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56 式半自动步枪为什么不设计成弹匣供弹?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顽强钢笔 ez】的最佳回答:
sks 和 m14 设计出来是用来准备打世界大战的,因此一种制造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适合全民皆兵的武器就这样出来了,不用弹匣 1 是成本 2 是容易丢没看刺刀都连在一起 3 是控制弹药消耗速度
【2】、来自网友【疯狗的轻武】的最佳回答:
56 半的原型,也就是 SKS 的设计从 1941 年就开始了,在那个时代,快拆可换弹匣这个概念虽然在冲锋枪、手枪这块领域已经流行开了。但对于步枪这种普遍装备的制式武器而言,依旧是弹夹的天下,即便是有弹匣—比如恩菲尔德,但也并不是用弹匣换弹,这个弹匣充其量只是一个可拆卸的弹仓而已。平常装弹依旧靠弹夹从上方供弹
SKS 也一样,它在 1943 年,随着中间威力弹的定型而重启。当时正是东线打的最热闹的时候,而对于一款新弹和新枪的研发只能尽可能采用现有的成熟技术,包括弹仓。
尤其是可拆卸弹匣这玩意既要满足结实可靠,也得满足低成本,这个对 1943 年这么紧促的阶段是不现实的。(到现在为止,很多步枪出故障的原因依旧是弹匣)
所以说,为了可靠性和赶工,SKS 采用固定弹仓、弹夹供弹
另一方面,10 发的弹容量也确实适合弹夹供弹,如果换成 AK 那种 30 发弹匣要是用弹夹装填,估计压都压不进去
外加 10 发的弹容量…一个吃瓜步兵得准备多少个备用弹匣啊?这额外的负重考不考虑了?额外的后勤考不考虑了?额外的损耗考不考虑了?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56 式半自动步枪为什么不设计成弹匣供弹?】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