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司马师在戒备森严的首都洛阳“阴养死士三千”,是怎么做到的?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4 03:31:30 3次浏览

关于问题司马师在戒备森严的首都洛阳“阴养死士三千”,是怎么做到的?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史晓生】的最佳回答:

有一句话叫做,散时满天星,聚时一团火,就能很好的解释这“死士三千”的由来。

高平陵之变中,司马师的三千死士,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正是这三千死士,帮助司马懿完成了局势的逆转。

但是,问题来了,司马师是如何做到在戒备森严的洛阳城,养了这么多死士,还能不被人发觉的呢?

史料上关于此事的相关描述,也只有简单一句。

帝(指司马师)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晋书》

翻译一下,就是说,司马师的这三千死士,平时是散落在民间的,而等到事变那天,“一朝而集”,帮助司马家完成了大事。

不过,这句话解释的比较含糊,究竟司马师是如何将死士“散在人间”的,并没有交代清楚,因此,就这个问题,我们详细分析分析。

首先,这种“散在人间”的养死士办法,有没有可操作性呢?答案确实有。

有不少人认为,司马师养的这三千死士,是集中在某个隐蔽的地方,暗中进行培养,然后在必要时刻,让他们出来冲锋陷阵。

实际上,这种想法,是不准确的。

这三千死士,压根就不是扎堆养出来的,毕竟,三千人可不是个小数目,如果把他们集中在一起培养,就算是做的再隐蔽,都不可能不被人察觉。

况且,史料上也说了,这些死士是“一朝而集”,因此就决定了司马师不可能将他们放在离洛阳城太远的地方。

不然依照古代的交通,一天之内能不能赶到洛阳都是个事。

因此,这些所谓的死士,可以断定是在洛阳城内,并且平常就在,所以这才能在短时间内集结完毕。

而把他们养在洛阳城,还不被旁人发觉,想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些死士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死士。

也就是说,这些人在平常,和大部分一样。

而之所以能在关键时刻让他们为自己所用,就要看平时下的功夫了,其实说的简单的点,平时司马师必然没少给这些人利益。

举个例子来说,司马师本身就担任着“中护军”一职,这个职位,算是中高层军官了。

而在担任这个职位的同时,他自然而然的就能接触到十分详细的士卒信息,比如哪个士兵战死了,其家中留下了一个或者两个年幼的孩子。

有了这些信息,那接下来就好办的多。

由司马师出面,对这些生活没有依靠的士卒遗孤进行收养,给他们饭吃,教他们认字,负责他们的一切,最终等他们年龄允许之后,再送他们入伍参军。

这么一来,这些士卒遗孤,对待司马师或者司马家是什么态度?必然是感恩戴德。

不仅仅是感恩戴德,更进一步,这些人会视司马家族为天,而一旦有了这种情绪,司马师再加以利诱或者引导,那么让这些人把司马家族的荣辱,视同为和自己生命一样重要,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

毕竟,正是司马家族,才得以他们有饭吃和长大成人。

而这还是第一步,接下来等这些人参军入伍之后,司马家族视每个人的情况,再提拔出来几个,出任一些官职,并将这几个被提拔起来的人,培养为心腹中的心腹。

剩余的人,看到同样出身的小伙伴,如今升官加爵,会作何感想?自然是要表现的对司马家族更为忠心,以便让自己也获得晋升的机会。

这么一来,无形中就增加了这些人对司马家的忠诚度。

当然,即便是到了这个时候,司马师也不会告诉这些人他们就是“死士”的身份,毕竟要想不被人发觉自己养死士,那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让死士也不知道自己是死士。

所以,尽管这些人已经表现出来对司马家族一定的忠诚度,但是,不到必要时刻,司马师还是不会动用他们。

而在真正搞事情之前,那对这些人主要做的工作,一是继续砸钱砸官位,二就是继续灌输概念。

也就是说,在恰当的时候,一些司马家族的心腹站出来,对这些人灌输司马家族对他们恩重如山的概念,再加上一些真金白银和官职的刺激,你说,这些从小被司马家族养大的士兵遗孤会怎么做?

自然是成倍的对司马家感恩戴德,恨不得马上为其而死了。

而到了需要真正搞事情时,司马师一声令下,加上心腹的鼓动,你说这些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要知道,他的一切,都是司马家族给的。

况且,发动高平陵之变时,司马师必然也对这些人许以重利,即事成之后如何如何之类。

在这种情况下,本身就对司马家族感恩戴德,恨不得为其而死,如今只要事成,升官发财更不成问题。

还犹豫啥呢?兄弟们上啊。

而在事变发生之前,谁又会知道,自己是死士?身边人又有谁能看出来,这个与大家一起操练的同僚,会是司马家族的死士之一呢?

这就是为何史料上会说,“众莫知所出也”,毕竟在平时,这些死士和大部分人都一样。

而这种将士卒遗孤养在军队里只是方式之一,除此之外,民间同样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方法,去培养出一批效忠自己的死士。

同样还是举个例子,比如某个人叫张三,他是洛阳城的一个街头小混混,虽说有点拳脚功夫,但维持不了生计,吃了上顿愁下顿。

更重要的是,家里有垂垂老矣的老母亲,也有生病却抓不起药的孩子,总之日子过的极为艰难和窘迫。

这个时候,司马师,或者司马师手下的人找上了他,先是好吃好喝好招待,然后趁着酒醉称兄道弟,最终临走时,还塞点钱让张三补贴家用。

一次这样,两次这样,三次五次,十次八次,依然这样。

靠着这些钱,张三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同时,司马师又给他指了一条路,比如做点小生意之类,并且还帮助其出本钱,最终让张三过上了相当不错的生活。

而到了这个时候,你说张三这个人,对司马师是什么态度?同样是感恩戴德,甚至还会拍着胸口对司马师说,今后但凡用到他的地方,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要知道,古代的人,在很多时候,还是颇具报恩之心的。

而到了某天,司马师来告诉张三,要在某年某月某日,举大事,兄弟你一定来帮我,那么你说这个张三是去还是不去呢?

当然,我们不排除有些人不会去,但是别忘了,司马家有的是钱,类似于张三这种人,或者是前文提到那种士卒遗孤,资助和养育的肯定不止一个两个。

就算十个人中,只有五个去了,那就算司马师成功了。

同样的道理,像前文提到的张三这种人,他会认为自己是死士吗?肯定不会,他只会认为,司马家族是他的大恩人,得想办法报答一下才行。

所以,这也是“散在人间”,并不被人发现的培养死士的办法之一。

上述便是这些死士的重要来源,也是为何会在事变发生之前,没人察觉的主要原因,当然,这里也存在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即,司马懿是怎么找到足足三千个愿意效忠他的死士的?

还是那句话,三千人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如今一个标准的行政村,也就是 600 人到 900 人之间,而三千人,几乎就等同于现代 5 到 7 个标准行政村了。

况且,按照上述的培养模式来看,要培养足足三千人,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金钱,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更重要的,精力同样耗费的厉害。

所以个人认为,司马师这三千死士中,未必全部都是类似于上述方式培养出来的。

至于真正愿意拿命来效忠司马家族的人数,这个不得而知,但个人觉得,顶多也就三分之一多点。

那么,刨除这些人后,剩余的人都是什么身份呢?他们又为何愿意充当司马师的死士呢?

这一点,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当时人们的社会阶层身份以及分工等资料来看,很有可能这些人是“屯田兵”。

什么叫做“屯田兵”呢?这得从曹操活着的时候说起了。

东汉末年时,天下混战一片,导致不少土地无人耕种,等到曹操带兵击败青州的黄巾军后,其麾下有个谋士叫做枣祗,针对大量荒芜的土地,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什么主意呢?大致的意思就是,先把那些无人耕种的土地收归国有,然后招募无家可归的流民,把这些土地分配给他们耕种。

至于收成,大部分上交,小部分留给流民自用。

这就是当时枣祗提出的“屯田制”,最终,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并进一步细化,由国家分配农具和牲口,并将那些流民编成组,然后根据每一组的人数,分配相应土地。

并且,当时还明文规定,如果是使用国家赔给的耕牛者,收成为“官六成民四成”,而那些自己有耕牛的,则为“官民对半”。

这么一来,曹操就充分利用了当时的土地,同时也达到了官民各取所需的效果。

史料记载,就在屯田制实施的第一年,就得“谷百万斛”,极大解决了曹操对于粮草的烦恼,这是他能“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的主要原因。

听起来是不是挺不错的,不过事实上,对于曹操确实不错,但对于那些耕种的流民来说,并不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且不说收成的分配问题是否公平,单说劳动强度和人身自由,就有很大问题。

耕田嘛,肯定不是种子一扔就行了,需要灌溉、养护等多种工作,而古代没有现代化设施,全靠人力,别的不说,就说灌溉,便是个很大问题。

因此,为了让庄稼收成更好,这些流民们不得不进行各种水利设施的修建,而这些工作,曹操是统统不会付钱的。

这还不算什么,人身自由才是最大问题。

史料记载,当时一旦加入曹操的“种田小组”,那么身份就变成了“屯田兵”,参与劳动的本人被称作“士”,其妻子被称为“士妻”,而其子孙则叫做“士息”,因此这一家,便被叫做“士家”。

对于这些士家屯田兵的管理,曹操在当时定的规矩十分严格,也就是当时的《士亡法》,其中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不得私自逃走,一旦出现屯田兵逃亡的情况,那么他的家人,全都会被处死。

也就是说,这些屯田兵,变相的就是奴隶的一种,而一旦成为这种身份的人,那么包括本人,以及本人的后代,都是这个身份,基本上是洗脱的。

根据史料记载,曾经有一个人叫赵至,是屯田兵的后代,他不甘心自己身上的这个身份,因此从十几岁就开始装疯,比如拿火烧自己,还有做出一些常人不会做的动作等等,最终过了数年,这才让看守他们的人相信他确实是个疯子。

得益于此,此人才总算逃了出来,一路隐姓埋名,一直跑到辽东,又用另一个名字,重新成了自由民。

关于赵至的故事,在《晋书》中就有记载,他为了摆脱士家屯田兵的身份,所经受的磨难和艰险,几乎不亚于唐僧西天取经。

简单来说就是,屯田兵就像是个奴隶,并且很难再洗脱掉这个身份,更要命的是,本人以及本人的后代,都必须带着这个身份生活。

而这个制度,为曹操所创,一直沿用了下来,到了曹魏后期同样存在。

因此,个人认为,如果司马师亮明条件,也就是只要能给他卖命,帮助他成大事,那么时候就可以恢复自由民身份的话,相信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能解释通为何司马师的死士在事变之前没人知道,毕竟他们都在军屯里种地,而这里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自然消息也不容易走露。

更有可能,就如同前文所说的那样,司马师许诺了这些人,事后可以恢复自由民身份不假,但并没有告诉他们是去洛阳具体干什么,而这些人只想着能恢复身份,等到了洛阳后才发现,原来,是来造反的啊。

但即使到了洛阳,知道是造反又能如何呢?敢临时打退堂鼓逃跑吗?后面明晃晃的大刀可不是吃素的,因此,尽管知道是造反,但也无可奈何,只能玩命往前冲了。

所以综上所述,司马师能在戒备森严的洛阳,做到“阴养”死士三千而不被发现,主要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收养那些士卒遗孤,资助他们长大成人,这样这些人自然对司马家族感恩戴德,二来便是对于市面上有能力的人施以恩惠,其原理和收养士卒遗孤类似,而第三种便是利用那些渴望恢复成自由民的屯田兵,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弄来三千个愿意效忠自己的死士,来帮助司马家族完成“高平陵之变”。

【2】、来自网友【纪元的尾声】的最佳回答:

关于司马师“阴养三千死士”这件事,说句幽默一点的话,可能连这“三千死士”,他们在长安城里住的糊里糊涂,都不知道自己原来是死士。

“养”字,大家可以理解,但这个“阴养”却是博大精深了。

也不是明养,天天带着身边显摆,哟呵,三千个保镖,大家敬而远之。也不是暗养,藏在自家地窖里,收到命令了才冲出来干活。

这个阴养就是让三千“死士”生活在洛阳城里,他们各有各的职业,看起来都是平民百姓,但实际上,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真实的身份,那就是“死士”。

司马师阴养“三千”死士,而且都聚集在一个城中,不说司马懿的心机多么深重,他这个儿子就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高平陵之变前一晚,司马昭难以入睡,司马师心都放到了洛河底下,靠的就是这三千死士。但是三千人啊,这数量很有可能就是实指,他们怎么都“卧底”素质这么好,也没人多嘴一句,最后集结的时候默契地暴露身份。

真有这么高保密性、高演技的三千人队伍,司马一家何不如早点夺取天下?

其实看待这“三千死士”,真的不能被他的表象所迷惑。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因素组成,三千人很多了,在古代已经属于一个精锐的小军团了,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组织,其次,把这几千号人连接起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靠“利益”,结合组织+利益的角度再看,其实这阴养的三千死士没有这么玄乎,这里面还是司马师的攻心术起到了绝对的作用。

司马师,一个可以称“虎父无犬子”的传奇人物。

魏明帝驾崩后,曹爽与司马懿顾命辅佐曹芳,其实此时的魏政权已经落入了两大家族的博弈状态,曹爽嚣张跋扈,但是却无心篡位,司马懿退一步海阔天空,退两步一切皆有可能,显得很怂,但是野心最大。司马师作为司马懿长子,不仅继承了父亲的阴狠,更是个天生的政治家,早年潇洒君子,一表人才与夏侯玄、何宴齐名。

“景皇帝讳师,字子元,宣帝长子也。雅有风彩,沈毅多大略。少流美誉,与夏侯玄、何晏齐名。晏常称曰:“惟几也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是也。”

其中夏侯玄通玄学,而何宴更是集美貌与才华一身,都是当时的顶尖才子,可见司马师的起步就不低。

不过若是真的以看待“何宴”这种“比女人还漂亮的男人”的目光去看待司马师,那可就是诋毁了司马师,除了外表之外,司马氏有着一颗不逊色于司马懿的野心,最重要的是,他把这种想法隐藏得很好,当司马懿被曹爽打压的时候,司马家一家子都很沉默,仿佛老实人一样被欺负,但实际上,司马师连“三千死士”都埋好了在洛阳城。

后人皆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知道司马昭带人杀了曹髦,使曹魏彻底没有崛起的机会,为晋朝的建立打下铺垫,但实际上,当年司马懿的高平陵之之变,压根就没带司马昭玩,司马懿起事全程都在和司马师沟通:

宣帝之将诛曹爽,深谋秘策,独与帝潜画,文帝弗之知也。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

最无语的是,司马懿还最后关头才告诉司马昭,把司马昭吓得一整宿没睡,熬夜带着黑眼圈政变,也不知道父子俩是多么看不起司马昭。

司马师的杀手锏是“三千死士”。

高平陵政变那一天,曹芳带着曹爽出去盗墓,司马家一家子立马封锁了洛阳城,还把重要的军权,官职全部换人,这就是高平陵政变,但实际上,高平陵政变更像是一场和平演变,但演变不是为了篡位,只是为了消灭竞争对手。

初,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

司马师在政变的时候出的这招让大家冷汗直冒,无缘无故洛阳城多了三千死士,这换谁谁都会怕,也不知道司马师有没有和司马懿说过这三千死士,要是没说过的话,司马懿估计都吓得一跳。安排卧底不可怕,但是你安排三千个就很过分了,这就有一种,除了将军以外,其余士兵军官都是卧底的荒唐感。

可其实细细想来,司马师的这“三千死士”,真的有这么可怕吗?

史料记载是,三千死士,散于人间,而他们是忽然蹦出来的,在此之前,大家都不知道他们原来是死士。

前文说到,其实这三千死士的集结,本质是一场组织+利益的表象。

首先我们知道,高平陵政变中,几乎没有流血事件,曹爽最后是自己乖乖被抓,把别人的哭劝当放屁,自己自投司马家落网。而这三千死士,其实他们负责的工作也很简单,负责镇场子,类似于当雇佣的保镖。

因为本来危险就小,司马师在安排这三千人的时候,可能真正核心的死士也不过才 100 个,甚至五十个,而这核心的少数人,才是组织起这三千人的关键,其实,这就是组织。

司马师给这三千人安排到洛阳城,或者又是在洛阳城本地让手下的人召“死士”,当时宣传的时候可能不是招聘死士,就是类似于便衣保安一样的东西,你说让这三千死士全都光鲜亮丽地开店当老板,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让他们开店当老板,说不定他们就会喜欢开店做老板的感觉了,谁还当死士,脑子没病的都会背叛司马家。

所以这“三千死士”,很有可能都是一些河道码头,搬运工,酒肆伙计之类的底层人物,这类人有一种特点,只要给钱就干活,不威胁生命安全,受点伤也可以。

这其实就和去叙利亚打暑假工是一个逻辑,工资高,补贴高,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不会死。

然后司马师手下核心的一些真正的死士,就去去有效地联系这批人,可能这批人到了政变那一天,都不知道自己居然是在参加政变,可前面也说了,这场政变压根就没流血,心理战更强于肉搏,这群“死士”听到召唤,换上装备,可能戴上面巾就出发了,感觉就好像黑社会集结一样。

只要没有发生搏斗时间,谁拿把砍刀对峙都是看起来最狠的,是龙是虫真的只有砍起来的时候才知道。

说起来没动手,但是这“三千人”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就是震慑。

司马师给人一种极为深不可测的感觉,第一张底牌就是这“三千个”临时工,而实际上,司马师到底还有多少后手我们也是不知道的,因为曹爽很快就投降了,说不定司马师还安排了第二计划,第三计划,因为司马师就是一个比他父亲还要可怕,心思更为深沉的人。

但回到三千死士的问题上,可真的别太神化这三千死士,如果政变当天发生了大面积临时工死亡事件,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这“三千死士”反而会变成司马家的祸端,可能就有死士大喊:

“不是说好了不死人吗,这可不行啊,要加钱”

可问题是司马家早就计划好了,几乎就不可能发生战争,这也是司马懿一开始就占领曹爽的军营的重要原因。

三千死士,就是“组织+利益”结合的心机产物,给别人看到的,却是一个可怕至极的司马家的能量,但实际上,三千个悍不畏死,忠诚的死士,这布置起来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军队尚有不战而逃,把家国摆在他面前都能选择放弃,更遑论三千死士,说实在的,司马家在东汉末年、三国的历史上,有可能收获这么多死士种子,只忠诚于司马家吗?

显然是不现实的。

司马师是厉害,但是不会真的强到三千死士控制了洛阳,而朝廷无人知。如果真的是这样,司马懿就早可以登基了,毕竟这条件比当年老东家曹操劫持了汉献帝更好得多。但后来司马懿死后,司马师自己都为了晋朝的根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但历史总有让人学习的魅力,司马师这一招“人海战攻心术”,的确是历史上计谋的重要的一章。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