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动物史上,存在两个物种没有生殖隔离且生出全新物种的情况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0 21:07:38 4次浏览

关于问题动物史上,存在两个物种没有生殖隔离且生出全新物种的情况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小学课堂在线听】的最佳回答:

存在,但具体的例子并不是马和驴生的骡子、也不是北极熊和灰熊生的灰白熊那种。

自然界不同物种杂交其实挺普遍的,植物尤其多,动物同样也有。但是这里边存在一个问题,杂交产生的到底能不能算得上杂交种——一个新的物种?

很多答案提到了北极熊和灰熊杂交产生的灰白熊,这其实应该算是杂交个体,在自然环境下,很多物种其实没有特别严格的生殖隔离,尤其是合子前隔离,很多情况下两个物种其实有产生后代的“能力”,但是因为分布区域、繁殖时间等等的差别而没有机会交配,一旦有适当的时机——比如游荡的个体闯入到了另一个物种的生存领地(北极熊就是和灰熊的北方亚种杂交的,这两者才有机会碰面),或者生理期偶然的产生了重合,总之就是缘妙不可言,就有可能产生后代,最为著名的恐怕是这个:

文艺小天王宋徽宗绘制的这幅《芙蓉锦鸡图》是中国工笔花鸟画法的杰作,但是在 16 年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审视这幅画的时候发现,这只锦鸡似乎和我国曾分布过的多种锦鸡都不太一样,最终判断这是一只杂交种,从身体特征来看,应该是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杂交产生的,也就是下面两位:

白腹锦鸡 Chrysolophus amherstiae(手动斜体)

红腹锦鸡 Chrysolophus pictus(手动斜体)

我们现在没法判断赵佶是在野外采风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只杂交锦鸡,还是画了一只人工饲养环境下出现的杂交锦鸡。在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这两种锦鸡的饲养技术,这两种锦鸡在人工环境下也经常发生杂交,时至今日,网上还有很多鸡场会出售这些杂交锦鸡。而在自然环境下,两种锦鸡也有一些分布区域重叠,比如我国的西南地区,研究人员就野外拍摄过它们的野外杂交个体。

杂交锦鸡

现在我们发现的这样在自然环境下种间杂交的案例已经很多了,除了灰熊北方亚种和北极熊、被皇上钦点的杂交锦鸡之外,更为常见的恐怕就是各类鲸,比如海上种马宽吻海豚,就经常搞出这样的大洋爱情故事,目前已经观察到和宽吻海豚发生过种间杂交的其他鲸类已经有 13 种,这些后代有的是有生育能力的。

但是它们能不能算一个物种呢?这个结论很不好下,因为我们现在没法用一个特别精准无误的标准去衡量到底可以依靠什么去界定一个物种。就比如其他答主提到的细斑原海豚(Stenella clymene),从 19 世纪被发现之后,学界一直认为它是长吻原海豚(Stenella longirostris)的一个亚种,但是随着 DNA 技术的引入,揭示了它的形成来源于长吻原海豚和和条纹原海豚(Stenella coeruleoalbus)的杂交,在杂交之后,这些杂交个体似乎也更愿意与和自己相同的杂交个体交配,随之形成了一个物种。

长吻原海豚 Stenella longirostris(手动斜体)

条纹原海豚 Stenella coeruleoalbus(手动斜体)

两者杂交产生的新物种——细斑原海豚 Stenella clymene(手动斜体)

细斑原海豚的例子是否就是杂交产生新物种的证据呢?尽管细斑原海豚和杂交锦鸡、灰白熊截然不同——它已经不是一个偶然个例,而是形成了一个相当规模的种群,有了稳定的性状,但有人认为它还不能算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新物种:有学者认为,要承认杂交所产生的是新物种,那么这个新物种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也就是是由两个不同的父本种发生了杂交行为,杂交种和父本种之间出现了生殖隔离,这种隔离是由杂交导致的。

你看,生殖隔离这个简单粗暴的物种鉴别准则在这里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按照这个标准来看的话,细斑原海豚算不上是个新物种:尽管它确实是两个物种之间发生种间隔离的产物,但它自己本身也可以(而且确实发生过)与这两个父本物种发生杂交,所以第二条就不符合,第三条干脆无从谈起。

不过就算是按照这个最为苛刻严格的生殖隔离标准来看,动物界复合标准的杂交新物种也是有的,典型的就是一种叫做 Heliconius heurippa 的蝴蝶,这种蝴蝶是由 Heliconius melpomene 和 Heliconius cydno 杂交产生的,杂交产生的 Heliconius heurippa 的翅膀花纹和两个父本都完全不同。由于它在繁殖环节非常挑剔,几乎只会和自己翅膀花纹一样的异性繁殖,这就形成了一种生殖隔离,也它就完美的符合了最严格的杂交物种 3 个定义——种间杂交产生,和父本生殖隔离(交配是不可能的!这辈子也不可能和翅膀花纹那么丑的父本交配的!),这种生殖隔离是由杂交引起的。

一个父本物种 Heliconius melpomene(手动斜体)

另一个父本物种 Heliconius cydno(手动斜体)

产生的非常傲娇的杂交物种 Heliconius heurippa(手动斜体)

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出现了一个特别棘手的问题:死守着生殖隔离这条线来界定物种是不是就是特别准确的?因为很多合子前隔离都有可能随着环境变化而被打破,那么杂交起源可能本来就是物种产生的一个重要方式,提到的 Nature 曾经刊登过的观点认为,至少有 10%的动物和 25%的植物经历了自然杂交起源,包括我们智人自己身上也有一些尼安德特人的血脉。

所以那种基于生殖隔离的、认为一旦有生殖隔离就在物种之间砌了一道坚不可摧防火墙的、物种演化是一脉相承一意孤行的演化理论可能本来就是我们对自然认识不充分的产物。这道防火墙在许多物种之间并没有砌好,一个最极端的例子,生活在法国比利牛斯山的两种蕨类已经彼此分化了六千多万年了,然后遇到一块居然顺风水顺的就完成了杂交……

两者在法国比利牛斯山杂交而成的 xCystocarpium roskamianum(手动斜体),由于前两者已经分化 6000 万年之久,研究者比喻这种杂交产物“就像大象和海牛杂交产生的后代”

通过上面案例我们已经可以认识到:杂交个体不一定会成为杂交物种,而杂交物种一定经历了杂交过程。但更为出人意料的是,有时候杂交过程不仅不会产生新的杂交物种,反而会“消灭”原有物种:一些杂交产生的个体会反复与父本物种回交,产生渗透杂交。通过这个过程,这些杂交个体不仅自己没有变成一个新物种,还会在原来存在着一定合子前生殖隔离的父本物种之间构建一个基因转移的桥梁。

比如在加拉帕格斯群岛的弗雷里安纳岛,大嘴树雀、中嘴树雀和小嘴树雀就产生了这样的渗透杂交,在杂交个体的参与下,三个独立物种快速融合,形成了一个混乱的杂交群,现在这个岛上已经找不到血统纯正的大嘴树雀了,中嘴树雀和小嘴树雀也快融合完了,也就是说,这个案例里的的杂交非但没有产生新物种,甚至反过来“消灭”了父本物种的多样性。

换个通俗但可能不是很恰当的例子来解释这个过程。比如某两种动物 A 和动物 B,它俩本来是独立物种,存在着合子前隔离(我们假设它们同样都生活在一片山区,但是 A 生活在山谷,B 生活在山巅,地理隔离造成了生殖隔离),一些偶然的机会,A 物种里那些生活在山谷相对靠近山腰的个体和 B 物种那些生活在山巅靠近山腰的个体相遇了,交配了,产生了一些杂交个体 C。那么 C 可能就产生了不同的性状,它就喜欢在山腰生活(或者山谷山巅它都能适应,也就是汲取两个父本的所长了),那么它们就可以去山谷和 A 回交,也可以去山顶和 B 回交,生下来的后代就越来越像 A 和 B 的融合的方向发展,最终可能这个山区的 A 和 B 就消失了,这里生活着一大群杂交生物。

所以除了界定物种这个困扰之外,自然杂交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也是个大课题,因为它可能会产生新物种,也可能威胁到父本物种的生存。我们既不能像以前那样笼统的认为杂交是“不自然”的,也不能完全放任其发展(尤其是随着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已经愈发影响到了许多生物的生存环境的前提下),如何看待杂交,这是现在物种多样性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2】、来自网友【牛哥要吃肉】的最佳回答:

你知道什么叫物种不?

物种的定义中明确指出,有生殖隔离这个条件。像马和驴的后代骡子没有繁殖能力,所以马和驴是两个物种。

人工干预的不算,比如说胚胎移植,这个人造的新物种是人类强行干预的结果。代表狮虎兽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动物史上,存在两个物种没有生殖隔离且生出全新物种的情况吗?】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