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甲午战争沉舰“靖远”舰遗址水下考古发现大口径炮弹,“炮弹掺沙”无实证,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萨沙】的最佳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种板上钉钉的事情,还需要反复介绍吗?
黄海海战北洋水师为什么惨败?
除了速射炮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双方炮弹投射量相差 20 倍,还有弹药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
简而言之,当时的海战主力炮弹为两类:穿甲弹和榴弹。
首先说说榴弹。
这也叫做开花弹,但同二战时候开花弹是有区别的。
榴弹的引信装在弹头,一般只要击中敌人军舰很快就会爆炸,而不是射入军舰内部然后再爆炸。
所以发射榴弹主要是摧毁甲板上的无遮挡建筑物、引爆炮弹、杀伤水兵之类,对于军舰难以造成致命伤。
比如北洋水师“来远”舰在黄海大战中弹 225 发,军舰的上层建筑被毁,舰身进水,舰舷几经倾斜,只剩下前主炮还能射击。北洋舰队返回旅顺,当遍体鳞伤的“来远”入港时,围观的人群都在惊叹。这艘装甲巡洋舰,上层甲板及军官舱木制部分全部烧光,甲板尽毁,钢梁暴露钢铁变形,整艘军舰只剩下骨架, 舰身水线以上部分虽经烈焰熊熊,但机舱内机器仍运转如常,居然还能不需拖带自航返回。
来远号不过 2900 吨,由此可见当年榴弹的威力。
话虽如此,有一定装甲防御能力的来远号,实际上失去了战斗力,只是没有被击毁罢了,可见榴弹还是有一定用处的。
再看看穿甲弹。
当时的穿甲弹严格来说分为二种,第一种就是纯粹的穿甲弹,弹头并不装任何火药、炸药的实心弹。
这种穿甲弹很容易理解,完全依靠金属弹头将军舰射穿,尤其射击水线以下会导致舰体破裂而沉没。
所谓的掺沙子的炮弹,其实就是这种实心弹。弹头里面并没有火药、炸药,但放入一些沙子配重,提高实心弹的威力。
其中配重的并不只是沙子,也有石子甚至泥土。这些均不是随便装的,必须有严格的配比,以保证弹头的稳定性。
第二种就是所谓的钢子。这种穿甲弹有些奇怪,也是可以爆炸的。旧式的钢子在弹头装上黑火药,弹头撞击到敌人军舰以后黑火药会向前撞击,出现爆炸情况。但这种爆炸会有个延时,弹头射入军舰内再爆炸,这样等同于威力更强的开花弹,可能导致军舰内部严重损伤。
听起来很好,但这种引爆非常不靠谱,黑火药不爆炸的概率非常高。
这样就出现了新式的钢子。
这玩意是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在几年前刚刚制造的,是一种装有弹底引信的穿甲弹。
由于安装了引信,这种钢子的爆炸率比较高,威胁就更大。
简而言之,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的榴弹或者说开花弹,威力都是有限,基本都是碰到敌人装甲就炸,难以给敌人大型装甲军舰造成致命伤,但对于中小型军舰,尤其是装甲防御力弱的军舰,还是有很大杀伤的。
而北洋水师除了定远号、致远号两艘铁甲舰,也就是经远号和来远号两艘装甲巡洋舰,能够对榴弹有一定抵抗能力,其他军舰都是不堪一击。
其中经远号的装甲防御力较弱,在四艘日军军舰围殴下沉没,来远号重伤,定远号和致远号也有不小的损伤。
但这是北洋水师实力较弱的结果,如果遇到的是欧美主力舰队,依靠榴弹是难以取得决定性胜利的。
再看看穿甲弹方面,单纯的实心弹,或者难以爆炸的旧式钢子,威力还不如榴弹。
实际上,黄海海战中日军军舰中弹不少,但受伤并不重。
辅助巡洋舰“西京丸”号是商船改造的,根本没有任何装甲防御力。
海战中,“西京丸”号一度遭遇围攻,被击中 12 发炮弹,至少包括了 4 发 305 毫米炮弹、1 发 210 毫米炮弹、2 发 150 毫米炮弹和 3 发 120 毫米炮弹,结果却仅仅是轻伤,船上舰员无一阵亡,只有 11 人受伤。
如果说西京丸号好歹还有 3000 吨,也许没那么容易被击沉。622 吨的炮舰“赤城”号就是弱的不能再弱了!
然而“赤城”号在被长达 1 个小时围攻下,中了 30 多发炮弹,其中至少有 1 发 210 毫米炮弹、3 发 150 毫米炮弹和 3 发 120 毫米炮弹。
夸张的是,“赤城”号同样没有被击沉。
这是因为北洋水师发射的都是穿甲弹,对于轻型军舰的威胁有限。日军回港后,发现很多军舰被北洋水师穿甲弹射穿,炮弹直接穿过装甲射入海中。
这样一来,船只就是被打了个洞。如果不是水线以下,对船只的影响就有限,还不如一枚榴弹。
真正损失较重的是旗舰“松岛”号,是因为恰好被“镇远”所发射的 305 毫米炮弹击中了 4 号炮位的 120 毫米速射炮。炮身被打飞后,砸中了附近 60 发的 120 毫米炮弹并引发殉爆,并非 305 毫米炮弹自身造成。
而北洋水师使用的炮弹,基本都是旧式穿甲弹,配合部分榴弹。
汉纳根曾经在信中提到,在战前“定远”和“镇远”舰上的 305 毫米炮弹只有 67 发榴弹,旧式穿甲弹数量则较为充足。
这就造成了一个局面,榴弹数量有限,不能对日本军舰造成覆盖性火力,不能造成严重杀伤。而旧式穿甲弹,对付日军这些吨位并不算很大,普遍没有强大装甲防御的快速巡洋舰,效果并不好,尤其破坏力有限。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北洋水师的炮弹几乎都是天津机器局自己生产的。
而天津机器局的技术老旧,不能大量生产新式炮弹。
而当时北洋水师购买的洋人弹药已经很少,最终导致新式穿甲弹和榴弹都不多,导致海战效果很差。
比如北洋水师“平远”号的一发 260 毫米穿甲弹在命中“松岛”号左舷以后,一路穿过士官次室、中部鱼雷发射室以后撞击到了“松岛”320 毫米主炮的炮架,击碎了驱动装置的液压罐。如果只是一枚新式钢子穿甲弹,此时爆炸以后可能导致“松岛”直接重伤或者沉没,然后实际上仅仅导致轻伤。
相比起来,倒是榴弹对日本的中小型军舰威胁更大。
“定远”号发射的 1 枚 305 毫米榴弹击穿了“比睿”左舷后部的船体,在充作临时救护室的军官餐厅内爆炸,当场击毙 17 人,另有 30 多人受伤。剧烈的爆炸还造成后部主甲板部分塌陷,内部结构受伤。一发炮弹就造成“比睿”50 多人死伤,而全舰官兵才 280 人,等于一炮打死了五分之一。
上面扯了这么多,关键要说什么?
当时日本联合舰队则不同,他们的新式阿姆斯特朗速射炮,配备的是新式带弹底引信穿甲弹,使用了大量新式穿甲弹。根据本海军战后统计,在黄海海战中联合舰队的阿姆斯特朗速射炮共发射了 3358 发穿甲弹,而榴弹则只用了 175 发。
按照命中率 11%为例,北洋水师就被击中了高达 300 多发新式穿甲弹,平均每艘参战军舰被击中 30 发炮弹。
要知道,这种新式穿甲弹可以很厉害的,北洋水师中小型军舰根本就顶不住,这才被连续击沉 5 艘,余者还基本都是重伤。
需要说明的是,丁汝昌之流早在数年前就知道新式穿甲弹的重要性,多次向上面反馈,却没有得到重视,根本就不去配备。
直到黄海海战北洋水师被胖揍了,上面才醒悟过来:天津军械局在黄海海战后紧急向德国订购了大批新式穿甲弹,其中有 1120 发 305 毫米新式穿甲弹、50 发 260 毫米新式穿甲弹、2000 发 210 毫米新式穿甲弹、300 发 105 毫米新式穿甲弹。但是由于从海外购买费时久远,要到 1895 年 3 月才能到货。那时北洋水师早就全军覆没,丁汝昌和北洋水师已经等不到了。
所谓炮弹里面沙子,本来就是正常现象。但这不能掩盖北洋水师乃至整个满清海军的腐败和无能。
【2】、来自网友【随李辨】的最佳回答:
历史始终证明,光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没有先进的指挥系统和顽强的作战意志,是不可能打赢战争的!
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无非是三点:
一是情报收集、分析不足。
战前,满清仅仅从每年军费的投入以及采购先进武器的数量来判断中日海军实力的强弱,上至最高统治者慈禧,下至舰艇官兵,都是自顾自地以俯视姿态看待日本!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战略上蔑视对手”。
然后具体战役开始前,国内对日本参战海军部队的信息、实力没有做缜密的调查和预判。战役中,日本最先进的吉野号射程远超满清战舰,日本海军参战舰艇无论是吨位还是舰炮都要比满清的先进。
二是指挥系统的落后。
脱胎于陈旧的八旗指挥系统的水师作战指挥系统,相比较于明治维新后日本新式海、陆、空军分军种指挥系统,劣势太过明显。
即使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舰艇及火炮,陈旧的指挥系统和作战思维,也不可能发挥出装备真实的性能和杀伤力!
三是战斗素养和战斗意志不足。
满清末年,朝政腐败,军中也是乌烟瘴气,军队战斗力低下。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训练不足,军舰等新型装备,仓促接收之间,官兵的操作熟练程度和实战演习严重不足!考古证明,战斗期间哑炮频出并非是炮弹的问题,那就只能说明战斗训练不足了。
战斗中军官尚有效忠君主之心,但基层官兵不知为何而战,惜死保命是普遍想法,战斗中一触即溃的现象并不少见。面对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武士道精神,清朝水兵的战斗意志相形见绌,失败也就不稀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