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关于问题刘娥垂帘听政 11 年,为什么不称帝,是不想还是不敢?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围炉煮酒话春秋】的最佳回答:
二婚女刘娥逆袭成为皇后、皇太后,曾一度临朝称制,差点就学习武则天当了皇帝,但是她最终守住了底线,原因其实很简单,条件不允许,她良心上也过不去。
01,刘娥是如何逆袭,成为皇后,皇太后的?
刘娥,本是官宦家庭出身的女子,祖父刘延庆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大将军,父亲刘通则是宋太祖时期的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刺史(四川乐山)。
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刘娥原本是可以衣食无忧的,但可惜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双双去世,她因此成为孤儿,被母亲庞氏的娘家收养。
由于庞家家境寒微,因此在刘娥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挣钱养家了,她因为人美歌甜,又善于使用乐器,所以成为了一名歌女。
稍稍长大之后,刘娥嫁给了一个叫做龚美的银匠,但龚美家日子并不好过,两人商议之后,决定抛家舍业,去东京汴梁谋求生计。
不过,刘娥夫妇在汴梁也没混出个人样来,一度到了连吃饭都难的地步,这时候龚美就想到了一个阴招,他打算将刘娥卖掉,以此来换点盘缠,好回老家重操旧业。
当时,有个叫做张耆的人,是宋太宗之子韩王赵恒的王府指挥使,他无意间遇到龚美卖妻,见刘娥十分貌美,于是将其买下,他打算将刘娥送给赵恒,以此来巴结赵恒。
据记载,赵恒第一次见到刘娥,就喜欢得不得了,当即就将刘娥留下来,日日与之厮混在一起。
由于赵恒太过沉迷刘娥,导致他逐渐有些消瘦了,这引起了宋太宗的注意,宋太宗在调查一番后得知了真相,当即大怒,还指责赵恒怎么能跟一个歌女在一起厮混,于是下令赵恒将刘娥赶走。
赵恒那时候被刘娥迷得神魂颠倒,哪里舍得将刘娥赶走,他便想了个办法,将刘娥偷偷送到张耆家居住,一有时间就去张耆家与刘娥私会。
不过,为了防止赵恒继续迷恋刘娥,宋太宗又将宋朝开国功臣潘美的女儿潘氏嫁给赵恒,赵恒无奈之下只得同意,但他并不太喜欢潘氏,心心所念的只有刘娥。
在后来很长一段日子里,刘娥就住在张耆家中,张耆为了避嫌,就在附近租住了一间屋子,赵恒每次去张耆家,就像是回自己家一样。
995 年,赵恒被宋太宗立为皇太子,两年之后宋太宗去世,赵恒又继承了皇位,即宋真宗。
赵恒刚继位,就迫不及待地将刘娥接到宫中,只不过那时候赵恒已经有皇后了,还有一大群嫔妃,再加上刘娥出身低微,又当过歌女,因此赵恒没有马上赐给她名号。
刘娥是个聪明人,她知道自己处境艰难,必须好好表现一下才行,于是她积极与其他嫔妃搞好关系,尤其是赵恒的宠妃杨淑妃,两人几乎形影不离。
赵恒见刘娥如此识大体,并不因为没有名号而恼怒,也不跟其他分子争宠,就越发喜欢刘娥。
1004 年,赵恒觉得刘娥入宫日久,资历也足够了,于是下诏册封其为四品美人,之后刘娥连续得到升迁,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升为德妃。
到这个时候,刘娥的身份、地位,可以说实现了质的飞跃,由于她没什么娘家人,她派人去将前夫龚美找来,让其改姓刘,并认其当兄长,留在身边帮她处理大小事务。
就这样,龚美变成了刘美,前夫变成了兄长,他的人生也是够传奇的,他能想到自己当初卖给别人的妻子,有一天会成为皇帝的宠妃吗?
说起来,刘娥对龚美还真是不错,当初龚美将她没掉,她却以德报怨,实际上她另有意图,她想让龚美留在身边帮助自己处理宫外事务。
1007 年,赵恒的第二任皇后郭皇后去世,他打算立刘娥为皇后,但以寇准为首的一帮大臣认为刘娥身世有问题,不能立为皇后,赵恒便暂时搁置此事。
因为这件事,刘娥十分憎恨寇准,寇准后来的悲惨遭遇,也因此而起。
刘娥在认真分析局势后认为,自己如果能有一个儿子,成为皇后就没什么阻力了,但她跟随赵恒十几年,肚子半点动静都没有,她知道自己大概率是无法生孩子,她为此感到十分忧伤。
不过,事情在 1010 年出现了转折,赵恒身边的一个侍女李氏偶然被临幸(其实是刘娥刻意安排的),生下赵恒唯一的一个皇子,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
得知这件事后,刘娥马上采取行动,她找到赵恒商议,准备将赵祯认为养子,但对外宣称是自己生的,这样自己就可以成为皇后了。
赵恒爱妻心切,于是同意了刘娥的提议,刘娥便将赵祯抱到自己宫中,并让杨淑妃帮助抚养,这件事便是“狸猫换太子”故事的原型。
就这样,刘娥成为赵恒妃子中唯一一个“生下”皇子的妃子,赵恒便以此为契机,提出要立刘娥为皇后,虽然大臣们坚持反对,但赵恒还是强行将刘娥封为皇后,时间是在 1012 年,这一年刘娥大约四十岁上下。
刘娥成为皇后之后,发挥的空间就更大了,她不但将后宫事务处理得很好,而且时常陪伴赵恒阅读奏章,还时不时能够提出独到的见解,就这样她逐渐在政治上崭露头角。
1019 年,太白金星突然在白昼出现,赵恒找人测算之后得出结论,“女主昌”,恰在此时赵恒开始生病了,刘娥趁机把持了朝政。
赵恒很担心刘娥危及赵氏江山,于是将大臣寇准找来,两人商议让太子赵祯监国,以此来限制刘娥的权力。
寇准得到赵恒的指示后,便让杨亿连夜起草太子监国的诏书,但这件事不知怎么被刘娥知道了。
刘娥便指示心腹丁谓等人上书力谏,赵恒在重压之下开始摇摆不定,最终他为了安抚刘娥,就说他没有跟寇准说过太子监国之类的话,还将寇准罢相,由丁谓接替。
就这样,刘娥不但化解了危机,她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但寇准的党羽周怀正并不甘心,他打算发动军事政变,带人入宫废掉皇后刘娥,杀掉宰相丁谓,并让太子登基,真宗则退位。
不过,在筹划的过程中,周怀正的一个手下向曹利用告密,曹利用又入宫禀告刘娥,刘娥便先下手为强,将派兵将周怀正及其党羽一网打尽,他还矫诏将寇准一贬再贬,一直贬到雷州。
对于这一切,病重的赵恒并不知情,他还时常问左右寇准在哪里,左右都不敢回答。
1022 年,赵恒病逝,遗诏“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就这样刘娥成为了皇太后,掌握军政大权,宋仁宗因为年纪小,成为傀儡皇帝。
刘娥掌握大权之后,开始清除异己,他先是将逐渐跟自己离心离德的权臣丁谓罢免,而后宣布临朝称制,每次上朝的时候,她都坐在右边,而宋仁宗则坐在左边。
不过,宋朝以左为尊,可见当时刘娥对宋仁宗还是尊重的,没有凌驾于皇权之上。
02,刘娥想要学习武则天的故事,成为大宋女帝。
刘娥从 1022 年开始临朝称制,到 1024 年的时候,她就产生了更进一步的想法。
1024 年十一月,刘娥身穿皇帝才能穿的衮服,接受宋仁宗及群臣给她上尊号:应元崇德仁寿慈圣皇太后。
刘娥的这个做法,明显不符合礼仪,群臣之中有不少反对者,但都敢怒不敢言,毕竟刘娥对待寇准和丁谓等人的手段,他们可是见识过的。
之后,刘娥就将曹利用、张士逊等人罢官,由此朝堂上再也没有敢跟她作对之人了,她效仿武则天的想法也日益强烈。
事实上,刘娥一路走来确实不容易,以一个歌女的身份逆袭成为权倾朝野的皇太后,跟武则天的故事何其相似啊!
因此,刘娥有效仿武则天成为皇帝的想法,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她已经富贵之极,只要她愿意往前走一步,就可以成为皇帝,像武则天一样名留青史了。
但是,刘娥不确定大臣们是怎么想的,因此她决定试探一下,有一次上朝的时候,她突然问大臣们说,武则天是个怎么样的人物?
大臣们都说,武则天是唐朝的罪人,差一点就断送了李唐江山。
刘娥听完默不作声,知道自己称帝的时机并不成熟,大臣们虽然都臣服与他,但大多数人都不赞同她效仿武则天称帝。
刘娥当然不死心了,她的亲信党羽们都想要成为家国功臣,于是纷纷劝说于她,比如殿中丞方仲弓就曾上书,劝刘娥“行武后故事”。
再比如说,大臣程琳也将一张武后临朝图送给刘娥,暗示刘娥登基称帝,开创新的朝代。
这个时候,刘娥称帝的愿望已经十分强烈了,她再次在朝堂上试探大臣们的想法,大臣们都默不作声,只有以刚直著称的鲁宗道挺身而出,大胜对她说,您这么做,将置当今皇帝于何地!
刘娥一听到宋仁宗的名字,心就软了,于是将劝他称帝的奏章全部撕毁,还对大臣们说,我是不会干付不起列祖列宗的事情的!
话虽这么说,但不代表刘娥不想称帝,她还想再试探一下群臣的想法。
1032 年十一月,刘娥突然颁布了一道谕旨,说自己准备在第二年二月,穿着帝王服饰去太庙主持祭祀大典,让大臣们抓紧时间准备。
大臣们得知这件事后,知道刘娥是在试探他们,于是纷纷上书劝阻,比如尚书、礼部侍郎薛奎就当着刘娥的面说,太后去举行祭祀大典,是准备以后妃的身份,还是皇帝的身份,言外之意是刘娥作为后妃,不能穿帝王服饰,刘娥听完竟无言以对。
1033 年二月,刘娥坚持穿着帝王服饰去主持祭祀大典,但她也做出了一些妥协,比如将衮服的衮服的十二章图案减去两章,即象征忠孝与洁净的宗彝、藻两章,并且她没有佩戴帝王佩剑。
大臣们见刘娥这么做,也没有再步步紧密了,这件事就到此告一段落。
种种迹象表明,大臣们并不支持刘娥称帝,刘娥对此也心知肚明,她知道自己的政治基础,跟武则天比还是差了一大截,如果贸然称帝的话,毕竟引发大地震。
因此,刘娥迟迟迈不出关键的一步,然而她这么一迟疑,机会就错过去了,因为她在主持完祭祀大典之后,就生病了。
03,刘娥最终放弃称帝的想法,为自己赢得身后名。
1023 年三月,刘娥病重了,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她临终之际,下令将被她贬黜的寇准、曹利用、丁谓等人召回京城。
不过,让人惊讶的是,刘娥直到临死前,依然穿着皇帝服侍,可见她是多么渴望当皇帝啊!
当时,宋仁宗就守在刘娥身边,刘娥已经说不出话了,她知道自己快要死了,称帝之事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于是不断拉扯自己的衣服,但宋仁宗并不明白她是什么意思。
不久后,刘娥就去世了,群臣这才进来跪拜,宋仁宗依然在回味刘娥临死前的举动,就问参知政事薛奎刘娥是何意图。
薛奎是个明白人,他很快就明白了刘娥的用意,于是对宋仁宗说,太后不想穿着帝王服饰去见列祖列宗!
宋仁宗恍然大悟,于是下令给刘娥换上皇后的衣服,然后入殓。
至此,把持朝政长达十一年的刘娥,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在这十一年时间里,她有无数次机会登上皇位,却始终没有迈出那一步,这是为什么呢?
关于这件事,宋仁宗与富弼的对话,就很能说明问题。
刘娥去世后数年,有一次宋仁宗召见富弼,富弼对宋仁宗说,当初太后临朝称制,而陛下皇权旁落,太后之所有没有像武则天那样成为皇帝,全都是仰赖忠臣的救护,使太后不得不克制欲望!
富弼的话说得很明白,刘娥之所以没能当皇帝,是因为群臣反对,大臣们不愿意武则天的故事在宋朝重演!
事实上,富弼说的话虽然有道理,但如果刘娥坚持要当皇帝,她还是办得到的,而她之所以没有这么做,归根到底还是她过不了自己心里那道关,她是个爱惜名声的人,她不愿意背负千古骂名!
也就是说,刘娥最终守住了道德底线,她没有当第二个武则天,而是将权力交给了宋仁宗。
而刘娥死后,却发生了一件不利于她的事情,当时皇族中最具威望、十几年来一直装疯卖傻、称病不朝、只图自保的八王爷赵元俨,突然入宫对宋仁宗说,宋仁宗不是刘娥所生,而是李宸妃所生,且李宸妃是被刘娥害死的。
起初,宋仁宗还不信,于是询问杨淑妃,杨淑妃说他确实是李宸妃所生,这话让宋仁宗遭受了巨大打击,二十余年来他一直认为自己是刘娥所生,他竟然一点也不知情!
盛怒之下,宋仁宗派兵包围了刘氏亲眷的府邸,并派人去查验李宸妃的尸体,想看看李宸妃是不是被人害死的。
很快,查验结果就出来了,李宸妃非但不是被害死的,而且是以皇后的利益下葬的,并且在水银的养护下,李宸妃面色栩栩如生!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自从李宸妃生下宋仁宗之后,刘娥并没有为难她,而是晋升其位份,让其侍奉赵恒,后来她又生下一个女儿。
宋仁宗继位之后,刘娥为了稳固自身地位,将李宸妃送到赵恒的永定陵守陵,不允许她跟宋仁宗见面。
作为补偿,刘娥将李宸妃的兄弟子侄封为官员,并给予丰厚的待遇,而李宸妃则无怨无悔,到死都没跟宋仁宗相认。
1032 年,李宸妃因病去世,刘娥本打算秘而不宣,用一般人的礼仪将其安葬,但宰相吕夷简却对她说,如果想要保全刘氏一族,就必须厚葬李宸妃。
刘娥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下令以皇后礼仪将李宸妃下葬,并用珍宝作为陪葬,还举行了规模浩大的下葬仪式。
当宋仁宗得知生母李宸妃非但不是被害死的,还得到了刘娥的厚待之后,顿时就释怀了,对身边人,我怎么能轻信谣言呢?
不过,仁宗认母之事,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对刘娥的非议也越来越多,宋仁宗认为刘娥没有太大的过错,又考虑到这件事的影响力,于是下令臣民不得对太后临朝称制之事妄加非议。
后来,宋仁宗还亲自去祭拜刘娥,在刘娥坟前大哭着说,大娘娘一生清白了!
刘娥生前临朝称制,严重威胁到了皇权,死后却能保全名声,还在于她没有当第二个武则天,并善待了宋仁宗生母李宸妃。
试想,如果刘娥真的当了皇帝,那他又将是个什么样的结局,世人会如何评价她呢?
【2】、来自网友【烟郭说历史】的最佳回答:
刘娥 15 岁被老公卖了换钱,却意外获得际遇,54 岁权倾天下,比肩武则天、吕后。她治国能力极强,富有权谋,先整垮寇准,后除奸臣,距离称帝仅一步之遥。她之所以不称帝,背后有个致命的原因。
其实,刘娥一定程度已经反超武则天和吕后,因为她的出身极低,就像朱元璋开局一个讨饭碗,打下大明帝国。
武则天是开国功臣之后,吕后嫁给刘邦之前是名门望族,而且是开国皇后,她们家世显赫,本身有资源、权势加持。
刘娥出身贫贱,还是个二婚女,这样的开局,最后成为宋帝国掌舵者,她和朱元璋一样,学习能力是常人所不能及的。
刘娥出身有多低呢?
她出生后不久,便父母双亡,她成了孤女,被寄养在母亲的娘家,也就是外婆家。
稍微长大些后的刘娥唱歌好听,声音婉转动人,还学会了一种类似于拨浪鼓的乐器,主要以街头卖艺为生。
为了给这孩子谋个出路,她很小就在家人做主下嫁给了当地的银匠龚美,靠着给十里八乡打造银器为生。
可这年头生意不大好做啊,为了谋生,龚美提议走出蜀地,去北方闯一闯。
于是,夫妻二人便开始了北漂之路。
他们到了北宋首都开封后,做起了京漂,可京城的开销不是一般的大,两人那点收入根本入不敷出。
丈夫龚美为了生存,干脆决定把刘娥卖了换钱,于是四处寻求买家。
恰好此时,襄王赵元侃(后来的宋真宗赵恒)不大喜欢北方的女子,反而认为蜀地的妹子才色俱佳,朝思暮想地想纳一个为侍妾。
王府的指挥使张耆便四处托人寻找,正好就碰到龚美要卖刘娥,还是个正宗的川妹子,当场就决定买下她。
没想到此举将成为刘娥人生
转折点
!
这一年,刘娥 15 岁,二婚,被丈夫卖给了襄王府,没想到赵恒对他宠爱有加。
而龚美因为进献有功,被安排进王府工作,从此解决生计问题。
刘娥与赵恒很快陷入热恋中,天天柔情蜜意、你侬我侬,这男女之间情感交流过于密切时,容易过度挥霍身体。
赵恒兄自然不例外,像头晕耳鸣、面黄精瘦、腰酸背痛之类的症状还是有的,这引起了宋太宗赵光义的注意。
赵光义不愧是过来人,一看这面色就知道咋回事了,于是叫来赵恒的乳母秦国夫人问话。
刘娥出身卑微,却极度受宠,自然引起不少女人的妒忌,因此,这位乳母不仅曝光了两人的恋情,还加油添醋地说了一番。
宋太宗当场大怒,下令将刘娥逐出王府,并要求赵恒娶北宋名将潘美的第 8 个女儿为妃。
此事听起来像坏事,可事实上,这对刘娥来说,是一件好事。
因为这是刘娥的第二次人生际遇!
赵恒自然舍不得刘娥,但皇帝的话又不得不听,两难之际,他想到一个绝妙的办法。
把刘娥安置到王府指挥使张耆的家里,这样就算是逐出王府了。
张耆的家可不一般,这位兄台后来与辽军血战,纵横沙场,而且文武双全。
他明白赵恒的心思,为了避嫌,自己干脆搬出去住到王府,完全不回家了,并下令家里的下人要小心伺候,不可怠慢。
而且时不时地为赵恒和刘娥安排一场或多场私会什么的,帮助两人发展地下恋情。
最重要的是,他家藏书极为丰富,刘娥又不用上班,而且衣食无忧,每天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畅游书海。
她在张耆家住了 15 年,这 15 年博览群书,让她的谈吐为之一变,不仅学会了诗词歌赋,还积累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知识。
这是她将来成为一代女政治家的核心资本!
熬了 15 年,宋太宗终于薨了,赵恒继位,他们 15 年的地下情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搞了。
但很快又面临一个问题!
刘娥出身低微,她即使成了皇帝的小老婆,按照后妃品级也是很低的等级。
而赵恒为了提升她的品级,可谓费尽心机,比如刘娥的家世,《宋史》里面说刘娥的祖父是五代十国右骁卫大将军,父亲是刺史。
很让人怀疑这是故意在抬高家世,天底下哪儿来那么多名门贵族之后?
有了这个背书,加上刘娥的晋升之路简直开挂,短短三年就晋升到品级仅次于皇后的德妃。
而此时,郭皇后已经去世,后宫里她的品级最高,实际上已经是后宫之主。
接下来,就是冲刺皇后级别了,可还是面临老问题——出身!
卖唱的歌女、二婚,似乎不大适合当皇后啊!
宋真宗赵恒为了这事儿,不惜对大臣重金封赏以获得支持,虽然还是面临了很大的阻力,但他力排众议,强行册立刘娥为后。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路的晋升,刘娥始终保持谦卑,约束行为,不骄不躁,可见 15 年的书没白读。
皇后刘娥,是怎么走上权力之路的呢?
这就要从赵恒说起了,他活了这么大岁数,连一个儿子都没有,不是不能生,是先后生了好几个都夭折了。
而刘娥跟他在一起这么多年,竟然也没生一个出来,很明显,刘娥在生育方面有问题。
此时,她身边有个侍女,跟赵恒有了一夜之欢,居然怀上了。
可等这个孩子出生后,却被抱走了,而赵恒与刘娥则对外声称这是皇后亲生。
那位侍女面对皇帝和皇后,只能屈从,不敢多言,她的儿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狸猫换太子”故事原型,有了儿子,刘娥的皇后地位进一步稳固。
而宋真宗经常退朝后处理奏章到半夜,刘娥所幸陪伴身边,参与国事的处理。刘娥处理政事,“周谨恭密”,越来越被宋真宗倚重和信任。
毕竟读了 15 年的书,那真不是白读的!
后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真宗退朝,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宫围事有问,辄傅引故实以对。——《宋史》
但真正的权力是靠斗争得来的!
早在立刘娥为后时,朝廷里分为两大派系,一个以寇准为首,另一个以奸臣丁谓为首。
对于立刘娥为后一事,寇准一派以刘娥出身低微为由极力反对,两人从此结怨。
值得一提的是,刘娥的前夫龚美,由于刘娥是孤女,干脆认了龚美为兄长,改名刘美,摇身一变成了国舅,又另娶他人。
太宗崩,真宗即位,入为美人。以其无宗族,乃更以美为兄弟,改姓刘。大中祥符中,为修仪,进德妃。——《宋史》
龚美的儿子后来干了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被寇准处罚了,两人进一步结怨。
刘娥为了加强自身力量,与丁谓结成政治同盟,专门对付寇准一派。
而宋真宗后期身体较差,经常不能理政,政务都交给刘娥处理了,这期间,刘娥的治国能力得到较高提升。
宋真宗知道自己怕是活不久了,太子又小,担心刘娥危害大宋江山,于是想谋划太子监国,重臣辅佐。
这相当于制衡了刘娥的权力,类似于晚清时期,慈禧、慈安两宫太后与顾命八大臣那样。
因此秘密派心腹周怀正找来宰相寇准商议,寇准秘密入宫与皇帝商议的结果是,丁谓一党是奸臣,必须打击,真宗同意了。
寇准十分开心,可开心过早了,因为这件绝密计划被泄密了!
有人向丁谓告密,于是丁谓急忙找到刘娥商议对策。
第二天,朝堂之上,丁谓等人当场参奏寇准秘密策划太子监国,逼皇帝退位,想挟天子以令群臣,这是谋逆大罪!
宋真宗当场大怒,下面站着的寇准被直接被惊呆了。
皇帝怎么跟换了个人似的,这事儿不是陛下您自己让我干的吗?
这唱的哪一出啊?
宋真宗临阵反水,把寇准坑惨了,皇帝既然不知此事,那寇准就是犯了大逆不道之罪。
于是,在丁谓一党的连番打击下,又将寇准此前经手过的“天书案”拿出来做文章,诬陷寇准结党营私。
丁谓一派抓住破绽,连环攻击,寇准一派几乎全军覆没!多数被贬官。
刘娥至此成为了帝国权力的实际掌控者。
为什么宋真宗会反水?很明显,刘娥有嫌疑,毕竟吹一下枕边风的话,要是吹得好,比龙卷风威力还大。
宋真宗去世后,皇后辅政!
但丁谓似乎开始膨胀了,他想架空刘娥的权力,让自己掌握大权,结果被刘娥找到破绽,借助皇陵选址案贬官丁谓到海南岛打鱼去了。
到了这一步,刘娥临朝称制,成了帝国最高掌舵者。
称帝这事儿,她是想过的!
为什么这么说?看看她的行为就知道了。
其一,刘娥所用的礼仪规格与天子等同。
她临朝听政的第二年,新皇登基,要给她上尊号,以前是皇后,现在要上太后尊号。
她身穿皇帝龙袍,接受宋仁宗和群臣所上尊号:应元崇德仁寿慈圣皇太后。
后续她的很多仪制都是按照天子规格,比如特制太安辇、仪仗队等都与皇帝规格看齐。
甚至,在去世那一年,她强撑着病体,不顾群臣劝阻,身穿天子龙袍去祭拜宋室太庙
没想过的话,敢这么干?慈禧后边儿也没敢穿天子龙袍,甚至历史上其他有过辅政经历的太后都没这么干过。
又言:皇太后乘玉辂,服褘衣,九龙花钗冠。行礼,服衮衣,冠仪天冠。皇太妃、皇后乘重翟车,服钿钗,礼衣以绯罗为之,具蔽膝革带佩绶履,其冠用十二株花钗。太庙 行礼,并服褘衣。——《续资治通鉴长编》
其二,她曾经以武则天故事问大臣。
有一次,刘娥在朝上问群臣:“唐之武后是什么样的女主?”朝臣回答:“唐之罪人,差一点就断送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刘娥听后沉默不语。
没想过称帝,那她问这话啥意思?很明显,她内心是有过这个念头的。
既然想
过
要称帝,为何又没真干呢?
原因之一,阻碍太大,缺乏支持者。
有人给刘娥上书,提出给刘娥的宗室立七庙,所谓七庙,即三昭三穆,加上太祖之庙,合而为七,用以祭天祭祖。那是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去做的事。
当年武则天称帝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武家立七庙,同时给李唐的七庙降级。
但刘娥把这事儿提出来之后,当场遭到众多朝廷大臣的反对,她立即陷入了舆论危机。
心里都没底了,于是去问驸马,外边都怎么说我?
驸马沉默几秒后回答:臣无他闻,但人言天子即冠,太后宜以时还政。
听完之后,刘娥心里已经逐渐放弃称帝的想法。
而且在这事儿之前,她有些比较过分的越轨行为,都是遭到大臣反对的。
因为没有支持者,就连那些自己一手提拔的大臣,也不支持,如果强行称帝,自己将变成孤家寡人,孤立无援。
大臣们很有可能直接发动政变,废了自己,佣立皇帝亲政。
原因之二,称帝对她没意义。
刘娥是孤女,她没有兄弟、没有姐妹、没有孩子、父母双亡,如果称帝,将来皇位传给谁?
龚美虽然改姓刘美,视作刘家宗族,但那是她前夫,两人之间没有血缘关系的。
而她名义上的儿子,现任的皇帝赵祯,是她的侍女李宸妃所生,跟她没有血缘关系。
赵祯是赵家人,刘娥称帝,意味着夺了赵家的江山,将来自己百年之后,赵祯作为赵家人,会不会清算自己以及族人?
当年的吕后死了之后,吕氏家族遭到清算,直接灭族,武则天虽然称帝了,但也被神龙政变赶下岗,她的族人也在后来的唐隆政变遭到打击。
前车之鉴,不可不考虑,称帝危害极大,收益极小,实在不划算!
因此,对她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享受和皇帝等同的权力,但皇帝的名分还是归赵家,既过了皇帝瘾,也能保全自己。
所以,后面有大臣暗示她效仿武则天称帝时,她坚定地拒绝了。
方仲弓上书,请刘娥“行武后故事”,程琳还献上《武后临朝图》,暗示刘娥称帝。
朝廷大臣均表示反对,刘娥本人也坚持表示,绝不做这种对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而后续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刘娥至死不肯还政于宋仁宗,甚至临死前的一个月,还不顾群臣反对,穿着龙袍去宋室太庙祭祀宋朝先人。
说明一点,她对权力的欲望极其强烈,喜欢穿龙袍,总想把自己的礼仪规格搞得和皇帝等同,但终究没能跨越那一步,可能这也是她的一个遗憾吧。
她的生命中有两个贵人。
一个叫王曾,刘娥干掉了所有的政敌,清除了所有障碍之后,王曾找到龚美的亲戚钱惟演饮酒聊天,故意说了这么一段话:
太子年幼,必须要太后辅政才行,只有施恩于太子,太子才能安定,太子安定,刘氏一族才能安定。
这话的言外之意只有一个,虽然太后辅政,但若要将来不被清算,只有不越礼制,对太子(赵祯)加以保护和恩泽,将来他才会感恩,不会清算刘氏一族。
钱惟演听懂了这意思,立刻把话递给了刘娥,这段话对刘娥影响深远。
从此以后,她约束族人,划定红线,重振朝纲,行事很注意分寸。
对于那个名义上的儿子赵祯,十分呵护,对他极好,母子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厚。
这是刘娥避免将来被清算的重要举动。
曾密语惟演曰:“太子幼,非宫中不能立。加恩太子,则太子安;太子安,所以安刘氏也。”惟演以为然,因以白后。——《宋史》
另一个人叫吕夷简,宋仁宗赵祯的亲生母亲、刘娥的侍女李宸妃去世时,他不顾激怒刘娥的危险,给了她人生建议。
李宸妃死时,吕夷简对刘娥说了一句:太后,你以后不想再保全你的家族了吗?
刘娥显然听懂了意思,吕夷简当堂这么跟太后说话,按说属于大逆不道,可刘娥并没有追究他,也没做回应。
刘娥原本想低调地把李氏拉出去埋了了事,但吕夷简不罢休。
他要求刘娥以皇后之礼,用最隆重的规格安葬李氏,刘娥显然是不干的,两人僵持了很久,最后刘娥妥协了。
她下令给李氏封宸妃封号(以前是没有名分的),以皇后之礼安葬!
吕夷简为何是贵人?因为这个建议保全了刘娥全族。
当刘娥去世后,宋仁宗的身世被揭开,他派兵直接包围了龚美(刘美)的府宅,然后亲自去查看了生母李氏。
发现她身穿皇后礼服入殓的,而且各种规格完全按照皇后之礼的。
赵祯因此觉得刘娥的确保护了自己,而且对自己一直不错,对他的生母李氏也给予了应有的名分。
刘娥作为辅政太后,没有对不起赵家,也没有对不起赵祯,因此撤掉包围刘府的军队,对刘娥更加尊敬了。
烟郭说
纵观刘娥的一生,从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到成长为一代帝后,再到掌握帝国最高权力,与她的学习能力是分不开的。
在张耆家读的 15 年书,协助宋真宗处理政务,都是她通过自学成才。
她掌握权力之后,重振朝纲,终结了宋真宗时发起的那个使宋朝陷入混乱的天书运动,与民休息,在四川发行交子,发展经济,为后来宋仁宗时的仁宗盛治打下基础。
刘娥最值得赞赏的地方在于,在权力的诱惑下,她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
谁不想做皇帝呢?那个位置就在她眼前,只需一步就能登上去,但最终她克制住了自己的欲望。
以另外一种方式掌控权力,既保全了自己的名声,也保住了刘氏一族将来的地位,避免了死后被清算的悲剧。
这正是常人所做不到的,吕后、武则天,她们都没有能做到。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刘娥垂帘听政 11 年,为什么不称帝,是不想还是不敢?】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