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生姜怎么种植?几天出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5-4-03 04:18:04 44次浏览

关于问题生姜怎么种植?几天出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努力就好】的最佳回答:

又到了大姜的播种季,你看,我们这里几乎家家户户腾炕催姜芽了。把炕头腾出来,让姜种待在那里,每天烧几次炕,把炕头烧的暖和和的,目的是让姜种尽快发芽,以备提早播种。

要想种植大姜,需要这么几步:

第一步,催芽

催芽是培育大姜壮芽的一个重要流程,通常包括晒姜,困姜和挑选姜种这三个步骤。

晒姜要适度,切不可暴晒,一般晒 1~2 天就可以。过久晒会造成姜块失水过多,干缩,导致出芽细弱。

种姜在晒与困的过程中及催芽前必须严格挑选姜种,及时淘汰瘦弱干缩,肉质变褐及发软的姜块。

催芽要求有适宜的温度,可采用三段变温催芽,即前期高温,以 28~30 度为宜,促芽萌发;中期平稳长芽,当芽长接近 0.5 厘米时将温度控制在 25~28 度,以利形成短而粗的壮芽;后期低温炼芽,当芽长为 1 厘米时逐渐降至 16~18 度进行炼芽。

最终要求培育出来的壮芽是,长 0.5~1 厘米,粗 0.7~1 厘米,黄色鲜亮,顶部钝圆,芽身粗壮,基部有根突起而没有根的出现。

第二步,整地施肥

这里包括平整土地,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开沟等。我就不再细说了。

第三步,适期播种

当地温稳定在 16 度以上即可播种,像我们这里的露地姜,一般是 4 月中旬开始播种。保护地栽培大姜,看你扣棚的时间而定,只要你能保证地温有 15 度以上即可,如 2 月份,3 月份等。

播种前要掰姜种,即每 1.5 两左右一块,并保证每块种上有一个壮芽,其他的掐掉。

浇水或播后浇水,即把姜种摆沟里,可竖播也可以平播,以平播为普遍采用法。

播后盖土,以 4~5 厘米为佳,然后可以再插弓条覆膜。

大姜播种后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出土。这是大姜的发芽期。

从种姜幼芽开始萌动,到第一片姜叶展开,这是大姜的发芽期。

这其中就包括催芽和出苗整个过程,需要 40~50 天,甚至能达到 60 天。其中催芽需要 25~30 天。

发芽期的长短是与温度有关。大姜 15 度以上开始发芽,但低于 20 度时发芽较慢。

在 15~17 度的条件下,发芽速度非常慢,需要 60 天左右;在 20 度时,幼芽生长仍然较慢。在 22~25 度为姜芽萌发的适宜温度,大约经 20~25 天,幼芽可达壮芽,播种后约 30 天左右出土。超过 30 度发芽虽然快,一般 10 天左右就可以发芽,播种后约 25 天就可以出土,但芽非常细弱不健壮,影响后期产量。

这是题主的第二问,我就在文中说了哈。

第四步,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包括遮阴,水分管理,分次追肥,培土,病虫害防治等。

只说说重点需要注意的哈。

遮阴即在高温时进行姜苗遮阳。浇水时底水要浇透,幼苗期小水勤浇,注意排涝,旺盛生长期浇水应掌握在天凉,地凉,水凉时进行,以浇深,浇透,不积水为原则。

追肥忌前重后轻,以防徒长,枯黄早衰,产量降低。注意氮磷钾和微肥的搭配施用,忌偏施氮肥,造成徒长而减产。

培土要分两次进行,即小培土和大培土。培土厚度不宜过深和过浅,过浅姜块粗短,过深姜块细长。

第五步,适时收获

像我们这里一般是霜降前后收获,也有晚收的,如大棚姜,但得注意冻害。

【2】、来自网友【乡村吕步】的最佳回答:

谢谢邀请,乡村吕步为您分享供参考,喜欢感谢关注!

一,种子的选择处理

在播种前选好种姜,除去泥土适度晾晒 1~2 天,不可曝晒,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姜块,最好选有芽的姜块,没芽的种姜进行催芽。催芽前先进行掰种和晒种,姜种催芽适宜的温度为 22-25℃,所以在生姜催芽时一定要放上温度计,及时采取保温或者降温措施,四月初播种在三月初就得进行催芽。

二,种植方法

根据当地的气温情况决定的种植时间,最低气温高于 15 度以上,一般 4 月份左右种植,选择疏松透气肥沃的土壤,施足基肥,整平耙细,由于生姜为浅根系植物,不耐旱涝,高畦栽培,便于浇水与排涝。将种块用药剂消毒后或醮取草木灰后种植覆土。株行距 30×40 厘米,种植后浇一次透水,一般一周时间就可以出苗。出苗速度与气温有一定关系,气温高的地区,出苗时间就早,反之出苗就晚。

三,日常管理

生姜生长适宜温度在 25 度左右,生姜不耐高温,也不宜强光照射,强光时及时适度遮荫,可以使用固定遮阳网适度遮萌,在生姜幼苗期,可小水勤浇,夏天选择在早上或晚上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湿度控制在 70%左右。在生姜发芽期不追肥,苗高 30cm 时可以追肥一次,根茎膨大期时,再追肥一次。 同时预防病虫害发生。

更多三农领域的信息内容,请点击关注乡村吕步后获取更多,如果喜欢请点赞转发分享给更多朋友,有不同的见解与补充请在评论区留言。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