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清朝的八旗健锐营到底有多厉害?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达摩说(提问者)】的最佳回答:
健锐营有多厉害?
这么说吧,18 世纪整个亚洲战斗力最强的是清军,清军中战斗力最强的是八旗兵,八旗兵中战斗力最强的是京营八旗,而京营八旗中战斗力最强的就是健锐营。
为什么?
因为只有京营八旗各营之中最牛的兵王,才有资格进入健锐营。
可能大家都知道《雍正王朝》里经常提及一个西山锐健营,但事实上这是个史实错误。有清一代从没有什么西山锐健营,只有健锐营。而且健锐营也并不是创建于康熙雍正年间,而是乾隆年间。
乾隆十三年,清军在金川战场接连受挫。当时叛军依托西南地区易守难攻的复杂地形,利用高大的碉楼居高临下,顽强据守。为了能够扭转败局,乾隆帝做了三件事,第一就是祭旗,军机大臣讷亲、川陕总督张广泗两位重臣人头落地;第二就是换帅,傅恒取代讷、张二人主持金川战场;第三就是要组建一支能专克金川碉楼的生力军,而这支生力军就是健锐营。
于是,乾隆帝立刻下旨从京营八旗各营中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了健锐营,驻扎地点在香山。为什么要选在香山驻扎呢?因为香山是山地地形,用来模拟大小金川的地形再合适不过。为了能更好地模拟实战效果,乾隆还下令在香山东麓仿造金川碉楼数十座,供健锐营将士操演云梯攻碉之法。而这块地方经过日后的不断扩充,逐渐形成了健锐营固定的练兵场,即团城演武厅。
万事俱备之后,健锐营便正式入驻香山,演练云梯攻碉之法,并在训练中继续进行淘汰和筛选,优中选优,最终选出勇士千人,随即被派往金川战场。但此时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却提出请降,乾隆也考虑到清军久攻不下,徒劳无功,唯有虚耗帑银而已,所以也就同意了。
第一次金川战役结束后,健锐营这个军事建制就此保留下来,规模也随战争需要有所扩大,最多扩充至 3000 人左右。终乾隆一朝,乾隆对健锐营非常重视,始终坚持从京营之中选拔,优中选优,而且给人给钱给装备,绝不含糊。毫不夸张的说,能进入健锐营的旗兵,那都是京营中的佼佼者。而在进入健锐营后,还要接受极为严苛残酷的训练,最终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六边形战士。
健锐营的训练科目是乾隆亲自审定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典型的特种作战训练。
首先就是满洲八旗的老本行,骑射。健锐营的将士本来就是精锐中的精锐,无论马箭步箭都十分擅长,更有一马三箭的绝活,简单来说就是要在疾驰的过程中迅速连发三箭,且三箭都要命中靶心。换做清军之中最精锐的骑兵,也很难做到,而在健锐营中,这完全属于基本操作。
第二是火枪射击和操炮。之前我经常说,清军八旗精锐部队中,制式鸟枪的装备率可达 50%—70%,而健锐营更厉害,火枪的装备率基本可达 100%,换句话说就是一人一枪,全员装备。
而且健锐营的将士可不是传统的鸟枪兵,他们装备的是沙图纳尔火绳枪。此枪与赞巴拉克同出一源,都是仿自中亚。不同的是,赞巴拉克是重型火枪,而沙图纳尔则是骑兵专用,更加轻便,机动性更强,射速和精度也更高。
除此之外,健锐营将士还要学会操作火炮。清初对于火炮的使用更强调火力覆盖,而对精度准度没有过高要求,所以清军更多倾向于装备大口径的重型火炮。尤其到了 18 世纪更是如此,以至于完全忽视了火炮的专业操作。而健锐营将士则不同,他们要适应山地、丛林等无法使用重型火炮的极端作战环境,所以多数都具备操作轻型小口径火炮的能力,并能熟练掌握铳规、铳尺和矩度仪的使用。
第三就是格斗。因为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火器的使用只是辅助,最后的短兵相接才是决定战争的胜负手,即便到了今天都是如此。健锐营的将士自然都是格斗高手,无论是徒手格斗还是器械格斗都是专业级的,就连他们所使用的制式兵器都是专门配备的,与其他部队不同,主要有三大件,即佩刀、长枪和铁鞭。
健锐营刀与普通佩刀相比,刀柄短一寸,刀刃长一寸,更适合攻城作战。健锐营长枪长一丈三寸,刃长九寸,比起普通长枪更沉,杀伤力也更大。健锐营鞭是健锐营最具特色的兵器,其重量为制式军刀的两倍,一鞭下去,再厚重的盾牌和装甲也难抵挡。
当然了,这些兵器对使用者的身体和作战素质要求极高,所以也只有健锐营将士能够使用。
第四是云梯作战,这是健锐营不可替代的战斗技能,更是他们赖以存在的根本,因为乾隆建立健锐营的初衷就是为了利用云梯去攻克金川的碉楼。在实战中,健锐营将士们先是对着碉楼用大炮猛轰,然后在火枪手和弓箭手的掩护下以最快速度推动云梯,并将梯子搭在碉楼楼顶的边缘,随后跟进的将士则手持利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登上楼顶,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两次金川战役中,健锐营均作为生力军参战,尤其在第二次金川之役中,健锐营于七天之内连克金川重兵把守的七座山峰,一时传为佳话。
在如此严苛的训练之下,健锐营将士几乎能够掌握当时所有的作战技能,能够迅速适应各种复杂多变的地形和气候环境,并迅速投入作战,绝对是妥妥的六边形战士,说是百战精锐也绝不为过。事实上在整个 18 世纪,健锐营几乎参与了清朝所有的对内对外战争。两次平定大小金川,健锐营声名鹊起,立下头功;平定大小和卓,健锐营血战南疆,在黑水河畔坚守三月,成功突围;征缅之役,健锐营在新街之战、老官屯之战、孟养之战中连克缅军;平定台湾林爽文叛乱,健锐营误入包围圈,却打得叛军溃不成军,如砍瓜切菜一般;平定廓尔喀,健锐营又一次出马,随福康安长驱入藏,跨越雪域高原,六战六捷。
毫不夸张地说,乾隆时代的健锐营足迹遍布整个东亚,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堪称当时东亚地区战斗力最强的特种作战部队,唯一能与其媲美的,可能也只有索伦兵了。但比起单兵作战能力的全面性,即便是索伦兵也难以望其项背。
你说健锐营厉不厉害?
【2】、来自网友【论史】的最佳回答:
这个问题不错。健锐营是乾隆因金川战争而建立的八旗特种部队,在第一次金川战争期间,鉴于金川地方高崖险峻,碉楼易守难攻,清军攻击推进难产困苦,于是在乾隆十三年下令从禁旅八旗中选拔军事素质优秀者在北京西郊香山针对碉楼的特点进行专门训练,组建云梯队,演习攻碉战术,此为健锐营之缘起。后来编制扩大,训练科目增加,才真正成为了一支习练各种冷热兵器兼顾水战的特种作战部队。
《清史稿·卷三三三》:金川地小而险,悬崖绝壁,垒石为碉,师至不能下。高宗读《太宗实录》,知其时攻城用云梯,命斅其制,督八旗子弟习焉。师再出攻碉,赖是以济。
健锐营之选拔、编制、待遇
上面我已经提到健锐营刚开始是为攻克金川碉楼而建的特种部队,我便不再赘述。乾隆十三年七月,乾隆正式下诏组建健锐云梯营,其兵员是从禁旅八旗中的前锋营、护军营中选拔满、蒙士兵充当,人数也不过区区 300 人,按清制,前锋营有 1770 人,护军营有 15930 人,共 17800 人,考选比例几乎高达 60 比 1。可见,能加入健锐营的必定是两军中的精锐之士。
《清高宗实录·卷三百十九》:我国家从前用兵,以云梯登城为要务。……。朕思金酋恃其碉极险固,正可用此破敌。即使金川无所用之,亦满洲武艺所当训练者,可于八旗前锋、护军内,上三旗,每旗派五十人;下五旗,每旗派三十人,择其少壮勇健者,演习云梯,以备遣用。
但是,由于乾隆觉得兵力尚少,300 人还不敷使用,就一再的从禁旅八旗中选取满、蒙八旗的精锐之士充实健锐营的军力,先增加兵员至 1000 人,又觉太少,遂于当年下诏将健锐营编制扩大到 2000 人。“八旗前锋、护军内挑兵一千名,操演云梯。但为数尚少,著再择汉仗好者一千名,合为二千之数”。
根据乾隆朝《大清会典》记载,健锐营各级军官加上士兵共 2178 人。后规模又进一步扩大,据嘉庆朝《大清会典》记载为 3154 人,内有金川官兵 58 人。迨至清末,健锐营人数为 3878 人。所以,从总体趋势上来说,健锐营的规模一直在增加。
以嘉庆朝《大清会典》为例,其军队结构有翼长 2 人,管理全营军务,其上是皇帝任命的掌印总统大臣;署翼长前锋参领 2 人,相当于副翼长的位置,协助翼长处理营务;前锋参领 8 人;副前锋参领 18 人;署前锋参领 32 人;前锋校 100 人,相当于排级军官;副前锋校 40 人;正兵前锋 2000 人;预备养育兵 833 人。
从待遇上看,根据史书记载,“又健锐营二千,即云梯兵也,亦为前锋”,其军饷待遇是和前锋营等同的,年薪为 48 两银子和 24 斗米。
训练科目以及职责
从健锐营士兵的训练科目来看,就是突出一个全面,根据嘉庆朝《大清会典》记载,一个月内,健锐营于初四、初九、十四、十九、二十四、二十九 6 天,练习云梯大队三枪;初二、初七、十二、十七、二十三、二十七 6 天,习练相扑、骗马、过马、三枪、三箭、舞鞭、舞刀;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 6 天,习练马步射和鸟枪。
根据以上内容,一个月训练 18 天,既要训练云梯攻碉本领(乾隆皇帝为了攻打金川修了 68 座碉楼供健锐营训练之用,为了打造强军真是下了血本了),也要熟练掌握步射、骑射、鸟枪、近身拼杀等技战术,尤其是原文里的“三箭”指的是“一马三箭”,对骑手要求相当高,一次骑马冲刺,要求骑手连发三箭皆中目标。除了陆地上的作战技能,健锐营士兵还必须上战船于昆明湖练习水上作战技能,“选前锋千人充水手战兵”,训练科目那是相当全面的。
其职责除了平时训练、负责香山静宜园安保工作之外,还有在皇帝巡幸时扈从之责,乾隆十五年,以健锐营官兵十分之四负责巡幸时的安保工作,由于训练事务繁忙,于乾隆十七年改为十分之二。做为皇帝的精锐部队,当然还要经常性的外派作战,作战优秀者,可以进入军官行列跳出健锐营编制指挥其他营伍(从这个角度看健锐营也是乾隆的后备军官基地)。
战功屡立,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重要力量。
健锐营自建立以来,或平定叛乱、或镇压起义,参与的战争相当之多。
乾隆二十三年,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兆惠麾下部队就是由健锐营兵 1000,索伦兵 2000,察哈尔兵 1000 组成,在叛军 15000 的优势兵力下死战不退,当索伦兵阵溃的时候,真是健锐营兵结阵作战,叛军的攻势才被迅速瓦解,“赖健锐营兵数百,岸然不动,我兵得以济,又败贼众”,此后健锐营士兵又随兆惠遭遇了黑水营之围,并在 3 个月后支撑到援军到来。乾隆在《实胜寺后记》中赞道:营之兵,是役效力为尤多,故不可不旌其前劳。
以下是平准定回时健锐营军官阵亡名单,出自《钦定八旗通志》。
其后,健锐营兵又参加了第二次金川之役、平定缅甸之役、平定台湾地区林爽文起义、镇压白莲教起义等战斗,涌现出很多英勇作战的先进个人。
如身为健锐营翼长的乌什哈达率领健锐营镇压台湾地区林爽文起义,屡立战功,被授予巴图鲁名号,擢升吉林副都统并图像紫光阁。
反击廓尔喀侵略西藏之战,健锐营翼长德楞泰随福康安、海兰察入藏抵抗入侵,六战六捷,战功屡著,被擢升为管理健锐营大臣并图像紫光阁。
像《钦定八旗通志》的〈忠义传〉里,这样的“先进个人”更多,当然,他们没有像德楞泰、乌什哈达这样的好运在战斗中活下来并飞黄腾达,他们都是在战斗中身死的。如健锐营前锋神保连续参加了平准、平回、平缅甸战役,临阵 88 次,得超等功牌 8 次、头等功牌 6 次、二等功牌 6 次、三等功牌 2 次,最后于第二次金川战役中伤重,不治身亡。
再如健锐营前锋额尔赛,平定回部时英勇作战,得头等功牌一、二等功牌一、三等功牌二,被赐予巴图鲁名号,又参加了征缅之役,最后阵亡于第二次金川战役。
综上所述,健锐营是由禁旅八旗的精锐士兵构成,掌握多重军事技能的清朝特种部队,且作战勇猛,深受清廷倚重,是历代清朝皇帝极其看重的军事力量。
引用文献:《清高宗实录》、《钦定八旗通志》、《满汉名臣传》、嘉庆朝《大清会典》、《啸亭杂录》、《圣武记》、乾隆朝《大清会典》、《清史稿》、《西域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