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老人到城里带孙 7 年,现在不想再回农村,被儿媳婉拒,怎么办?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米娅儿情感】的最佳回答:
我们村的七婶就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在城里照顾孙女 6 年,直到孙女上小学,被儿媳很客气地请回了老家。
可村里却没有人同情她,反而都说她做得太过分了,因为她的胡搅蛮缠,差点把儿子的家给作散了。
连她的二婚老伴也忍不住数落她说“多好的一个人,如果不是被你逼急了,她也不会这么对你,你这脾气,再不改改,以后还得你受的。”
七婶是村里公认的“母老虎”,谁都不敢惹她,甚至连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都会让着她,基本上,她在村里就是一个“恶霸”般的形象。
不过,对于她这一形象,我的奶奶常常这样说“她也是可怜人,刚进门就不受婆婆待见,连小姑子都欺负她,这还不算最难的,起码她男人会护着她。”
“本以为生了个儿子日子会好过些,可没过几年,她的男人就被洪水冲走了,找到时已经泡得没法看了,一个女人带着个四五岁的孩子讨生活,她不强悍一点,可怎么过日子。”
原来,七婶年轻的时候被那些家里有儿子的父母称之为“狐狸精”,可想而知,她的样貌绝对差不了。
就因为她长得太好看了,一般做父母的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娶这样的女人,特别是在他们那年代很多人的观念都比较保守,觉得这样的女人肯定会不安于室。
另外,他们更没有信心能拿捏得住这样的女人,与其娶回来生事,还不如远离。
那时候,很多人对七婶的样貌有着非常大的偏见,传出很多不好的传言,甚至连七婶的父母都觉得女儿是个“惹祸精”,对她非常不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七婶的美貌不但没能为她加分,反而成为累赘,大多数的同龄人都看好对象了,而她却无人问津,或者说来找她相亲的人都是一些不务正业的人或身体不好的人。
大环境的种种压迫下,使得七婶的性格变得非常“泼辣”,明明静态下是一个月下美人,可是,只要一张口,就立马变成一个货真价实的村姑。
后来,父母为了把她嫁出去,对外声称不要彩礼也可以。
这下子引来了很多上门相看的人,毕竟,不要彩礼就能白捡一个老婆(儿媳)这样的好事,谁都想来争取,万一真的成了呢。
连村头骂她“狐狸精”骂得最厉害的大娘也忍不住提着一篮子鸡蛋找上门来,说是给她儿子相看的。
听说,七婶把她打了出去,还扬言说“哪怕嫁不出去,老死在娘家也不会嫁给她儿子。”
其实,七婶虽然不被父母喜欢,但是,她有一个非常疼爱她的奶奶,而且,她奶奶还是以前地主家的女儿,可以说奶奶是一个有学问的人。
平时不但教七婶读书,还会教她一些做人的道理,可以说,奶奶是她童年里唯一的一点温暖。
而想出不要彩礼的法子,正是奶奶为她出的主意,主要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孙女找到真正有心人。
七婶的丈夫就是唯一一个愿意出彩礼娶她的人,就因为这一点,哪怕明知道自己不受未来婆婆喜欢,她还是把自己嫁了。
未结婚之前,七婶的想法非常简单,她以为主要自己对婆婆好,婆婆总不会对自己太差,毕竟有一句中古是这样说的“只要用心,石头也会被捂暖”。
可惜,她最终也没能把婆婆的心给捂暖,反而因丈夫的去世被婆婆分家,婆婆因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把所有的痛苦都发泄到七婶的身上,怪她总是缠着自己的儿子,不然的话,她的儿子就会躲过这场灾难。
送走了丈夫后,七婶的娘家人想要把她接回去,可是,七婶拒绝了,她说自己不忍心把儿子留下来,儿子已经没有父亲了,不能再没有母亲。
因为这点,婆家人对她的态度好了许多,以前总是骂骂咧咧的婆婆,偶尔也端点好吃的给她,甚至在过年时,还会让她上桌一起吃团圆饭。
只是,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更何况还是一个长得特别漂亮的寡妇,就更难逃是非缠身的命运。
这些是非再一次破坏了七婶和婆婆之间,刚刚建立起的那段不太稳固的友好关系,是非就像那洪水,一下子就把那不牢固的堤坝给冲毁了。
婆媳之间的关系再次回到冰点,婆婆甚至连孙子也不想搭理,直接把他们娘俩赶到东边的小屋子里去住着。
可能是被逼急了,七婶开始反抗,对外说“只要有人愿意接纳她的儿子,她就敢嫁。”
而那时候她的儿子已经 11 岁了,按正常情况下,一般人都不愿意给别人养儿子,毕竟,在大多数人眼里,这么大的儿子哪怕再怎么对他好,也不一定和自己一条心,到头来只会白忙活一场。
可是,真的有媒人来给七婶做介绍,说有一个从外地来的男人,愿意到七婶家里,和她过日子,只是,还要再见见面。
不用儿子跟着自己改嫁,对于当时的七婶来说,无疑是比较好的结果。
双方见过面后,彼此都比较满意,这事就算成了,一个星期后,两人领了结婚证,男人就住进了七婶家。
当时,这件事还在村里引起了轰动,毕竟,男人主动上门到一个寡妇家,还有一个那么大的继子,这样的事情还是第一次遇见。
很多人都说男人怎么那么想不开,做上门女婿就算了,这连上门女婿都不是,还要帮别人养儿子。
可男人却说自己家里兄弟多,家穷,娶不起老婆,与其一个人过,不如找个伴,起码还有口热饭吃,日子还有奔头。
男人还说“被别人笑话算什么,日子都是自己的,我现在有妻有儿,以后还会有自己的孩子,日子不知道有多美。”
村里人问他“难道你就不怕有了孩子也不跟你同一个姓?”
男人笑笑说“不管是不是和我一个姓,他都是我的孩子,我的骨肉,这就够了。”
婚后的第三年,七婶有了第二个孩子,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儿。
而男人也说到做到,虽然有了自己的亲骨肉,但他对继子一直都非常好,他的好不是只用在吃穿方面,而是用心培养继子。
他总说山里的娃娃只能靠读书才能走出去,只有多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家里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孩子而有太大的改变。
唯一让男人感觉到为难的是妻子过于强势,男人在这个家里,基本没有发言的权利,为了家庭和睦,很多时候男人都收起自己的脾气,一切都听妻子的。
有时候连他的继子都看不过眼了,说他没男人气概,还说他“屈在一个女人的淫威下,不算顶天立地的英雄”。
男人只有苦笑的份,他也想变得男子气概一点,只是,一个家庭里有一个主事的就好了,如果两个都强势的话,那日子可就没法过了。
值得庆幸的是,继子不但非常优秀,对他这个继父也一如既往地好,反而是女儿让他操心。
后来,继子果然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和几个同学一起创业,也算小有成绩,在城里站稳了脚跟,也算是走出了大山。
这让男人觉得非常欣慰,毕竟在当时,继子还是村里几十年来,第一个考上大学并在城里有房有车的人。
自从继子考上大学后,以前那些嘲讽他的声音或者看他笑话的人,一下子都消失了,在他耳边响起的是一些恭维的声音,大家都夸他不但是一个好父亲,还是一个心胸广阔的男人,这才是真正的男人。
后来,继子娶了一个本地的姑娘,夫妻俩一起经营着他们的小工厂。
有了孙女后,继子想让他过去帮忙照顾孩子,可是,男人想到自己毕竟只是继父,去继子家照顾孩子不太合适。
妻子才是继子的亲生母亲,只有妻子才名正言顺。
其实,男人知道继子一直都比较抵触母亲,甚至可以说不喜欢这样一个强势的母亲,母子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
而为了缓和他们之间母子关系,男人也希望继子能借此修复母子关系。
只是男人怎么也没想到,妻子到了儿子家后,不但没有收敛自己的脾气,反而向儿媳摆婆婆的款,说自己都是这么过来的,为什么儿媳就不能这么做?
更让儿子无法理解的是,母亲居然迷上了打牌,常常为了打牌而不顾孩子,说过她无数次,可是,每一次母亲都说“下次再也不打牌”。
如果说得重了,母子俩还会发生激烈的争吵,每次母亲都会拿自己吃过的苦或养大儿子不容易来堵儿子,让儿子无话可说。
为此,儿子苦不堪言,有好几次儿子气得要把她送回来,可都被儿媳拦住了,儿媳说婆婆吃过太多苦了,现在终于可以享福就不应该再被自己的儿子嫌弃。
儿媳还分析现实问题说“我们的孩子还小,总是需要有人照顾的,如果孩子大一点可以上幼儿园了,她还是这副样子的话,我们再把她送回去不迟。”
可能意识到真的会被儿子送回老家,七婶才不得不停止打牌,家里也清静了一段时间,在儿子以为母亲已经改掉打牌的坏习惯时,七婶再一次让儿子失望了,又一次坐上了牌桌。
这还不算,七婶还闹出了绯闻,很多人在传七婶和一个一起打牌的大叔好上了,两人还经常一起吃宵夜。
本来对七婶已经忍不下去的儿子,听到这些传闻后,可以说是忍无可忍,直接就把七婶送回了老家。
当时,七婶还指着儿子的鼻子大骂儿子不孝,说儿子只顾着自己过好日子,不要她这个丑娘,根本就是忘恩负义。
可无论七婶再怎么大骂,儿子还是不为所动,甚至还亲自开车把七婶送回了村里,对村里人只称七婶想要回家陪陪老头。
其实,儿子一直觉得对不起那个为他默默付出的继父,这些年,如果不是有继父对他的付出与引导,他不会有今天的生活。
正因为这样,他更不能容忍母亲对继父的背叛,他要帮继父看好母亲,看好这个家,这是他仅能报答继父的唯一的一点东西了。
继父似乎听到了一点风声,但是,他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一切还像以前一样,每次都为他们准备满满的一车吃的东西。
面对这样一个继父,儿子心里既感动又心酸,同时也暗暗下决心要守护好继父。
当村里人知道七婶被儿子儿媳送回家的原因后,大家都说她自己把福气作没的,说她明明可以跟着儿子住大房子,偏偏不知道珍惜,这样的人就该回到村里住瓦房。
而七婶也后悔了,自从回到村里后,她几乎没出过门,她说与其看别人的脸色,还不如待在家里,眼不见心不烦。
以上就是在城里带孙子 6 年被儿子儿媳送回老家的一个老人的真实故事,而从她的故事中可以看出,这一切都是她自作自受。
假如她能够安分守己,相信她的儿媳是不会把她送回去的,毕竟,儿媳已经出面拦过一次了,可是,怪只怪她太不把孙子当回事,更不把儿子儿媳的话当回事,才导致了被送回老家的命运。
哪怕她再怎么骂儿子,希望儿子会心软把她留下来,最终还是未能改变儿子的决定,被强行送回老家。
怪谁?真的不能怪儿子,更不能怪儿媳妇。
其实,不知情的人很容易联想到这是儿媳妇搞的鬼,毕竟,婆媳问题可是个千古难题,儿子是自己亲生的,儿媳妇才是外人。
发生这样的事,大部分人会先入为主地认为:这肯定是儿媳妇闹出来的,却没有反思过问题还有另一面:父母(婆婆)的原因。
回到正题:老人到城里带孙子 7 年,现在不想再回农村,被儿媳婉拒,怎么办?
简单,先从自身找原因,很多时候问题往往出在自己身上,只要敢于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会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办。
其实,如果真的是自己做过一些令儿媳无法容忍的事情,那最好还是不要再留下来,因为,有些关系被伤害后,是很难再修复的,特别是婆媳关系,分开也许是对双方都好的唯一选择。
试想一下,假如那个自己非常讨厌的人,还经常在自己眼前晃,那对于当时人来说,无疑是火上浇油。
但如果那个自己非常厌恶的人在眼前消失的话,说不定时间长了,还能淡化一些对那个人的厌恶,彼此之间还能维持表面上的客气。
不是只有情侣之间才能距离产生美,亲子之间或婆媳之间同样需要一些空间和距离,这些距离是彼此之间的一种调和剂。
其实,在传统教育下,很多做子女的对父母都有一种天然的爱,如果不是父母做得特别过分的话,大多数子女都会选择忽略不计。
当然,像文中的老人那样,可以说是触碰到了儿子的底线了,如果子女不加以制止的话,后果会越来越严重,甚至是谁都无法承担的。
而在当下,儿子唯一能阻止老人的方式只有把她送回老家,既可以远离这些不良场所,同时,也能让双方都有一个缓冲情绪的机会。
所以,如果真的是为子女着想的话,就要学会自律,学会控制自己,只有这样,家庭才能和美。
【2】、来自网友【怒放的刺猬】的最佳回答:
崔老师退休后城里带孙子,陪着孙子度过了整个小学生涯,孙子上初中后,崔老师想继续留在城里生活却被儿媳当做是累赘,没想到跟着崔老师长大的孙子做了最正确的选择。
崔老师是村里唯一当过校长的老师,年轻时就因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受到很多学生的爱戴,也被一些家乡羡慕,最佩服崔老师的就是自己的同事,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在他手里没有不听话的。
崔老师 21 岁开始教书,他没有上过大学,不过当时高中就可以教小学了,不像现在很多大学生还达不到教小学生的要求,教书本不是他最初的梦想,而是因为他父亲。
崔爸爸当过兵,退伍之后修过铁路,在铁路上结交了一位过命的兄弟,没想到还是老乡,事情的起因是崔爸因操作不当被铁轨压住,还好被那位兄弟用木棍撑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等到救援。
这次经历以后,两个人就经常一起聊天,发现竟然是同乡,虽然说婚姻自由,两个人还是给未来的孩子结下一门娃娃亲,多年以后崔老师也是很不理解。
崔老师因为爸爸的熏陶,起初也是想去当兵,但因为崔爸结交的那个兄弟患了重病,老婆也改嫁,崔爸就让儿子娶了兄弟的女儿,然后好照顾那位兄弟。
在情怀面前,在父亲百般要求之下,只能放弃梦想当了一名乡村教师,一边陪着妻子照顾岳父,一边用所学的知识培养更多的有才之人。
3 年后,崔老师的岳父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于是带着老婆回到自己的家乡,因为有孩子不敢出门下海打工,加上有做老师的经验,就留在了村里继续做一名老师。
这一做就是一辈子,在做老师这些年,他先后做过教务处主任,校长,校自由协会会长,最后因为年纪越来越大,学校里涌现了更多优秀的老师,他也从校长的职位上退下来,回到家里。
说起这个协会还是蛮有意思的,就是崔老师自己创办,利用学生的闲暇时间,组织学生一起爬山,跑步,游泳,练字写诗等课外活动,也是因为校自由协会让很多学生对他特别敬佩。
崔老师的儿子叫崔符元,儿媳叫石垭,儿子上的是普通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去公司上班,而是回到县城创业,做同城媒体,其实就是喜欢拍照,做了一个宣传家乡的公众号,主要业务是帮其他同城传媒搞策划。
儿媳毕业于名牌大学,结婚后在县城里拿着结婚大学期间投稿赚的钱加上妈妈给他的嫁妆 8 万块在县城里租了两套公寓房打通创办了一个工作室。
这个工作室除了自己要用的一部分之外,他还做了 10 个工位,可以出租给一些自由工作者,目的也是可以给自己造势,至少像一个公司的氛围。
孩子出生以后,两口子各自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带孩子,因为符元的妈妈去世的很早他们就请了一个保姆专门看孩子,后来上幼儿园又送到了石垭堂姐的幼儿园,一切都由堂姐来管理孩子的生活跟学习。
可是在上小学后,两口子犯了难,一边是孩子需要更好的教育,一方面是各自的公司都很忙,也不可能关了公司专门带孩子吧!于是就商量把爸爸接到城里带孙子。
对于儿子儿媳的要求,崔老师当然是愿意的,自己刚好也退休了没事情做,待在家里也很无聊,除了看书练字没别的可以做,加上村里的老年人带孙子孙女的也越来越多,崔老师很快就来到了城里。
孙子上一年级后,崔老师每天早起做早餐,送孩子上学,然后再接孩子上学,白天就在学校外的公园溜达,或者去河边散步,晚上辅导孙子写作业,再看电视。
每天的流程都一样,但是崔老师却努力的让生活越来越新鲜,他是个老师,却没有一昧的让孩子学习,这跟培养自己的儿子还是有差别的,他发现管教的太严儿子依然没有考上好的大学。
所以在培养孙子这方面,他吸取了自己错误的教训,加上社会的变化,一代人跟一代人中间的代沟问题,了解这些后,他在孙子调皮的时候没有教训,反而是附和,到了晚上孩子看电视的时候,崔老师就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跟孩子说哪些是能做哪些是不能做的等话题。
久而久之,孙子习惯了爷爷带他的方式,每到晚上就让爷爷给他讲故事,崔老师特别累的时候会趁着周末带孙子出去玩,除了去孙子爱去的游乐场,还带他去当地的工业园去参观一些企业。
为的就是让孙子接受一些自己不常见的东西,带他去工厂孙子就会问这些人为什么要上班,这些机器都是谁发明的,为什么有的人穿西服跟爸爸穿的一样,为什么很多人都穿一样的衣服。
对于孙子的这些问题,崔老师都会结合孩子书本上的知识来回答,一来是为了能够让孩子更容易理解,二来也是为了让孩子知道工人的辛苦,以及自己未来要做什么,得让孩子有目标。
崔老师的退休金不多,但在孩子暑假的时候,还是决定带孙子出去旅游一趟,让他多见见世面,这一年孙子上三年级,崔老师就问孙子有没有什么地方想去,或者你在书本上都看到那些地方吸引你。
孙子回答说班主任经常说到武汉大学,一说到武汉大学他就停不下来了,说自己当初是怎么考上的,在学校经历了那些事情,还说自己老婆就是在武汉大学找的,让我们以后有机会可以去看看。
崔老师听到后哈哈大笑,说了一声好,爷爷带你去,正好也让你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爷爷的退休金不多,只能带你去这一个地方,所以回来之后你要把你的所见所闻都写在日记本上,每天干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包括买了什么玩具都要记下来。
崔符元知道爸爸要带着儿子出去后,给他拿了两万块让他们出去好好玩一玩,崔老师把钱收下了但是没有去其他地方,因为他认为出去不是单纯的旅游,一方面是让孩子玩的开心,另一方面是让他知道现实的状况跟老师说的有什么差别,自己有一个理解。
通过这样的方式,崔老师每个暑假寒假都会带孙子出去一趟,孙子也没有辜负他的嘱托,每次游玩期间都会做一些记录在本子上,回来再统一摘抄加上心得体会给他看,崔老师每次都是先夸奖再看孙子有没有一些自己对未来的想法,好帮助孙子让他尽量离梦想更近一些。
时间过得也很快,一晃就是六年,所以也马上到了上初中的年纪,孙子的叛逆期也慢慢到来了,石垭担心公公这样的教育方式不适合孩子在初中时代的成长,加上公司已经不用自己每天都去管了,有大把的时间来管孩子。
于是石垭在没有经过跟符元商量的情况下,就单独的找到公公谈话,跟他说现在自己有时间来管孩子了,您老就回村里老家好好的养老吧,我跟符元每个月都会给你送养老钱去的。
崔老师内心一下就凉了半截,说实话自己是打心底里不想回去的,在城里呆了六年,已经习惯了城里的种种生活,每天跟孙子一起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种方式。
现在让自己离开他回老家,肯定不能心甘的,留在城里好歹能经常看见孙子,回到家就是孤苦伶仃一个人,加上村里的房子多年没住人,肯定是要重新修缮才能住人。
但是崔老师不敢直接跟儿媳说,只是简单的回答了两句,说自己先考虑一下,儿媳也没有让公公为难,只是退掉了在外面租的房子,跟老公一起搬回了城里的家。
现在两个人事业有成,有了更多的时间来陪孩子,而崔老师想跟孙子周六周末出去玩也不行了,孩子的业余时间要么被儿媳安排了大量的补习课,要么被儿子带去游乐场俱乐部疯玩。
有时候崔老师一个人坐在公园里,看着在旁边玩耍的小孩,不禁回忆起了孙子上一年级那会儿,那时候孙子还小,根天真很活泼,什么都不懂,看见什么都会问他一个为什么。
一个月后,崔老师依然没有跟儿媳说出心里的想法,但是儿媳却开始在家里表现出各种不舒服,看崔老师的眼神也不一样了,崔老师叫儿子儿媳吃饭,儿媳总是一种听不见的样子,等吃完才说自己要出去吃,家里的菜吃不习惯。
但是崔符元却从不关心老婆跟爸爸的关系,可能他觉得年轻人跟老年人有代沟正常的,只是说让爸爸管好自己就行了,崔老师知道儿子也不好做,想着自己忍忍就过去了。
每次出去聚餐时,孙子都要带上爷爷一起,刚开始崔老师都会跟着去,慢慢的儿媳的眼神越来越难看,在饭桌上每次崔老师想夹菜,儿媳就转动桌子,表面上玩手机什么也看不到,其实在崔老看来就是故意的。
这样大概僵了半年,崔老师终于忍不住了,但他为了孙子跟儿子,选择自己郊区的养老院,自己也总结了去养老院的一些好处。
好处一:在养老院自己可以随时约孙子出来玩,!尽管他已经上初中了,进入不愿学习贪玩心更重的时期,但是他们的感情根基很深固,自己不去看他他也会来看自己的。
好处二:养老院基本上都是同龄人,相处沟通没有代沟,加上自己也会很多老年人的娱乐方式,跟大家玩起来也会合群,解决自己孤单的问题。
好处三:在城里这些年,自己习惯车水马龙,还有街上深夜的霓虹灯,睡不着的时候可以走走,而在农村空气固然不错,也有很多好处,只是自己习惯了这里的一切,有牵挂也有感性。
这天晚上,崔老师把全家聚在一块儿,说出了自己的决定,儿子说你要怎样就怎样吧,反正我钱不会少你的,你要是不够用了就跟我说,这时儿媳说话了……
石垭说:我们的意思是让你回老家,房子坏了我们可以重新修,但是去养老院绝对不行,让人知道了搞的我们不孝敬你似的,我可不喜欢别人在我背后说风凉话,你年龄这么大了,就不要再害我们不好做人了。
崔老师听到儿媳这么说,一言不敢发,几个人沉默了大概一分钟,孙子说:我跟爷爷出去租房子吧,爷爷陪伴了我六年,他教会我很多东西,我也乐意跟他一起生活,你们就忙你们的工作,我是不同意爷爷去养老院的,我想跟爷爷在一起。
石垭想让孩子别说了,但是没想到孩子一下就难住自己了,非得让自己做一个选择,自己已经做成这样了,只能答应儿子的想法,等以后时机成熟点再把他们接回来。
老人带孙七年,不想回农村被儿媳婉拒,怎么办?
我认为可以按照以下这几点建议来做,因为儿媳跟公公婆婆是千百年的话题,尤其在当今社会表现的最为厉害。
第一点:去城里的养老院或者老年活动中心,养老院就像崔老师说的那样,老年活动中心可以租到很便宜的房子,那里有定点的医疗服务站,方便定期做体检,周围都是一些爱娱乐的老年人,交流起来更容易。
第二点:自己租房子,这一点其实是非常不错的,倘若说老人跟儿媳的关系僵到崔老师的经历那样,必须要出去住一段时间,等缓和一段时间后,大家都后退一步看如何发展更合适家庭关系向前进一步。
第三点: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不要用可怜委屈的方式说出来,一定要把自己留在城里的优势讲出来,你留在城里有什么好处可以做什么都要讲清楚,这样儿媳就会思考到你在这里不是为了养老而已。
因为在子女当中,在哪里都可以养老,但是在身边住在一起的话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加上现在很多老年人不修嘴德坑害了很多年轻人,这应该也是儿媳考虑到的一个问题。
最后我想说老人首先要做好自己,在家里不要参与子女的工作和隐私,在外面不要背后说话,说别人家的孩子也不行,修好嘴上的德行不会得不到年轻人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