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在朋友圈晒吃晒喝,是什么心理?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X 输入】的最佳回答:
这需要区分晒的内容看:
1.晒吃喝日常,家常的、聚会的,平时的的、过节的,简单的、奢华的,通通都有,而且大都是随手拍的,没有什么修饰。说明他是个外向的人,乐于分享的人,喜欢记录的人。在朋友圈晒,纯粹当作个人生活记录,没什么特别的心理。
2.晒吃喝日常中的非日常,但是都是精修、精挑、精选的,甚至把不怎么好的背景隐藏起来,只展示自己觉得精致的内容,从而塑造自己精致的人设,太普通的他不会晒出来,这多半是虚荣心在作怪。
3.晒奢华吃喝的,都是名场面,都是普通人不能消费得起的,高端的食材、奢华的场面,甚至是普通人见都没见过的,或是只能在电影电视剧中看到的,多半是出于炫耀的心理,他也知道看的人多半没他这样的条件,晒出来是为了展示自己的优越感。
【2】、来自网友【秦视点】的最佳回答:
当人们在社交媒体中“生活”时,如果不晒,就会丧失存在感。但少有人扪心自问:当我们在网络上“晒照片”“晒心情”“晒生活”的时候,我们到底在晒什么?是出于对关注的本能渴求,还是对获得感的一种炫耀……当晒成为一项必备神技,随之而来的变化悄然发生。
晒信息背后的情感需求
80 后、90 后是网络世界的“熟练工”,当他们步入生育年龄时,“晒娃”就成了最常见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不管关系远近,几乎所有微信好友的孩子成长都历历在目。”长春白领王乔说,在她的微信朋友圈里,几乎每时每刻都有人更新“晒娃”的信息,“习惯啦,为人父母的幸福能让人理解。”网友戏称,遇到长大后的朋友小孩,一定要说一句:“孩子,我是在朋友圈看着你长大的”。
“晒娃”其实是晒文化的最明显体现,不论是人还是物,或者是一些生活体验,与自己有关的一切都可以成为晒的对象。吃饭先拍照、健身先拍照、旅行先拍照……然后轻击发送,然后期待着赞和评论,每过几分钟刷新一下看看是否有更新,对别人晒出来的信息进行评论或点赞,是一个标准的晒流程,赞越多、评论越多,心理满足感越强。
晒也确实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体会最为深刻的,是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的晒信息。比如,前任恋人晒近况经常会带来五味杂陈。
“既想看,又不想看。”在北京一家公关公司做董秘的秦昊说,想看是因为想知道从前恋人的近况,不想看或许是因为“爱之深恨之切”。“如果她有一天晒了新男友,我心里会难受。”为了不受“煎熬”,秦昊屏蔽了她的信息,“但有时候还会点进去看看,忍不住。”
晒确实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即便相隔万里,我不说话,但我仍在默默地关注你。“通过晒出来的信息,我们相互理解,相互知晓,在关键时刻也能相互帮助。”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毕业生周广瑞说,他的好哥们散落在北京、郑州、香港……他对朋友的每一次晒信息都会认真对待。“点赞像是一声问候,评论像是嘘寒问暖。”
你晒我晒,褒贬不一
在社交媒体的瀑布信息流中,晒的信息占据相当份额,虽然许多人已习以为常,但受众还是给出了褒贬不一的评价,即便他们自己也是某些晒行为的主角。
赞同者觉得,晒是自我本能在社交网络上的外化。在一些心理专家看来,被关注、被知晓是人们的一种社会化本能。社交网络出现前,人们以点对点联系为主,效率不高。“总不能买了新鞋子见一个人就说一次吧。”传播学者金振邦说,互联网让沟通从线性发展为网状,晒的效率成倍提升。
事情开始起变化。原来对特定人、特定对象的交流,演变为广泛的晒,有了社交软件背后庞大的“好友群”作为靠山,每个晒的主体都有一个潜在的庞大受众群体。一则信息在几小时之内就可以收获数百条评论,被上千人看到,降低了自我表达和寻求关注的门槛,人们的被关注心理得到更大满足,晒起来更加乐此不疲。
不少人也觉得晒行为打扰到了自己的生活,某种程度上也放大了一些人的不健康心理。一些学者认为,某种意义上,社交媒体已经呈现出许多公共空间的特征,在公共空间晒出不合时宜的信息,会被看做是对他人的一种打扰。
炫耀是最常见的、令人生厌的行为。“带有大大 logo 的手袋、方向盘上的车标以及刚刚上市的新款高档手机,是一些爱炫之人的最爱。”在北京一家国企工作的熊图说,“他们好像每天不用工作,只需要消费和晒就好。从他们的信息里,我学到了很多奢侈品知识。”
与高调的炫耀相反,还有许多人在社交网络中保持着低调的沉默,遵循着不能逾越的潜规则,他们看别人多过晒自己。比如,在党政事业单位的社交网群中,领导们可不会频繁发布照片期待点赞,“‘晒’起来不太合适,不严肃。”一位厅级领导说。而他们的下属也通常会将自己发布的照片分组展示,领导通常会被“排除”在外。“不想给领导留下‘嘚瑟’的印象。”一位普通公务员说。
晒出一个产业和未来
晒既可获得心理满足,也可作为赚钱的机会,许多人用各种方式将朋友圈的注意力变现,由晒衍生出的产业风生水起。
“网红经济”就是最典型的体现。用各种照片和信息来吸引大量人群关注,成为网络红人,形成固定的粉丝群,进而将他们的注意力变为广告商最青睐的资源。“粉丝多的明星账号,一条广告的费用高达几万元。”上海一家 4A 广告公司项目主管魏帅说。
想要用晒来赚钱,过硬的技能是必需品。在著名的照片分享网站 Instagram 上,许多网络红人都有着固定追随者,他们或是有超出常人的照片拍摄技能,或是有令人羡慕的标准身材,或是有别人难以拥有的游历经验……
比如,一位名叫 ColeRise 的网友就是一名专业摄影师,拥有近百万粉丝。因为晒的照片非常漂亮,在社交网站上小有名气,许多宾馆、旅游景点付费邀请他前往拍摄,一边玩一边赚钱,受众越来越多,宣传效果也越来越好。
除了美景,晒健身也是一条容易形成效益的路径。在长春,几位体育学院的毕业生把微信朋友圈变成创业机会。“最开始只是在照片里晒自己的健身照,咨询的朋友很多,后来想何不成立一个网络咨询平台呢?”团队成员徐超说。
说干就干,他们定期将健身建议和视频上传到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网络提供一对一的健身服务。“我们还会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数据定制健身教程视频。”这样的服务,让繁忙的上班族不用专门去健身房,一块泡沫软垫,就能完成一天运动量。“都是朋友间的传播,只要服务质量上去,不愁没人来。”
晒将注意力变成资源,但也有人想出“歪门邪道”。比如,用许多露骨的“性感”图片来迅速获得关注,再通过网络推手策划热点网络事件,以期迅速获得大量关注。这样粉丝上来了,再添加软性广告,推广价码就会迅速提升。“我们把这些行为叫做‘养号’,不值得提倡。”魏帅说。
然而,不管你喜不喜欢,晒时代已经到来。长期关注网络社会现象的心理专家周正说,人们在晒中不断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他人反应,不断矫正自己“不合时宜”的行为,期望达到更多的社会认可。这种新的社会互动方式将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未来,还有待观察。
【3】、来自网友【文竹说社保讲医保】的最佳回答:
很高兴有机会回答您提出的问题!
您提出的问题是:在朋友圈晒吃晒喝,是什么心里?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如下:
我认为喜欢在朋友圈晒吃晒喝的人,无非是以下三种心里:
第一种、是刚玩微信的人,对朋友圈的晒图功能有一种新鲜感,所以就只是无目的的晒,没有什么特别的心里状态!这种人其实是一种很朴实的人,也是一种挺可爱的人!
第二种、是性格比较开朗的人,喜欢与大家一起分享快乐!性格直爽,开朗,心里不藏事,有高兴的事,必须大家一起快乐!我认为这是一种健康的心里状态!同时也是一个很可爱的人!
第三种、是有点小虚荣的人,一般都是生活,经济条件都比较好!喜欢被人羡慕,被人夸!有种自我优越感!但这类人,多数不太被人喜欢,同时也会被人嫉妒恨!但我觉得这种心里状态其实也无可厚非!
综上所述的三种情况,我认为都不为过!因为无论是哪种心里状态的晒,都不会妨碍和伤害到任何人,所以无可厚非!再者,在朋友友圈晒图也是个人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看与不看,是观众的权利,不喜欢的观众可以选择不看!喜欢的可以多看几眼,点个赞鼓励一下!回答完毕!希望能帮到您!
【4】、来自网友【美好的静儿】的最佳回答:
在朋友圈晒吃晒喝,都是什么心理?
想说:
人都有想展示自己的“欲望”!想证明自己有多么“能干”!
其实这也是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只要掌握好“°”度,晒晒吃喝没有什么问题!
生活总是需要一点“情趣”!做点小菜,喝点小酒,发个朋友圈与朋友分享。
分享的是美好,收获的是美誉。
仅此而已!
不过呢!不宜多发!
好家伙您一天发三顿饭,早中晚!不免会“审美疲劳”!
【5】、来自网友【问心小著】的最佳回答:
跟大家分享美食,出于以下心理:
1、逢年过节。比如过年的时候,很多人会晒自己的年夜饭。做得很丰盛,一家人团团圆圆、其乐融融。看看别人家吃的、可以想想自己家还可以再做些啥!
2、出游出行。旅途中,把品尝到的特色小吃、美食,分享到朋友圈。这也是在分享快乐,表示心情很好、味道不错!如果以后去到了当地,可以去尝尝,相当于看旅游攻略了!
3、展示厨艺。在家做些可口的饭菜、烘焙,成功之后,把这份喜悦发到朋友圈。这也是和朋友们交流烹饪经验,互相学习!
4、饭局应酬。有的人喜欢出去吃吃喝喝,想让别人知道他见多识广。这样的人做人做事都高调,啥都挺明白。看他的朋友圈挺好,要是想张罗饭局,正好可以借鉴一下!
5、分享积攒。有的商家想宣传自己的饭店,让顾客扫码关注、分享到朋友圈,积攒有奖,赠送菜品啥的!
不管发的人啥心理,看的人想看就看,不看就无视呗!尤其是减肥的人,最好就不要看了。本来就饿,看完了更饿,把持不住的人,再点份外卖,妥妥滴又胖了!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在朋友圈晒吃晒喝,是什么心理?】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