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家庭中,拎不清的老人,早晚会拖垮子女”你怎么看?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杨丫丫生活日记】的最佳回答:
我身边就是这样活生生的例子,一起来看看刘姨的故事。
刘姨是同事的妈妈,一直非常强势,走哪都要说一不二。嫁给刘叔后,要求刘叔必须听她的,无条件服从,否则就会又哭又闹,寻死觅活的,甚至会找到单位领导来解决。
年轻时的刘叔,也是血气方刚的,可经不住刘姨多次折腾,也就败下阵来,凡事都让着她,图着能过个安宁日子,因此这些年来倒也相安无事。可惜刘姨命运不好,不到五十岁,一直疼她让她的刘叔就因病去世了。
刘姨有两个孩子,老大是女儿,小的是儿子,都在同一家企业工作。刘叔去世后,正好女儿小芳也结了婚,又生了孩子。于是小芳就把妈妈接到自己家里来,既可以帮自己带带孩子,也让妈妈散散心,免得一人在家胡思乱想。
刘姨很勤快,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窗明几亮。孩子也带得好,白白胖胖的。饭做得更好,天天给女儿女婿换着花样吃的,几个月下来,两人都长胖了。
刘姨哪都好,唯一不好的就是在女儿家依然保持着她的强势,大家必须都要听她的。
刚开始,女儿女婿都让着刘姨,反正也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再加上她的心情也不好,她说怎样就怎样吧。
最初刘姨只说说自己的女儿。慢慢地,刘姨越管越宽,对女婿张强也不放过了。
俗话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可刘姨看张强,则浑身都是缺点。张强吃饭声音大了一点,她说张强没教养。张强在家里抽烟,她说把墙熏黑了,张强只好躲到卫生间去抽。张强下班回来晚了,她说是故意的,是偷懒不干家务活。诸如此类鸡毛蒜皮的小事,没完没了。
张强脾气很好,一天被刘姨唠叨,心里还是有些冒火。不过看着小芳对自己不错,老人每天做那么多的家务活,也就不吭声了。
刘姨的儿子小明,结婚生子后,也需要刘姨给带孩子。儿子的房子小,环境不好,刘姨不喜欢去,于是就把孩子接到了女儿家。刘姨这样做,虽然女儿女婿心里有些不愿意,可也不敢说什么。
孩子来了不说,刘姨又让小明和媳妇天天到姐姐家来吃饭。她说我不能只给女儿做饭,也要给儿子做饭。
于是乎,小明两口子每天只要没事就会过来吃饭,可从不掏一分钱,连一根葱都舍不得买。刘姨每天还要换着花样做饭,鸡鸭鱼肉不停,小芳家每月生活费激增,刘姨视而不见。
有一天,张强有事急着用钱,让小芳拿钱给他,小芳却说没钱,张强这才知道小芳把家里的钱都给刘姨了。原来刘姨闲来无事,在院子里老太太的带领下,学会了炒股。刚开始股市行情不错,多少还挣了一点。可渐渐地行情不行了,股票就开始赔钱了。刘姨不甘心,不停地往里投,越投赔的越多,最后自己的养老金都搭进去了。
于是刘姨就向女儿借。女儿劝她别再投钱了,就此收手。可刘姨又哭又闹,还给亲戚朋友打电话,说女儿不孝。小芳不堪其扰,只好给钱,图个清净。
张强很生气,要回了自己的工资卡,各花各的钱吧,否则自己的钱全被丈母娘整光了,家里一点积蓄都没有。
过了不久,小明又出事了。原来小明经不住引诱,在外面和人赌钱,被人下套了。刚开始几天,赢了不少。渐渐地,就开始输钱,最后输光了存款不说,还借了高利贷。小明没办法了,又来找刘姨。
刘姨自己的钱都扔进了股市,哪还有钱?一把鼻涕一把泪,让小芳拿钱出来救弟弟。小芳也没钱呀,全被老妈拿去买股票了。可刘姨不管,就是向小芳要钱。毕竟是自己的弟弟呀,小芳只好厚着脸皮求自己的老公。
毕竟是自己的小舅子,张强不能见死不救,他同意拿出十万块救小明,但是小明要写一个借条,以后有钱了还给他。小明同意写借条,可刘姨不同意。她说都是一家人,写什么借条,搞得那么生分干什么?姐姐帮弟弟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张强气坏了,给妻子下了最后通牒,借条必须打,还增加了一个条件,让刘姨自己去过,不要再在他们家搅和。否则离婚。
小芳为了救弟弟,也为了自己的家不要散掉,答应了李强的要求,请妈妈离开了自己的家。
至此,小芳家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2】、来自网友【我只要阳光】的最佳回答:
住在同病房的人对赖阿姨说:“您老人家真有福气,看您的小儿子把你伺候得真好!”76 岁的赖阿姨却说:“我有 3 个儿子,老大老二都有稳定的工作,就数这个老三没本事,人家都有工作就他闲着没事干,他不伺候谁来伺候?”此话一出,小儿子什么也没多说,拿起一根烟走到阳台抽了起来。
小儿子一家在县城租房,只为孩子读书方便。可是父亲一个电话打过去:“你赶紧回来带你母亲去医院,她病了。”小儿子放下电话就赶回来了,问母亲哪里不舒服?
赖阿姨说:“感觉全身都痛,哪都不舒服,也说不上来什么病。”
“那就去医院,做个全身检查吧!”
去了医院一一做了检查:心电图 CT、彩超、核磁共振,医生说什么事都没有。
赖阿姨不相信,觉得肚子也不舒服,非得做个胃肠镜检查,小儿子听从建议给她做了。
检查结果一出来,赖阿姨马上问:“会不会得肠癌了?”
医生笑着安慰她:“老人家您不要担心,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只是肠道有些炎症,开点药吃一吃就会好的,放心吧。”
赖阿姨非得住院一个星期,说是住在医院放心,好得快一点。
医生没办法,无奈地对赖阿姨说:“您身体没什么病,您得的是一种心病,这种病很难医。”
住院期间,大儿子打电话来了。赖阿姨很开心,逢人就说:“我家老大真有孝心,又能干,做了快 20 年的领导,下属都有几十个,都被我儿子管得服服贴贴的。”
二儿子和二儿媳也打来电话问候,赖阿姨表现得特别激动,和儿媳妇聊了半个多钟。一放下电话,就对病友说:“我家老二想得真周到,儿媳妇还叫我安心住院不要怕花钱,把身体养好了再回家,太贴心了。”
隔壁床的一位家属说:“您老人家教导有方,孩子们都有本事又孝顺。看看你家小儿子多有孝心,把您伺候得真好。”
赖阿姨听到这话却明显不开心了,不假思索地说:“我 3 个儿子当中,老大老二都有稳定的工作,都有本事,过几年退休了,退休金会很高的。就剩这个老三没工作最没出息,他闲着没事干,不伺候我伺候谁?就端端茶递递水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是的,老三没有正式的工作,平时就在建筑工地上干活。上半年挣不到钱,遇到刮风下雨,休息十天半月也有可能。到下半年了收入还算一般的,忙起来一个月不休息,每天能赚到 300 元左右。
老三有一儿一女,儿子已经结婚,女儿刚大学毕业。
本来一家人生活在农村,可自从儿子结婚生子以后,老三的儿媳妇就不愿意在农村生活,还非得把孩子接到她上班的城里,说是为了让孩子早点适应城里的氛围,到时就在城里上学。
这也是有道理的,毕竟,稍微有点能耐的人都不愿意把孩子留在村里,农村的教育也跟不上。
所以,老三就听从儿子儿媳的建议,在距老家 30 多公里的城里安顿了下来。
这下,经济压力更大了。好在一家人和和睦睦,两个年轻人努力上班挣钱,老三媳妇负责带孙子,老三在建筑工地做。建筑工地没事做的时候就换他带孙子,让媳妇去做一做钟点工。
可是,只要赖阿姨有点头疼脑热,第一个电话肯定是打给老三的。哪怕他正在上班,父亲也会要求他马上回去,不会考虑他也要挣钱补贴家用的。
赖阿姨可是有 3 个儿子呢!可每次不管有点大事小事,都成了老三的事。
有一次,父亲也感 冒了,喉咙痛。赖阿姨马上就打电话给老三,要他带老头子去医院看看。
老三当时正在上班很忙,就对母亲说:“不发烧就没事,您陪着父亲去买点药吃吃,很快就会好了。”
赖阿姨听到老三这样说,开口就骂:“你真是个白眼狼,把你辛辛苦苦养大,现在你父亲生病都躺在床上了,还得不到你一丁点的心疼。你还真不如老大老二,他们都打电话来了,说要去医院看看更放心,反倒是你嫌麻烦!”
老三也火了,直接回怼母亲说:“那您叫您的宝贝大儿子和孝顺二儿子回来伺候你们吧,我忙着呢!”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赖阿姨没料到老三也敢顶撞他,气得骂骂咧咧。
过了两天,老三打电话想问问父亲的情况,老两口都没接。生怕有什么事,只得请了假火急火燎赶回家,看到父母都没事才放下心来。
老大老二工资高,每个月都会寄 2000 元回来,说是给赖阿姨老两口的伙食费,一人 1000 元。
老三因为没有正式工作,收入不稳定,自家的家庭开支又大。所以他没办法像两个哥哥一样,每个月固定给父母拿钱。但是逢年过节他还是给了红包的,而且每次带父母去医院,也是他主动掏的钱。
赖阿姨老两口却总是不待见自己的小儿子,逢人就说:“要是没有我家老大老二,我们老两口肯定早饿死了。”
有一天,老三闲来无事,就抱着孙子想给父母打视 频聊聊天。打父亲的电话没有接,又打通了母亲的视 频通话。老三教孙子说:“来来,叫太奶奶。”
3 岁的孙子甜甜地叫了几声:“太奶奶,太爷爷。”
只见父亲坐在一旁刷京剧,头都没抬起来。母亲也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后就说:“没事就挂电话了,小孩子吵得心真烦。”
可是,如果是老大老二打电话来,赖阿姨老两口又会是另一种态度。一定会问长问短,笑声不断。
老三媳妇对此很寒心,不止一次表示:以后少管老人家的事,又不是只生了一个儿子。
在一个下雨天,赖阿姨出去散步的时候滑倒,起不了身。老三一接到老父亲的电话,就忙着放下手中的活儿,把老母亲送到了医院。
医生诊断,赖阿姨摔得跟严重,是大腿骨折了,要打石膏,至少要住院 1 个月。
老三要打电话给两个哥哥,老父亲说:“别打了,他们都工作很忙,你打电话给他们,只会无心工作。”
“可是母亲要住院一个月,我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啊。起码让他们有知情权,至于他们能不能回来,什么时候回来,再一起商量商量。”老三对父亲说道。
“有什么好商量的,就算他们不回来,也是每个月寄了钱的。你没有每个月给钱,父母生病,理应是你照顾。”老父亲竟然又在一旁嘀嘀咕咕,数落起来。
“可是我也要上班,不可能请那么久的假。”
老三还是把电话打给两个哥哥。不出意料,哥哥们都说工作太忙抽不开身。说什么表示愿意出医药费,照顾的事就得麻烦做弟弟的,诸如此类!
老三想要打电话和媳妇商量,被身旁的老父亲呵斥,指着老三的鼻子说:“照顾父母天经地义,这么点小事都做不了主,就你没用。”
老三气得躲到阳台抹眼泪,他有苦无处诉。两个哥哥都离得远,都忙,还有钱。自己离得近,忙前忙后尽心尽力照顾父母,却落不得一点好,不招父母待见。
令他更伤心的是,父母总是拿他和两个哥哥作比较,说他没本事。
他也是有家庭的人啊!
当老三媳妇知道后,也闹起来了:“家中有 3 个儿子,凭什么都要你一个人伺候啊?不管大事小事都是你包办,就知道欺负老实人。反正我不管,三个儿子轮流照顾,你也要赚钱养家。”
半个月后,老大老二倒是都回来了。本来想着三兄弟坐前商量,想让老三专职照顾父母,医药费由老大老二平分,再一起给老三每个月 3000 元,当作照顾老人的工资。
理由是,他们临近退休,有很多事务要处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老实巴交的老三点头同意,毕竟是父母辛辛苦苦把儿女抚养长大。现在父母年老生病,总要有人率先站出来解决父母的养老问题,兄弟和睦父母安心才是至关重要的。
本以为父母会为老三多说话,会念及他的好。
怎料,躺在病床上的赖阿姨却是不明事理地对老三说:“别人照顾父母都是理所当然,你照顾我还有工资拿,真是沾了你两个哥哥的光了,好在你哥哥有出息有孝心,不然我就没这么好的日子过了……”
老三的脸上青一阵红一阵,憋了许久终于爆发了,把憋在心里的话吼了出来:“就我没本事没钱没工作,就我沾光了,哥哥们有本事,你们倒是住他们家去啊?让他们来伺候你们啊?干嘛非得使唤我,有点屁事就要叫我啊?”
“无论我做得再好,你们也不能认可我的付出,以为出点钱就是本事就是孝顺。我天天端茶递水,鞍前马后照顾你们就是没本事,就不算孝顺。那好,从今天开始,由三兄弟轮流照顾,费用平摊,该轮到谁就谁来照顾。这点钱,我也出得起,就算没有,我回去借。”
老三说完,拿起自己的行李,头也不回地回城里去了,两个哥哥拉都拉不住。
而一旁的赖阿姨,还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指责老三:“说他几句怎么了?越没本事脾气越大……”
老大老二面面相视,不知如何是好,彼此板着脸不说话,对着父母也没有好脸色……
家有拎不清的老人,早晚会拖垮子女,你觉得是不是呢?
作为父母,不能对自己的子女一视同仁就是拎不清。
像文中的赖阿姨老两口,因为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对没有工作的小儿子处处挤兑,不招待见。
就算小儿子尽心尽力鞍前马后照顾父母,却依然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和肯定,得不到重视不说,还总是拿他与大儿子二儿子来比较,实属拎不清。
都说父母是一个家庭的主心骨,如果父母不能一碗水端平,一个家庭又怎么可能和睦相处呢?
父母生病需要照顾,本来应该子女们互相商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同心协力照顾好父母。
就算由大儿子二儿子出钱,小儿子出力照顾父母也是常理,是比较合理的。
作为母亲的赖阿姨,总以为小儿子占了便宜,沾了两个哥哥的光。把小儿子长期一个人照顾他们当作理所当然,认为不出钱只照顾就是无能。
想不到的是,赖阿姨的这种做法,让小儿子彻 底地寒了心,搅乱了一家人的生活,更让自己无法安享晚年。
这一次,我支持小儿子的做法。
我想让大家记住一句话:在床前尽孝的人真的很辛苦,需要更多的耐心。
愿意在床前尽孝的子女,肯定是一个更有担当的,更值得肯定有孝心的人,也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体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