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高一新生“课程表”走红,一天14节课比上班都累,内卷有多严重?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5-2-21 17:38:54 36次浏览

关于问题高一新生“课程表”走红,一天 14 节课比上班都累,内卷有多严重?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韩林桂律师】的最佳回答:

刚看了这个课程表,发现课程并没有比我们上高中时多多少。笔者 86 年的,上高一是在 2002 年,是县级高中,寄宿制。

早晨 6 点左右起床,一直到 7 点。跑操,然后去早读早自习。不跑操的情况下直接就去早自习。当时困的经常衣服和袜子穿反了。

上午 8 点到 12 点,上四节课,课间休息十分钟。当时下课铃响了后,直接一大片直接趴在桌子上睡觉的。

下午 2 点到 6 点,上四节课,课间休息十分钟。课时和上午一样。

晚上 7 点到 10 点,三节晚自习,课间休息 10 分钟。

这么一通操作下来,回去饿了,就买方便面啃着吃。住的是 12 人间的宿舍,取暖设备基本没有,冬天取暖全靠抗。洗漱的热水全靠下午下课后大家轮流打水存着。等熄灯了,基本也到了 10 点半了。关键是上厕所要到每层的两边,冬天基本不能用,因为全是水都结冰了。上厕所全靠大家的机智,就是塑料袋子里搞定,一个一个。还挺好看。

这么算下来,和网红课程表基本时间差不多。

所以我认为,高中内卷从早就有,且一直没变过。

高考是许多人逆天改命的重要机会,把握住了也就把握住了自己的人生,甚至把握住了一大家子的人生,尤其是对于光大农村家庭或者不富裕的家庭来说。也正是因为如此,高考从已注定就是一个内卷的活儿,只不过现在大家关注度高了、社会竞争激烈了、对教育重视了,才会觉得内卷严重了。

笔者,如果不考大学,不读研。现在也就是在农村种地或者干些零工啥的。如果起点不一样,唯有努力吃苦赶上。对于高考,就是:人生晚吃苦不如早吃苦,你现在不苦,以后就会更苦!

【2】、来自网友【阳光一涵】的最佳回答:

对于很多学生,或者家庭来说,高考可能是改变命运的最好途径,甚至是唯一的途径。而高考要想考出好的分数,就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通过努力提升一分,就有可能有别样的人生。

回想我们读高中时,高一、高二基本上是正常作息时间,早上起床做早操,然后上早自习,吃饭,上午四节课,下午三节课,晚上两节自习课。高三的时候,允许早操前和晚自习后继续在教室学习,其他年级是没有电的。具体时间不记得了,只记得晚上的时候,有的同学会学习到十一、二点。因为在那时候很多人实际上是考不上大学的,再加上是乡镇中学,所以还没感觉到太大的压力。

在高一结束时,大学扩招了。大学的扩招意味着有更多人有机会考上大学,所以说整体来看似乎压力更小。到我们参加高考时,第一届扩招的大学生还没有毕业,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也不像现在这么大。尽管如此,到参加高考时,学校的学生也由高一的三、四百人,减少到了一百多人,很多人在参加完会考后就结束了自己的学习生涯。而当年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很多同学都考上了本科,甚至是重点本科也有好几个,可以说是历年最好的成绩。

当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第一届扩招生开始进入社会,就业压力开始出现,但并不是特别严重。等我们毕业的时候,扩招的专科生应该有三届进入社会了,再加上本科扩招生,一下子发现社会上的大学生增加了很多,就业压力开始突显。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拥入社会,大家突然感觉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这种竞争压力慢慢地就开始转移到了学校。大家的认识很简单,在高中的时候压力大一点,能够考上好一点的大学,在毕业后压力就会减少一点,换句话说,就是想让高中的一分压力来降低毕业后的一分压力。而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高中的压力开始从高三转移到高二,再到高一,甚至是蔓延到初中。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