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关于问题蒙古与明朝双方的大决战,30 万蒙古军队为何会全军覆没?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蓝风破晓】的最佳回答:
“明朝灭元”的大决战,能够取得辉煌的胜利,主要还是朱元璋的战略非常到位,另外就是靠了两个超级战将,才让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
1、一个超级牛的战略
(1)朱元璋是如何锻炼成“超级战略家”的?
都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如果仅仅看朱元璋的前半生,没有一个人会觉得他会取得巨大的成功。
我们看看朱元璋前半生的职业生涯:从小给地主放牛,长大后为了生计去当和尚。当了和尚也无法安然度日,被派出去要饭,最后,迫不得已去参了军。
看朱元璋的前半生,吃了无数的苦,看尽世态炎凉,见惯人间生死,因此,他的心已经变冷;接触无数的人,看了无数的山川,常处逆境却又能险象环生,因此,朱元璋的大局观、预判能力、识人能力超级牛逼。
从朱元璋参军开始起,他的人生开始逆风飞扬,眼力、判断力,让他在郭子兴那里如鱼得水。起义军内部的矛盾、折腾,让朱元璋对“权力拥有者”的心态摸得一清二楚。
当朱元璋独当一面后,对于人才非常重视,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是非常珍视,由此文臣就有了李善长、刘伯温、朱升等人,武将有了常遇春、徐达、胡大海、邓愈、冯胜等人。
崛起之时,能力不够,朱元璋奉行朱升提出的策略:高筑墙、缓称王、广积粮,这有效减缓了和元朝之间的矛盾。
让元朝没预料到的是,朱元璋竟然成了元朝最后的掘墓人。
在和两大同行争霸过程中,面对实力远强于自己的陈友谅,面对富裕无比的张士诚,朱元璋敏锐地选择了和陈友谅开战,因为他判断:张士诚器量小,陈友谅很骄傲,和陈友谅开战,张士诚只会坐山观虎斗。而要和张士诚开战,陈友谅一定要动手。
朱元璋不仅选对了对手,在龙湾之战、鄱阳湖之战中都坚持了正确的策略,导致陈友谅被灭。后面又用一年多时间,灭了张士诚。
朱元璋旗下的文臣武将非常佩服老大的智慧,制定大战略的能力太强了。
1368 年,朱元璋要和元朝开战时,有人提出和元朝死磕,直接杀上元大都,而朱元璋提出了一个超级战略,正是这个战略为明朝获胜奠定了基础。
(2)朱元璋灭元的超级战略
1367 年 10 月,朱元璋已经占据华夏半壁江山,南方已经是朱元璋的天下,而北方大部仍然还是元朝在掌控。
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朱元璋和元朝注定有一场大决战!
对元朝的恨,朱元璋真的是仇恨满胸,自己的父母、哥哥等人都是在这个大元的统治下吃不上饭,最后一命呜呼的。
灭掉元朝,就是朱元璋的“报仇之战”。
为此,朱元璋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振纪,救济斯民”的振奋人心的口号。
此时,朱元璋向文武百官询问,该如何攻元?
名将常遇春提出“长驱直入,直捣大都”的策略。这符合常遇春的性格,就要来场硬碰硬的战争,看谁的拳头更硬。
朱元璋摇了摇头说道:“元大都,城墙坚固,短期不易攻下,如果周边地区的部队前来相助,必定会大受影响。”
当时的情况是,元朝还控制着山东、河南、陕西等北方重地。
不过,元朝内部派系斗争非常厉害,军阀扩廓帖木儿(王保保)和元朝廷不对付,王保保驻扎在山西晋城。而关中四军阀李思齐、张良弼(思道)、孔兴、脱列伯和王保保开战多次。这关中四军阀看似还属于元朝廷,其实已经有很大的自主能力了。
这样说吧,如果只取大都,说不上能让元朝内部的矛盾减缓,大家齐心对付朱元璋的队伍。如果逐一击破,反倒能促成大事。
于是,根据实际情况,朱元璋提出了战略:
第一步,先取山东,然后再取河南,并控制住潼关。这就是先剪断元朝的羽翼;
第二步,攻下河北,攻下大都。这是趁胜取下大都;
第三步,攻山西,平定陕甘。
不得不说,朱元璋的这战略制定得很有针对性。
这样说吧,就这个战略,已经解决了几乎一半的问题。
问题是,光有卓越的战略行不行?
不行,还得有能够执行到位的人,而朱元璋手下的两员超级大将,具有超级执行力,这是明灭元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2、帝国双子星,元朝掘墓人
明朝建国有六公爵,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
这其中,有一个是文臣,他是李善长。有一个是接替父亲成了公爵,他是常茂,他爹是常遇春。常遇春是朱元璋建国时最猛的大将,另一位猛人就是徐达。
明灭元大战的执行将领,就是常遇春和徐达。
谁是朱元璋手下最出色的将领?有人说是常遇春。若要论“勇”,自然是常遇春。但是,若要论“智勇双全”,非徐达莫属。
徐达仅仅比朱元璋小两岁,是从 1353 年起,就跟随朱元璋了。当时的徐达,仅仅只有 22 岁。但是,此人很不一般,按照朱元璋的回忆:平昔言简虑精,当提兵之时,令出不二。
一句话,这就是大将军的料。有些人就是有天赋的,这个不需要怀疑。
常遇春号称万人敌,1355 年跟着朱元璋,具有万夫不挡之勇,是朱元璋手底下第一号猛人,是最出色的先锋官。
常遇春带兵就像朱元璋的一把手术刀,无比锋利而且速度奇快,是一个超级执行者。不过,此人有一大缺点,喜欢杀“降”,这不好!
在朱元璋崛起的过程中,徐达和常遇春,算是最为出色的“双子星”了。
1367 年 10 月,徐达被任命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征虏副将军。就此,徐达和常遇春一起负责北伐,负责解决元朝。
25 万大军被徐达、常遇春带着一路向北,一刻不停。
(1)轻取山东后进攻河南,常遇春发威
大家知道,第一站是山东。
山东守将是脱因帖木儿,此人就是王保保的亲弟弟。话说,此人能力也是不俗的,但比起徐达和常遇春,自然是差了分量的。还没反应过来呢,山东大地已经插上了朱元璋大军的旗帜。
接下来,徐达和常遇春兵分两路,一路攻许昌,一路攻汴梁,进攻河南大地。
整个战势呈现一面倒的趋势。当然,继续向西过程中,在洛阳,他们遇到了最顽强的硬茬,硬茬名字叫阿鲁温,是元朝的元梁王。
在阿鲁温的指挥下,五万大军拉开了架势,在洛水北岸布阵。有种!
常遇春就治各种不服!二话没说,带着人马快速渡过洛水。这边还没准备好,常遇春的钢刀已经放到了脖子上。
元军大溃败,被追五十里。强人阿鲁温成了常遇春的俘虏。估计,阿鲁温只有一句话了:不是我军不厉害,而是敌军太厉害!
河南大地势如破竹,全盘陷落。元朝名将王保保后悔不已,如果和元朝廷不那么僵,或许还有更多的机会。但这世上,就是没有后悔药吃。
(2)徐达、常遇春,直捣大都
徐达、常遇春攻城略地的过程中,朱元璋于 1368 年正月初四,在南京登基为帝,建立大明,年号洪武。
潼关已经占据,再往西就是关中四军阀的地盘了。
根据朱元璋的战略,关中四军阀暂时放着,先取河北,然后直取大都。于是,在 1368 年的 6 月初,大军集合于河南武涉。
让大军更为兴奋的是,朱元璋已经到了开封,为大军北上打气。
此时,河北大地、大都(北京)已经被明军成半弧形包围,时机成熟了,徐达提出“直捣大都”。朱元璋这一次同意了。
1368 年 7 月初一,大军正式出发,一路所向披靡,真的是神挡杀人、佛挡杀佛,到 7 月 25 日,大军直逼大都城下。
此时,元顺帝带着太子、后妃等人,直接跑路了,跑路的目标地就是开平(内蒙古多伦西北)。8 月 2 日,大都被明军攻破。
元朝的皇帝都跑了,人心彻底散了,河北、山东、河南等北方区域,尽皆成了大明的区域。燕云十六州,终于回到了华夏民族的怀抱。
(3)徐达、常遇春取山西,统一西北
皇帝都跑了,形势一片大好,元朝的官员军人们已经毫无信心了。
徐达、常遇春指挥大军掩杀过来,只用了五个月,山西全境收复,纵然王保保在山西做了最后的反抗,但无济于事,只能逃跑。虽然都是名将,但和徐、常两人比起来,王保保(扩廓帖木儿)还是不够看的。
1369 年二月起,大军继续西进进入陕西,关中四军阀显然不是对手,撤到了甘肃,经过派人谈判后,李思齐投降。就此,陕甘大部分也落入了大明区域。
这一刻,大明将元朝基本赶出了华夏区域,从此,华夏大地换了主人,名字就叫“明朝”。
虽然,后来朱元璋派徐达、李文忠、蓝玉等人屡次让北元搬家。但是,大明完全取代元朝,就是 1367-1370 年这三年,明朝和元军的战争,称为“明灭元战争”。
题目说,大决战让 30 万蒙古军队全军覆没,这有点夸张。
其实,战争是一块块打下来的,至于几十万元军的归宿,死的死,逃的逃,投降的投降,几十万大军完全没有显示出几十万大军的能量。
说白了,还是朱元璋的战略好,手下两位统帅能力强。
【2】、来自网友【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的最佳回答:
由于朱元璋的雄才大略,明军直到攻破大都,推翻元朝,都没有与元军主力决战。
而在攻破大都后,朱元璋、徐达君臣,又以其惊人的军事才能,将几十万蒙古军主力一口一口吃掉了。
这个过程中,朱元璋君臣将“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各个击破的战略
1367 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召集众将,商议下一步部署。
当时,南方的主要对手陈友谅、张士诚双雄已灭,南方的福建、两广虽还没有平定但已不构成威胁,北取中原,推翻大元已成为下一步主要任务。
当时的大元,军力仍然很强。王保保、李思齐、张思道等人都拥有比较强大的军力。
不过,这些将领彼此争夺军权、抢占地盘、内战不已。他们彼此之间有矛盾,与元顺帝之间也各有矛盾。
但是,他们仍有可能“急则相救”!
朱元璋对局势做了精当的分析:王保保、李思齐、张思道“皆百战之余”,不能立刻击败,如果过早对之猛攻,“急之则并力一隅,不好搞!
因此,朱元璋的决定是:出其不意,先集中力气打下山东、大都,”都城即克,有破竹之实,乘胜长驱,余可建瓴而下“,西征,各个击破。
具体步骤是:1、攻取山东,去大元东面屏障;2、旋师河南,去其羽翼,并控制潼关,将西面蒙古军主力封锁于关内;3、直取大都;4、挥军西向,击败蒙古军主力,平定关陇、太原。
这种分步骤,瓦解敌人,摧毁敌人的方略,使明军牢牢把握着战争的主动权。
迅雷不及掩耳,攻破大都
明军自至正二十七年十月二十一日兴师北伐,到二十八年八月初二攻取大都,整个过程,仅仅有了 9 个月时间。
朱元璋的判断是十分准确的。
当时,王保保、李思齐等人仍然在相互厮杀。
所以,明军在攻取大都前,基本没有遭遇势均力敌的大战,一路所向披靡。
直到明军攻取山东、河南,并开始北进之时,元顺帝才与王保保和解,并下令王保保、李思齐等人一起抗击明军。
不过,为时已晚,各军还未来得及行动,明军即已攻取大都!
事实上,当时,元军的实力仍然很强,而且,尽管内部有矛盾,但在抗明这一点上,是可以形成合作的。
正如朱元璋所说:”向令未下燕都,骤与角力,胜负未可知也“。
正是朱元璋的庙算得当,使明军先取大都,占据主动。
接下来,明军与元军主力的碰撞开始了。
一拖一打,各个击破
当时,驻扎于山西的王保保所部有 10 余万人,驻扎于陕西的李思齐、张思道所部(陕西各军以李思齐为盟主)也有 10 余万人,实力很强。
逃往上都的元顺帝下令:王保保出雁门关,过居庸关进攻北平;李思齐部归附潼关,进击河南。
以元军各帅的关系,他们很难形成高度协调的作战,但是,战略上相互呼应,两面威胁还是可以的。
朱元璋决定:拖住李思齐,先主攻王保保。
他令徐达、常遇春率主力先破王保保,又将完成福建等地作战的汤和调入河南,既防御李思齐,又威胁王保保侧面。
一拖一打,庙算虽好,但如果迁延时日,尤其是与王保保久拖不决,形势仍会复杂。
能否快速击败王保保,就要看徐达的了!
将计就计,速取山西
攻破大都后,各路明军继续发展,攻取了泽州、潞州等地。
王保保是颇有军事才能的将领,他决心响应元顺帝的命令,集中兵力,收复大都,从根本上扭转战略劣势。
徐达得知,决心来一出将计就计。
他指出:王保保迂回(走曲线)而来,太原必然空虚。北平有孙兴祖在,可以守住!我们乘敌不备,由井陉直捣太原(走直线),就可以调动敌人,占据先手,一战而胜!
果然,就在王保保抵达保安时,他就得到了徐达逼近太原。
王保保大惊,仓促回军!
元军前锋万余人抵达太原附近时,被明军猛将傅友德、薛显阻击于城西,不得进。
不久,元军陆续抵达,扎营于城西。
明军指挥郭英观察敌阵后,指出:元军“兵多而不整,营大而无备”,可以夜袭!
正好,元军中有部将豁鼻马愿为内应。
徐达遂指挥明军夜袭,元军大溃!
王保保之带 18 骑逃亡大同,明军俘敌 4 万余!
王保保是一位有大兵团指挥能力的将领,当夜扎营之所以出现纰漏,应当主要是被明军调动所致。
大军来回跑动,士气不整,刚扎营时难免有问题,即便王保保才能出众,要激励军心,完善防备,也都需要时间。
明军及时的袭击,使王保保来不及调整,仓促迎战,以至崩溃!
明军趁胜,连取太原、大同等地,平定山西。
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平定陕西
平定山西后,王保保逃亡甘肃,明军遂开始进攻陕西。
当时,陕西元军,虽以李思齐为盟主,但彼此之间矛盾仍深。
朱元璋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之策。
入陕前,朱元璋致书李思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你是汝南汉人!如果你诚心投降,我以礼相待!
这时,徐达、常遇春、汤和各部都已经攻来,强弱分明。
李思齐虽没有立刻响应,但心理已经动摇,不愿死战。
明军一路进军,凤翔等要点不战而克。李思齐退守临洮,张思道退守历阳。
此时,诸将认为:李思齐的军事才能胜过张思道。先弱后强,应该先打张思道。
徐达指出:张思道才干虽一般,但历阳城险兵悍,一时难以攻下。李思齐虽然厉害,但意志动摇,我军前去,他不是远遁沙漠,就是投降!而临洮位置重要,取得临洮,大事可定!
果然,明军挥军西进,李思齐不敢死战,举城投降。
随后,明军回师进攻历阳。张思道不敢迎战,令其弟张良臣守历阳,自己逃到了宁夏,被王保保所劫持。
张良臣为形势所迫,只好投降。
第一场险战
张思道投降前,朱元璋已经指示:这个人狡诈,要小心!
果然,投降不久,张良臣复叛!
这时,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张思道本人的才略一般,但他手下有七个良将。时人说:不怕金牌张,惟惧七条枪。
因此,张思道虽走,但张良臣复叛后,其党羽响应,指挥能力、军力仍强。
同时,四月时,元顺帝派元丞相也速率军进攻通州,常遇春率部自凤翔,李文忠自山西回救。
凤翔、山西空虚。
王保保趁机出手!
王保保兵分三路:1、一路攻打凤翔,牵制明军对张良臣的进攻;2、一路攻泾州,出徐达之后,企图迫使其后退;3、趁明军主力在陕西,出兵攻大同,企图再取太原,恢复山西。
战局顿时复杂起来。
徐达令傅友德、薛显驻灵武,令冯胜救援泾州,抓紧时间攻历阳。
王保保军一度攻克泾州,断徐达后路,但冯胜及时抵达,击退该军。
凤翔保卫战则更是惊心动魄。
元军以箕盾护军攻城,箭矢伤不到,明军以火攻退敌;元军掘地而进,双方死战。
大同方向,形势也十分紧张。
李文忠前来救援,遭元军骑兵围攻,连失二营。明军殊死奋战,勉强支撑,待到敌人疲惫时,李文忠分兵夹击,才击破敌军。
而历阳,则坚守了 2 个多月。
最后,城内元军抵抗不住,开门,明军才攻破历阳。
历阳即克,攻凤翔等地的元军才陆续撤退。
这一战,虽然歼敌数不甚辉煌,以至知名度不高,但却是明军自北伐以来最为危险的一战。
当时,李思齐已降,王、张等人也都遭到较大削弱。元军尤能使战局险象环生,可见:如果不是朱元璋战略得当,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明军要定鼎中原,恐怕难度要大得多。
沈儿峪之战,力破王保保
平定陕西后,元军精锐只剩下退守甘肃的王保保。
王保保自太原兵败后,回到甘肃,又收拢兵马十余万,声势复振。
与此同时,明军发生了一些变故。
常遇春病死,徐达、汤和回应天。
王保保趁明军兵力减少,反攻兰州,并歼灭了自陇西赶去的援军。
此时,明军对下步行动又有争议。
徐达知王保保难打,建议先消灭元廷,如此,王保保势力全失,可以不战而定。
朱元璋力排众议:兵分两路,既打王保保,又打元廷。使其“彼此自救,不遐应援”。
徐达出潼关后,抵达定西,王保保退守沈儿峪,两军对峙。
徐达与王保保,各有 10 余万军,展开决战。
这也是北伐以来,唯一一次势均力敌的决战!
对这场决战,史书记载比较简单。
1、两军隔沟筑垒对峙,一日数战。2、王保保分精兵从小路袭击明军东南垒,明军左丞相胡德济指挥失措,陷入混乱,徐达率亲兵来救,击退敌人;3、徐达处决了相关责任人(胡德济因是功臣之后,送去给朱元璋裁决),整顿士气,次日拼死来战,击破元军。
由于记载简单,因此,后世不明为何元军会一战而败,因此,强调明军在对峙期间,以各种方式骚扰,疲惫敌军的作用。
其实不然。
以噪音等手段疲惫敌军,是古代常见的对峙方式,不算什么奇谋。仅靠这个,是制不住王保保这样的名将的。
而且,沈儿峪一带是王保保选定的战场,明军并未得地利,在骚扰上并没有优势。
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明军的政治攻势。
徐达在用兵前,就认为:如果先破元廷,王保保军“可不战而降”。
而在整个北伐期间,朱元璋也多次写信,企图招降王保保及其部将。
在战后,明军“尽降其众”,擒将士 84500 余人!
一支 10 万余人的部队,被俘虏的就有 84500 多人!
套用国军的话:就是 8 万头猪,也抓不完呀!
可见,元军的崩溃,源自其军心的崩溃!
此战后,除云南等地外,长城以南,元军基本被摧毁。
1372 年,徐达、李文忠、冯胜率 15 万大军,再次北伐,为王保保所破。
足见:蒙古骑兵仍然保持着相当强劲的战斗力。
而从整个北伐过程看,尽管蒙古朝廷内部矛盾很深,但在面临危险时,未必不能“急则相救”!
而在朱元璋北伐灭元前,元军强军不下 30 万!
如果是双方以硬碰硬,敌人“急则相救”,30 余万大军真的并力来战,那么,正如朱元璋本人所说:胜负未知也!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在北伐灭元的战争中,朱元璋准确判断形势,做到了“先胜而后求战”,牢牢占据主动,最终定鼎中原。
洞悉形势,将大敌拆解为若干,再各个击破。朱元璋的雄才大略,可见一斑。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蒙古与明朝双方的大决战,30 万蒙古军队为何会全军覆没?】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