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一线大城市与不入流的小城市,哪里更适合养老?一共有 3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晨霜晚晴(提问者)】的最佳回答:
引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是堂姐的经历。姐夫用文字记录了此间的酸甜苦辣,读来让人百感交集。现分享给大家。
姐夫的微信公众号“文字休闲”
姐夫微信公众号:文字休闲
家有“阳”人
鲍邦协
“原以为可以擦肩而过现在看来只是一厢情愿情爱专家说:没有人能躲过你的追求但我还是想躲你远远的。”这是人们对横行了三年的新冠病毒文学语言的调侃,戏虐恢谐的语气中透出深深的无奈。
2022 年底,国家对疫情管控放开,“新冠”如开闸之水呈横冲直撞之势。一时“阳”气袭人,少有人幸免。12 月中旬,在京城生活的我们全家,4 口人中有三人先后“中招”,只有老伴一人还“阴”着。那几天 ,她自感幸运,成天乐颠颠地为我们端水送药,洗衣做饭,忙里忙外。我开玩笑说,老天爷欣赏你勤劳,特地赐你“阴”着为全家服务!
我的话还没落音,老伴“阳”了,而且“阳”的比我们哪个人都厉害:低烧、咳嗽、头疼。“新冠是自限性疾病”。她迷信自媒体上的说辞,抱着躺平的态度,乐观面对。十来天后,咳嗽加重,低烧退了高烧又起。不得已,才在大儿子的陪同下,去看医生。到医院,面对乌泱乌泱的求医者,排队挂号输液就用去了 7 个小时。中途冷得受不了,只好让儿子回家拿了个热水袋抵挡了一阵子。输了三天的“喜延平”,仍不见好转。要求住院,医生同情地说,病人多,没床位!眼看老伴病情一天天加重,血氧降到了 94 以下,全家却束手无策。在美国的小儿子在视频中看到他妈妈有气无力的样子,催促我带他妈赶快回老家住院。我想,是不是北京的人间烟火不适应来自小城市的市民,在首都生活了十多年的我们,还是水土不服!
我将老伴的病情告诉在潜江的大外甥,他及时地联系好医院床位,情急中一丝曙光初现。北京到潜江没有直达车,连过路都不停。人命关天!我交待大儿子,不管什么车,不管多少钱,尽快买到车票就是胜利。他终于抢到了两张到武汉站的高铁一等座。到了武汉怎么回潜江,只能是“车到山前必有路”了。从决定回老家到上动车,不到两个小时。情急之下,行李物品都来不及准备就仓促出发,带着溃败的感觉跌跌撞撞踏上回家的路。到了武汉,路过潜江站的动车不能马上接驳,我们又立马倒车到汉口站。经过近七个多小时的折腾,晚上 8 点多,终于蹬上了开往潜江的动车。
从北京西站上车开始,一会儿量血压,一会儿测血氧,看到老伴走路一步三挪,气喘吁吁,既让人担心又让人心疼。一路上,我做好了最坏的准备,设想万一她坚持不住了,我怎么在列车上求助。我不断给她打气,坚持,坚持!到了潜江就好了。
当从车窗远远地望见渐行渐近的潜江城,望见那一城的万家灯火,只觉得家乡灯光分外亲切明亮,分外暖心暖意。
另一个外甥开车接站。到了医院,洁白的病房、整洁的被褥,还有那忙碌不停的白大褂,我一颗悬着的心踏实了许多。
经过一系列检查,诊断老伴双肺严重感染。医生背着老伴向我交底,不排除进一步发展导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感染性休克等危及生命情况。在“病危通知书”前,我顿生“白头鸳鸯失伴飞”的恐惧,真心希望“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的凄凉不要降临到我头上,虔诚祈祷老伴的生命之舟高扬风帆行稳致远。
在疾病面前,医院成了最可靠的依赖,人和钱成了最大的底气。不用说,检查治疗全听医生的,抗病毒抗感染的药一骨脑儿的全用上了。从当天晚上 9 点开始输液到第二天下午,各种液体换了一瓶又一瓶,护士们给她量血压、测体温、测血氧,忙个不停。我守在一旁通宵达旦,不敢离开半步。医生建议,为提高病人免疫力,最好用点丙种球蛋白。但这种药市场稀缺,价格炒得奇高,医院缺货。大外甥听说后,动用他所有人脉,分几次觅来 20 支。在高额和自费面前,我毫不犹豫解囊——鲜活的生命面前,巨额费用轻如鸿毛!
为照顾他妈妈,大儿子特地从北京赶回潜江。小儿子同他妈妈一天几遍视频。
心诚,石头也能开出花来。
几天后,老伴病情大有好转,我姐姐也因“新冠”,和老伴住到了同一间病房。平时关系亲密却少有如此近距离接触的姐妹俩,因“病”成了邻床,成天知心话儿唠不够,同病相怜中又平添了十分亲热。姐姐入院,给了我报答“姐恩”的机会。我母亲早逝,留下父亲和 我们姐弟 5 人。当年只有 14 岁的姐姐为全家缝补浆洗烧茶做饭,失去了上学的机会,牺牲了童年的幸福。在某种角度讲,没有姐姐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几十年过去了,母亲的影子始终在姐姐身上执着显现。本来,一日三餐由我来准备,但在姐姐两个儿子和媳妇的孝心面前,我好不容易争到了做送早餐的机会。我每天早 8 点前准时将小米稀饭、鸡蛋、馒头或包子送到病房。为调口味,稀饭里有时放胡萝卜有时放红苕,鸡蛋时煮时煎,为使保温桶里的温度不减,20 多分钟的路程,我每天一阵风就甩到了身后。病房里,为她俩拿牛奶递水果,端茶倒水,陪她们说笑聊天。我整天忙碌着也快乐着。姐姐心里似乎过意不去,在生活上从来不提任何要求,还对对旁边的人说,“舅舅(用外甥的口吻称呼)这几天都瘦了!”我知道这是姐姐因为心疼我而产生的精神作用。
若有善良藏在心,生活不负有难人。
一晃,半个月过去了,她俩出院了。医生交待,这种病后期康复很重要。要加强营养,不能受风不能受累等等。
我真心对老伴说,为保证痊愈,对你“约法三章”:谨听医嘱; 想吃什么尽管开口;家务事不要插手。特别强调,不能对我的劳动指手划脚,这是我针对她平时喜欢操心而显絮叨的特点而要求的。我不是在她身处“屋檐”下的趁人之危,目的是让她少管事重调养,尽快康复。老伴年轻是农村干部,同我成家时,自带“饭碗”,农转非、找工作、享受社保,没有让我操半点心。夫唱妇随了大半辈子,40 年前差点被我“忽悠”随军到内蒙古。大儿子出生,我还在部队,是我岳父母替我伺候她;后来有了小儿子,我因工作忙,也没有好好照顾她。两个儿子成人成才,她付出了太多。这些年,家里的大事小情总是她操劳。这次她在阎王殿里蹓达了一圈回家,给了我一次补偿的机会,我开始主动做全职的“家庭妇男”。每天早 6 点起床,做早点,中晚餐荤素达配,按点开饭,一日三餐送到卧室。基围虾有营养,买!想喝老母鸡汤,炖!我为她学会了做粉蒸肉粉蒸鱼、开卤锅,我的刀功和厨艺大长。卧室里的空调二十四小时开着保持恒温。我跟她讲,你就安心享受“坐月子”的待遇。她远离评头品足,乐得个坐享其成,一段时间后,她说自己胖了,有时还在她朋友圈晒晒饭菜,夸奖我照顾她尽心尽力。我开玩笑说,少表扬一些,要是有人将我这个“优秀人才”“挖”走了,你就失去了一个称职的“御用”服务员。由于精神愉悦,营养跟上,老伴身体恢复不错,不长时间,从毛巾都难以拧干到可以主动做一些搓洗内衣之类的轻微事情了。
家里的百合花一天比一天开得艳丽。我们最糟心的日子过去了!
三年疫情,最流行的一句话是,时代一粒灰尘,落在一个家庭头上,就是一座大山。我说,是这粒灰尘,激发了人性的善良潜能,时时提醒我们,不能忘记了那些应该珍爱的人和事。我还说,这粒灰尘,落在我们家头上,幻化成了春雨春风,滋润起了亲情的葳蕤和爱情的蓬勃。
(2023.2.6 于潜江)
【2】来自网友【爱生活的孔雀 af】的最佳回答:
还是小城市
【3】来自网友【文丰山】的最佳回答:
关于养老的居住地,这跟本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个人爱好,经济能力都有关联。身体健康的老人,心态又开放的老人,对环境的适应性强些,有经济能力的老人,若思想开放,想法多些。反之,如果是身体比较弱,对环境的变化,更影响生活,身体健康的,这类老人,他自己都不想变换环境。
所以,养老首先是原居住地为主,要想变换环境,首先是身体健康,思想开放,有一定宽松的经济能力。
一线城市,与小城市比较,一线城市,交通方便,医疗资源丰富,不足之处,喧闹,空气质量差。小城市,物价便宜,空气要好些,医疗资源差。
所以,养老居住地,根据自己的情况,多与子女商量确定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