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慈禧死后权力落谁手上?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5-2-23 19:09:37 39次浏览

关于问题慈禧死后权力落谁手上?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玄坤文史】的最佳回答:

慈禧在死前干了这么几件事,先毒死光绪皇帝,避免死后遭到清算,让载沣的儿子溥仪继承皇位,任命醇亲王载沣担任监国摄政王,所以在光绪皇帝驾崩,慈禧太后病逝后,爱新觉罗·载沣成为清朝实际统治者。

爱新觉罗·载沣

摄政王载沣,炙手可热到临危受命

八国联军侵华后,德国政府要求清政府派人前往德国,就德国公使在中国被杀一事道歉,载沣被委派为头等专使大臣前往德国,他到了德国后,拒绝给德皇下跪,圆满完成了这次屈辱的外交任务,回国后载沣得到慈禧太后器重。

两年后,载沣被任命为随扈大臣,慈禧太后将健锐营和正红旗都交给了载沣管理,不过这个时期载沣并未参与处理军政要务。慈禧太后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她不得不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如果自己死了,光绪皇帝再度掌权,那么自己肯定会被清算,所以得把光绪皇帝一起带走。

慈禧太后

皇室年轻的这一代,也就载沣还有点本事,和自己关系也要近一些,并且人还好控制,可以让他来历练一番,光绪三十三年,载沣被授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从此开始参与处理军国大事,而这之后慈禧太后对载沣的一系列封赏,都表明了慈禧太后准备将清朝权力移交给载沣,光绪三十四年初,载沣被任命为军机大臣。

11 月 14 日,光绪皇帝驾崩,慈禧召见了载沣,张之洞,世续,病危的慈禧让载沣担任监国摄政王,并将载沣的儿子溥仪过继给同治帝载淳,同时兼承光绪帝之祧,立年仅三岁的溥仪为皇帝,次日慈禧太后病逝,载沣接手掌管了内忧外患的清帝国。

载沣和年幼的溥仪

执政三年,载沣黯然退场是能力平庸,还是顺应天时

载沣上台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巩固统治,他和隆裕太后联手,以宣统皇帝的名义下了道诏书,大意是以后由载沣主持国政,除三岁的溥仪外,其他人都要服从命令,如果有违反政令的人,将以国法处置,绝不姑息。这道诏书主要是给皇室宗亲,像溥伟这一类心怀不轨的人看的。

接着他就准备搞袁世凯,自从袁世凯出卖光绪皇帝后,载沣就想为光绪皇帝报仇。现在好不容易掌握了权力,但载沣最后却没有立刻处死袁世凯,这并非是懦弱无能,相反这是一个政治家最理性的做法,当时皇室成员虽然都主张杀袁,但是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汉臣则是力保袁世凯。

袁世凯

而袁世凯手中的北洋六镇也不是吃素的,如果袁世凯有难,军队突发变故,本来就风雨缥缈的清政府才真是欲哭无泪,但是也正因为载沣没有彻底拔出袁世凯势力的实力,这也才给后来的清政府埋下了更大的祸根。

载沣不只是会集权,他也知道分享权力,在前往德国期间,他最大的收获就是德皇告诉他,皇帝要有大量军队,并且要自己亲自掌握,所以载沣上台后,自己亲自担任陆海军大元帅,让载涛管陆军,载洵管空军,载润管学堂,还组建旗人禁卫军,一群二十多岁的青年成为了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载沣和宣布退位时的溥仪

载沣唯独对搞宪政不感兴趣,十八个督抚奏请开国会,载沣想尽一切方法来敷衍,反而让守旧派的势力死灰复燃,所以随着资本阶级势力的崛起,载沣只能再次重新起用袁世凯,

并交出手中的权力

,最后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来自网友【老猪的碎碎念】的最佳回答:

112 年前,统治了大清朝 48 年无冕女皇慈禧恋恋不舍的闭上了上眼,在她死前的一天,当朝的傀儡皇帝光绪竟然提前死掉了,原因不明,后来终于清楚了,光绪死于大量的砒霜中毒,这事儿很容易推断,肯定是慈禧觉得身体不行了,决定把光绪带走,带走光绪的理由也很简单,(他曾经想政变杀掉慈禧,结果失败了,所以光绪肯定会在慈禧时候做出种种对慈禧不利的举动)以慈禧的性格,是绝对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

慈禧在死前,除了做掉了光绪,还干了另外一件大事儿,那便是重新立了溥仪为宣统皇帝,授权她的侄女,也就是光绪皇后隆裕。仿效她的模式与溥仪的父亲載沣来统治这个帝国,但是事实证明慈禧高估了她侄女隆裕,这事儿咱下面慢慢说。

当載沣带着三岁的溥仪到紫禁城荣登大宝后,載沣便成为了大清帝国实际的摄政王,按照慈禧的设计,摄政王没有全权统治大清的能力,他所做的一切决定毕竟经由皇太后隆裕批准才可以执行,但是不是谁都可以垂帘听政,不知谁都可以像慈禧那样有政治手腕和政治智商,还没干几天,隆裕就被架空了,也就说,在大清朝最后三年中(1909 年—1911 年),摄政王載沣是中国的实际统治者,后来大清朝气数已尽,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这便是后话了。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