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为什么明朝末年不发展水军?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燃爆你的荷尔蒙】的最佳回答:
不得不说明朝初期,中国的造船技术还是很厉害的,像陈友谅的水军,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盖盖的。
但是明初有海禁令:“片板不得下海”就是明朝海禁令的主要内容。
由于中国古代自古都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模式,因此对于大海的需求并不是太大,中央朝廷对于出海只有两个方面,一是朝贡贸易模式,即周边小国承认我的中央王朝地位,出于怀柔荒远、薄来厚往,可以互派使者;二是私人海外贸易,由于中央王朝的抑商国策,因此对于海外贸易是阻碍和控制的,因此民间只能私下进行贸易。
总的来,在元朝之前海上贸易对于中央王朝来说是可有可无,但是到了元朝往后了,民间走私发展迅猛,海盗武装及其猖獗,中央王朝需要还非大量的人力财力来保护海疆,因此对于海上贸易可有可无的王朝来说,海禁是最为快捷,最为有效的方式。
因此,在朱元璋建明后的,1370 年下诏罢太仓黄渡市舶司 。1374 年下诏撤销历朝历代专门负责海外贸易的舶司机构,1381 年,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下诏断绝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交流。1394 年,彻底取缔海外贸易,禁止中国人下海通商。
可以看出,朱元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沿海的稳定,巩固自己的统治,因此才下了片板不得下海的海禁令,一片木板都不允许下海,还发展海军?
这个政策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爆发,在这方面有人说朱元璋是误我华夏第一人,朱元璋的功绩不可否认,他是历史上最厉害的皇帝,没有之一,但这个政策确实对后世有了深远的影响!中华百年的屈辱史和这个政策不是没关系。
到了明朝末年,朝廷北边要应付努尔哈赤的后金,南边应付农民起义,仅仅是农民起义,按下个葫芦上来个瓢,农民军却是是越打越多,再加上在北边长城沿线还得和后金捉迷藏,从山海关到山西的长城一线,后金想打哪就打哪,自顾不暇,发展水军?两个字——没空!
【2】、来自网友【芒种螳螂生】的最佳回答:
皮岛总兵毛文龙,皮岛在朝鲜和辽东交界附近的海外,离后金大后方很近,走海路偷后金的家非常方便,后金每次出征都要留守一部分兵力预防被偷袭。后袁崇焕杀毛文龙,皮岛的部队投降了后金,耿仲明、尚之信、孔有德这三个就是毛文龙的手下。皮岛驻军散了后,后金再无后顾之忧。
毛文龙曾配合登莱巡抚袁可立出兵偷袭后金后方,收复旅顺和沿海很多土地。行军路线基本就是你说的那样。
毛文龙坐镇皮岛,高悬海外不受朝廷节制,基本是海上土皇帝,每年又向朝廷要大量的军饷,日子过得很滋润。皮岛的两万多军马真进攻后金实力不够,只能做牵制,文官团体认为付出代价过大,再加上毛文龙不服管,因为招来弹劾。后被袁承焕矫诏杀害,崇祯给袁崇焕定罪,其中一个就是擅杀大将毛文龙。
明的海军战力还可以,后金基本为零,这方面是碾压的。但是通过辽东登陆,进攻后金大后方,主要依靠的还是地面作战部队,明军在这方面并不占有优势,很有可能进去了出不来,因此从始至终都是骚扰威慑为主,到后面甚至文官们觉得骚扰偷袭都可有可无的。再加上明朝当时的财政,只保留陆地上对后金防御都很吃力,后金又没有海军,所以明朝更不愿意在海军上投入了。
明海军还是有辉煌历史的,永乐时期的郑和下西洋,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援朝抗日作战,海军发挥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