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为什么溥仪在清朝当时没被杀死?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金圣叹加加】的最佳回答:
历史遗憾 沉渣泛起
【2】、来自网友【名利不如闲 86380201】的最佳回答:
如果溥仪被革命党杀死了,中国可能就不存在了。
我们都听说过“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吧,这是同盟会的革命口号。
“鞑虏”就是鞑靼,也就是蒙古人。“驱逐鞑虏”的口号是明太祖朱元璋用过的,革命党这是在引用。在这里,鞑虏不仅指蒙古,也指满洲。因为“满蒙联盟”就是大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那么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为什么要使用民族主义的旗号呢?其实这是继承自洪门,因为革命党就是从洪门发展来的。洪门是从天地会发展而来的秘密帮会,它的宗旨是“反清复明”,在中国有广泛的影响。
三民主义的第一条就是民族主义,在民主革命时代,民族主义就是要推翻满族的统治,建立汉族当家作主的国家。那么少数民族怎么办呢?汉族不给少数民族当奴隶了,也不要少数民族给汉族当奴隶。具体说就是要分裂中国,实行民族独立,汉人只要汉地十八省。
辛亥革命就是使用这样的纲领,但在最后时刻和满清朝廷达成了妥协。
隆裕太后发布《清帝退位诏书》,第一次明确提出“五族共和”来取代“由汉族统治的国家”的纲领,中国才得以保全。民国政府优待前清皇室,溥仪也就安然无恙了。
清王朝腐朽没落,阻碍了历史进步的潮流,所以被革命推翻。但他们在最后时刻维护中国的完整,实现了民族和谐共存,还是于国有功的。这也就是隆裕太后一度被称为“女中尧舜”的原因。
当然,后来外蒙古终于还是脱离祖国,这一方面和苏联的侵略企图有关,另一方面也是辛亥革命片面民族主义路线的直接结果。
【3】、来自网友【渔樵之人 W】的最佳回答:
谢谢邀请!宣统皇帝溥仪(1906.2.7——1967.10.17)在清朝灭亡时,为什么没有被杀?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临时国民政府大总统孙中山,向清廷做出承诺,只要满清政府宣布退位,还将他们留在紫禁城里,还保持皇帝的尊号,国民政府每年还负责 400 万元的生活费用,所以隆裕太后宣布溥仪退位后,就没有流血事件发生。
溥仪三岁即位,六岁退位,虽说是皇帝,其实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他没有什么必须处死的恶迹,没有不得不杀的民愤,不是一个可杀不可留的人。且清朝灭亡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已深入人心,这个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对溥仪的人生安全,也起到保护作用。也就是说,现在社会推行资产阶级民主,封建统治一去不复返了,大家都平等,没有必要把几岁的溥仪杀了。
1924 年 10 月 23 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废除皇帝尊号,把清朝的遗老遗少赶出紫禁城,待遇由 400 万改为 50 万,以后甚至更少。冯玉祥也没有杀溥仪,因为这时的溥仪已经没有什么多大的不利的政治影响力了,何况孙中山承诺不杀溥仪。溥仪到天津定居,钱不够用,变卖家产,就算没成乞丐,杀他有什么意思?
满人不会杀他的,日本人也不会杀他的,因为满人和日本人感到溥仪还有利用的价值。1934 年,溥仪在日本人的扶植下,成立伪满洲国,这是不可饶恕的罪行。1945 年,伪满洲国灭亡,溥仪成了苏联红军的俘虏,被带回苏联。
苏联人也没有杀溥仪。其主要原因是溥仪知道日本人做的坏事,战胜国要在日本东京审判战犯,溥仪是一个能提供确凿证据的人,不能把证人杀了。
1950 年,溥仪从苏联引渡回国,我国政府希望他能重新做人,让他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劳动改造。
1959 年,溥仪被大赦,变成了一个新型的能自食其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4】、来自网友【歌从山西来】的最佳回答:
谢谢邀请:
第一点原因,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成功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孙文的努力,还有一个便是清政府的退步,相比于一个王朝的覆灭,在清政府灭亡之际并没有血流成河,杀的昏天黑地,这其中很大因素便有清政府的退步,而袁世凯虽然手握重兵,但其做为清政府的重臣,他野心勃勃但却也不愿背负上叛贼的骂名,所以在协商之后,满清贵族最终选择了退让,以不流血的方式换来了皇室优待政策。
第二个原因,满清的死忠。辛亥革命爆发后虽然各地响应,但也不乏一些满清死忠在召集人马平叛,有的还要勤王,尤其之后的张勋复辟,这就更说明了溥仪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杀一个能激起群愤的人,显然是不明智之举,所以当然不能杀。
第三个原因,汉满蒙三族的团结。汉人或许在清亡后对溥仪是极其排斥,但在满蒙人心中,溥仪的地位还是极高的,如果杀了溥仪,这对于当时四分五裂的国家是进一步的破坏,会让虎视眈眈的日本人和沙俄有机可乘,对于国家民族的团结极其不利,这不禁让想要杀他的人忌惮三分!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为什么溥仪在清朝当时没被杀死?】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