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如果没有满清入关,明朝坚持到 1840 年将会怎样?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历史侦查处】的最佳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处长给大家列举几例晚明水师吊打西方列强的铁血事迹,为了充分说明明朝的骨气,处长就以崇祯年间的两次海战为例。
事迹一:明崇祯六年(公元 1633 年),大明水师与荷兰舰队在福建金门东南海岸的料罗湾展开了激战,荷兰舰队被大明水师打得丢盔弃甲仓皇逃窜。
事件的起因源于明朝政府长期以来的海禁政策,明太祖朱元璋自登基以来实施“片帆不得下海”的国策,而放眼当时的国际环境,西欧的资本主义萌芽和文艺复兴正如火如荼,大航海时代开启,最先崛起的荷兰为了进行原始资本的积累不断向世界各地拓展海外贸易,因此,荷兰当时有着牛皮哄哄的“海上马车夫”的称号。
很显然,具备这个称号的荷兰,其造船水平和火炮工艺自然不再话下,当时的荷兰有着最为先进的红夷大炮,这种火炮长约 2-3 米,口径大多在 100 毫米以上,有效射程高达 500 米,最大的射程可到 2.5 公里,虽然这种大炮非常笨重,但装备在当时世界最为先进的盖伦船上足以秒杀海上同时期世界各国的水师。
除了火炮的强大,当时荷兰主力舰队装备的基本都是盖伦船,这种船只是三桅帆船,且舰载火炮 10 门以上,航速在各类船舰中堪称一流。
而当时大明水师装备的是被西方国家成为“戎克船”的舰船,其实,这种长约 100 多米,宽度约 50 多米的“戎克船”就是继承于郑和下西洋时期的“宝船”,“戎克船”当时只在船头和船尾各配备一尊大炮。拜当年郑和下西洋和明末极为窘迫的财政状况所赐,“戎克船”早已失去了“宝船”航母级的雄风,其船体逐渐朝着小型化发展,因此,装载士兵和火炮的数量自然也不可能太多。
事件最开始的导火索得追溯到 1633 年的 7 月 5 日,当时的有着“海上马车夫”的荷兰殖民者在全世界欺负世界各国惯了,十三艘荷兰舰队自然气焰嚣张大摇大摆地闯进到了南澳地区。当年 7 月 7 日,新任荷兰台湾长官普特曼斯率领以密德堡号为旗舰的舰队,突然对驻守南澳地区的明朝官兵展开了炮袭,明朝军队也不含糊,立即组织起了有效的反击,双方在海战中打得酣畅淋漓,荷兰舰队大溃而逃,但明军也损失巨大。
此后,双方再度在厦门一带爆发了激烈的武装冲突,面对荷兰人咄咄逼人的态度,明朝方面先礼后兵派出使者要求荷兰舰队赔礼道歉,并赔偿战争损失,而荷兰人却无理要求大明停止与西班牙、葡萄牙的海外贸易,只能允许开展对荷海贸。
很明显,这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谈判最后只能以告吹终结,明朝水师与荷兰舰队再度在厦门开撕,荷兰人仗着装备精良的优势率先向大明水师发起了进攻,没想到明军不按常理出牌,以小股袭扰和狼群战术不断抵消荷兰舰队的装备优势,战斗很快结束,荷兰人溃不成军,连夜逃离了厦门近海,明军死死咬住敌人穷追不舍,荷兰舰队充分发挥了酷跑的行为艺术,一口气跑了两天两夜,才摆脱明朝水师的追杀,此后,二十多天的时间里,心有余悸的荷兰人再也不敢登陆厦门。
但荷兰人想到好歹自己也是有着“海上马车夫”称号的海上强国,却被一支驾驶着几条破船的明朝水师追得满世界的跑,脸面何在?威风何在?一股无名之火让狼狈不堪的荷兰人窝囊透顶。
为了挽回颜面,也为了敲开荷兰对中国独享贸易的权力,10 月 22 日,荷兰舰队指挥官普特曼斯勾结海盗刘香和李国助,组成了声势浩大的“联合国军”,并正式向明廷下达了战书,要求中国开发福建沿海的贸易港口。
面对荷兰人赤裸裸的粗暴主权践踏,崇祯皇帝发出了“誓以一身拼死当夷”的谕旨,明廷方面为了动员战争的有生力量,昭告天下“烧掉荷兰船得 200 两赏银,取得一个荷兰人头颅得 50 两赏银”。
战争在双方一触即发的紧张局势下即将拉开帷幕。
首先发起进攻的是郑芝龙的舰队,他采取了两路突击,黑虎掏心的战术,而明军主力部队全部直奔荷兰舰队,起初,面对明朝水师的这种打法,荷兰人根本没有在意,反而哈哈大笑,因为在他们看来,以 58 艘装备精良的战船对阵明朝不入流的舰队,简直就是将对方按在地上摩擦的节奏。
但很快,荷兰人要为自己的无知承担可怕的后果了。明军为了打赢这次战役,事先准备了 100 艘战船,这些战船看起来体量不大,但船体甲板上却堆积了大量易燃易爆的火药和干柴,当时海面上挂起了东风,而荷兰人的舰队恰好处于下风向,火船在明军主力部队的掩护下,快速奔向荷兰舰队。
荷兰人看到漫天的烈焰直冲云霄,瞬间吓得慌乱了手脚,而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熊熊的烈火窜到了舰队集群中,刹那间,风助火势,火借风威,荷兰人的主力舰队被烧焚烧殆尽,海面上四处传来凄惨的哀嚎声,明军趁势掩杀,荷兰残余舰队慌忙逃窜。而刘香的 50 艘海盗船也在该战中被彻底焚毁。
此后,大明水师再接再厉,连续在海上取得了一系列出色的战绩,荷兰人被彻底逐出了中国沿海,海盗刘香也在郑芝龙穷追猛打的态势下不得不自焚而死,明朝控制了从日本到南海的全部东亚制海权。
事迹二:在荷兰人被大明水师揍得满地找牙的第四年(1637 年),英国人也想染指明朝的庞大市场。
起初的英国人打算与澳门的葡萄牙人共享大明帝国的海外贸易,但葡萄牙人也不是傻子,此时海上老大的荷兰人已经切断了果阿、里斯本的贸易航线,葡萄牙人要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得守住澳门这块肥肉,英国人在葡萄牙人面前自然碰了一鼻子灰。
但英国人似乎比葡萄牙人更为大胆,也更为疯狂,他们为了迫使明朝开展对外海上贸易,于是在当年的 8 月 8 日,英舰在指挥官威德尔的率领下悍然对明军驻守的虎门炮台发起了攻击,明军猝不及防初战失利,英国人拆卸了虎门炮台的 35 门大炮,并继续向广州内河嚣张开拔。
这种公然践踏中国主权的侵略暴行,很快激起了明朝军民的愤慨,广州当局的明朝政府组织了 3 艘战舰和大量火箭、火炮对英舰展开了有效反击,英国人被痛打落水狗仓皇撤出广州,在明军的严厉打击之下,英国人被迫以赔偿白银 2800 两,并承诺不再进犯中国主权而落幕,中国人赢得了对西方列强的再度胜利。
这两起对外战争皆发生在明末崇祯年间,以当时大明的国力,取得这样的军事胜利着实不易,从明荷战争和明英战争后来的影响趋势来看,西方列强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始终不敢以武力打开中国的国门,而明朝崇祯皇帝向来的强硬态度也让西方列强在武力扩张的道路上折戟沉沙。
而倘若明朝没有灭亡,并持续到了 1840 年,那么,按照明朝一贯“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传统政治理念和气节,明朝或许会丧权,但至少不会辱国。
两相对比之下,放眼后来的清朝末年慈禧的那句“量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跪舔洋人脚趾头的奴颜婢膝,清朝彻底沦落成为丧权辱国的奇葩朝代,叫后世多少人发出了扼腕叹息的感慨和忧愤。
【2】、来自网友【吉月文】的最佳回答:
明政府坚持到 1840 年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朱元璋 1368 年在南京称帝,到 1840 年,这就已经远超 400 年将近 500 年了。中国历史上,国祚最长的大一统王朝是唐朝,将近 300 年,明代其次 276 年。两宋王朝,虽然分为两段,但由于前后之间确实还是有比较密切的继承关系,加起来算的话不足 350 年,已经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王朝了。周代由于历史久远,制度和秦汉以后有很大差异一般不列入比较。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帝国能够存续 200 年以上的,极其罕见,主要还是在中国。古罗马帝国内部,经历了多次王朝变更,严格意义上讲,只能说是定都于古罗马的多个连续王朝。并且这些国家的实际统治疆域,绝大部分时候要比中国同时期的王朝要小。所以古今中外,能长时间延续的庞大帝国都不多见。300 年以上的,没有先例。中国周边的朝鲜李朝,从明代初年建国,一直到晚清时期灭亡,历经 500 余年,但由于地狭人少,统治难度和大帝国不可相提并论,也不具有比较价值。
明王朝到了天启崇祯年间,已经病入膏肓,没有任何复兴的机会了。明王朝在这个时候的严重问题,除了边疆之外,还面临着自然灾害冲击。而财政上的问题是最关键的。何况严格来说,明王朝确实不是满清灭亡的。李自成攻入北京以后崇祯在煤山上吊自杀。这标志着明王朝灭亡。至于南方的一些藩王自行称帝,组建南明王朝,不过并没有能够持续下去和满清划江而治,而是很快就溃败了。要不是郑成功在台湾培育了一个基地,南明王朝灭亡的历史要更快一些。
明代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未见得能够促进中国迅速近代化。晚明时期有一个对外文化交流的小高峰。现在很多人对于利玛窦和徐光启之间的中西交流津津乐道,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交流仅限于少部分士大夫。大部分士大夫,对于西方文化没有兴趣。徐光启译出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之后,在中国国内传播不广,应用很有限。除了几何原本以外,徐光启也翻译了一些欧洲的农学著作,希望在中国加以推广,同样成效不彰。这种小圈子内部的交流,对于当时中国的普通大众来讲,几乎没有影响力。实际上在清代早期的时候,这种小圈子文化交流依然存在。比如清代早期的几位皇帝顺治,康熙和好几位西方来华传教士关系密切,他们也接触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一些成果,但并没有大力推广的意识,民间士大夫阶层对这些内容的反应也很冷淡。我们不能否认清代文字狱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限制,但也必须看到,对于西方近代科技文化的排斥态度,不完全是满清政府造成的,中国世大夫阶层,作为中国精神文化建设的领军阶层来说,在这个领域是反应迟钝的。所以鼓吹明代不灭亡中国就可以较早实现社会近代化的论调,显然也是错误的。
所以,这个问题就好像问一个已经在 20 年前去世的 80 岁的老人,能不能活到 100 岁,并和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对抗?答案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