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如何评价李鸿章?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油焖茄子】的最佳回答:
李鸿章也算是曾经领导过我国参加过世界军备竞赛。也是近代中国搞以夷制夷的祖师爷,但是成绩欠佳。为啥?他的宝贝铁甲被日本打沉了。
我们要知道,自哥伦布发现美洲 1492,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45 年,我们这个地球就是土匪世界。只有强权,没有公理。强权从哪里来?武装、军备。在李鸿章那个年代人类还没有发明飞机原子弹。要想横行世界,只能依靠强大的海军。19 世纪的英国要维持“日不落”帝国,要保证自己海军超出任意 2 个列强合起来的战斗力量。
1870 年以后,出任北洋大臣的李鸿章深谙此道。李鸿章一再强调,洋人神气就是有“铁甲”。你跟洋人打交道自己没有铁甲,只能闭嘴了。
在同治末年日军 1874 年侵台湾后,李鸿章派兵镇压,怎么过去?租轮船,商轮没有护航,日军一旦拦腰截断,后果不堪设想。李鸿章经过这次刺激,下定决心发展海军。每年以海关收入的 40%,约 400 万两,作为建设新式海军费用。这 400 万两也是有水分的,北洋舰队实际每年得到 120 万两,中间中饱私囊已经成为官场惯例,就算李鸿章是一代能人,也不会因为损失公款,而去得罪个人。就算每年 100 万两当时也是巨款,英国德国建造的高等战舰,价格也在 50 万两左右。就此李鸿章以每年百万预算投入北洋舰队,一只像模像样的世界排名第八的海军舰队成型了。
【2】、来自网友【提亚瑞达】的最佳回答:
宰相合肥天下瘦这句话不是凭空而来的!
这两年李中堂后人为了洗白老李可是花了不少功夫。当然李鸿章一手创办的北洋水师总共花了 4000 万两白银,一年军费只有 200 万两左右。但李中堂死后留给后人的财产多达 4000 万两,可是北洋水师却缺少炮弹。当年一手主导北洋水师的李中堂少贪点甲午海战说不定就会改写。
要不然李中堂死后怎么会被鞭尸抄家呢?洋务运动大部分都是拿来给老李家创造收入去了。
【3】、来自网友【云志虾客(提问者)】的最佳回答: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坚持辩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其根本点在于物质决定意识,同时也要看到事物辩证的两面。
李鸿章作为晚清的重臣这一点应该是有共识的,他能够在直隶总督的位置上呆 25 年之久,在整个清朝历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是他的能力得到认可的表现,也就是对于清政府而言,李鸿章是个人才,是个好官!那李鸿章到底做了什么?搞洋务,建北洋水师,修铁路,建邮政等等,这些应该对当时社会的进度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又进步的一面。
李鸿章的污点主要集中在国防理念及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比如在与政敌左公“海防”、“塞防”的争论中,他主张加强“海防”,放弃新疆,认为新疆土地贫瘠,没有价值,相反守卫新疆还要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正常的观点应该是两个都重视,李鸿章之所以这么做,一定是资源分配的问题,他的思路没有左公宽,左公 70 高龄抬棺出征时清政府是没有财政拨款的,靠的是举外债,事实上也没有和李鸿章争预算,这就是格局,李鸿章的格局比左公低了 N 个档次,眼界也要比左公敌 N 个档次。
李鸿章签署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这个应该是最大的污点,这个问题也要从两个方面看,为什么是李鸿章去签?李鸿章是不是可以不签?当然至于这么多卖国条约都是李鸿章作为代表去签的,一方面他实际上相当于当时的外交部长(北洋通商大臣),清政府需要他去签,另一方面他长期跟外国打交道,外国人也认他,这是事实。但是从李鸿章自身的角度,他是可以不去签的,李鸿章这种政客看的是政治前途,不是民族大义,他不去也就是罢官而已(慈禧杀了他的可能性不是太大),他生平最爱做官,所以舍不得,没有骨气,不讲民族大义。试问一下如果让左宗棠去签,左公会不会去?肯定不会的,左公肯定直接发飙骂娘!这就是骨气,这就是民族大义!
所以,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收到了历史背景的影响,但是他仍然摘不掉卖国求荣的帽子,他注定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4】、来自网友【稳固的天桥】的最佳回答:
又要洗白李鸿章了?
【5】、来自网友【单纯柳叶 Jp】的最佳回答:
时衰难承柱石重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如何评价李鸿章?】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