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汉末三国时期,真正意义上十万大军是一个怎么样概念?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5-1-21 18:56:27 37次浏览

关于问题汉末三国时期,真正意义上十万大军是一个怎么样概念?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的最佳回答:

汉末三国时期的任何阶段,十万大军,都是足以左右天下格局的力量。

三国时期兵力

263 年十一月,蜀汉灭亡。

后主刘禅出城投降,献上士民簿。

士民簿上详细交代了自己的力量:户 28 万,口 94 万,甲士 10.2 万,吏 4 万人。

280 年三月十五,东吴灭亡。

晋收东吴图籍,有州 4,郡 43,户 52.3 万,兵 23 万。

值得注意的是:魏灭蜀之战,晋灭吴之战,持续时间都不足 1 年,蜀、吴政权尚来不及调整登记在册的信息。

也就是说,10.2 万,23 万,就是蜀、吴的全部常备兵力,不必考虑其在亡国之战中的战损情况。

当然,魏(晋)的兵力还是比较雄厚的。

258 年,司马昭讨伐作乱的诸葛诞。

当时,司马昭”与四方同力,以全胜制之“,除留兵防御姜维外,抽调了几乎所有能够抽调的力量。他除挟持魏帝和太后,带领几乎全部中军和青、徐、荆、豫各州之兵,甚至从受到姜维威胁的关中抽调了部分游军,得 26 万众;而诸葛诞则合军 14、5 万人(不算东吴派出的 8 万援军),双方兵力合计达到 40 万人。

如果算上当时在关陇防御蜀汉和北部幽州等地的兵力,魏国兵力应当在 50 来万。

所以,如果是在三国后期,10 万大军,相当于蜀汉的全部常备兵力、东吴一半的常备兵力。

而且,三国后期,各国的兵力,就是各国在历史上兵力的“峰值”。

夷陵之战后,三国之间虽然烽火连天不休,但是,其战事远没有战国时期动辄“斩首数万”那么惨烈,绝大部分作战,都是“无功”。

所谓“无功”,就是自己没有被砍掉多少人,你也没有砍掉敌人多少人。

即便是一些大胜、大败,如姜维的段谷之败、曹爽的骆谷之败,其损失的兵力也最多在 2 万人左右。

相比之下,三国时期,各国的经济都在恢复、发展,人口都在增长,而且,吴、蜀都从少数民族中吸收了大量的兵力加入军队。

因此,上文所说兵力,就是三国时期各国兵力的“峰值”。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有多少兵力,并不代表就真正意义上有多少”大军“。

三国时期,兵力“打折”处

魏蜀吴三国,需要留兵的地方都很多,真正能拿出来野战的数量还要再打一个折扣。

蜀国治南中等少数民族地区需要留兵,吴蜀虽盟,但也要留部分兵力稍做防御。

因此,蜀国的野战兵力还要打一个对折。

后来,司马昭决心灭蜀前,就认为:蜀国战士 9 万,驻守成都和各郡不下 4 万,其余野战部队不过 5 万。

魏国的情况则比吴、蜀还要严重。

吴蜀联合抗魏,因此,魏国无论对两国中谁用兵,都要留下大量兵力防御另一个,而且,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攻击性、实力都远胜过南方,魏国在相应地区也需要长期留下足够兵力。

所以,魏国的野战兵力,“打折”更多。

三国前期、中期,魏国随时可抽调的野战兵力长期维持在 10 余万左右。

曹丕三次伐吴,兵力皆在 10 余万;后来,魏明帝时期,吴、蜀交替北伐,魏国也是“十万之军,东西奔赴”(《三国志.高堂隆传》,野战兵力也在 10 余万。

直到三国后期,随着辽东公孙渊被平定及魏国国力增长,野战兵力才增长到 20 万以上。

三国后期魏(晋)的几次大用兵,野战兵力都在 20 余万。

所以,在三国时期,如果您有真正意义上的,随时可调用的 10 万大军,可能您的实力就仅次于魏国了!

群雄割据时期的兵力

那么,如果这 10 万真正意义上的大军放到汉末群雄割据时期,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

对于一般诸侯来说,10 万军,是一个“梦想”。

比如,陈登在劝刘备接徐州时,就曾说:“欲为使君合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于竹帛”。

咱们争取在徐州搞出 10 万步骑来,如果搞成了,那么我们就可以追求“五霸之业”了。

当然,陈登所说的这个“梦想”,刘备从来没有实现过。

曾经实现过这种梦想的诸侯,兵力达到 10 万的,只有:袁绍、曹操及巅峰时期的刘表(带甲十万,《三国志.刘表传》)。

而能够拿出 10 万大军来作战者,只有:袁绍、曹操、关中联军。

群雄割据时期,兵力“瓶颈处”

群雄割据时期,制约大军兵力的,主要是粮草。

汉末,各处经济破坏十分严重,人民流离失所,生产秩序严重受到损失。

因此,曹操曾多次让部分军队复员,坚持”精兵“。

而在进行规模大、周期长的作战时,能够拉上去的野战部队兵力就更加有限了。

比如,后来有史家质疑:曹操当初收青州兵不就达几十万吗?怎么官渡之战才那么点人呢?

其实,就官渡之战那么点人,曹操的粮草都眼看着要撑不住了,哪里还能再调兵上去呢?

当时,条件最好的,大约就是河北袁绍了。

当时,仅冀州就号称”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这当然是夸张之辞,只是以修辞说法说其富庶、强盛而已),后来曹操与崔琰推算,如果按照户籍来算,可得兵 30 万。

如果加上并、幽、青等州,其兵力当然“众数十万”了。

然而,打决定性的官渡之战时,袁绍还是只能”简精卒十万“而出。

而且,这“十万”,只是一个最高记载,在其他记载中,有说袁绍“步卒五万,骑八千”(《世语》)者,有说“十万近之矣”的。

也就是说,官渡之战前,只有袁绍,能够在满打满算的情况下,拿出 10 万战役军团来!

平定河北后,曹操强盛。

曹操对“十万大军”是什么感觉呢?

平定刘表后,他曾对荆州人士说:“今孤有熊虎之士,步骑十万,奉辞伐罪,谁敢不服”?(《裴注《三国志》引《零陵先贤传》)

所以,如果谁真能拿出真正意义上的 10 万野战军来,那么,用曹操的话说,就真的是“谁敢不服”了!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十万大军”

汉末三国时期,还有过一些 10 万,甚至 10 万以上规模用兵的记载。

不过,那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 10 万大军。

1、“号”。

在一些作战中,群雄常常夸大自己的军队规模,以震慑敌人。

比如:孙权攻合肥时,就“号十万”;曹操征淮南,就曾“号步骑四十万”。

这种“号”,本来就是吹牛,当然算不得真正的兵力了。

2、“众”。

此外,在汉末时期的一些农民起义武装、豪强武装,也曾经出现过 10 余万的记载。

比如:黄巾武装、黑山军等。

一方面,这里的数字也有“号称”的意思,也是吹牛的。

另一方面,这些武装没有自己的根据地,本质上就是活不下去的贫苦人拖家带口组织起来,或者被豪强驱使着找饭吃,所以,男女老幼混杂,能战之兵比例非常低。

所以,这种情况的 10 万人,只能称为 10 万“众”,也绝非真正意义上的 10 万大军。

所以,汉末时期,如果有真正意义上的十万大军,那就是“谁敢不服”,直接可以逐鹿天下了。

而在三国时期,如果有真正意义上的十万大军,那也将是可以左右天下格局,甚至鼎足而立的武装力量。(当然,这与地理、人才等各类因素相关)

当然,即便放到今天,真正意义上的 10 万精兵,也是十分强大的力量。

苏联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兵力最多时也就 10 几万,而如今的俄乌战场,俄军在第一年也就在战场上保持着 10 几万的正规军规模。

【2】、来自网友【萨沙】的最佳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三国时期真正的 10 万以上大战,是屈指可数的。

著名的官渡之战,袁绍大约 11 万人,曹操是 4 万左右。

这两个人已经是北方和中原的顶级霸主了。

赤壁之战是三国规模最大的决战,曹操军队不过 20 万,其中还有七八万是刚刚招降的刘表荆州兵,另外还有六七万是刚刚招募的袁绍军队,真正精锐的曹操嫡系青州军,不过七八万而已。

当时孙权有五六万人,赶到赤壁前线的有三四万,刘备也有 2 万人,总兵力是五六万。

虽然表面上似乎兵力差距很大,但刘表和袁绍的军队不愿意打仗,士气低落,不难对付。青州军战斗力强,可惜都是北方人不擅长水战和两栖战,加上不适应南方气候普遍生病,战斗力大减。

所以赤壁大战才会以曹操惨败告终,这是有原因的。

在三国时代,经历了黄巾起义的重大破坏以及后期的军阀混战,加上各种天灾,人口所剩无几。东汉鼎盛时期,人口高达 5000 多万。

此时蜀汉只有 90 多万人口,东吴人口较多为 200 多万,曹魏最多为四五百万人。即便如此,三者相加不过七八百万,还不到 1000 万。

当年农业技术低下,粮食产量低,需要大量农民才能养活一个军人。

按照七八百万的人口来说,全国最多可以出动五六十万军队。

作为蜀汉来说,倾全国之力只有 8 万多人,东吴较多也不过 10 多万人,曹魏最多可以达到四五十万,却被两个敌国在两条战线牵制,战斗力大减。

这也是三国可以维持这么多年的原因。

在军阀混战的时期,大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很多军阀手下士兵都是同一批人。

比如关羽之所以败走麦城,重要的原因是部下哗变,投靠东吴。为什么部下那么容易哗变?因为这些部队很多是赤壁之战或者水淹七军时,被俘虏的曹魏士兵。

当时人口稀少,士兵是非常宝贵的,关羽也是捡到盘里就是菜,能用就用了。

在当年调动 10 万大军,对于曹魏来说也是使用了国家相当巨大的军事力量。维持维持着 10 万人作战,还需要数万民夫进行粮食物资运输,对国家来说是伤筋动骨的大事。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