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为什么我们要读历史?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爱国者 ws】的最佳回答:
历史里能找到我们每个人的影子。
五千年的政治制度变动很大,但是人性却很少改变。
如果把我们现在的生活比作实践的话,历史就是一本理论教科书。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印证理论。
理性吃“古人的瓜”,以古鉴今,在如今信息过度爆炸的时代,防止“不让子弹飞一会”的反转一而再地刺激和消费每个人脆弱的感情,或许是历史最能带给我们的直接意义。
读历史可以读出认同感
对于我们来说,历史的基础功能是为了构建个体对于家国的归属感,群体对于民族的共同记忆和文化信仰,正如“龙的传人”之于华夏儿女那样。
鲁迅说: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
我们从哪里来?当我们翻开历史,我们就知道华夏文明的融合发生在黄帝和炎帝时期。
炎帝黄帝发生争斗,他们的结果不是消灭或者吞并,而是融合,这本身就是一个创举。
正因为黄帝和炎帝为我们注入了“美美与共”的基因,所以我们的文明到一直延续到今天。
读历史让我们对炎黄子孙的深意又有了更进一层的了解,这些就是是读历史的用处。
所以在华夏儿女、炎黄子孙这种情感认同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了解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历史。
而不是站在外国人的角度发出“外国空气如此香甜”之类的谄媚之语。
读历史可以通人性
庄子曾讲过一个故事: 有位厨师,宰杀牛的技巧高妙无双,如舞蹈般令人迷醉。
文惠君问厨师:你如何习得如此绝艺? 厨师答:我开始宰杀牛时,也是笨手笨脚。但我用心研习。三年过去,我眼中已经没有全牛,刀刃游走于牛体,全然碰不到半点骨头。又三年,我已出神入化,整头 牛牵过来,从我的刀下走过,就是上好的烤牛排。
庖丁解牛,说的是技巧。—认知人性的技巧! 高手认知人性,如庖丁解牛,浑然自成。
但现实中的人,可能不太喜欢让我们拿刀切来割去。如果你一定要这样做,警察叔叔会让你好看。 所以历史,就成为我们认知人性的最佳范本。
人性是简单的, 却又极其复杂。 行走在历史里,你会看到金圣叹的狂,陆游的苦,李贽的狷,辜鸿铭的怪,王维的艰难……每个人都是时代的镜子。
可时代又是什么? 时代不过是人性的集成。漫长的历史尘烟中,总有些东西万古不易,这东西,就是人性本身。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在历史中,读到白居易,读到苏东坡,读到阳明先生,读到唐伯虎,读到孙权,读到赵匡胤……读到历史上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其实不过是在解读我们的心,解读人性本身。
说到底,一切读历史的终极目的,无非是趣味,怡情,知性,最后回归于我们的心, 回归于认知本身。
读历史可以明得失
现实,不过是历史的回放。所以有人说,阳光下面没有新鲜事。现实发生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投影。
于古人,我们是未来;但于未来,我们亦是古人。
曾在先祖身上涌流过的热血,奔腾的激情,承受过的苦难, 体验过的欢愉,在我们身上丝丝如是,感同身受。
我们在历史中最渴望的,不仅仅是对于人性的认知,还有智慧的生活方式。
当我们生活失意失落时,你会想起无数历史人物在功成前的坎坷,会想起 1300 多年前那篇《滕王阁序》:“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此时,我们的心中又充满了对现实的不屈,燃起了战胜现实的斗志与对未来的希望。此刻,我们从历史中读到了自勉。
通过历史,我们知道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我们要常回家看看;
通过历史,我们知道了“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我们会更加珍惜朋友情谊;
通过历史,我们还知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我们也终将沉淀成历史书中的千万页中的某一页,这时,我们又从历史中读到了珍惜,那份对亲人朋友以及对眼前一切的那份珍惜。
我们还从历史中读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样的选择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这都在我们的现实生活给我们启示,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在历史中,我们读到的那些熟悉而陌生的人物,有书生,有诗人,有学者,有帝王,所有这些人都致力于一件事: 获得智慧。 这就是我们读历史的价值,也是生命存在的意义。
读历史可以“会”古人
历史是一本故事集,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故事充满了乐趣。
故事中有千百年来的无数帝王,嫔妃,忠臣,奸臣,武将以及百姓苍生,我们沉醉其中的人物与故事,仿佛穿越了时空,走进了书中或是影视中的历史,庙堂之上看尔虞我诈,烽火边城听鼓角铮鸣,望刀光剑影,黄尘古道离合关情,聚散皆是缘……
比如皇帝在我们想象中可能是高高在上,端着架子,很有威严,不容侵犯。
但看过历史才知道,宋仁宗被他的皇后搞伤了脖子,挂了彩。
为了罢免这个皇后,大臣们在朝议的时候还建议宋仁宗露出自己的疤痕向大臣证明自己确实被“揍了”。
这和想象中的皇帝是不是有很大反差?
还有董卓之死为什么抬高了京城的肉价?
因为他被吕布杀了以后,引起京城百姓弹冠相庆。
大家一开心便要喝酒,一喝酒就想吃肉,几十万户的百姓都想吃肉,结果肉价就暴涨了数倍。
董卓在百姓眼中是坏人,他的死却帮屠户创了收。
看看这些小故事,会让古人的形象在自己眼里更加生动,仿佛穿越时空的交流。
历史可以帮助我们跨越时空与古人对话,让我们更形象生动的感知前人。
【2】、来自网友【有书共读】的最佳回答:
说到读史,我推荐钱穆《国史大纲》的课堂笔记版《中国通史》,这本书用十多万字的简短篇幅就将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脉络梳理了一遍,是很好的史学入门读物。
既然谈到了读历史,我就简单地分享一下如何读历史类书籍。
我认为第一步是选书,我把历史书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的历史材料,比如二十四史、历史学研究专著等等,这类书门槛较高,一般是写给历史学者的,不太适合通识学习。
另外一种就是面向普通读者,这种书可读性比较强,笔法幽默,简洁有力,比如我们本周共读的《中国通史》。
还有诙谐历史写作的代表《明朝那些事儿》;也可以是研究某个历史细分领域,但是文字是以小说写法表现的书籍。
代表人物就是张宏杰,他的书《顽疾》是研究中国古代官员腐败问题的,还比如研究乾隆盛世的《饥饿的盛世》。
还可以根据出版社或者出版系列来选书,个人就比较喜欢甲骨文丛书,比如讲述苏联解体《失败的帝国——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有日本元史专家杉山正明的《忽必烈的挑战》、《蒙古帝国的兴亡》,有讲述英国中世纪历史的《金雀花王朝》,这本书的译者陆大鹏翻译的其他书也推荐。
这类兼具可读性和学术性的书,阅读门槛就比单纯唠嗑式的书要高些,也更严谨些,推荐进阶阅读。
选取一本适合自己的好书后,第二步就是阅读了。对于《明朝那些事儿》系列等书,可读性很强,当看《故事会》读下去就行。对于稍有难度的书,个人阅读顺序是:网上的书评和简介——序言——目录——正文——书评。
有些书一上手可能有些难度,就需要把握主要脉络,可以通过网上的书评了解大概,降低自己的阅读门槛;
其次是书的序言,一般都会将书的写作背景和大概内容以及作者信息进行介绍,对阅读全书是很有帮助的;
最后就是正文,推荐按照顺序阅读,全书读完后按照自己的兴趣点,可以反复阅读某些章节,比如傅高义《邓小平时代》的某些章节我就反复阅读过好几遍。
最后是书评,阅读之后再看书评,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也可以自己写书评,让不同的想法和感受碰撞出火花。
如果是外国图书翻译过来的版本,更加进阶的阅读体验是读一读英文原版,因为翻译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有删减。
第三步是阅读之后需要做复盘,读书重要,读完后的思考更加重要。阅读之后有人喜欢做笔记,有人喜欢画思维导图,这些都是很好复盘的方法。
我自己比较喜欢直接在书上批注,如果发现对某一主题非常感兴趣,就会找相关的书继续阅读。比如在拆解《极简欧洲史》时,我发现自己对标志中世纪结束的 1453 年很感兴趣,于是我详细阅读了《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让知识更加丰满。
简单分享了我个人读书的方法,这属于方法论,是具体的操作,在具体地行动之前,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要读历史这种没什么实际用处的书?”
我的回答是,读历史是无用的,但是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储蓄起来的知识会在将来以一种意外的方式给你惊喜,但是这么说还是很抽象,有点云里雾里。
直到我读了钱穆的《国史大纲》,我觉得找到了一个让人信服满意的答案。
钱穆在《国史大纲》的序言中,认为读历史的人应该具有以下信念:
一、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自身国家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展。)
任何国民都应该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有所了解;懂历史的人都会对历史有一种温情和敬意;而保有历史温情的人会客观地看待自己国家,身边的社会,不偏不倚;
有更多有独立思想的人,国家才会兴旺发达,产生的进步才是民族的进步,是和历史割不断的、有渊源的进步。
这就是钱穆对“为什么要读史”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