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为什么秦朝的商鞅、李斯、吕不韦从上到下都是河南籍的?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荆河州史】的最佳回答:
不仅仅是秦国的商鞅、李斯、吕不韦是河南籍,还包括春秋时期一大批人物都是河南人,
首先商鞅和李斯、吕不韦不是同时代的人,商鞅是战国末年卫国人,又叫卫鞅和公孙鞅,他是今天河南内黄人,商鞅所处的时代秦国还没有统一天下。
商鞅的家乡卫国,本身是西周时期的公国,春秋时期还很强大,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卫国也逐渐衰落,春秋时期,卫国曾被赤狄灭国,后来靠着齐国重新复国,卫国为什么在第一次灭国呢?其实这要怪卫懿公,卫懿公是春秋时期的第十八位国君。
他在位期间非常的荒淫无道,而且他还有一个特殊癖好养鹤,给白鹤封官,等到赤狄攻打卫国,自己使唤不动了老百姓和军队,才后悔不已,最后身死国灭,不过卫懿公的弟弟在齐国的帮助下复国,当然此后的卫国变成了依附晋、郑、宋、齐,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战国时期。
卫国本身没有什么资源,卫鞅虽然是卫国人却不可能一直待在家乡,所以他去了魏国,当时的魏国国君是魏惠王,卫鞅来到这里以后发现自己不受重用,而且当时魏国的国相一直向魏惠王推荐卫鞅,魏惠王却一点也不采纳。
国相临死前要求魏惠王杀掉卫鞅,不过魏惠王没有采纳,几年后,卫鞅已经在秦国站稳脚跟,顺利推行了变法,商鞅变法就是让秦国实行军功制,可以说没有商鞅就没有秦国,当卫鞅和魏国兵戎相见的时候,魏惠王后悔不已,后悔没有听国相的话杀掉卫鞅,以至于让卫鞅为秦国所用。
不过,卫鞅自己的命运也不太好,他当初被秦孝公重用变法时,为了抓典型就把太子赢驷给得罪了,秦孝公死后,太子赢驷即位,就是秦惠文王,赢驷一上台就找卫鞅报仇,而且旧贵族也找他算账,卫鞅只能逃走,只可惜当他来到函谷关的时候士兵根本不放行,原来当初他被秦孝公重用的时候就设计了一套“身份证”也就是只认身份不认人。
卫鞅原本想要逃到魏国,最终也没能逃走,就被抓住了,被五马分尸,卫鞅虽然死了,但变法却没有被废除,一直被秦国使用,直到秦朝灭亡。
吕不韦,是阳翟大贾(gu)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禹州市人,阳翟在秦国灭韩以前是韩国的都城,韩国也是战国七雄之中第一个被灭掉的国家,秦国在夺取阳翟后就把这里改名为颍川郡。
吕不韦原本是一个商人,也是杂家代表人物,杂家在诸子百家中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至少和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比起来,吕不韦后来因为投资在赵国做质子的嬴异人说服华阳夫人收嬴异人为子,从而进入了秦国的上层社会。
秦始皇即位后,就拜吕不韦为仲父,吕不韦也权倾朝野,当然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来秦始皇越来越忌惮吕不韦,再加上吕不韦给赵太后(赵姬)引进了一个假太监嫪毐,嫪毐后来因为叛乱牵连了吕不韦。
秦始皇就就废除了吕不韦的相邦位置,把他发配到了蜀郡,不过吕不韦没有到达蜀郡就服毒自尽了。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上蔡县在春秋时期是蔡国都城,前 531 年,楚国灭掉蔡国,置蔡县,前 346 年,魏、韩联合伐楚,韩国夺取蔡县置上蔡县,秦灭韩后归属颍川郡,汉朝以后为豫州汝南郡。
李斯早年曾跟随荀子学习,他和韩非子、张苍都曾跟随荀子学习过。不过三人的命运各不相同,后来李斯辞别荀子去了秦国,韩非子则是回到韩国想要改变自己国家的命运。
只有张苍一直跟随荀子,后来秦朝灭亡后随刘邦起义。
李斯去了秦国以后就成了吕不韦的门客,一直步步高升,因为助秦始皇称帝统一天下,最终成了秦朝的丞相,位列百官之首,李斯和吕不韦结局相同,不过李斯是被赵高矫诏腰斩的
【2】、来自网友【海纳百川 233699882】的最佳回答:
题主提这样的问题是否有炫耀河南的优越性我不敢肯定。在回答你的问题前,我想强调一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副主席,大元帅彭大怀……,为什么就是湖南籍。历史上孔子,孟子,孙子……都是山东籍。秦始皇有句名言:生子当置于齐鲁大地。商鞅,李斯,吕不韦不错是中州,中原人即现在的河南人,逐鹿中原,得中原得天下。中原是文明进化较早,人才多是事实。我不讨论历史上儒家和法家之争,这个问题在:“批林批孔”的年代已经是高的是国无安宁。商鞅变法只能在秦国搞,因为秦国地处偏僻,贫穷落后,文明开发晚。商鞅变法很容易成功。帮助秦国富强起来,商鞅变法手段太厉害,他的后台死后商鞅的下场是“车裂”
,李斯是河南人帮助嬴政一统天下,官拜宰相为秦国制定法律,这个法律是至今拜法学家公认的最残酷的刑法。李斯太自私自利在赵高的威逼下篡改秦始皇的“遗诏”,害死秦公子扶苏,他是导致秦国快速灭亡的罪人,他最后的下场非常残被自己制度的刑法害死。吕不韦是河南人,
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主编《吕氏春秋》此书汇集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嫪毐叛乱事牵连,被免除相帮职务,最后饮鸩自尽。
商鞅,李斯,吕不韦的确是大智者,但是可惜命不善终。
【3】、来自网友【汉唐風韵】的最佳回答: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因为那时河南地区如同跑马场,属于四战之地,加之大旱、黄河泛滥等灭顶之灾频发,人们生存极其困难,人们为了活命,卖儿卖女,背井离乡,投靠富庶、能称霸天下的秦国,是最佳的选择。
【4】、来自网友【洪汝地】的最佳回答:
自古中原出谋士,中原人士有一种统一大概念,并且当时中原地区是经济,政治最发达最集中的地区,所以在当时的中原各种人才都是顶尖的,而当时的中原基本和现在的河南吻合,故而很多人都是河南籍,所以商鞅,李斯,吕不韦,张仪,张良等等都是现在的河南籍,总结:天下名人,中州过半,一点都不夸张。
【5】、来自网友【风雨中的梅云】的最佳回答:
河南是最早中国的雏形,虽然秦国扫灭东南六国。但在当时,秦国被称为西秦。从函谷关算起,东边是山东(此山东非彼山东)函谷关一西称关中。最早的河南由于有周王册封的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在嵩山),说这块石头是天下之中。因此,嵩山也被称为中岳。而河南也被叫中土,此后叫中州,是中原,最后是中国。当时由于周王室在洛阳建都的原因,各地的富商才子等有实力的家族势力不断的往周王室的地盘上迁徙定居。这就跟我们现在向往在北上广定居生活是一个道理。多少代以后,这些人的后代自然是以他们都是的居住地为户籍地了。谢谢。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为什么秦朝的商鞅、李斯、吕不韦从上到下都是河南籍的?】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