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经济学中,经济行为被认为是理性的,即人们做出的决策都是基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然而,尽管经济学家一直试图通过模型和理论来解释和预测经济行为,但人们往往会做出看似不合理的决策。这被称为“经济行为非理性之谜”,对此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们也做出了不同的贡献。
心理学启示:卡尼曼与特沃斯基的工作
在 20 世纪 80 年代,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提出了“前景理论”,探讨人们如何评估和决策风险。他们的实验发现,人们倾向于避免损失而不是获取收益,即使两种情况风险相同。这个发现对金融市场、保险业和政策制定者有深远的影响,并为卡尼曼和特沃斯基赢得了 2002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实验经济学:塞勒和罗斯的研究
诺贝尔奖得主约翰·哈斯滕斯坦说,实验经济学是解决非理性行为之谜的最好方法之一。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德·冯·塞勒和丹尼尔·卡恩曼在 90 年代提出了“限制性理性”概念,认为人们的理性受到信息不完全、时间限制和认知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有其他学者跟进探讨,其中艾伦·罗斯就以理解拍卖市场中买家和卖家的行为而获得了 1994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行为金融学:思科特的工作
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行为金融学开始兴起,这个新兴领域探索了心理学和经济学之间的联系。行为金融学家理查德·思科特关注的是情感、社会和认知因素如何影响投资者的决策。他在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证明了这个领域的重要性,同时为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好的理解投资决策背后的心理因素。
结论
经济行为非理性之谜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心理学、实验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等多个领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们的研究在深入探究这个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引起更广泛的讨论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