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五保户去世后,财产和土地该怎样处理?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暗淡记忆】的最佳回答:
五保户享受的政策是一种社会保障模式,是一种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定供养人、无其他生活来源的弱势群体的一种兜底救助。享受了五保政策后,他(她)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既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他(她)在法律面前就是平等的。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继承法》等法律的规定,其他人享有哪些权利,五保护就会享有同等的权利。
一、五保户的土地承包权受法律保护,五保户在世时,可将土地交由他人代耕,也可以进行其他形式的流转,收益归五保户。五保户过世后,土地没有处分的,土地收归集体。
二、五保户的财产,按照《继承法》,若五保户生前没有处分的,五保户有兄弟姐妹的,他们作为第二顺序的继承人,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情况下,有继承五保户财产的权利,《民法典》实施后,五保户的侄儿侄女有代位继承的权利。
总之,不要不把五保户当公民,他们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动不动就充公的依据从何而来!
【2】、来自网友【齐东晏子】的最佳回答:
五保户去世后,其财产和土地怎样处理?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明确五保户的概念。所谓五保,即对没有劳动能力和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农村老年、残疾或者未满 16 周岁的农村村民,实行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为保教)。这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种政策。
未满 16 周岁的农村村民,达到 16 周岁后有了劳动能力,五保政策取消,所以这部分人通常不算农村常说的五保户,涉及五保户去世财产处理的,只是孤苦无依的农村老年人和残疾人。
五保老人自享受五保政策时,通常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所以承包的土地已经没法耕种。如果五保老人由集体集中供养,即入敬老院养老,自入院之日起,其承包的土地即有村集体收回,转包给承包期内新增的没有承包地的人口。如果实行分散供养,应该由其供养人代为耕种土地。至五保老人去世后,即为本户整户消亡,其承包的土地依法收归村集体。
对于五保老人的财产,即使入住敬老院,在老人生产其财产仍然是自己的,包括房屋及其他私有财产,因为集中供养也不是固定的,五保老人入住敬老院本着”入院自愿,出院自由”的原则。但是,实行集中供养的五保户去世后,由于其没有法定继承人,也没有对其实行赡养义务的其他人,故其房屋等财产实行充公。
而在农村,有一大部分五保户是实行分散供养的,即其虽然没有法定抚养义务人,但有旁支亲属或者街坊邻居愿意履行抚养义务,可以由乡镇政府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受委托的抚养人和五保对象三方签订五保供养协议。签订协议后,由抚养人对其进行抚养,为其养老送终。实行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去世时,原承包地收归集体,但其个人财产,如农村的房屋和其他财产,均由供养人按协议继承。这种继承来的房屋,不受一户一宅政策的限制,可以依法过户。
综上,农村五保老人去世,其承包的土地肯定收归集体,但其个人财产如何处理,主要看五保供养形式,实行集中供养由敬老院养老送终的,财产充公;实行分散供养由旁系亲属或邻居供养的,其财产归履行了供养义务的供养人。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五保户去世后,财产和土地该怎样处理?】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