈奴王阿提拉。

蒙古人兵峰所指所向披靡。让这种步伐停止的,是蒙古最后一个共主 _ 蒙哥汗的死讯。西征主帅旭烈兀,托雷家的老六,蒙哥的嫡亲弟弟,留下一个万人队和前锋却地不花,率大部东返。他的倾向是认可四哥忽必烈坐汗位,不认可小弟弟阿里不哥。可惜,受阻于帕米尔高原的察合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和金帐汗国的态度一样:你们自己家的事儿,我们不掺和,阿里不哥借粮,借兵,不借。你也别想回去帮忽必烈。

南宋靠实力和运气抵挡住了蒙古人的第一次猛攻。没有实力挡不住蒙哥和忽必烈,没有蒙哥死这种运气,撑不了太久。

忽必烈不可能两线作战,只能对宋绥靖,死磕阿里不哥。兄弟间的战火持续了 7 年,随着阿里不哥投降结束。

反过头看看这将近十年的时间宋干了什么?四川主将余玠憋屈死,钓鱼城守将王坚转文职,知府任上憋屈死。唯一升迁的是贾似道。

对于这个人,我没有实力和主流学术界唱反调。只从两点上表示点小疑问:1 说他抵抗不坚决,这是不是不妥?能举出例子比他更坚决的吗?最后蒙古人渡江前的水战谁领兵的?是不是贾似道?打败了就把黑锅给扣上?说说谁行!来,举个例子。2 贾似道背锅免官,流放。官僚系统均欲杀之而后快。太后代表皇权不同意。

干活的满是不是,不干的忠君爱国?什么逻辑?宋史是一群理学分子编的,自从史弥远成为理学领袖之后,清流如刘克庄等尽去。理学当权者最没有骨头。他们说贾似道如何,没有凭据,一如史弥远矫诏杀韩侂胄,安上一个叛国罪名,经不起推敲。

忽必烈再攻宋采取了大迂回策略,不但由丞相伯颜总督正面进攻,还派阿速军侧面迂回,并且由川藏绕行大理,抄了宋的后路。

南宋种种不足,是事实。但是,就抵抗蒙古人来说,已经是这个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了!一切技巧在绝对力量面前终将灰飞烟灭。

会有种种疑问,比如:为什么蒙古人行,南宋就不行?

宋是农耕经济,蒙是游牧经济。他打你,可以抢东西,有原动力;你打他,就算能打过,抢牛粪吗?你又跑不过人家。

蒙古人满世界跑,有信念支撑 _ 抢。南宋只能捍卫家园。

【3】、来自网友【yu 啊啊终于】的最佳回答:

公元 1206 年,铁木真在斡难河建立了蒙古汗國,自称{成吉思汗}成为北方草原新兴的强大势力,。

蒙古人受女真人的统治压迫已多年′羽毛漸丰的蒙古汗國确立了奴隶制贵族們掠夲财富的欲望不断膨胀,於是 1211 年的农历二月,蒙古人南下开始了对金人的战爭。

日月告凶{烈电闪闪雷隆隆,},,,哀我人斯{可叹我們這些兵,呀},、這一战就是 22 年的時间,不解的南宋竟然与虎謀皮,协助蒙古攻金,金哀宗自杀,1233 年,《金灭》。

這期間,{1206 年一一 1258 年}蒙古汗國忙着攻击西夏,灭金,1219 年又踏上征討花刺子模的万里西征之路,攻击巴基斯坦,印度,阿塞拜疆,长驱杀入俄罗斯,,建立钦察汗國,察合台汗圃,窝阔台國,而无遐於南宋。

百般乖不如一味痴,

十分醒怎似三分醉,真不知与南宋有甚格干系。

1258 年窝阔台的侄儿,{蒙哥,}即位,兵分三路,派他弟弟″忽必烈″由云南进兵鄂州《武昌》,兀良合攻击潭州《长沙》而蒙哥率主力攻击四川合州,這才与於南宋交上手″

巧不巧忽必烈接到妻子送来的密信/″蒙哥死了,蒙古一些贵族准备立他弟弟阿里不哥做大汗,忽必烈见汗位不保,忙不迭杀回蒙古争夺汗位′退兵,退兵。

等到忽必烈打败了阿里不哥,稳定内部以后,又忙着称帝建國,1271 年改國号″元朝″。,即″元世祖”同年出兵攻击南宋,把个襄阳城整整围了 5 年整整 5 年,未等来一枝朝庭的人馬前来救援,而朝庭在做甚格″、、

宋名将李庭芝招募荆楚民兵 3000 人馬驰援襄阳,自发抗元,没有朝庭的支持如同无所靠岸的孤舟、{秮其叹矣}

厓山之战,南宋最后一支军队覆灭 1279 年农历=月,元朝统一中國,南宋灭亡,{仅八年許}、、

历史以滿脸的哲思注视着一切后人、

謝謝悟空,,,,,,啊啊终于

【4】、来自网友【小狼西行记】的最佳回答: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成吉思汗死后,蒙古二代三代四代大汗的心思都在西征上,名将和主力部队都在西方,中原地区只是一只偏师,实力还是有限。

2:蒙古大汗普遍寿命不长,内部在汗位传承的交接上屡次发生内斗,损伤不少。

3:蒙哥死后,蒙古帝国实际上已经分裂,各汗国已经不再向汗庭朝贡,以忽必烈为首的中央政府失去了对各个汗国的实际控制权,并且长期和漠西的海都汗在汗位的问题上发生内战,实力大损。

4:蒙古人骑兵厉害,但是没有水师,想过长江天堑很难。

5:南宋经济较为发达,虽然内有奸臣,但内部大的矛盾相对较少,并且多山地、水网和丘陵,险峻的关隘较多,有一批能力还不错的将领镇守。蒙哥死在四川就是例证。

6:南宋偏安一隅,不思进取,长江以北失地多年未收回,造成失地百姓对南宋朝廷失去信心,很多人加入到蒙古军中充当伪军进攻南宋。

7:南宋虽然抗衡了蒙古很多年,但最终还是因为战略失误造成亡国。北宋的“联金抗辽”与南宋的“联蒙抗金”均是文人的小聪明而已!在自身没有那个实力的情况下,这种国策就是“引虎驱狼”,最后亡国也是必然!

【5】、来自网友【金微大都护】的最佳回答:

第一次宋蒙战争,蒙哥汗伐宋半道而阻,魂归钓鱼城,打乱了蒙古征伐的战略计划,延缓了宋朝的颓势,蒙古暂时撤军,宋朝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并趁机恢复了对部分地区的统治,忽必烈趁机要挟,与贾似道签订了盟约,成为后来再次伐宋的借口!

第二次宋蒙战争,就没这么幸运,忽必烈摆平国内敌对势力,取得蒙古国大权,重新开启灭宋之战,这次没有孟拱这样的人能力挽狂澜了,相反襄樊战区几元大将在内部排挤下集体反水,导致长江中游防御彻底崩盘,随之宋朝失去抵御蒙古的战略屏障,后续沿江防御不力,迅速被蒙古挺进江南,满朝文武不思进取,很快投降亡国!

第一次有皇帝全力支持,将相齐心,所以说人和的成分占很大比重。第二次,之所以很快崩盘,一是皇帝委任权臣,在不太恰当的时机展开了内部整风运动,导致边将人人自危,成为集体投诚蒙古的导火索,人和不够,将相异心,无法发挥出最大合力!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南宋军队和蒙古军队抗衡那么多年,凭借的到底是什么?】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