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赵襄子赵无恤为什么非要传位给大哥赵伯鲁的嫡孙赵浣?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5-02 07:57:42 9次浏览

关于问题赵襄子赵无恤为什么非要传位给大哥赵伯鲁的嫡孙赵浣?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黑白黑黑动漫】的最佳回答:

谢谢邀请~

把大权传位给哥哥的孙子,听起来就匪夷所思。因为历史上王族大家争权夺利哪次不是血雨腥风?

那么赵无恤为什么要传位给哥哥的孙子呢?这就得说道说道了。

一、赵无恤有勇有谋,算得上 一代明主。

赵无恤生活在春秋末期,是晋国大夫,赵氏的话事人,“三家分晋”他算得上主谋了。所以,他肯定不是碌碌无为之辈,论智谋、论手段,绝对是响当当的人物。晋国当时四家当权,智伯、赵、韩、魏,本来智伯联合韩、魏两家攻打赵氏围困晋阳一年多,都没有打下晋阳,反而被赵无恤成功离间韩魏,反杀智伯,为三家分晋奠定基础。所以说,赵无恤有勇有谋,在传位上肯定是深思熟虑的。赵无恤有五个儿子,但是一个也没考虑过吗?未必,但是肯定不是很合他心意,在他心目中,他可能认为他的儿子们不能周旋于列国,不能让赵氏发展壮大。

二、春秋末期,宗法观念深入人心。

即使后期到了封建时期,统治者为了保持宗族完整,统治稳定有序依然严格依照宗法制维持统治。哪次王族大家哪次传位不都是我们都会发现简了解一下赵襄子传位时候的背景。在宗法制度下,”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制度。这一制度依靠自然形成的血缘亲疏关系以划定贵族的等级地位,从而防止贵族间对于权位和财产的争夺。在宗法制度下,从始祖的嫡长子开始传宗继统,并且世代均由嫡长子承继。但是,赵无恤是赵简子赵鞅的庶子。赵鞅有俩儿子,长子伯鲁,次子无恤。按照宗法制,身为庶子,并且血统不那么纯正的赵无恤能够执掌赵氏大权,但是,偏偏赵无恤太有才能了,赵鞅让他当了赵家家主。(史书记载“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意思是赵鞅将祖训写在戒条上让几个孩子去背熟,说日后要复查结果。三年后,当赵鞅来让儿子们背戒条,伯鲁早已经扔了戒条,而且没背出来,其他几个儿子也是如此,只有最小的庶子无恤从衣袖中拿出戒条,流利背了起来,赵鞅问起,他也是对答如流。赵鞅很开心,却也不动声色。)然而,当时,从宗法习惯上来说是不正常的。他的被立与太子伯鲁的被废,属于废嫡立庶,废长立幼,与宗法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相悖。他一直对此事感到不安,想方设法加以补救。在他即位不久,攻灭了代国,即把太子伯鲁之子封为代成君。后来又不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而把伯鲁之孙立为太子,他死以后,即继承大权,是为赵献侯。赵襄子尊重宗法传统的行为,固然反映着他思想中的观念信条,而在实际上也能起到维护赵氏宗族内部团结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赢得当时人们的敬重。

其实,赵襄子死后,是否传位给他大哥的孙子还是有些争议的,因为《史记·赵世家》(赵襄子)娶空同氏,生五子。襄子为伯鲁之不立也,不肯立子,且必欲传位与伯鲁子代成君。成君先死,乃取代成君子浣立为太子。襄子立三十三年卒,浣立,是为献侯。献侯少即位,治中牟。襄子弟桓子逐献侯,自立于代,一年卒。国人曰桓子立非襄子意,乃共杀其子而复迎立献侯。这说明,即使是赵襄子真的决定传位给赵浣,赵浣掌权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2】、来自网友【间进】的最佳回答:

更正一下。这个问题不很恰当。赵无恤的确立赵浣为继承人,但这其中有多少主观意愿,甚至“非要”传位给他,是有疑问的。不如说,

赵无恤为什么不得不传位给赵浣?

何等英雄人物,也需顺势而为。

赵无恤不是正常上位,本就无合法继承权利

赵无恤上位,是由姑布子卿背后代表的利益集团一步步推动的

。其母乃是从妾,又是翟人之女,所以他在诸子中属于地位最低的庶子。小时候,父亲赵鞅也看不上他。但无恤引起赵氏家臣姑布子卿的注意。子卿素以善相取信于赵鞅。有一天,赵鞅召诸子前来,请子卿看相,子卿趁机举荐了无恤。宗法观念深入人心的春秋末期,就算赵鞅的做法明面上没人反对,暗地里还是湍流汹涌。赵无恤采取不太正当的手段顺利继位,根基不稳,时刻有翻覆的危险。父子二人清楚凶险所在,赵鞅生前便为儿子准备了后路——晋阳。

赵无恤之所以能够坐稳位置,得益于当时特殊的形势。

晋国最大的势力智家有吞并整个晋国的野心以及实力,灭完六卿中较弱的两家,不久便联合韩魏两家,将矛头指向赵家。危难面前,赵家若是不同心协力,便有覆亡的可能。所以当时就算有人想搞小动作,也迫于形势,只能拥戴非法继位的赵无恤。

无合法继承权利的赵无恤,传位给亲身儿子,也是不合礼法的。

人们可以容忍庶子暂时霸占家主之位,但不能忍受庶子永远夺去嫡子的位置。嫡子伯鲁并未犯任何大过错,只是当时形势下,赵家似乎更需要一位雄才大略的家主,赵无恤体现了这样一些特质,所以得以继位。此时智家已败,赵、韩、魏三家分而食之,天下初定。

是时候把位置还给长子了。

以结果论,他的儿子赶走赵浣,却没有好下场

赵无恤之子驱逐赵浣,身死无后,排除于祭统之外

《史记·赵世家》有这么一段

浣立,是为献侯。献侯少,即位治中牟。襄子弟桓子逐献侯,自立于代。一年卒。国人曰:“桓子立,非襄子意。”乃共杀其子,而复迎立献侯。

这里有几个疑点:1、献侯即位,应居简、襄之都晋阳,为什么“治中牟”?2、桓子逐献侯自立,应居中牟,为什么居代?3、桓子能逐君自立,应不是老弱年迈,为何一年身死?4、献侯即位时年少,为什么在位仅 15 年?若属英年早逝,其子烈侯在位应相对长些,为什么只有 9 年?

“《

左传

》作者为左丘明辨”一文作出以下推断:

献侯初立,应居晋阳;被逐之后,才“治中牟”,可能以此作为对抗桓子的基地。

代原是代成君的封地,成君死,其子被立为太子,代可能又转封给桓子了。桓子逐君自立,遭国人反对,故迁都于代。桓子死后,其子被杀,献侯复位。

从献侯初立到复位,中经 19 年时间。所谓桓子在位 1 年,似是献侯初立 1 年,而桓子在位 18 年——赵国历代君主之在位年数较真实年数少了 18 年。

设献侯初立时十余岁,初立 1 年被逐,18 年后复位,再执政 15 年,死时约 50 岁上下,如此方合情理。

桓子乃是篡位之君,身死无后,被排除于祭统之外,赵人对于他的世系隐而不论,故其在位年数失落了。

赵无恤也许正是看出了自己儿子不足以统领赵家,反而会害了自己,所以要传位给赵浣。

他也尝试过——封伯鲁之子于代,失败告终

赵无恤也有过小动作,却敌不过宗族势力。

资治通鉴记载,赵无恤曾“封伯鲁之子于代”,却“早卒”。倘若赵无恤一心想还位给伯鲁,为何先要“封伯鲁之子于代”,直接立伯鲁之子为继承人不就可以了吗?

“封伯鲁之子于代”名为补偿,实则为了将其驱逐出权利中心。以分封的名义,让伯鲁之子远离国都,这样自己儿子不就有机会了吗?

代成君早早死去,是不是也跟赵无恤有关呢?

可以看出,赵无恤为自己的儿子继位曾经谋划过。但晚年他渐渐认清,宗族势力过于庞大,儿子又不足以掌控这一切,德不配位是会招致灾祸的,这才决意将家主之位交还伯鲁之孙。

【3】、来自网友【徐九力】的最佳回答:

一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资治通鉴》记载,赵襄子对当初兄长伯鲁被废一直介怀于心,因此,他虽然有五个儿子,却不肯立儿子为继承人。赵襄子把伯鲁的儿子分封于代地,称为代成君。代成君早逝,赵襄子又立代成君的儿子赵浣为赵氏的继承人。

襄子为伯鲁之不立也,有子五人,不肯置后。封伯鲁之子于代,曰代成君,早卒,立其子浣为赵氏后。(《资治通鉴卷一》)

《史记赵世家》对此的记载基本相同,唯一区别是,明确说明了赵襄子一定要传位给伯鲁的儿子代成君。

襄子为伯鲁之不立也,不肯立子,且必欲传位与伯鲁子代成君。成君先死,乃取代成君子浣立为太子。(《史记赵世家》)

赵襄子死后,他的弟弟赵桓子驱逐了赵浣,自立为君,赵桓子在位仅一年就死了。赵氏的族人们都认为,赵桓子自立为君,不是赵襄子的意思,于是共同起事,杀了赵桓子的儿子,把赵浣迎回来,赵浣就是赵献子。

襄子卒,弟桓子逐浣而自立,一年卒。赵氏之人曰:“桓子立,非襄主意。”乃共杀其子,复迎浣而立之,是为献子。(《资治通鉴卷一》)

这里面牵扯的人名有点多,我们梳理下赵氏的传承关系,从第一代人赵简子算起。

第一代,赵简子废黜了长子伯鲁,立幼子无恤,无恤也就是赵襄子。

第二代,伯鲁早逝,而赵襄子在位三十三年,赵襄子的弟弟桓子后来自立。

第三代,赵襄子立伯鲁之子代成君为储。赵襄子有五个儿子,一个都不立。

第四代,代成君早逝,赵襄子立代成君的儿子赵浣为储,赵浣也就是赵献子。

经历了无数纠葛,赵襄子之后,赵氏家业最终还是回到了伯鲁的后人手中。这或许是天道好还吧。

从亲缘关系算,赵献子是赵襄子的侄孙。这样的继承关系,在中国历史上是极其少见的,有必要分析下背后的深意。

解读一:伯鲁之不立,寓意是什么?

在赵氏立储篇,我们介绍了赵襄子上位的过程,是在父亲赵简子的一手操控下,赵襄子以非嫡、非长的身份继承了赵氏家业,而太子伯鲁则被废黜。

赵简子这个人,是极其理性的,他废黜伯鲁,不会是出于情感偏好,而只能是一个原因——伯鲁达不到赵简子对继承人的要求。

这或者是伯鲁不够贤明,或是伯鲁性格软弱,或是能力不足,总之,在赵简子看来,让伯鲁执掌赵氏,难以对抗如狼似虎的智瑶,赵氏会有灭亡的危险,他不放心。

废黜伯鲁容易,但有两个问题不好解决。

第一个是太子系。

太子从来就不只是一个人,在太子的周围,有很早就投靠的势力,有众多的心腹亲信,还有姻亲关系,他们都在等着太子上位,跟随太子一朝得道鸡犬升天。

所以历来太子被废,都要同时剪除太子的羽翼,比如后世的汉景帝废掉太子刘荣,就把整个太子系通通抹干净,包括立下不世之功的周亚夫,也不例外。

从赵襄子坚持立伯鲁的子孙为储,以及赵氏族人共同起事,一定要立伯鲁的后人,可以合理推测,伯鲁应该是一个有德行、有贤名的人,很可能类似后世的扶苏、刘据、朱标,能力不足、宽仁有余。

这样的太子,往往不被强势的父亲喜欢,但却很得臣民的人心,毕竟嘛,谁都希望老板是个仁人君子,而不是一个霸道总裁。

伯鲁身边的人不少,无论是赵简子还是赵襄子,在赵氏面临严重外患的情况下,是不好大动干戈的,真搞大清洗,只会削弱赵氏,给外敌可乘之机。

因此,伯鲁的势力,很可能基本没有什么损失。后来“赵氏之人”轻而易举起兵,也证明,赵氏内部支持伯鲁一系的人仍然是大多数。

第二个是宗法制。

周朝几百年树立的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是大宗,大宗继承家业、传承宗族,其他儿子是是小宗。小宗是大宗的家臣,没有资格继承家业,只能辅助大宗。

观念的力量是强大的。

在赵氏家族,伯鲁是长子,是大宗,赵襄子是幼子,是小宗,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现实。

赵简子、赵襄子两代强势家主,可以通过强力让人暂时屈服,但改变不了人心,这个道理他们自己也知道。

有可能,当初赵简子扶持赵襄子上位时候,或者是襄子本人,对伯鲁一系做出过承诺,等赵襄子死后,家主之位会还给伯鲁的子孙,用这个承诺,来安抚、团结支持伯鲁的势力。

因此,在赵氏宗族,会有很多人认为赵襄子的上位是不合礼法,你赵襄子强势,我们认了,但你死之后,得把家主大位还给伯鲁的后人。

这就有点类似后世明朝,土木堡之变后仓促继位的明代宗,在太后和不少大臣眼里,明代宗只是暂代皇帝一职,将来龙椅还是应该由英宗的儿子来继承。

所以,伯鲁之不立,寓意是伯鲁虽然被废了,但是支持和同情伯鲁的人,仍然很多。他们随时在准备爆发,这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解读二:赵襄子为什么不肯立儿子为继承人?

赵襄子这个人,如果用道德观念来评判,几乎可以算做是人渣级别。他有两个“光辉”事迹,挑战了人伦底线。

一个是,赵襄子的姐姐是代王的夫人。赵简子死后,赵襄子还没有除丧服,派人请来姐夫代王。趁代王不备,赵襄子命人手持铜勺,打死了代王及其随从,然后迅速发兵,攻打代地。赵襄子姐姐听说后,对着苍天呼喊痛哭,磨尖簪子自杀了。

襄子姊前为代王夫人。简子既葬,未除服,北登夏屋,请代王。使厨人操铜枓以食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其姊闻之,泣而呼天,摩笄自杀。(《史记赵世家》)

为了利益,骗杀了自己的姐夫,逼得姐姐自杀。这样的人,脑子里始终是利益至上,不会讲什么亲情的。

另一个,是用智瑶的头颅当饮酒器皿,前文讲过,不详细说。

赵襄子这样一个冷血残酷的人,怎么就突然变成了一副兄友弟恭的嘴脸呢?

明明有五个儿子,却坚持要立死去兄长的子孙,这简直就是在世尧舜啊!

这种匪夷所思的现象,最合乎逻辑的可能是,这五个儿子,全是废物,没有一个能接班的。

于公。亲身经历了晋阳之战和智氏灭亡后,赵襄子对家主重要性的认识是深刻的。晋阳之战后,赵氏仍然谈不上安稳,在晋国内部和对外,都面临重重挑战。

赵氏需要一个英明的家主,自己的五个儿子都不是这块料。

于私。就是伯鲁一派的势力太强大,赵襄子自己坐镇,自然能压得住这帮人,儿子们上台,就镇不住场面了,压不住了,与其等到被伯鲁势力推翻,不如干脆不坐上去。

真扶持儿子上位,他们自己镇压不了局面,还必然会使赵氏内乱,赵襄子也会成为赵氏的罪人。

所以,赵襄子只能以怀念兄长伯鲁的情谊为幌子,主动提出立伯鲁的子孙,这样就有了道义上的主动权。也可以将自己的儿子们避开漩涡,远离是非。

新上位的家主,有赵襄子让位之恩德,想必也不好意思,再找襄子的儿子们麻烦。

但赵襄子没想到的是,他死后,桓子改变了他设定的剧本。不论桓子是襄子的儿子还是弟弟,都会被认为是赵襄子的派系。

桓子驱逐了献子。这就让襄子的让位恩德荡然无存。双方再没有任何情面可讲,只有不死不休的仇恨。

桓子在位一年,根本来不及改变双方局势,在桓子死后,他的继承人权势更加脆弱,于是轻而易举被对方干掉了。

“共杀其子”,杀的只是桓子的儿子,还是赵襄子的儿子们都被斩尽杀绝,很难说了。

只能说,赵襄子当初的设计是正确的,桓子等人,终究不是伯鲁一系的对手。他们能力不足,势力不够强,强行坐上家主的位置,只会引起内乱,并给自己招来祸害。

德不配位,必有余殃啊!

闲扯

如果赵襄子五个儿子里,有人能像当初的赵襄子一样出彩,我想赵襄子一定会采取断然措施,千方百计扶持儿子上马。

偏偏五个儿子,一个都不中用。

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向来是心狠手辣的赵襄子,为了儿子们能活命,不得不一再坚持主动让位。

这不禁让人想起,林则徐的名言,“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儿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儿多财益增其过”。

子孙无德无能,家有金山也能败光。

培养好子女,比万贯家财都重要吧。

作者按

特别说明,本文只是提供一种解释逻辑,不代表一定与事实一致。

春秋战国时代的家族观念是非常强大的,家主也只是家族里的一份子,同样要受到家族的制约。

赵简子废长立幼,开了一个不好的头,也埋下了祸根。赵襄子死后,因为小宗与大宗的矛盾,引发了赵氏内乱,造成了赵氏衰落,三晋之首为魏氏所取代。

在此之后,赵氏(国)多次发生废长立幼的事情,也因此内乱不断,特别是赵武灵王沙丘宫变,赵国的国力上升期遭到中断,颇为可惜。

本文是徐九力《资治通鉴》解读系列第 9 篇,喜欢《资治通鉴》的读者朋友,欢迎关注我,全网同名:徐九力。

【4】、来自网友【贺茂金】的最佳回答:

时间已经过去两千多年了,赵襄子为什么要传位给大哥伯鲁嫡孙赵浣,我们无法熟知他当时具体的想法,我们只能依史书上简短的记载和当时的历史环境来推测,以下是我个人的看法,不一定很对,大家一起讨论,

赵襄子即位本身就是一个意外,春秋战国时代,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度根深蒂固,在那个子以母贵的社会里,他的父亲赵简子甚至都不知道这个儿子,直到一个算命先生的推荐,赵简子才发现自己有这么个贤能的儿子,经过几番的试探与考验,才决定赵襄子为继承人。

赵襄子即位之初,赵氏处于三家分晋的关键时刻,另外对于知伯的对抗,我一直认为是赵襄子的功劳,假如没有赵襄子即位也许就不会是三家分晋,直接就是知氏一家代晋了,赵襄子在位三十多年,灭了代国,联合韩魏两家,灭了不可一世的知伯,稳定了赵氏在晋国的地位,立国代晋,已成定局,只差一个形式而已,然而乱世立贤立能,盛世立嫡立长,赵氏家族庞大,仅赵襄子兄弟就有四十多人,为了防止以后权利纠纷,立娣以长的制度就必须确立,至于为什么是大哥赵伯鲁的孙子赵浣,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呢,我想是他对伯鲁的愧疚吧,伯鲁无罪而被废,赵襄子心中感念,襄子元年,刚灭掉代国,就迫不及待的封侄子为代成君,死前,代成君先逝,即以其子赵浣为嗣,

综上所述,我认为赵襄子毋恤之所以选择大哥伯鲁嫡孙为嗣,从大局上说,是赵襄子英明贤德,极富政治远见,从个人看,也体现了赵襄子这个人物大公无私,高风亮节的坦荡胸襟。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赵襄子赵无恤为什么非要传位给大哥赵伯鲁的嫡孙赵浣?】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