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如何欣赏晏殊最有名的词《清平乐·红笺小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夏梦听荷 846】的最佳回答:
这是一首怀念知音的爱情诗。为什么千古传诵?因为此词的艺术魅力就是,婉约,闲雅,情趣。写艳情而不艳,写哀愁而不哀。闲雅纵容,势而不刻。晏珠许多词艺术功力巧妙,以婉约著称,风流蕴情,湿润秀洁,亦天无比。
红笺是一种精美的小幅红纸,用来题诗写信。晏珠用此来抒情表达思念的红笺小字,细腻新颖,有高雅气,书香气,清新脱俗。暗示对此女情深意重,构造出婉约的离别意境。
晏珠《清平乐-红笺小字》原玉: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注释:
鸿雁 : 古人认为鱼雁都能传书。
西楼: 古代女子闺房,一般在西边,如西厢,西宫,西窗等。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上片抒情。“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语言看似平淡,实包含无数情事和无限情思。然后便抒发无从传递的苦闷。以“鸿雁在云鱼在水”的构思,表明无法驱遣它们去传书递简,因此“惆怅此情难寄”,运典出新多风趣。
下片借景纾忧。用斜阳衬托背景,让人感到红日偏西,照着楼头眺望孤独的影子很凄凉。“遥山恰对帘钩”写出远处山峰遮蔽愁人的视线,隔断离人的音信更惆怅难遣。“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给人以有余不尽之感,唯有相思之情,跟随流水悠悠东去而已。
总之这首词情景生动,情思悠长,表现最真挚的感情,又因清新脱俗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所以为历代人推崇经久不衰。
晏珠简介:
北宋早期宰相,著名词人。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任宰相时的名臣范仲淹, 欧阳修,富弼和词人张先等均出其门。他儿子晏几道也是当时著名词人,被称为“二晏”。晏珠的《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以对工巧流利著称。
图片: 网络侵删
【2】、来自网友【生泉楼主】的最佳回答:
《清平乐.红笺小字》,是北宋诗人晏殊所写的一首怀念知音之作。
在这首词中,晏殊以淡雅清新的语言,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把相思爱慕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
原文:
清平乐•红笺小字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晏殊的词,语言明丽清新,声调和谐流畅,娇而不艳,艳而不俗。抒情叙事之间,有种闲雅旷达的君子情怀。
这首词以“红笺小字”为题,意在表达写满思念之情,怀恋之意的红笺,就像眷恋知音的一颗相思之心。他怅望着天上的飞雁,凝视着水中的游鱼,怀揣着写满相思之情的红笺,怅恨着这相思之情不可传递。
古代交通信息落后,古人常以鸿雁传书,鱼传尺素,飞鸽传信这些意象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晏殊在此处以“鸿雁和游鱼”两个意象都不能传递相思之意,言极心中之怅恨。感怀青山依旧,绿水空流,不见知音之面,连一点音讯也不可知的愁苦。
斜阳,西楼,意言红日将落,一日将尽,日复一日,长夜漫漫,帘外山遥水又远,帘内宝钩挂深愁。把一个相思怀恋之情表达得无以复加。
这首词中的一个个意象,紧紧地围绕着相思怀念这一主题展开,于平淡之中营造出一个使人愁肠难遣的氛围。读来愁而不怨,能让人生发无限的遐想来。
读晏殊的词,是一种美的享受。他的词多以婉约见长,于缠绵之中能抵达读者的心灵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