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如果没有李小龙,叶问会被人们所熟知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听海风吹过】的最佳回答:
叶问先是有点小名气,李小龙才知道他,才拜他为师的。
1957 年,叶问带徒弟黄淳梁去台湾打擂台。那个时候,叶问已经小有名气,否则台湾武术届也不会邀请他带人去台湾参加比赛。
黄淳梁最早学习西洋拳击的,因为输给叶问徒弟叶步青而拜师叶问学习咏春拳。
可惜,那时候黄淳梁未得叶问真传,遗憾输给吴明哲,当年为香港武术届挽回面子的是广东中山人香港太极公会创始人郑天熊先生。
郑天熊打败余文通,结束了香港武术届遇台湾不胜的尴尬记录。
叶问的外甥卢文锦,在叶问咏春的基础上结合祖传的蔡李佛技术,创造出卢氏咏春拳,享誉台湾武术届几十年,这就证明了叶问有真功夫的。
根据我的头条朋友梁国华老师介绍,正宗的咏春拳能跟形意拳,泰拳等融合的。梁国华老师年轻时候打擂台的视频,在各大视频网站可以找到的。
叶问创立叶派咏春拳的时候,他曾经考察过西洋拳,泰拳等,最后结合咏春拳的特点,创造出一套叶问系咏春拳。
叶问把咏春拳传给梁挺之后,梁挺曾经参加过香港擂台规则的制定。
梁挺的徒弟梁国华老师曾经参加东南亚国术拿了两次冠军,并且都是打败职业泰拳手。
我们知道,阮济云,阮奇山两人开创了越南咏春。
越南咏春有鞭腿,旋腿,高扫等散打技术,其实这些技术叶问也会,只不过他很少教人。
叶问的贡献是放弃门户之见,叶问徒弟有功夫之王李小龙,美国海豹突击队教练梁绍鸿,德国军警教练梁挺,澳门咏春拳大师何金铭,澳门谭氏咏春拳创始人谭锦兴等。
1976 年,谭锦兴在何金铭的指导下,打败泰拳金腰带,拿下澳门泰国武术擂台交流赛冠军。
根据日本人仓田保昭的回忆,叶问徒弟李小龙曾经战胜泰拳善西。
叶问在解放前的事就不说了,解放后,他在香港武术届是小有名气的。
当然,叶问五短身材,他跟高大威猛的张礼泉,林耀桂以及崔章等无法比较的。
张礼泉,林耀桂,崔章等都上过战场。
叶问教出的徒弟,徒孙都很出名,这在香港武术届绝无仅有的。
因为市场流行的咏春拳多为短桥窄马,其实咏春也有长桥的。
广东武术并非全部都是短桥窄马的,蔡李佛和侠家拳(西藏白鹤拳)都是长桥大马的。
叶问教出黄淳梁,黄淳梁教出杨永绩,杨永绩是香港擂台冠军。
杨永绩徒弟陈志晃打败台湾泰拳冠军谢宥胜,今日头条搜索可以找到视频。
叶问教出梁挺,梁挺教出梁国华,梁国华是东南亚国术赛冠军。梁挺教出简基富,简基富拥有过万间咏春拳馆。
叶问教出李小龙,李小龙创立截拳道。
叶问因为小有名气才收李小龙为徒的,李小龙也提高叶问的知名度。
徒弟出名会带动老师出名,并不等于老师默默无闻。
陈耀南是香港中文教育家,他是许冠杰梁锦松的中文老师。
许多许冠杰的歌迷都是看了许冠杰接受采访时才知道,他从事粤语流行音乐创作,是陈耀南老师帮他打下的文学基础。
老师和学生可以互相带携,促进相互知名度。
当年叶问,阮奇山,姚才号称咏春三雄。
除了叶问,陈华顺的徒弟还有吴仲素,吴仲素是叶问的师兄,由于吴仲素的父亲曾经帮助过陈华顺,吴在陈那里学到的东西不比叶问少。
据说,吴仲素也去了香港,不过吴去香港之后,几乎没收徒弟。
由于当时,咏春拳已经分成好几派,有的咏春拳传人为了抢生意,他们说叶问咏春不正宗。
梁赞晚年回鹤山老家,创造了一套古劳偏身咏春。
孙中山保镖林伯长就古劳咏春拳的传人。由于李小龙早期不认识古劳咏春传人,他只能学习叶问咏春。
到了李小龙这一代,咏春拳传人不止叶问一个,叶问也有很多师兄弟的,可李小龙最终选择叶问。因为叶问已经小有名气。
据说梁挺除了叶问咏春之外还随冯根珠一起研究过古劳咏春。后来在冯根珠的帮助下,梁挺到鹤山古劳水乡拜祭咏春祖师梁赞。
后来,冯根珠在香港闯出名堂后,据说李小龙也拜访后冯根珠,也一起探讨过古劳咏春,但那是很久之后的事了。
由于叶问的推广,咏春拳可以考证的脉络是梁赞传陈华顺,陈华顺传叶问,叶问传李小龙。
叶问先有点小名气,然后,因为他教出李小龙,何金铭,梁绍鸿,梁挺,卢文锦等,使他知名度更高。
这就是师徒之间互相成全了。
【2】、来自网友【张安邦】的最佳回答:
中国民间传统武术,如叶问宗师般的名家大师,肯定不在少数,如果没有李小龙,叶问肯定泯然其中矣!
第一部叶问电影的海报赫然写着:李小龙恩师传奇!
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李小龙都是最大的卖点之一,起码全球市场是的。
如果没有李小龙,叶问也是一代宗师,凭一己之力,将咏春拳扎根香港。
但是这个一代宗师的范围会小一些,可能仅仅局限港台而已,很难成为如今日般全球武人敬仰的世界武坛宗师,这就是李小龙的魅力,李小龙是一个世界性的符号。
叶问在香港开班授徒,对传统咏春拳大胆革新,成为今日“都市咏春”的雏形,不再是传统武夫的专利,而成了读书人、工作白领一族皆可习练的功夫,首先解决的就是革新,也就是我们今天教拳人常说的课程开发,成为城市里可以坚持运动的良方,所以安邦用了“都市咏春”一词,冠以革新产物。
当然叶问宗师的革新,很多出于推广的需要,毕竟咏春立足,叶问才得以在香港生存,刚开始糊口的原始积累阶段,确实激发了传统武人平日不敢有的想法和做法,毕竟生存权是第一位,为了生存,别说改改拳,就是改改其他,也未尝不可,而这也正是叶问在香港的真实写照。
如果没有李小龙,叶问也会被武术史记住,也是不错的一笔,但是这个仅仅是时代产物,只有时代的叶问,没有叶问的时代,更难以超越时代,为新时代的人记住并发扬,这一切真的有赖于李小龙的余威!
很多叶问弟子在全球发展,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论起资本,叶问传人这个背书也是今年的标签,早早的就是以李小龙师兄弟或李小龙同门自居,才得以在世界武林博的一席之地,毕竟那时候不像今天的开放和包容,更多是先入为主。
李小龙与咏春拳一门,功不可没,虽然他最初有向全世界发扬咏春的初心,并公开出版了全球第一本咏春拳著作,而且还是英文版。但是最终创立截拳道,而咏春拳却在李小龙全球盛名中得益。
很多咏春拳前辈,对李小龙先褒后贬。
刚开始的褒奖,是因为突出自己跟李小龙关系如何如何;一旦有了些信徒,开始贬低李小龙,说李小龙如何如何不如自己,是啊,李小龙比自己好,弟子们又何必跟随自己,这些少数传统武人的劣根性,说到底还是不自信,功夫和内心都不够强大,可以理解,却难以接受。李小龙是他们招徕衣食父母的招牌,也是他们随意吐槽的对象,褒贬都是一张嘴,吃相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张安邦说叶问改拳是离经叛道!
张安邦又说,李小龙比起叶问,更是大逆不道了!
不光改拳,连拳的名字都改了,干脆自成一派,虽然他一再强调,截拳道不是门派或拳种,但是今天当下的截拳道,无论中外,都是一个门派或拳种,还有很多支系,他们都符合拳种或门派的特征。
我曾做过类比:佛学跟佛教是两码事!拳法跟门派也是两码事!李小龙的初心是拳法,今人的结果是门派,李小龙跳出来的圈子,徒子徒孙又跳了进去,何其悲哉!
关注张安邦,聊聊武林中的事!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如果没有李小龙,叶问会被人们所熟知吗?】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