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你咋看待“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张安邦】的最佳回答:
这个领,不是一时的领,也不是永远的领,而是阶段性的领——
刚开始,一张白纸,彻底在门外的时候,师父需要指个方向,知道门朝哪。方向对了,就不怕不远,后面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入门之后,到登堂入室,之间如果想少走弯路,还是要有师父继续带领,指引最佳路途,总之,师父时时引领,是徒弟的福分。
我们中华武术,辗转流传千余年,个中精华,绝非个人天才,一朝得悟的产物,都是数代先贤集体智慧的结晶。
对于初学者而言,抄作业是最快的入门法宝,但是这个作业也超对,对与错,就是师父是否得到真传?又是否真心教授你?即使真心教授你,传授的程度又如何?
师父对徒弟是区别对待的,尤其是传统武术界,现代武术圈子里,也讲究人情世故,时代变了,其实圈子文化变的并不多,甚至有些“陋习”并没有变。
为什么我在“陋习”上加了引号,师父区别对待,这个今天也能理解,同一个父母,对子女还不至于一碗水端平,何况师父?中国是人情社会,古代讲求师徒如父子,那还要择徒相授,择心诚之人考察多年,才授以机要,更何况今天人情淡薄,家族观念在很多流动人口中都日益单薄,更何况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师门,仅仅靠学术传承维系,完全可以理解。
师父领进门之后,自己要勤学苦练,阶段性取得成果,师父自然会指引下一个阶段的练习方向,从入门、到入室,甚至守正创新,开宗立派,都未尝不可,但是步骤不能搞错了。
武术不是无源之水,更非无本之木,不能一上来就搞创新,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学、破、立”,是李小龙送个助教级大弟子伊鲁山度的签名照上的文字,其实就是注明了武学研修的正确路途,没有捷径,更不能随意跳跃。
当然,万中无一的武学天才,另当别论,毫无疑问,你不是!
迷时师渡,悟时自渡——
师父完成了他的使命之后,就是你自己个的事了。
但是不排除师父和徒弟一起成长,徒弟在进步,师父也在成长,碰到这种师父是一种福报,两人就是一辈子的亦师亦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指这个了。彼此都在进步,如切如磋,时时交流,今天的通讯便利,甚至可以实时交流。
多则惑,少则得——
师父指引的方向只有一个,但是达到这个方向的路途可能有很多,不要贪多,抓住一个法门,勇猛精进,对师父的“领”彻底落实到位。
这时候,“领”既有引领,也有要领的意思!
啥意思?
就是师父讲的方向你记住了,但是师父讲的具体练习的法门的要领你也要领会才行。
一个引领,一个领会,所以伯乐和千里马,两者缺一不可。
所以网友问的“领”,如何领?是师父的事;领什么,是师徒俩的事,尤其是徒弟的领会能力,决定了师父引领的速度。
好徒弟常有,好师父不常有,彼此惜缘,成就最好的自己!
关注张安邦,聊聊武林中的事!
【2】、来自网友【笔下点史】的最佳回答: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可以说是一句古谚语了,在很久之前就有这一句谚语。
师傅扮演的其实更多的是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是一个陪伴的作用,而不是雏鸟喂食一样,嚼碎了将其放到你的嘴里。要理解这句话,首先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那就是拜师之后,我可以传授你方法,也就是我可以传授你法门,但是成就如何就看你自己了。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句话其实是跟上面的相匹配,两句话无先后之分,都是强调了师傅以及弟子,前者是教学方法,后者是亲近关系。
在古代,“法”不可轻传,往往自己看中的弟子,可能要经历很繁琐的程序,需要先观察其品行,做事以及是否对自己的胃口。
收弟子并不单单是收弟子,更多的还是找一个结伴同行的“同路人”,在这条路上一起同行,师傅很大情况下还扮演着父亲的角色。
在成功收取弟子之后,往往不会立即教什么东西,很大的情况是先做基本功,假如是武馆的学徒,刚刚进来就是打杂,学最基本的站桩,不会一进门就给什么功夫宝典类的。
师傅不可能将所有的精力都给到弟子身上,所以往往将其领进门之后,以后的成就高低,就看你自己的领悟了。
【3】、来自网友【上善若水 9799】的最佳回答:
师傅只是指点做各种东西的步骤,或工艺流程。只是把你从一个无知带到有知,具体以后的发挥和展示,全靠自己的悟性。入门既不难,难的就是深造罢
【4】、来自网友【吕华 Musk】的最佳回答: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应该是佛教或道教用语,然后在民间流行。
比喻学徒工、如何学好一门手艺、要靠个人的智商和悟性,同一个行业、同一批学员、有的是状元徒弟、有的学成行业精英、有的学成专业人才,有的却一事无成。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你咋看待“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