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既然人的体温为37℃,那为什么在35℃ 的气温下,人们觉得很热而不是凉快?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11-19 23:34:05 32次浏览

关于问题既然人的体温为 37℃,那为什么在 35℃ 的气温下,人们觉得很热而不是凉快?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冰山上的牵牛花】的最佳回答:

其实“人的体温是 37 摄氏度”是模糊的概括。正常情况下,普通人腋下温度约 36 到 37 摄氏度,舌下温度约 36.3 到 37.2 摄氏度,直肠温度约 36.5 到 37.7 摄氏度,腋下以外的体表温度普遍低于 37 摄氏度。人的体温是波动的,它会在气温、湿度、一天的不同时刻、身体运动、健康状况等影响下波动。

而人体内部新陈代谢产生的热沿温度梯度流到温度较低的皮肤表面、散入温度更低的环境来避免过热。

环境温度升高到 30 摄氏度以上时,温度梯度较小,散热速度下降,核心温度升高,下丘脑发出“感觉很热”的警告。

身体出汗可以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其效果受空气湿度影响,在相对湿度 100% 时 35 摄氏度的气温是危险的,可造成人体核心温度过高而中暑,数小时内就可能致命。在相对湿度 100% 时 32 摄氏度的气温就能让人感到很不舒服。

如何让我们不热

1、多补水。人体散热主要是靠皮肤,而出汗是主要途径之一。我们需要多补水才能出汗。

2、吹风,吹流动的风也是主要的散热途径之一。这其中。流动的风指的是自然风等比较低于人体气温的风。这样才能带走身体散发的热量。而风扇造成的风虽然也有一定作用,但实际上没有自然风令人舒服。

3、直接接触。也就是直接接触温度远低于人体温度的物体。比如说吃一支雪糕或者吹空调就是此方法。

4、穿着清凉。因为 40%—50%的热量是从头颈部散出的,所以我们不能将它遮蔽的严严实实,需要有一定透气空间。

【2】、来自网友【猎奇动物社】的最佳回答:

这几天山东真的是能把人热成狗,最高温度超过了 37℃,在这种高温下,开风扇几乎是徒劳的。不过,有一个问题非常的奇怪,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在 36.5-37℃的,而人不仅仅在 35℃的气温下会觉得非常热,即使在室内 29℃的环境依然会觉得热,按理说,35℃和 29℃都是要远低于人体正常体温的,那么为何人在这种低于体温的环境中依然会觉得热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人感觉最舒适的环境

人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环境温度和湿度,科学的研究表明当温度在 18-25℃区间内,湿度在 40-70%区间内,人体感是最舒适的,当温度区间在 25-30℃,湿度小于 60%时,人会感觉到热,但不会感觉到闷,但是当湿度高于 70%以上时,人依然会觉得闷热,当温度大于 30℃,湿度高于 70%时,人会觉得闷热。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夏日,有时候温度不高,但是雨后依然会觉得闷热的原因,湿度太高了。当然,除了温度和湿度,人的着衣、风速、活动量、光照都是影响人感觉到舒适与否的因素。

为何环境温度比人体温度低,人依然会感觉到热?

我们还是从温度和湿度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首先是湿度。人类属于恒温动物,但是人在不同环境、不同运动量下新陈代谢的速率是不同的,所以想要维持一个稳定的体温,就必须要有很强的散热能力,这也是人类祖先为何会退化掉毛发的原因,毕竟全身被厚长的毛发覆盖,动物的散热能力就会变得很差,即使有爆发力,也是暂时的,比如猎豹的速度高达 120 公里每小时,但是在这个速度下,它只能坚持 15-30 秒,超过区间身体就会过热。

人类的祖先原本也是身披毛发的,但是在原始人自保能力比较弱的时候,打猎和躲避食肉动物主要靠的就是耐力,所以那些在进化中毛发消失的原始人活了下来。

失去了毛发,全身被可以排汗的毛孔覆盖,让人类成为了自然界中耐力最强的动物,这一点从人类的一个运动项目-马拉松就可以看出来了。但是,全身是毛孔也是有弊端的,尤其是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这个弊端就显示出来了,因为人的毛孔要排汗,但是空气中的湿度很高,这些水分子就会覆盖到毛孔上,从而阻挡毛孔的正常排汗,此时人就会觉得很热,即便环境的温度其实不算太高。

此时,我们无论是打开风扇还是空调都会觉得凉快,其中风扇是因为风把我们体表的水分带走,从而增加了毛孔的排汗能力,而空调则是会降低我们空气中的湿度,从而使得毛孔正常的代谢。因此,我们无论是在 35℃还是 29℃的环境中,只要湿度足够高,我们依然会觉得热。

其次是温度了。从理论上说,我们身体的温度只要比环境温度高,热传递就会一直进行,简单的说就是人体的热量活持续的散发到空气中,这样我们应该是会感觉到凉快的,但事实上当环境湿度在适宜的区间内,温度超过了 28℃,我们依然会觉得热,而且随着温度升高,我们会觉得越来越热,甚至环境温度不用到我们的正常体温,我们就已经“热成狗”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首先,人的不同部位的温度是不同的,人在发烧时通常会量口腔、耳朵以及腋窝,这是因为这三个地方的温度是相差不大的,在 36-37℃之间,但是人裸露在外面的皮肤的温度可是要比这个温度要低很多的,比如现在我拿额温枪量了一下胳膊的温度(没开空调)只有 34.5℃,然后我将空调开到制冷 28℃,不直吹,我的胳膊皮肤温度降低到了 33.8℃。

此时关键点就来了,我们裸露在空气中的皮肤温度竟然会比环境温度低,此时的热传递显然就是由空气到皮肤了,但是我们人体在不断的产生热量,热量出不来,必然会觉得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 35℃环境中会觉得热的主要原因。

当然,这并不能解释为何人在 29℃-33℃的环境中为何还会觉得热,所以我们接着来看一下人体散热的方式,人体的散热方式并不止有蒸发这一种,还有辐射、传导、对流这三种,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这后三种散热方式能够占到人体散热量的 70%。

但是,当环境温度越接近我们的皮肤温度时,这三种散热方式会慢慢地减少,甚至失效,只留下蒸发的一种方式。这就好比本来我们把空调开到了 23℃,突然被人调到了 30℃一样,身体的散热能力变差了,可不就觉得热了吗?

第三,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即使在夏天,你用 30℃的水洗澡都会觉得凉,但是在 30℃的空气中,我们反而会觉得热,从根本上说,水和空气的温度是一样的,按理说人的体感应该也是一样的,为何却截然相反呢?

其实,问题就出在传导上,空气的传导能力非常的差,热导率只有 0.023W/(mK),但是水的热导率却非常的强,高达 0.6W/(mK),是空气热导率的接近 30 倍,所以当人处于 30℃的空气中时,热传导是非常慢的,这不会对我们身体的散热带来多大的帮助,但是放到水中,人体的热量会迅速的进入到水中。

因此,空气的热导率较差也是人在不及正常体温的环境中依然会觉得热的原因,这也是工业中,尤其是冶炼,放在空气中极难冷却,但是放到水中会迅速冷却的原因。

写在最后

人体的内部其实是一直在产生热量的,这些热量通常会通过辐射、传导、蒸发等方式排出体外,从而使得人的体温在正常的区间内。但是,当环境温度越接近人体表面温度时,人体的散热能力会逐渐的变差,最终只剩下蒸发,热量无法及时的散发出去,人必然会觉得热了。

同样的道理,在温度相对较高,湿度也极高的环境下,人更容易觉得闷热难耐,这其实是空气中过高的湿度将蒸发能力也进一步削弱导致的。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