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柏举之战吴军只有三万人为什么能够打败了楚国20万人,而且还差点灭了楚国?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28 05:20:07 5次浏览

关于问题柏举之战吴军只有三万人为什么能够打败了楚国 20 万人,而且还差点灭了楚国?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龙泉阁书斋】的最佳回答:

谢邀!

柏举之战吴军只有三万人为什么能够打败了楚国 20 万人,而且还差点灭了楚国?

原因有三:

一、吴军任用军事家孙武为主帅、伍子胥为军师训练军队,培训打造出一支威武能战之师,战争一开始就采用突兵奇袭的谋略,打楚军一个措手不及。

二、楚军将帅内讧,为了私利,互相倾轧,沈尹戎是楚国良将,他告诉同为将军的史皇和子常,自己亲率兵力到吴军在淮河的弃船点,烧掉吴军船只,断其退路,然后楚军南北夹击吴军,吴军必然大败。可现实却是残酷的,沈尹戎出发后,吴军没有识破他的计谋,更没有去追击楚军,沈尹戎在路途中也没有遇到问题,胜利在向楚军招手。可是史皇、子常二人却怕沈尹戍先战胜吴军,军功会超过他们,子常害怕失去令尹之位。因此,私自改变与沈尹戌商定的夹击吴军计划,没有去等待沈尹戌军到达,擅自率军渡过汉水攻击吴军。而吴军佯装撤退,诱敌深入,让子常军队进入布好的口袋阵,一举歼之。子常还想逃跑,史皇威胁子常逃跑是杀头之罪,要他继续与吴军决战。

  三、主帅无能,累死三军。公元前 506 年农历 11 月 18 日,吴军在柏举城与楚军展开决战。吴军先发制人,先锋军首领夫概亲自率领 5 千前锋部队,直接闯入楚营。楚军一触即溃,阵势大乱,楚军很快便土崩瓦解。史皇战死,子常弃军逃往郑国。

  丧失主帅的楚军残部纷纷向西溃逃,吴军乘胜追击,这个时候,还准备去烧船的沈尹戍听闻子常率领的楚军溃败,还想去救援,结果被夫概的先锋军打的屁滚尿流,沈尹戍知道大势已去便挥剑自尽了。

  楚军失去主帅,惨败溃逃。柏举之战遂以吴军的胜利、楚军的惨败而告终。

【2】、来自网友【围炉品茗人】的最佳回答:

柏举之战是春秋时期吴楚两国发生的一场意义深远的战争,此战中三万吴军击败二十万楚军。南方的新兴强国吴国攻占老牌强国楚国的首都并且险些灭亡楚国。经此一战吴国一跃成为南方霸主,楚国则一蹶不振,陷入一段较长时间的蛰伏时期。但是要分析柏举之战的胜败原因,考量双方在战场上的战略战术固然重要,但是这场战争远不是简单的两军对垒那么简单。

吴楚战争的“国际背景”

吴楚两国之间的战争实际上是晋楚争霸的一个延续。晋楚两国从晋文公崛起开始一直相互较劲,到了春秋晚期,楚国已经开始全面处于守势,但是晋国也被连年的争霸战争拖的精疲力尽。于是晋国开始采取扶持和拉拢南方的新兴强国吴国以达到遏制和拖垮楚国的目的。因此吴楚争霸实质上楚国与晋国在南方扶持的代理人之间的争霸战争。

  • 吴国崛起和吴楚战争的一个关键人物是吴王寿梦。他继位之后立志富国强兵,摆脱作为楚国附庸的地位。于是他继位之后的第一年就亲自朝见周天子并认祖归宗,虽然春秋末年的周天子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实力。但是寿梦通过这个行动向中原诸侯,特别是以晋国为首的姬姓诸侯释放了政治信号,为后来晋吴联盟创造了条件。

  • 此后晋国派遣从楚国叛逃过来的巫臣父子出使吴国,带去了战车和御手,教会了在南方不善陆战和车战的吴国人如何使用战车。吴国还由此学会了战阵之法,军事实力开始强大,也有了与楚国争霸的底气。

  • 从寿梦继位的第二年开始,吴国就发起对楚国的挑战,先是向楚国的盟友或附庸发起进攻,试探楚国的应对。同时以晋国为首的中原大国也积极配合吴国的军事行动,甚至不惜出兵相助。

  • 公元前 576 年,吴国开始参与中原诸侯的会盟,继续积极融入反楚联盟中。其后吴国多次参与会盟,到了公元前 563 年,吴王寿梦甚至亲自与晋国等中原诸侯的国君一起会盟会面。为吴国与楚国的争霸战争建立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由此可见,吴楚之间柏举之战不能简单的以一场诸侯国之间的混战来看待,这是一个反楚联盟与楚国及其附庸国之间发生的争霸战争,而且当时楚国的国际外交形势非常不好,总体上实力弱于晋国,而吴国的日益崛起和挑衅又让楚国腹背受敌,所以柏举之战前的国际形势决定了吴楚之间并非简单的兵力对比看起来那么悬殊。

“鸡父之战”及“六年疲楚”让楚国与吴国之间的战略形势发生逆转

如果说吴王寿梦执政期间为吴国争取了良好的国际形势,制定了与楚国争霸的正确路线的话。那么吴王寿梦死后,他的继任者们就沿着这条道路开始了与楚国的争霸战争。双方的焦点就在江淮地区的争夺,楚国占据了江淮地区就能始终压制着吴国,因此吴国一直以来对江淮地区虎视眈眈。

  • 公元前 519 年,吴楚之间又一次就江淮地区的控制权展开争夺,这一次吴国在鸡父之战中大胜楚国。此战之后,吴楚两国的战略形势开始发生逆转,楚国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开始逐步退出江淮地区。而吴国则进可攻退可守,并逐步控制和消灭楚国在江淮地区的附属国,进一步扩张实力。

  • 公元前 512 年,吴王阖闾听从了从楚国逃到吴国的伍子胥的建议,采取兵分三路,轮番进攻楚国策略,一时间楚国无岁不有吴师,楚军被吴兵的骚扰弄得精疲力竭。这一策略实施了六年,直到柏举之战的爆发。

经过反复的拉锯争夺,公元前 519 年,即柏举之战前的十三年,吴国通过鸡父之战控制了江淮之地,开始占据战略主动,此后从公元前 512 年开始的三分其师、轮番攻楚的策略有效的疲敝了楚国军民,同时使楚国陷入更加被动之地步。这一阶段,虽然楚国仍凭借地广人多还有一些优势,但是真正的战略主动已经拱手相让,吴国开始谋划最后的攻楚战争,也就是后来的柏举之战。

柏举之战双方真实实力对比其实并非想象中那么悬殊

公元前 506 年,吴楚之间的最后决战终于上演,吴王阖闾率领 3 万吴军精锐会同蔡、唐两国的联军一起进攻楚国(实际是带有奇袭性质)。楚国则由执政的令尹子常(囊瓦)领兵 20 万抵挡(回援)。看起来双方实力依旧非常悬殊,兵力对比达到了 1:6,但是实际上双方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 双方的统治阶层能力相差极大。此时吴国的国君是吴王阖闾,此人年富力强,更是在鸡父之战中立下大功,有着丰富的军事经验。而楚国在位的则是年幼的楚昭王(14 岁左右),毫无执政经验可言,国政基本由令尹子常把持。而双方的重要臣子中,吴国拥有写出《孙子兵法》的孙武领兵,同时还有能力极强的伍子胥为辅。反观楚国,从楚昭王父亲楚平王开始就国政混乱,残害忠良,伍子胥被逼的投入吴国阵营就可见一斑,而当时执政子常还出名的贪婪残暴,不仅在国内逼的民众起义造反,还因勒索附属国国君不成无理扣押蔡国和唐国国君,导致这两个楚国的盟友转而自发支持吴国伐楚。

  • 吴国在战略形势上占据绝对主动。因为江淮战略要地的丢失,楚国实际上已经十几年无力向吴国发起大规模主动进攻,而是采取在边境筑城的被动防御策略。而吴国则不仅大力西进,控制和吞并了不少楚国的附属国,而且像蔡、唐等有一定影响力的附属国还转而支持吴国。“六年疲楚”策略又使得楚国军队疲于奔命,士气低落。因此占据了战略主动的吴国,在真实实力对比上远非简单的兵力数字对比看上去悬殊那么大。

  • 楚军的战略战术完败。在战争初期,楚国执政的令尹子常就错误估计国际形势(公元前 506 年,18 路诸侯会盟共谋伐楚),发兵攻打蔡国,吴国则乘机以救援蔡国为名,从楚国防御薄弱的东北部奇袭进入楚国。楚军在得知吴军入境后,匆忙回援赶回汉水布防,双方进入对峙。在对峙阶段楚军左司马提出了相对合理的建议,即子常统领的主力留守汉水防御,自己率领偏师迂回吴军后方,企图切断吴军的退路。但是子常却害怕功劳被抢,改变已经商议制定的作战方案,抢先出击,吴军在孙武的带领下故意示弱诱敌深入,随后在柏举一举击败楚军主力,随后穷追不舍五战五胜,仅仅十天就攻入楚国首都。

综上,吴楚柏举之战虽然从兵力数量上看双方实力悬殊,但是如果放大到整个吴楚争霸的角度看,其实柏举之战前,吴国实力已经急剧扩张,不仅拥有良好的国际关系和众多的支持盟友。同时在通过鸡父之战和六年疲楚获取了战略主动权。加上楚国国政混乱,军队疲惫不堪,士气低落,国内反抗起义不断,楚军的实力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强大。再加上孙武、伍子胥和吴王阖闾的经验能力加持,3 万吴军战胜 20 万楚军的柏举之战也就显得可以理解了。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柏举之战吴军只有三万人为什么能够打败了楚国 20 万人,而且还差点灭了楚国?】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