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孩子要上幼儿园了,公公婆婆不想回老家怎么办?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生活之吻】的最佳回答:
是啊,孩子长大了,保姆都要离开,公公婆婆不想回老家怎么呢?可惜,公公婆婆不是保姆,离不离开是他们的自由,赡不赡养是儿女的责任。
提这个问题,表面上有点忤逆,实际上这就是现实。有积蓄的老人,贴钱养孙子是理所当然,没有积蓄的老人给儿女当下人,还嫌吃了喝了。这几乎成了主流思维。如果这种思维再继续蔓延,形成理念,将无人愿意养孩子。
“养儿防老”并没有过时,这是规律,也是传承。人都要经历从小到老,从生到死的过程。尽孝是传承,今天你对你公公婆婆尽孝,将停留在你孩子的脑海里,你老了也会尽孝;反之,今天你对你公公婆婆忤逆,等你老了,你的孩子一定会为他的爷爷奶奶复仇。今天你公公婆婆遭遇鸡嫌狗不爱,可能就是他们对自己公婆造的孽。
所以,公公婆婆不想回老家怎么办?一定要好好思量。
a�D�C{<
图片来自网络
【2】、来自网友【五三年的蛇】的最佳回答:
我想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我想问提问者是啥意思啊,是公公婆婆给你把孩子看到上幼儿园,你想让他们走吗?那你可真是过河拆桥了。老人尽心竭力,把孩子看到这么大容易吗。暂且不说老人看孩子付出的心血,就是老人对孩子的那份感情也是难以割舍啊。
第二,老人不愿回家,以我的经历看原因大概是首先,小辈对老人不错,生活条件也好,老人愿意待在这个家里。其次,老人也需要温暖,需要人照顾了,不愿回家处于孤独无依的境地。再者许多老人爱面子,怕回去别人说,家庭不和,到老没人要了。记得我婆婆在的时候,她总要领我村里走一圈,见人就说这是我儿媳妇,并把我给她买的衣服炫耀一番,她觉得很有面子。
第三,此事换作我的话,我就愉快的回家,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已想要的生活。至于生老病死,那就随遇而安吧,过到啥时算啥时,反正都是一死了之。可是现在我带孙女 6 年了,儿媳不说啥,可儿子不让走,说让我带到孙女上初中。我说儿啊,我今年 67,那时快 80 了,爬不动了。所以奉劝老人,天底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该放手就放手,该走就走吧,或许这样更好。
我既当过儿媳妇,也当婆婆奶奶。我婆婆自从给我带孩子,我们就一直生活在一起。婆婆也是不愿回老家,和我们一直生活到 84 岁,因病去世。
作为曾经经历过的人,谈以上看法。不喜勿喷,喜欢点赞。
【3】、来自网友【向暖情感说】的最佳回答:
孩子要上幼儿园了,公公婆婆不想回老家怎么办?
题主的意思是公婆从你生了孩子就过来帮你带孩子,现在孩子上幼儿园了,不用公公婆婆带了,但是公公婆婆已经不想回老家了。
俗话说“叶落归根,人老归家”。人老了其实更愿意回老家生活,那里有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和亲戚朋友。
那为什么你公公婆婆不想回老家了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 1.老家已经没有什么要好的亲戚朋友,即使他们回了老家也是孤孤单单老两口无依无靠,他们更愿意和儿孙生活在一起,既可以互相照顾,也不会孤单寂寞。
- 2.有的老人儿女接到城里时,老家的亲戚朋友大多都会对他们说“您老有福气,跟着儿子去城里享福去了”。这个时候老人们内心是自豪的。如果过几年把老人送回去,老人从面子上就过不去,怕别人笑话!
我们老家一个老人就是这样:在儿子那呆了几年,后来回了老家,哪怕儿子给他重新盖了新房,老人心里一直也没痛快过,他的一个老哥们和他开玩笑说“老了,不中用了,让人家送回来了吧?”说者无意,听者有意,结果没多久,他就自己怄病了。
- 3.有的老人是故土难离,但有的老人就喜欢城市里的繁华喧嚣,他们帮你带了几年孩子,已经完全适应了城里的生活,回老家倒完全不适应了。
老人们不愿意回老家不外乎就这几个原因,他们不愿意回去,你做儿媳的也不可能强制把他们送回去,那样做就不近人情了。
那到底该怎么做呢?
- 1.先让你老公和他的父母好好沟通一下,看看他们的真是想法,也许他们只是认为你们还需要他们,并不是他们不想离开。然后回老家安排好老人的生活起居,也好让他们安度晚年。
- 2.如果还是想留他们和你们一起生活。你的孩子才上幼儿园,以后还要上小学,中学,孩子越大,学业越重,更需要有人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这样你和老公在工作中也就没有后顾之忧,更利于你们事业的发展。
- 3.如果你不愿意和公婆住一起,可以给他们在你们住的附近另外购买一套房子,方便你们互相照顾。如果经济不允许可以买小一点,反正是你们买的,迟早还是你们的,老人们只是住一下而已。
总之:不论公公婆婆愿不愿意回老家,作儿媳的都不能表现的不近人情,赡养老人本来就是做儿女的责任和义务,你对老人的孝道,将来也会影响到你的孩子。
【4】、来自网友【佛爷结福】的最佳回答:
只要公公婆婆年龄不是七老八十,没有几个愿意受着窝囊气,甘当没有报酬的保姆,孩子一大只要孩子能自己上学回家,老人就应该主动离开,干了好几年的保姆,应该干得够够的,住在一起,吃不到一起,思想观念差别很大,没到无法自理的时候,却过着比孙子还孙子的日子,儿子媳妇都上班,两老人不在家干好后勤,有可能三餐饭,自己都吃不出味道,长期下去,儿子,媳妇已把你当成佣人,连家务都不做,甚至还不会珍惜老人的劳动成果。
上了年纪健康和卫生和年轻人比是有天壤之别的,自己没有经济收入,很是被动,吃喝花不了多少钱,生病了花钱可是无底洞,三月两月一小病,他们不烦,老人都自己烦,倘若生病,耽误孩子们上班,花钱心里本身不痛快,问为什么生病,老人可没有解释得清的理由,一旦生病家务不能干了,整个生活乱套了,孩子们工作累,却要干家务伺候老人,老人心里不忍,可能病没好沉重的家务又担上了肩,在一起,老人没有一点自由,吃剩菜剩饭的时间较多,孩子们饮食变化和喜好老人很难掌握,挖空心事想让孩子们吃饱吃好,是很难做到的,孩子们的应筹也是让老人难以招架的,千变万化的社交,老人们在作饭方面是很难应付自如的。
与孩子们住在一起,占了他们的活动空间,有一些别扭在所难免,并且都不自由,非常压抑,孩子大了能走快走,给自己自由,也给孩子们自由,自己有自己的安乐窝才是王道,不管是什么办法,总之不住在一起是最好的选择,人一旦老了,自己有养老保障,有自己的住所,两老人过好自己的晚年生活尤为重要,房子在好在大那是孩子们的家,老人是累赘这是新时代最伤人的话题,人的一生最难的是黄昏岁月。老人不想离开不是贪恋高楼大厦,也不是城市的繁华和各种齐全的配套设施,老人恋着的是孩子们的依靠和守候,虽然吃的不多,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也得有保障,如果老有生活保障,有医疗保险,有自己赖以在存的居住地,他们又何必凑在孩子们一起过着没有尊严和自由寄人篱下,动不动还要看脸色,累死不讨好的日子,换位思考,老人养孩子小,孩子陪老人变老,是多么优良的传统,只要为老人考虑周全,老人没有不愿离开之理,老人为我们付出大多,我们也该让他们歇歇了,毕仅上了年纪的人,身体素质下降已经活得很累,他们确实坚持不了日复日年复年无休止的繁琐家务,老人心里的憋屈是没有勇气说出口的,多一点担当,让老人过完最不好过的黄昏岁月,人的一生拚博不就是为了一家人把日子过好,孝敬老人的资本是挤出来的,以后老人不在了,你的日子一如既往,所以赡养老人并不是负担和累赘,老有所依是老人的定心丸,孝敬老人也是在为晚辈作榜样,传承正能量,今天的老人就是三四十年后的自己。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孩子要上幼儿园了,公公婆婆不想回老家怎么办?】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