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白芍药和赤芍药,如何区分?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中医朱旭阳】的最佳回答: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白芍药(白芍)和赤芍药(赤芍)均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药物,二者虽然名称相似,但是针对的病证方向却大不相同,大家应该如何区分呢?实际上,二者的相同之处仅是同一科属的植物根茎(白,赤同属毛茛科植物),而在外形性状,作用原理,性味功效,临床应用方面却大不相同。接下来,朱大夫结合中医药学理论从芍药的历史沿革到性味作用,为您做全面的区分鉴别和解答分析。
★汉代时赤芍与白芍混用
在古代,白芍和赤芍曾一度混用,成书于汉代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了“芍药”的性味功效,请注意,那个时期白芍和赤芍并没有做分类,根据文中描述功效应用可判断当时未做分类,例如,《本草经》说“芍药益气”,符合当下白芍偏补的功效,又说“芍药主邪气腹痛,通血痹,这又与赤芍活血化瘀的功效相近”。读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可以发现,芍药用于营弱卫强,所谓营弱是阴血不足,补营弱用白芍药;妇女血脉凝滞,仲景也用芍药,这个芍药可能就是赤芍药。由此可见,汉代赤,白芍药是混用的。
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神农本草经》
★至唐宋种植芍药产生了白芍药
由于芍药花具有观赏价值,至唐代逐渐的产生的种植芍药的习惯,如《芍药花颂》中说:“晔晔芍药,植此前庭”。唐宋时期,芍药种植品的出现使其性状形态发生了改变,原本野生在陕西,四川的赤芍药,转移到安徽,浙江,江苏等地,使种植品发生性状气味的改变。《本草经集注》首次提出了赤芍药和白芍药的区别。
种植品芍药根茎颜色较野生品浅淡一些,呈棕黑色,皮部和木部逐渐紧实,根茎断面较野生芍药致密,就形成了现在的“白芍”。野生芍药保持着根茎黑色,质地疏松的特点,与现在的“赤芍”接近。
宋代《证类本草》将白芍叫做“金芍药”,赤芍叫做“木芍药”。实际上,朱大夫通过观察发现,很多同一品种的药材,野生品和种植品的外形差异较大,如苍术野生品气味大,切开断面棕黄,朱砂点明显,种植品,气味较小,断面白且无朱砂点。白芍药就是因种植后发生改变而产生的。种植品气味形态发生改变,药物功效必然也有不同的体现。《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说“古今名实互异,地土殊产,气味不同”,芍药的气味产生变异,药物的升降浮沉就会发生改变。
芍药二种,一者金芍药;二者木芍药。救病用金芍药,色白多脂肉;木芍药色紫,瘦多脉——《证类本草》
★白芍的药性状性味和作用原理
- 白芍药,古称“金芍药”,现主产地是安徽和浙江,亳州的白芍产量大,规格分类多,药材外形是
呈圆柱形,颜色棕红色或棕黑色,去皮后色白,质地沉重,断面平坦致密,呈明显的放射状纹理(菊花心),具体作用原理如下:
-
①白芍味道苦酸甘,《内经》说“酸苦涌泄为阴”,酸苦的药物性主沉降,善于养阴,沉降属寒,药性性寒,寒能清热。酸入肝,苦入心,肝胆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白芍可作用到肝胆,以及心与小肠,可清泄肝胆火邪,酸寒味甘的药物可实现酸甘化阴的作用,本品能柔肝养血,可用于肝血不足,肝气条达气机不畅,出现的疼痛,所以白芍可柔肝养血,缓解止痛,亦可清心与小肠的热邪郁滞。
-
此外,白芍入肝,量大时,亦能活血,因肝藏血,可调节血液容量。泄小肠可以实现利水的作用。
止血虚之腹痛,敛血虚之发热——《本草正》
- ②白芍,药材质地沉重,颜色色白,沉重主降,色白属金,金能制木(肝),肝属木,加之味酸入肝,禀赋沉重的金气。克制肝阳之上逆,柔肝养血也可调肝阳上亢。
白芍(专入肝),有白有赤,白芍,味酸微寒无毒,功专入肝经血分敛气——《本草求真》
- 白芍的功效可以总结为: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敛阴和营,平抑肝阳。临床上,多用于肝血不足之疼痛,眼病,眩晕,甲亢的配伍调治。
★赤芍的药性性状和作用原理
- 赤芍药,古称“木芍药”,现多为野生品种,主产于内蒙,黑龙江,河北,质量较好。陕西,四川有“山赤芍”亦可入药,少数地区有种植赤芍的情况,但药效不稳定,上市的药量不多。赤芍的性状特点为外皮颜色黑色或深棕黑色,且有纵纹不光滑,质地较白芍疏松,有裂纹空隙,味道苦味大,酸味小,这一点与白芍不同。皮部和心部(木部)较松。具体作用原理如下:
- ①赤芍药,味道苦酸,苦中酸轻,苦能泄热,药性属寒,寒能清热,苦能入心,因心主血脉,心火独亢,必然血分受热,血与热结,所以赤芍可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 ②赤芍药,味酸入肝,药性性寒,能清肝泻火,临床上,中医师多用于肝火旺盛的配伍。
赤芍药,味苦能泄,味酸入肝,专泄肝火——《药品化义》
- 综合分析,赤芍药的功效为: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清肝泻火。
★白芍药和赤芍药的区别总结
①外形性状的区别
白芍饮片外皮和断面光滑,皮部与木部联系紧密,比赤芍脆,折断有清脆声。
赤芍外皮具有纵纹,质地呈木质,质地较白芍疏松,皮部与木部较为疏松,注意,朱大夫发现白芍根部的尾端,与赤芍接近,容易掺入赤芍的饮片中,但二者口感亦有明显区别。
②味道的区别
白芍味道酸涩而苦,苦味一般。赤芍苦味中,苦后发甜,这也是区别之处。
③功效作用的区别
白芍偏补,可以柔肝养血,缓急止痛,平肝潜阳。
赤芍偏泄,可以清热凉血,泄火化瘀。
总结:汉代时,白芍药与赤芍药同称为“芍药”,那个时期野生品较多,野生品类似赤芍药的性状,至唐宋时期,种植品的出现,使芍药种类发生变化,种植的芍药就是现在的白芍药。由于种植年代久远,使二者的性状功效发生了很大的区别。如白芍外皮光滑,多经水煮后切片加工,断面致密瓷实。赤芍一般就是原药材经过水闷后就可切片加工了,所以断面多呈木质。
临床上,白芍偏补,可用于肝血虚证,肝阳上亢证。赤芍偏泄,可用于肝火旺盛,心火旺盛,血热互结的问题。实际上,二者有时候是可以互换的,许叔微在《伤寒发微论》中就提到“外感中风的桂枝汤,营血虚可用白芍,营血不虚兼有热重者,可用赤芍”。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备注:文中参考了古代本草的著作和中医经典理论,结合个人经验和观点,图片来源于网络。
【2】、来自网友【中医科院药学博士】的最佳回答:
谢谢邀请回答。
芍药,作为中医中药常用的经典药材,使用历史悠久。
《神农本草经》里说:“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病痕,止痛,利小便,益气。”在宋代就已经广为种植,可见用量之大。
现在临床多将芍药分白芍药、赤芍药分开用,自然是用其功效不同。
比如南宋齐梁时期大医学家陶景弘在《本草经集注》始言:“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尺许。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就是根据根之赤白来区分白芍药、赤芍药的不同的,但是当时未能引起各医家所重视。
自宋代以后,中医界才逐渐将白芍药、赤芍药较为明晰的区分开来。
古人是如何根据颜色、质地、形状来区分白芍药和赤芍药的?
先来看看古人是如何区分白芍和赤芍的——
北宋药学家、科学家苏颂在其所著的《本草图经》一书中引用了《安其生服练法》中的说法:“芍药有金芍药,色白多脂肉,木芍药,色紫瘦多脉。”
而且里面还说到:“夏开花,有红白紫数种……秋时采根,根亦有赤白二色。”
可以看到,在北宋时期,我们中医界就已经对白芍药、赤芍药的区分,已经论述得很清楚了。
到了明代,明朝御医陈嘉漠在他所著的《本草蒙荃》对于赤白芍药是这样分的:“开花虽颜色五品,人药惟赤白二根。”
清代中医家叶志诜在《神农本草经赞》亦说道:“金浓脂腻,紫瘦脉多。”
上面这些,都是各代医家从白芍药、赤芍药的形状、颜色、质地来区分的。
古中医如何从花的颜色区分白芍和赤芍?
从花的颜色区分白芍和赤芍的,古今中医也有很多。
比如在元代,曾经与李东垣一起跟张元素学医的王好古就这样认为:“今见花赤者,为赤芍药,花白者,为白芍药。”这么认为,简单明了。
而明代李时珍是怎么看待的呢?
李时珍也认为:“根之赤白,随花之色。”意思就是说,根的颜色,随花的颜色,所以根据根或花的颜色来区分白芍药和赤芍药,都可以采用。
但是,张锡纯对此确有不同的观点,他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写到:芍药“其花或粉红或紫色,然无论何色,其根之色皆相同。”
如是,张锡纯明确指出了花不惟赤白二色来区分白芍和赤芍,根亦并不是有赤白如此泾渭分明。
这个认知,让明代的医家卢之颐对白赤二药的分法逐渐被认可,他在《本草乘雅半褐》中则提出了另一具有创新性的方法,其中说道:芍药“白根固白,赤根亦白,每根切取一片,各以法记,火酒润之,覆盖过宿,白根转白,赤根转赤。”
卢之颐的分法也得到了清代刘若金和张志聪的一致认同,这固然重要,但对于今天的药材用量这么大,都去这么繁琐地去辨别,那也太不具操作性了。
后来也有医家提出来,家种的根大而白,野生的根红而瘦,但这样分也不足以为凭。
我们梳理了人们对于白芍药、赤芍药的区别和分法,现在已经知道主要在于炮制的方法。
白芍药,除去头尾须根,洗净,刮去粗皮,沸水略煮至无硬心,晒干;
而赤芍药,仅仅是须除去泥土、根茎、须根,晒干生用。
原来白芍药,赤芍药区分如此简单。
白芍药、赤芍药的功效差异
对于白芍药、赤芍药的功效差异,在宋朝时期就有了清晰的辨别,直到今天,基本取得了共识——白芍善敛阴和营,柔肝养血,缓急止痛;而赤芍则偏于凉血活血。
从上可以看出,白芍药偏于补,赤芍药偏于破,正是赤白芍二药分用的基本特点。
白芍,常配伍白术补脾,同川芍泻肝,同人参补气,同当归补血,同甘草止腹痛,同黄连止泻痢。
而赤芍呢,常配伍犀角(今以水牛角代)凉血止血,同槟榔治五淋,同桅子泻肝火,同防风发痘疹,同天花粉祛癖生新。
由上面的用法,后来衍生出很多芍药药对。
中药应用,白芍药除了煮熟晒干,还能怎么用?
根据不同的炮制方法,人们还在实践中探索出了白芍药的更多用法,除普通水煮后晒干之外,还有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土炒白芍、桂炒白芍、白芍炭等,他们的功效亦各有所长。
如炒白芍,性缓,可柔肝、和脾、止泻;
酒炒白芍,则善行经,温中寒,止腹痛;
醋炒白芍,可赋其酸敛之性,有敛液益阴之功;
土炒白芍,略同于炒白芍,而更切中焦之性,其与炙甘草配伍,为健脾最佳之剂,又可健脾摄血;
白芍炭则可止血。
这就看出千百年来,古今中医对于中药的精湛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