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连坐式孝顺”让子女很反感,老人却认为理所当然,你认为呢?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小而唯美】的最佳回答:
表姐家孩子满月宴,我妈让我转 1000 给她,她帮我上礼,但我结婚时我表姐根本没来啊, 我才不乐意呢!但是我妈又不开心了,认为我不孝顺。
国庆我表姐家孩子的满月宴,我妈打电话让我转 1000 给她,她帮我上礼。
我说:“妈,干嘛要上礼啊,我结婚时她来都没来!”
我妈的回答是:
“上礼多我才有面子啊,代表我女儿嫁得好,比他们强!你懂啥啊,我还会害你吗?”
我很生气,说我肯定不会同意出这钱,我又不是冤大头,钱都打水漂了。
我妈又开始了哭哭啼啼,说:“你们都厉害了,不知道孝顺……礼钱又不会浪费了,以后你们有事办酒席,他们会随礼的啊!这样我多没面子啊!”
我第一次对我妈说:“面子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就是因为好面子,你礼钱次次都加,结果别人回礼更少,有的都不来了,你看不出来啊!再说了,现在我们在城市都不办酒席。”
“我家孩子出生我也没办啊,人家就理所应当的收礼钱,我钱是大风刮来的啊!”
我妈沉默了,然后挂了电话。
后来我听我朋友说,我妈为了面子用自己的钱帮我上礼了,只是为了面子!
我还记得每次我回家时,我要坐高铁她都不让,非要我开车回去,一千多公里啊,累得不行。
她觉得开车有面子,出去时开着窗户和邻居聊天,一张嘴就是:“我家闺女的车,孩子有出息了,我也能享福了!”
那得意劲,真的是我都不好意思!
爱显摆,爱在亲戚面前表现得很有钱的样子。
其实她爱显摆就显摆吧,最怕的就是为了面子要出高额的礼钱,真的是傻啊,拿 1000 块买米面油不好吗?一年的都够了!
我凭什么辛辛苦苦赚的钱给别人啊!
换句话说:你显摆了有什么好处,高人一等吗,还不是吃喝拉撒睡,有啥区别啊!
所以老人的观念很难改变,说实话这种他们认为的孝顺,真的就是愚孝,自己过好就行了,想那么多干啥啊!
【2】、来自网友【真诚生活语录】的最佳回答:
我妈要求我们必须去看三姨,到了三姨家,三姨并不高兴,她说没时间招待我们。她偷着给邻居说:“我这姐就是混好了,回来炫耀。”我妈听了眼泪直流,吃饭的时候三姨又说我妈一把年纪了,还这么多事。最后我爸的一番话,才让我们明白了一个大道理。
01
我的母亲总是要求我们,有时间就多去看看你三姨,买点东西,千万别空手过去。从我记事开始,这样的事情便开始挥之不去。
我和哥哥不管是小时候还是成家之后,母亲总是这样叮嘱,特别是成家之后,对母亲的行为有时候特别不解,好像上辈子她欠三姨的,而我们这些晚辈只是帮她还愿的工具。
所以有时候在我们家经常会充斥着一个声音:“我不想去走亲戚”。最严重的一次,是我刚结婚的头几年,那时候三姨刚从北京回来,回到了农村。我母亲的一个行为,让媳妇很厌烦。
三姨回来的第一年,无论是过年这样的大节,还是平时的小节。母亲都会说:“你们买点东西,抽个空去看看你们三姨,别人还不说这回来了,这些当晚辈的没一个来看我。”
有一次我记得是一年的中秋,我本来跟媳妇约着去看灯光秀。但是前一晚母亲又提出一个要求,让我们第二天清早开车带着她和父亲一起回去,去给三姨家送礼。我媳妇有些不情愿地说:“怎么就你们家规矩这么多,现在谁还讲究这些,怎么没见你表哥表姐来给你们送礼啊。”
媳妇虽然话说得有些重,但也不是没有道理,这些年都是我们去给三姨家送,三姨家的孩子除了刚回来的那一次,我们家接吃饭来过之外,从来没来送过东西。
02
我不想扫了母亲的兴致,安慰媳妇说:“我们就当是去野外踏青了,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踏着还没散去的月光,我们清晨出发,一大早就到了三姨家。
因为父亲经常给我们说,你母亲一辈子就是这样,生气的也是她,要去做这些事情的也是她。我理解母亲的心,她之所以这样做,是心里把三姨这个妹妹看得特别重。
以前我们曾埋怨过很多次,包括哥哥和嫂嫂,经常会说:“我妈就是恨不得我们每一个人给三姨当孙子,她就觉得高兴。以前我们混得不好是这样,现在日子好了还是这样。”
直到父亲告诉我们一些事情,我们才明白,母亲一辈子就这样了,改不了也放不下。母亲是家里的老大,三姨是家里最小的妹妹,下面还有 2 个舅舅。一家 5 个孩子,三姨最强势。母亲出嫁的那一年,外婆就走了,临终前给母亲说了一句话,一句掏心窝的话。
外婆说:“你们姊妹几个都比较老实,就老三机灵一点,她虽然有时候很狡猾,但对家里人其实心挺好的。你这个当老大的,以后在兄妹之间要把好这个关,别把关系弄僵了。”
这件事父亲有过亲身体会,他和母亲恋爱的时候,村里经常有人会说一些闲言碎语,说我母亲嫁了个没钱的男人,以后就等着吃苦头吧。母亲不会说话,只听着。但三姨总会找机会还回去,三姨会说:“哎哟,有些人家的女儿一把年纪了都嫁不出去,急死人呐。”
三姨这其实是在维护自己的姐姐,她在外面的强势,有时候恰好让这个家有了一些安全感。虽然母亲是老大,有时候很多事情都仰仗着这个妹妹。特别是母亲出嫁之前,更是如此。
因为知道了这些,我虽然没给媳妇解释太多,但还是安慰她去一下,别扫了母亲的兴致。我们一家人买了很多东西,开着车就出发了。但没想到的是,三姨的一句话,让母亲哭了半天。
03
三姨看到我们来了以后,竟然说:“没事别老来回跑,自己也没空招待。”最后她跟邻居说的一句话,让母亲偷着抹眼泪。父亲赔着笑,化解了尴尬。
我们到的时候,还没到中午,三姨在门口洗衣服。见我们到了之后,三姨接过我们手中的东西说:“哎呀,这么远跑回来做什么,我这一天也忙得很,哪来的时间招待你们。”
父亲说:“你姐这个人你还不知道啊,再远也要来看你这个妹妹啊。又不是别人,不用招待什么的,我们喝口水,让你姐和你说会话,我们就走了。”我们几个晚辈都没说话,心里觉得三姨有些过份了,现在谁是缺那一顿饭么,不是母亲坚持要来,我们才不愿意呢。
母亲大大咧咧地在三姨家里走来走去,姨夫当时不在家。所以母亲就想着帮忙打扫一下卫生,拿起扫把就开始在大厅里面扫来扫去。她这个人就是闲不下来,到了外面也一样。
三姨从楼上下来,看到扫地的母亲说:“放着吧,谁还要你扫地啊,这活用不着你在这图表现。”说着,三姨就朝门外走了出去,我妈估计是无聊,想跟着出去转一转。
到了门口,刚好隔壁的一户人家在外面,三姨看到后说:“哎,你看我这姐,真不知道怎么说,过个普通的节非得过来,我还得去买菜做饭。现在混得好了,也用不着这样炫耀吧。”
那几年三姨因为在北京的超市开不下去了,回了农村,表哥表姐自从回来以后,也没个好工作,日子过得很一般。反倒是我们,有点后来居上的感觉。以前我们都是三姨嘴里没出息的孩子,受不了大城市的压力,没留在北京。当你我在北京,就被三姨说了很多次。
04
三姨没想到的是她的话让在门后边的母亲听到了,母亲转过身眼泪不争气地流了出来。父亲察觉到了,很快领会到了什么,让我做了一件事。
母亲一个细微的举动,父亲马上心领神会,给一旁的我说:“你妈肯定又听到什么不好的话了,你去和你三姨一起买菜,顺便把账结了。”我虽然心里不乐意,但还是去了,还给姨夫买了酒。
父亲这个能力完全是和母亲在一起锻炼出来的,这么多年因为三姨的话,母亲没少流泪。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这些晚辈有时候不太愿意和三姨走动的原因。
因为三姨的强势,舅舅和三姨家很少来往,晚辈之间和表哥他们更是很少联系,有时候甚至还不如一个陌生人关系走得近。三姨在外面总会说:“2 个舅舅没良心,忘了本。”
在饭桌上吃饭的时候,三姨又说起当初我去北京时候的事情,她说:“以前到北京我多么不合群,非要搬出去住,浪费钱。和表哥表姐联系的也少。”现在混得好了,是想回来看笑话吧?
我会心地笑了笑说:“以前都是自己不懂事,不懂三姨的好哦。”父亲听我这样说,显得很高兴。母亲则会说:“亲戚之间还是应该多走动,这样才亲热一些。”
饭桌上的姨夫话比以前要少很多,可能是因为这些年落差比较大。但我给姨夫敬酒的时候,姨夫也会说:“你三姨和姨夫这人嘴巴大,喜欢说,你们这些当晚辈的可别往心里去啊。”
母亲这个时候又流泪了,三姨见了马上说:“你这人一辈子没什么出息,都这么大年龄了,还跟个孩子一样,有什么事情动不动就流泪的。”父亲回了一句,人年龄大了是这样的。
父亲给母亲递上纸巾擦掉眼泪,我则是觉得三姨说话还是那么不留情面,搞得大家总觉得左右都做的不是。在回去的车身,父亲的一席话让母亲喜笑颜开了,我们心里也坦然了许多。
05
母亲这种:“连坐式孝顺”的习惯是源于她心底对亲情的一种执念,有时候要求的也是她,生气的也是她。反而是和母亲过了半辈子的父亲,看得清楚,也想得明白。不仅要安慰伤心的母亲,还要平衡我们内心的不解。
在回去的路上,我开着车,母亲和父亲坐在后排,父亲说:“怎么啦,我家的大美女又被妹妹的话给气着了啊。”母亲锤了父亲一下,说他老不正经了。
父亲笑了笑说:“你现在理解为什么孩子们有时候不愿意去做这些事情了吧,你这个主事人有时候都不高兴,你觉得孩子们听了那些话,看了那些事情,心里能没想法吗?”
母亲这个时候总是格外的安静,就像一个听老师教育的孩子一样。而我心里总是会心一笑,这个道理其实在我心里是明白的。坐在一旁的媳妇也是懂非懂的样子。
父亲淡淡地说:“你们当晚辈的有时候也理解一下你妈这个人,以前刚跟她在一起的时候,我也觉得她事多。但是时间久了,其实就会发现亲情是永远割舍不了的一个东西。”
你们三姨和你母亲都不是什么坏人,起码她们不会在你们背后使坏,故意让你遭受一些损失,这就是亲人和陌生人的区别。我笑着说我早就明白了,媳妇也终于领悟了父亲的意思。
只是转过头来父亲还是说了说母亲,孩子们也都有自己的生活和想法,我们这些做老的也不能为了一己私欲就要求孩子们做这做那,相互理解一下吧,一切轻易都放在心里,那才是真情。
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父母的这种:“连坐式孝顺。”会让做子女的不解,觉得自己活得太过卑微,太想不明白事情。父亲的话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对于我们而言,我也知道了如何做更合适。
06
父亲让我明白了“连坐式孝顺”的利与弊,也教会了我们作为晚辈应该如何正确地去取舍这些东西,有些东西其实存在必有道理,没有绝对的错与对。
☣:长辈的这种习惯源于那一辈人的成长经历和对老一辈人的承若
外婆临终时候的话,让母亲记了一辈子,我想舅舅和三姨关系的疏远是她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她有时候会潜意识地要求我们亲近三姨,甚至是讨好三姨。
相对于她心中的这种执念,有时候对我们晚辈的考虑会少一些,所以很多时候晚辈会和这样的父母发生争议,总觉得父母在左右我们的生活,强制我们做不愿意的事情。
☣:有时候越是在乎的人,越容易受伤,这个千古不变的道理在这里也适用
就像我父亲说的一样,要求你们的是你母亲,最容易被三姨伤到的也是你母亲。母亲是主事人,正是因为她在乎,所以三姨的一句话就可以让她流下眼泪。
这其中肯定也有委屈,也有不解,甚至也有过怀疑。母亲有时候也会气着说:“以后再也不去你三姨家了,做了好事还不讨好,还被背后说坏话。”但是转眼,她就忘了这话。
☣:年轻人的抵触更多的其实源于心中和上一辈亲情的隔阂,并非完全源于父母的行为
很多人觉得自己之所以很反感,就是觉得有这样的父母,太过于注重表面工作。其实这只是很表象的理由,更大的原因在于我们相比与上一代人,对亲情的淡化现象要严重得多。
我们可以为了兄弟,朋友,甚至是一面之缘的陌生人风里来雨里去。但我们有时候不愿意花半天的时间去看看那些所谓的亲人,骨子里就有这样的潜意识。只是父母的行为引发了这种潜意识的抵抗,让我们对这种连坐式的孝顺变得更加抵触。
一个人的潜意识会影响他对事物的判断,判断的结果会决定他的行为举止。所以是对是错,跟每个人对孝顺的定义,对亲情的理解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虽然也不喜欢三姨的一些为人处世,但现在的我们逢年过节还是会去看三姨,这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不让母亲有更多遗憾。至于在我们内心如何定义三姨,其实没那么重要,为了朋友可以,为何为了母亲,为了亲情我们就不能做一做表面功夫呢?
父亲说:“你母亲一辈子的习惯想改也很难,你们能理解就尽量理解一些,有事的时候就忙自己的事情。埋怨的话听听就行了,过去之后,是什么关系还是什么关系。”这就是我现在的态度。
对于这种:“连坐式孝顺”你们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和看法?欢迎大家分享和指正。我是[玫瑰][玫瑰][玫瑰]关注我看更多真实的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