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俗语:“人过五十,莫管两人”,俗语中的“两人”指的是哪两种人?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12-19 22:40:34 34次浏览

关于问题俗语:“人过五十,莫管两人”,俗语中的“两人”指的是哪两种人?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关山听风】的最佳回答:

“人过五十,莫管两人”这句俗语中的“两人”,不是指别的什么人,而是指的自己的儿子和孙子。

也许有人纳闷了,这是什么话呀,人世间哪有人过五十岁之后,就不管儿子和孙子的呢?这种说法明显不合情理。

正是有这种传统思维,人在五十之前,因为家庭负担重,以养家糊口为主,没有时间和精力管儿孙,倒是爷爷奶奶管得多。人过五十后,其他的事想得少了,对儿孙的事就开始上心了,管得多了。

要准确这句俗语,重点就在这个“管”字。对大多数的人来说,人过五十后还能管住谁呢?家庭之外的人,别人不用你管,你也管不着别人。

除非你是村里的头儿,管理村里的人,或者是村里德高望重的人,用自己的威望管理别人,又或者是某方面的领头人,需要管别人。那是另外一回事,不是这句俗含义的讨论范围之内。

就拿一个家庭来说,兄弟大了要分家,俗语说:“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兄长也管不着分家后的弟弟。就是自己的女儿,长大了要嫁人,也管不着了。

因此,俗语中的“莫管两人”中的“两人”,指的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从旧时我国传统社会道德观念来说,父母是有权力也有责任管儿子和孙子。

“莫管两人”中的“管”字,从传统农村来看,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给儿孙积蓄资产,二是大家庭式的生活方式。这两个方面的重点又是留给孙孙多少资产。

1、给儿孙积蓄资产

现在很多人五十岁后,为了让儿子和孙子生活过得好一些,仍然累死累活地操劳,哪怕手里有一分钱,也想着儿孙,要留给他们用。有的人劳作到油尽灯枯,再也做不动了,才不管儿孙的事了。

过去,我国民众的家庭观念更强,家庭的责任心也更强,他们为子孙付出的也就更多,恨不得在自己离世之前,留下金山银山给子孙,让他们能过上衣食无忧的富裕生活。

自己过去走贫穷中走过来,受过贫穷之苦,现在不能让儿孙像自己一样受苦。

在我国民间的话语中,人们习惯把父母多挣资产留给子孙,说成是“管子孙”或者“顾子孙”,反之则是“不管子孙”或者“不顾子孙”。

俗语“人过五十,莫管两人”之中的“管”,并不是说父母不用看管子孙,或者凡事什么都不用管,而是指在百年之后,留多少资产给子孙,不要给子孙当牛做马,要看得透彻。

过去,我国民间很多传统的东西被打破,或者正在消失和已经消失,但是,这种家庭传统观念却依然延续,尤其在农村保持得相对完整。

传统家庭观念之中“管子孙”有其优点,也有其弊端。这些弊端过去人们就看出来了,而且还进行了一定的经验总结。

父母辛劳一辈子,为子孙打下坚实的财富底子,通常来说,在不同的家庭子孙中,大致出现四个不同的情况:

一是子孙可以守住祖产。这种子孙为人本分,处事中规中矩,虽然平庸,但是还是能够守着祖产过日子,既没有大的发展,也不会败家。祖产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是过日子的基础。

二是子孙优异。这种子孙非常有能力,超过自己。他们不用靠自己留下的祖产过日子,而是靠自己打拼,创造出一片新天地,积累更多的财富,压根就看不上那些祖产。祖产对他们来说用处不大。

三是子孙不如自己。这类子孙是不肖徒,不但守不住财富,反而因为不务正业,坐吃山空,再多的祖产也会被他们败光,最后变为贫穷之人,有的甚至沦落为乞丐。

四是子孙对财富的欲望太强。自己的子孙免不了要分家,各立门户。子孙在分家的时候,对父母留下的家产贪心太重,都像叫花子烤火一样,只往自己的胯下拔,结果引出纷争,兄弟相残,还有的内外勾结,起祸端。

也有外人打主意,起盗贼,引来灾祸。如此,自己不是留给子孙幸福,反而让子孙兄弟阋墙,或者遭到刑戮杀身之祸。

也正因为如此,过去农村有一句老话说:“子孙强过我,行田做什么?子孙弱过我,行田做什么?”

这句老话的“行田”,是古语,原来为赋田、授田的意思,是古时按户分田的制度。后来“行田”的意思在农村便是购买田地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子孙比自己的能力强,他们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购买更多的田产,自己好不容易积攒钱购买的田,他们看不上,枉费自己一片苦心;如果子孙不如自己,购买的田产留给他们再多,也守不住,迟早会被败光,自己花一辈子心血购置的田地,仍然是别人家的。

宋代的叶适有一篇《留耕堂记》说:

“留之家,家不能受;留之子孙,子孙不能守。甚至刑祸戮辱,水火盗贼,俄反顾失之,皆是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自己创造出来的巨额资产,留给家庭,家庭承担和接受不了,不能好好地管理;留给子孙,子孙不能将这些资产守住。甚至还要招来官司纠纷,有的子孙因此而有牢狱之灾和杀身之祸,或者在发生水灾和火灾时,灾民无法生活,被盗被劫,过不久回头看看财产的丧失,都是这个原因。

清末禁烟民族英雄林则徐留给子孙的家训,现在流传比较广: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财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事实上,林则徐的这些家教之言,与古人和民间的说法类似,并不是他的独创,可以说他的主张与古人一脉相承。

古人认为,留资产给子孙,不如留德给子孙。而在农村,旧时人们认为,留资料给儿孙,不如给儿孙留一条生计之路。家庭条件好的人家,让儿孙多读书;家庭条件不太好的人家,则想方设法让儿孙学一门能够养家糊口的手艺。

2、大家庭式的生活方式

我国旧时社会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人们崇尚大家庭式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在旧时农村更为突出。

旧时人们都一种大家庭式传统观念,那时的家庭,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现象比较普遍。如此才显得家庭和睦,才显得一家之主在儿孙中显有威望,且有掌控儿孙的能力。

因此,儿子结婚后,不让他们分家自立门户,有的连孙子结婚也不分家,按照农村的说法,就是硬要把儿孙死死地“管”在一起。也叫“箍”在一起。

如果谁若最先提出分家单过,谁就会成为“忤逆不孝之子”,是“败家”得罪人。

这种大家庭式的生活,过去人们又称为“吃大灶”,也称“吃大锅饭”。

旧时人结婚早,能够如此做的一家之主,大多在五十以上,有多个儿子,儿子结婚有孙子。

这种吃大灶的大家庭生活,表面上一团和气,儿孙非常孝顺,但是从长远来看,存在不少弊端。

一是儿孙失去了创新意识。儿孙要做什么事自己不用动脑筋,一切听从一家之主的安排,没有了做事的自主权。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创新意识,只会规规矩矩做事。

二是儿孙依赖比较强。因为大家庭有一家之主来做主,儿孙处于被动地位,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生活上,都由家长说了算,时间久了也就对家长有一种依赖心理,一旦大家庭分崩离析,组建小家庭时就不知所措,不会当家。

三是家庭内部关系比较复杂。这种大家庭式生活,免不了让一些儿子和儿媳产生私心杂念,怀疑家长的公平性,因此,家里有消极怠工的,也有藏私房钱的,有表面顺从,暗地使绊的等。家长在世时,大家庭还能够勉强维持,一旦家长离世,磊家庭也就很快散掉。

正因为如此,过去农村,一些看得比较透彻的父母认为,儿孙管得一时,管不了一世,不如早放手。一些父母在儿子结婚前就做好了分家的准备,结婚后,不管儿子愿不愿意,强行将儿子分出去,让其早立门户,儿子早分家就早当家,反而有利于他们的发展。

以上两种“管”儿孙的方式,古人用一句话进行了概括:“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然而,这些道理不管是旧时代,还是现代,说起来人们好像都明白,可现实生活之中,能够做到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的人到了五十岁以后,还是放不下,仍然给儿孙作马牛。

【2】、来自网友【三农孺子牛】的最佳回答:

俗语:‘’人过五十,莫管两人‘’,这两种人是哪两种人?对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人过五十是知天命之年,阅历了人生,看破了红尘,思想比较成熟,对待人和事能够拿的起,放的下,凡事不再斤斤计较,胸心比较豁达。那么有些事和人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要再操心拽住不松手。

那么五十‘’不管两人‘’,这两人是那两人?有人说是,一、不懂的感恩人,二、势利小人,我本人不这么认为是这两种人。理由是,不懂的感恩人和势利小人,一般都是外人,你和他们之间根本没有血缘关系,根本不需要你去管。你也不可能去管。这是乎说不通。

这句俗语说的主要还是指内人。有血缘关系的人才需要你管理。这里两人是指儿、孙。五十岁的你,应该儿女长大成人,已是能够独立为人处世了。用不着再为他(她)们操心了,放开手让他们自由翱翔吧!儿女们都不能再管了,那么孙子就是隔代人,更不能去管了。人到五十再对这两种人由你的思维去左右他们,恐怕是公公背上儿媳妇跑——出力不讨好。

我们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做马牛。五十知天命之年,应该懂的这些道理,管好自己和老伴,不给儿女添麻烦,怡享天年体健康,风物长宜放眼量。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