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承道致和】的最佳回答:
我认为:阳明心学的格物致知不是说通过格物而致知。格物和致知是并列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知行合一的具体运用。
格物: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是行,有行即有知,这个知是良知,即知善知恶是良知。通俗点说就是知善知恶了,才能为善去恶。
致知:知善知恶是良知,有知即有行,良知即知,致知即行,通俗点说就是知善知恶了,就要为善去恶,即格物。
【2】、来自网友【文城观点】的最佳回答:
王阳明处于宋明理学发展的最后阶段,在整个宋明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两条主线,一条是理学的发展线索,即从程颐、程颢到朱熹的理学思想的发展;另一条是从陆九渊、陆九龄到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的发展,而从周敦颐、张载开始,经由“二程”“二陆”再到朱熹,最后在王阳明的心学完成了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所以,王阳明的心学是宋明理学的总结阶段,也是宋明理学走向完成的标志。
而王阳明从十五、六岁开始就阅读朱熹的著作,可以说,他是阅读朱熹的书成长起来的,他的思想也是受朱熹的影响而逐渐形成他的思想观点的。
可是,王阳明的优点在于,他对朱熹的思想不是盲目接受的,而是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的,其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对于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解、探索和实证检验。
王阳明画像
据说有一次,王阳明到了一个朋友父亲的官署去,他们在到院子里,他们一边讨论哲学问题,一边在院子里漫步,当他们看到了院子里的竹子时,他们突然想到了朱熹关于“格物”的哲学论题。可是,他的朋友对朱熹“格物”的问题弄不清,于是,他的这位朋友在院子里对着竹子搞试验,他直对着竹子直看,对着竹子“格”起来,他不吃不喝,“格”了三天三夜,人都病倒了,但却没有能从竹子里“格”出个道理来。
王阳明不相信,认为他的这个朋友用心不够给力,于是,王阳明亲自到院子里去“格”竹子,他“格”的时间更长,用了七天在“格”竹子,他也病倒了,但依然没有悟出道理来。王阳明思考再三,依然无法弄清楚院子里的竹子到底“理”在哪儿,这成了王阳明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
多年过去了,当王阳明已三十几岁时,他因上书给皇帝,请求制止朝中宦官专权,他因此而得罪了宦官,宦官倒打一耙,在皇帝那儿讲王阳明的坏话,王阳明因此遭贬官,他被贬到贵州龙场去任驿丞。在龙场,王阳明变得轻松了,他用了很多时间思考哲学问题。
此时,王阳明又开始思考他从朋友父亲官署院子里关于“格物”的问题,他日思夜想,逐渐有了好想法。
王阳明觉得,继续按照朱熹所指引的思路走,已经走不通了,于是,改变了方向,不走“理学”理论的路,而是开始走陆九渊“心学”的路。
按照朱熹的观点,从竹子里是“格”不出“理”的,但从陆九渊的心学的路向走,却大有所悟。王阳明感到,其实“理”不在竹子里,不在某一处藏着,而就在自己的心中。于是,王阳明悟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其实,“理”就在自己心中,所以,他提出了他的哲学的根本观点:“心即理”。
这就是王阳明便贬至偏僻的龙场所悟出来的哲学道理,哲学史上就称为是“龙场悟道”。
王阳明思考的结果是,朱熹所说的“理”根本就无法从竹子等物品中“格”悟到,因为“理”根本就不在外部事物上,而是在人的心中,“理”不是别的,就是人心中的道德良知。王阳明举例说:“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要寻找“理”,不要从心外之物去找,不要到天上去寻,“理”不是竹子里的道理,也不是朱熹所说的“天理”,而是人心中的道德意识,心中的良知。
有了关于“心即理”的根本观点,有了关于“理”是德道良知的观念,王阳明豁然开朗了。也就是在“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开始形成了他的富有创新意义的哲学观点。他的这个根本观点,是沿着陆九渊“心学”的路数走而悟出来的“心学”心成果。这是跟朱熹的“理学”不一样的“心学”新的理论成果。使陆九渊的“心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也是宋明理学发展的新阶段。
王阳明讲学图
至此,偏僻的龙场开始热闹起来,王阳明开始通过讲学来传播他的哲学思想。而听王阳明讲学的学生越来越多,王阳明在讲学中,针对学生的提问以及和朋友们的讨论,王阳明逐渐发展和深化他的哲学学说,于是,形成了“阳明心学”,或者叫“致良知”学说。
这个学说的另一个主要部分就是关于“知行合一”理论。而此理论其实是在他的“心即理”和“致良知”的根本观点上引申出来的。
在王阳明看来,“知”与“行”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说,“知”与“行”是二而一的事。真正的“知”,是一定能够“行”的;而真正的“行”,也一定是包含“知”的。王阳明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传习录》)这就是说,真正的“知”是良知,而良知是不使不善之念产生的,不善之念一冒头便被“克倒了”,所以,这“知”其实也是“行”,是克除不善之念的一种行动。
王阳明画像
王阳明还继续分析“知”与“行”的关系,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所以,二者虽有区别,但其实在本质上却是一致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根据王阳明对“知”与“行”关系的阐述,可以分析出他关于“知”“行”关系的三个层次的含义:
第一,知行是一个工夫,二者是统一的,不是分开的两个,是不能割裂开来的,知中有行,行中有知,若是把知与行分开,“知”就不是真知,而“行”也不是真行,其实,就没有与“行”分开的“知”,也没有与“知”分开的“行”,知、行没有分开而纯粹独立的。
第二,如果要区别出“知”与“行”的话,那么,“知”就是“行”的出发点,“知”是用来指导“行”的,这是就二者的功能了分析的,其实,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知”已经在“行”中了;而“行”是“知”的归宿,是“知”的实现,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己明察“知”在起作用。
第三,知、行不仅是一致的工夫,而且还是有统一的目的,这目的就是去除“不善的念”,使心恢复善性,所以,知行是趋于统一的目的,这个目的从根本上说就是“致良知”,因为“知”实即是“吾心良知之天理”,其“行”实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换一句话说,“知行合一”其实是“致良知”这一功夫的两个环节,是有统一的目的的。
这由对“知行合一”目的的分析,王阳明便过度到他的学说的另一个重要部分,这就是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这“致良知”并非那么深奥,其实是从很平常的行为中就可以去理解的。
王阳明主张,人必须依照自己的本心去做事,而人的本心就是人在遇事时心中浮现的第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就是良知,所以,本心就是良知。王阳明说:“尔那一点良知 ,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要不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若不靠着这些真机,如何去格物?”(《传习录》)
王阳明举了一些很常见很平常的例子来说明,他说,当有人看到小偷偷东西,便要去制止;当人看到孤寡老人行动艰难时,便要过去帮忙等等,这就是依本心在行事,也就是良知的表现。
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坦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坦以从兄便是悌,致此良知之真诚恻坦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坦。”(《传习录》)
说白了,王阳明所强调的是,只要依本心去做,就是知道善恶,就是良知。良知就是天然之理在人心中本心的感觉之处的体现,而不是朱熹所说的离开了人的平常心的“天理”。良知不复杂,不玄妙,本心对善恶是非的区分,而良知真诚的体现,本心的自然表现就是父子亲情方面的孝的观念,是兄弟之情方面的悌的观念,也就是君臣关系方面的忠诚理念。
王阳明经过他的长期讲学和理论研讨,他把“致良知”学说概括为很有名的“四句诀”: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第 256 页)
这“四句决”非常精要地概括了“致良知”的真谛。
最后,回到了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即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指的是什么意思呢?
在王阳明看来,“格物”就是事物中去认知为善去恶的道理,而这道理就是人的本心的体现,是对无善无恶的本心的体悟;而“致知”就是“致良知”,是知善知恶,是去除不善之念,是不使那一念不善产生,保持本心之善。
【3】、来自网友【刘梦辉 1445414400581】的最佳回答: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应从“格物和致知”两方面的重要性,必然性来回答,更会深知其中意思!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在贵洲龙场顿悟之后,首先大悟格物致知之旨,为此,王阳明对《大学》古本宗旨,作出了新的“格物和致知”解释。在下引用几句学说言论来解其意。
“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
“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
“致知者,诚意之本,格物者,致知之实。”
“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
从以上王阳明“格物和致知”新的解释,就可知“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必然性。为此,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再作以下几点理解:
第一点:要有致良知的心。
人的行为是“格物致知”最难之处。也就是思想是否合于天理的事。思想合乎天理,基夲上心也自然能中正,自然能修身。深知这点很重要,所以关健要有良知心。
第二点:知和行为一体即可致良知。
端正心性,修身的行为也各有切入点。修养是,就感情发出来而言的,正心是,就感情未发出来而言的。正心则中正,身修则平和。这点就是知和行为一体就可致良知,这也是必然性的。
第三点:诚意要至纯至真,才会收到很好效果。
《大学》的功夫就是诚意,诚意的功夫就是格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夫,一个“诚意”就全包括了。这点就是诚意要至纯至真,一切行为都会有好效果,这就是反应诚意的重要性。
第四点:随时随地都在纠正自己的错误思想。
“格”就是纠正的意思,纠正错误使其复归中正。格物不分动静,静止也是一种事物,就是说不管是动还是静都要用功。心即理是没有时间定的,随时随地都在纠正自己的心外私欲,这就形成了格物的必然。
第五点: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才会去掉不正其心。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学说,不是说在嘴里,重要的是表现到行为上,存天理上,无私欲上。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才会有良知行为表现出来。格物和致知,在《大学》中的八条目标中最为重要。
综上几点,就是王阳明提出“格物致知”对《大学》新解,也是《大学》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否定了程朱理学“格物”心以不切实际的穷理认识论。(判断事物的理论)
总之,王阳明新解《大学》中的八条目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可归结为“明明德”,这与程朱理学解释有所不同。而“止于至善”的崇高境界,反应了,诚意,正心的重要性,格物,致知的必然性。“格物致知”也就成了王阳明新解《大学》的核心思想。
【4】、来自网友【博书】的最佳回答:
“格物致知”的出现及影响
“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文本《大学》,我国古代的大学是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为基础,讲究读书,做人的道理,成就完善人格、道德君子的终极目标。
后世儒家提倡真正的道德不单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注重的是知行并重的学问。
朱熹把《大学》定型为“三纲八目”, “三纲”亦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发扬本来具有的光明的道德心,在亲近人民的过程中推广光明的道德心,最终实现以至善的道德实践为目的的三大原则。
“八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
个人道德的实践应以道德心为基础,要把道德拓展开来,就必须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如果说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是“治国、平天下”,那么“格物致知”就是起点,成为圣人的起点,也是理学的起点。
“格物”和“致知”是两项最基础的实践工夫,是道德修养层层递进的根本,我们以宋明儒学中的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来分别解释一下“格物致知”。
程朱学派的代表人物朱熹认为,“格物致知”指的是“即物穷理”,意思是宇宙万物都有道德价值之理,道德的实践,必须要对事物加以穷究,并与人充分讨论,从而把握道德价值和道德实践的意义和道理。
程朱理学注重的是世上所有的普通人必须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做学问,看重道德的认知,是一个向外学习的过程。
陆王学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则认为,“格物”指的是“正行为”,“致知”就是“致良知”。实践道德的基础在于每个人所具备的良知和最根本的道德心,认为最重要的是承认良知的存在,并把良知在现实中通过道德心充分的表现出来,王阳明看重的却是道德的实践,讲求当下就有的道德体验,是一个向内反思的过程。
这两种观点虽有所不同,但实质却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我们把这两种观点综合为:实践道德的目标,一方面向外学习,一方面又要向内反思,将外在学到的知识,通过内在的反思来理解和消化,“求学与做人,贵在齐头并进,更贵能融通合一”。
理学发展及王阳明的贡献
《大学》一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成书远在先秦时代,东汉郑玄为之作注,唐代韩愈在《原道》引用其中的“修身齐家”的言论,来论证儒家对现实伦理的重视程度以后,将《大学》视为儒家的基础,才引起了儒学者的广泛关注。
进入宋代以后,为了封建制度建设的需要和“道统”意识的强化,以朱熹为代表的程朱学派便把《大学》从《礼记》里抽出来,独立成篇。并把它和《论语》《孟子》《中庸》合编成《四书》,更将《大学》视为“初学者入德之门”, 随产生了庞大的“理学”的思想体系。
明代王阳明生活在明中叶时期,一方面是程朱理学的一统天下,另一方面思想领域又出现了一些活跃的思潮,这些活跃因素催生了王阳明的思想,让他依据“格物”、“致知”建立起自己的“致良知”哲学体系,成为自他以后思想界的主流。
朱熹认为《大学》原文欠缺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觉得原文有佚失,故写成《格物致知补传》来补充。“即物穷理以致知”,穷究一切事物之理,来促进道德实践的认知,体现事物的道德价值之理。从义理上来说,他把《大学》内容补充的更完整,更系统。
朱熹的“格物”是通过阅读经典、增长见闻,来唤醒内心固有的天理。“物”在心外,“格物”有一个从外向内发展的渐进式的步骤。
王阳明则把“格物”视为身心上的功夫,“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认为“格物”是由内而外的实际认知。
王阳明在“格物”上前后也出现了两种观点,他的思想发展的中期阶段认为“心即理”,“格物”就是意根而深入的心之“理”,到了他的晚期思想阶段,“格物”就建立在“致良知”基础之上了。
“格物”经过王阳明的先后改造,从“天理”到“良知”反映了王阳明在认知层面上的深化。“致良知”也是王阳明“心学”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
END.
作者:五猫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的账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和关注~
【5】、来自网友【杜象应】的最佳回答:
“格物致知”,不是王阳明提出的,而是儒家思想一个组成部分。出自哪里?
“格物致知”,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个认识论命题。它出自于《礼记.大学》中: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就是所谓的“八纲四目”,显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人皆知,唯一缺陷是“格物致知”,人们理解不透。
这也难怪,在《礼记.大学》里也仅有一段复述: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说白了,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以求得理论性知识。格:推究,致:求得。
从汉代开始,人们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争论就未停止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朱熹的解释和王阳明的解释。那王阳明的解释什么意思?
简述一下朱熹的观点,他承认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但又认为心被人欲所蒙蔽,所以获得的知识不够完备。
然而,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大不相同,缘由来自于他的一经亲身经历。大约在他 16 岁时,冒着极易产生肺炎的危险,跟朋友一起打赌“格竹子”。
通过对竹子的剖析与研究,他知道了其从生长、壮大以及其消亡的整个过程规律,总结出理论为:“格者,正也;物者,事也。”“致知”就是“致良知”。
有“致良知”,好办事,现代的人们多遵从凭良心干实事。相对于“格物致知”又如何理解?
借用鲁迅先生的话,来陈述一个观点。鲁迅在他的《伪自由书.透底》里是这么说的:
于是要知道地球是圆的,人人都要自己去环游地球一周;要造汽机的,也要先坐在开水壶前格物。
照此说来,格物致知就是一个因果关系,格物是因,致知是果。知其规律法则,才能获得永久的知识内存。
《现代汉语词典》又是如何注释的呢?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这就好比我们在植树节那一天里栽了一棵树,以后观察了它的整个生长过程规律,从而获得知识,即为一次“格物致知”了。
(图片来自网络,违规即删)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