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资产负债表中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金额过大,怎样处理最合理?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砼会计】的最佳回答:
我来回答。
首先应该核实“其他应收”“其他应付”余额的真实性,核对无误后,分二种情况: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之间可以“债转股”,举例说明:
A 企业与 B 企业均是 C 自然人旗下的公司,最终受 C 控制,那么可以互相对冲,若有余额,其他应收款可以转换成对 B 的股权投资;其他应付款转换成 B 企业的投资,增加实收资本,反之亦然。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债转股”不太现实,针对其他应收只有先催收,无效时对“其他应收款”计提减值,必要时可采用仲裁、诉讼等法律手段,“其他应付款”则制订还款计划,无力偿还需要跟债权人协商,根据协商结果处理。
提示:债务人是自然人,参照法人处理办法办理。
一般情况下,其他应收是自然人的时候,往往对方是内部股东,若属于抽离实收资本的情况,可与实收资本对冲;其他应付是股东时,可与股东商量转为实收资本。
【2】、来自网友【东岭财经】的最佳回答:
对于这个情况,首先要分析这两个往来科目的形成原因
是借方余额过大,还是贷方余额过大,余额过大是一笔还是多笔形成,这些业务发生的原因要弄清楚。
借方余额过大
1、验资后款项抽出
钱出去了,从钱出去的那一刻,款项就不回来了。此类款项,大多体现是注册资本的实缴后又抽走,款项来的时候增加了实收资本,走的时候挂了其他应收/款的借方。这个钱企业也不想处理,也不去函证,可能上市资本运作才会去想办法处理。尽管现在成立公司除法律法规外,不需实缴了,但前期要求实缴产生的遗留问题。
企业经过沟通,对方可能答应有条件函证。但是这个钱,要想把账抹平很难。
2、保证金、押金等
钱出去了,还能回来。此类款项在某一时点余额大,届时业务结束款项就回来了。当然也有回不来的可能,那企业就想法子去要吧。
此类款项,等时间到了,也就处理完了。要不回来,就仲裁或诉讼吧。对方无清偿能力,资不抵债,就列坏账损失吧。
3、应列成本或费用的支出
钱出去了,发票没回来。发票也可能永远回不来,比如缴纳房租,为了省房产税等税金,就没有发票了。
这种情况下,根据会计准则要求,该列成本列成本,该入费用入费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调增会计利润即可。
4、股东借款或分红
这个钱如果回不来,那按 20%的税率缴纳利息股息和红利即可。如果不想交,股东想办法。财务能单独处理完的话,财务不就自己开公司了?!
5、其他一般性的往来款
按上述 2、3 处理吧,如果想处理的话。
贷方余额过大
1、是不是未做账的收入。如果是这样赶紧做收入吧,难道不做收入等税局来查补税罚款?如果不做账,跟老板说一下,被查被罚与自己无关。
2、是不是一般的往来款。比如暂借但不走借款的款项,如果越积越大,很可能是公司没钱还。当然,也有可能是公司有钱也不还。不支付,就等对方来找你吧。如果对方不要了,列支营业外收入吧。
3、暂收代付的款项。一种是代收代付,一种是业务结束后款项返还。根据需要支付,如果对方不要了,那么列支营业外收入吧。
4、暂借股东的款项。公司成立时,注册资本认缴,公司需要资金时,股东就打进公司款项,这个款项不挂实收资本,而挂往来款。股东同意进实收资本,那就进实收资本;股东要求挂账就挂账,要求还钱就还钱;如果税局查到了,可能要补缴印花税。
暂说以上。当然以上,是建立在正确处理账务的基础上。如果是账务错误,调账就是了。
【3】、来自网友【税眼看世界】的最佳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回答如下:
1.资产负债表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金额过大,首先要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账务处理错误、是为了规避和延迟缴纳税款故意为之,还是该收的往来账款没有及时收回来,还是该付的往来账款没有及时付出去。
2.如果是账务处理错误,及时进行更正处理就行了,如果调账过程中还涉及纳税申报的,按税法规定及时进行纳税申报。
3.如果是为了规避或者延迟缴纳税款的主观故意行为,建议及时进行调账和依法申报纳税。比如房地产开发企业将预售房款记入其他应付款,建议及时进行更正调账,并依法预缴增值税及附加税费、土地增值税等。
4.如果是该收的往来账款没有收回来,建议及时做好催收工作。比如关联企业无偿借款、公司自然人股东无偿借款。因为这些款项不及时收回来,可能涉及补缴相关税款问题。比如自然人股东无偿借款不归还,可能要依照股息红利分配缴纳个人所得。
5.如果是该付的款项没有付出去,建议一一清理。对无法支付的款项应及时按会计核算要求记入营业外收入,并根据情况判断是否涉及增值税价外费用等问题,按规定依法申报纳税。
【4】、来自网友【智融聊管理】的最佳回答:
资产负债表中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金额过大,应查找金额过大的原因,即需要对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金额过大的原因进行清查,找到其往来账形成的原因后再进行相关的处理,才可能是合理和有效的。
客观地说,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本身的核算内容比较杂,而且有的企业将不好处理的业务,都计入了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会计科目,又不及时进行相关的清查和清理,导致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金额过大。
资产负债表中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金额过大的原因,以及相应的会计处理:
一是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应该说,关联方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有的企业将关联方业务当成了调剂收入和利润的工具。如果企业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业务过大,是由于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过大造成的。为此,企业可以清理出关联方交易的内容,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和调整。
二是没有处理的挂账费用。现实中,企业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好处理的成本费用,在没有找到合适的处理办法之前,企业一般会将这部分费用挂在其他应收款或其他应付款会计科目中。如果企业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净额过大,是存在挂账的没有入账的成本费用导致的。那么,企业就需要对其成本费用进行处理,按照成本费用的归属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
三是企业收取的保证金、押金没有及时处理。企业没有及时处理保证金和押金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那么就需要企业及时做好相关方面的清理,与对方进行对账清查核对后,应及时进行相关方面的会计处理。
四是存在没有入账的收入。有的企业出于多种目的将应计入收入的款项计入了往来款项,当然不排除企业财务人员的错账,那么,无论何种原因导致企业存在没有入账的收入,企业都应该及时将收入入账,并计算和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避免企业有偷税和漏税行为,给企业带来涉税风险。
五是企业的错账行为。企业的错账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也比较常见,清理清查中如果发现企业存在错账行为,那么就需要对错账进行调账和会计处理。
总之,资产负债表中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的金额过大的原因很多,找到形成金额过大的原因,才能进行有效的会计处理,也是合理的会计处理。
我是智融聊管理,欢迎持续关注财经话题。
2022 年 2 月 27 日
【5】、来自网友【财会视点】的最佳回答:
一、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金额过大,与是否合理没有必然的联系,金额过大不一定就导致不合理
其他应收应付款核算的内容很多,很杂,除了应收应付账款、应收应付票据、预收预付账款等以外的款项都在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科目里面核算,包括保证金、押金、借款、代收代支款,赔偿款、违约金等等,因此,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判断是不是合理。
二、其他应收应付款是否合理,应根据其具体的核算内容来判断
(一)、借支款项。不管是借入款项还是借出款项,其是否合理主要判断依据应为还款期限及还款能力,因此,对这类其他应收应付款项的管理要及时了解对方的偿还能力和时间,对到期的借款应及时收回,对未到期的但发现对方偿还能力出问题的借款要采取提前收回的措施,以避免坏账损失。而对及将到期的借入款项也是一样的要积极组织资金归还,以避免逾期造成加收利息等损失。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出差借支款项,应按企业差旅费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通知员工及时报销冲账。
这里还需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是企业的自然人股东的借支款,年终之前必须收回,否则将视同股东的分利按 20%计算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二)、押金或保证金。不管是收到或是支付的押金及保证金,要及时进行清理。特别是对于用押金或保证金冲抵货款的,应按合同的规定开具发票或向对方索取发票,千万不要利用其他应收款或其他应付款来调节收入和利润,这是违反税法的行为。
(三)、内部往来款项。内部往来款是企业或企业集团内部各子公司、分公司或关联公司之间的款项往来。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成立很多子公司、分公司或关联公司,它们之间的资金往来非常频繁;有时候就是老板一个电话,叫你怎么转就怎么转,比如,老板叫 A 分公司转一笔款到 B 公司,又叫 C 分公司转给 A 分公司一笔款,这样转来转去的,又是挂其他应收款,又是挂其他应付款,造成往来账务非常混乱,这些内部往来款项就是不合理的,必须及时进行清理,及时与对方或三方甚至多方核对账目,该相互冲销的应及时冲销。
总之,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金额过大,怎样处理最合理,这个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的办法就是及时清理,根据具体的清理情况分别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合理化。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资产负债表中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金额过大,怎样处理最合理?】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