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古代知县和知府有什么区别?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0 20:29:25 2次浏览

关于问题古代知县和知府有什么区别?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老气横秋 lcz】的最佳回答:

一个府下辖三个州,一个州下辖三个县。知府比知县官高二级。中间隔着个州官。老人们常讲,山东省是九州十府一百单八县。不知对否。

【2】、来自网友【国家人文历史】的最佳回答:

知府知县这样的官职设置与古代的行政区划设置有着很大的关系,简单来讲知县可以理解为一个县的最高行政长官,知府就是相当于一个地级市的市长。

知府在古代也称作太守。在唐代以前有州的设置,与美国的州不同,行政范围较小,州的最高长官可以称之为州牧或者是太守。到了唐宋时期正式设立了地方长官“知府事”。到了元朝,废掉了府的设置,直到明朝时期重新设置。

知府,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负责宣布国家的政令,治理一方百姓,考核管辖内的属吏,征收赋税等等大小事务的总揽。

知县呢,级别要比知府小,但是作为官职名存留在历史中的时间要久远的多。因为县的设置可以说是中国最稳定的地方行政规划单位。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秦、晋、楚等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置县,后来才逐渐推行到了内地,直到秦始皇时期开始推行郡县制,才正式设立,并且一直沿用至今。知县可以说是很贴近基层的干部了,一般也是管理一个县的行政、司法与经济。如果刚好遇到当地有驻兵的情况,也要兼职管理军事。明清时期,知县设置为正七品,也就是大家俗称的“七品芝麻官”。但是,明清时期,军事与行政基本上就分开了。

【3】、来自网友【楚邾】的最佳回答:

知府和知县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知府是府级政府行政长官,知县是县级政府行政长官。府出现在唐代,县则秦统一后所置。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变化较大,如秦的郡县二级制,到东汉逐渐演变成州郡县三级制。明清时期,主要为省、府、县三级制(当然也有直隶州、直隶厅等)。

明清每府辖若干县,有的府还会下辖若干州,府衙所在县一般也成为“首县”,首县不仅有府衙,也有县衙。

如明代河南汝宁府下辖二州(信阳州、光州)、十二县(汝阳、上蔡、确山、新蔡、西平、遂平、正阳、罗山、光山、固始、息县、商城),首县为汝阳县,其中信阳州无附廓县,光州则下辖光山县、固始县、息县、商城县四县,其余则均属汝宁府管辖。据此,府应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县是中国存在久远的行政区划,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一直延续到当代。所以 20 世纪末,温铁军曾提出

“皇权不下县”的理论

,认为古代王朝权力只达到县一级,县以下以自治为主。“皇权不下县”理论提出以后,有学者同意,但也遭到了学术界的质疑和批判。这里不讨论这一理论是否合理,但可以肯定的是县是地方社会和王朝国家权力相连接的地方。

县衙(图片均来自百度百科,侵权请删,下同)

府衙

知府品级也比知县高很多,

明制,知府为正四品,“掌一府之政,宣风化,平狱讼,均赋役,以教养百姓”(见《明史·职官志》);知县仅为正七品,“掌一县之政”。

【4】、来自网友【苍穹展翅】的最佳回答:

知县,七品官。知府,五品官。知县,县委书记。知府,地委书记(市委书记)。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古代知县和知府有什么区别?】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