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如果林则徐不被撤职,鸦片战争会是什么样的?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古剑又轻吟】的最佳回答:
林则徐不被撤职鸦片战争还会怎么样?答案还是老样子。
先从双方军力上看:清朝的 20 万八旗军和 60 万绿营军早已经没有战斗力。首先八旗军早已经不负当年英勇,除了北方数万蒙古八旗军外,其余八旗军都作为二线力量。而六十万绿营军呢,都分散在全国各地维护治安连基本的训练的不能保障。可以说可能还不如政府的衙门公差有战斗力。综上所说,八旗军就是花架子,绿营军连训练都不会。
而英军呢,经过工业革命后代英国早已步入火器时代,大航时代所带来丰厚福利已经帮应该装备起了强大的海军。而清军引以为傲的红衣大炮呢,作为岸基只能在沿岸发射问题是,大炮的炮管和炮弹都偷工减料,所以有时候,清军一点炮,炮弹直接在炮管里炸弹,常常误杀自己人。炮弹偷工减料,导致什么情况,一发炮弹,好不容易击中英军的军舰,只听哐当一声响,却不见英军受伤。
就算林则徐有统兵之能也是打不过的。更何况林也不怎么会打仗,只是封建时代的文人。因为林则徐相信英国人是没有天朝人进化完全的。
他认为英国人有先天性的缺陷,就是英国人的腿是罗圈腿,是不可能伸的直的,所以英国人摔倒了一定是爬不起来的。
林虽然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这也是鸦片战争之后才真正觉悟的,之前对国外的研究只是浅显的一点。林则徐在还没开战的时候就写了一系列的作战方案,名字是《剿夷兵勇约法七章》。林的作战方案和部署不能与实际情况所联系就决定了战争的胜败。里面的内容在现代人看来甚至都有些可笑,比如英国人的船大,而我们的船小,那就发挥船小的优势,灵活的靠近敌人的战船,攻击敌船上没安装炮的头尾位置。但是这些所参照的对象都是清朝自己的军舰而不是英国军舰,英国军舰已经差不多类似于铁甲舰了,箭火丢很难伤害,何况其中有一条方案是用火攻。
最直接点原因就是打不过,换谁来都打不过,换成玉皇大帝来都打不过。
个人见解,欢迎指正。
【2】、来自网友【吉月文】的最佳回答:
情况不会有任何改变。战争一定是以失败告终。不过,也许签订条约的时候会有一些变化。
首先,林则徐在鸦片战争爆发的时候出任的是两广总督。掌管现在的广东广西和海南地区。但是鸦片战争的主要战场却是在江浙地区。在宁波,上海以及江宁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两广总督管不了江浙地区的事务。英国人之所以避开广州直取长江,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林则徐管辖两广在虎门销烟之后有一定的战备,而江浙地区当时完全没有意识到英国人的战争意图未作任何战备。英国人避实就虚。第二,江浙两省是清政府的赋税重地,对于清政府的影响力远非两广可比。英国人选择江浙地区作为主战场就是为了打疼清政府,从而可以谋取更多的战争回报。
其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不是撤换林则徐导致的。从根本原因上来看,这是因为清政府依然沿用传统的思路,使用的是传统的武器,背后支持战争的也是一套传统体制,这和已经进入近代模式的因果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失败是必然的结果。
最后,道光皇帝在面对英国人的时候进退失据,是导致鸦片战争失败以及签订南京条约时接受苛刻条款的主要原因。清朝中央政府是主要责任人。无论是林则徐还是负责议和的琦善,都没有能力决定整个战争进程。道光的摇摆不定是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某种程度上讲,如果坚持打到底或者一开始就议和,实际上最后的结果都要比现在历史上的结局更好一些。但恰恰是在战与和之间摇摆不定使得英国人进一步看透了清政府外强中干的本质,这才导致他们的要价越来越高,最后清政府为了平息局面又不得不全盘接受。换句话说,虽然战争失败不可避免,但如果坚持一个政策并且持续执行反倒能够获得一个更好的结局。如果是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主战派坚持到底,那么将使得英国人的战争损失进一步扩大,后面英国人主动议和的心态就会不同而且因为充分展现军事实力,反而可以在谈判桌上争得主动。如果是以琦善为代表的主和派成为主导力量,其实情况倒不一定差。根据现存的初步议定的条约,实际上比南京条约要优厚得多。这一点上可以通过比较中日两国的历史,看到日本人相对而言更现实一些,最后获取的结果也反而比中国更好一些。日本在面对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之下主动向西方开放,接受了不平等条约。然后通过努力学习西方,实现国力的增长并最终通过外交努力,废除了原有的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平等地位。所以和很多人想的不同,鸦片战争的问题不在于战还是和而在于缺乏对世界发展局势的认知。清政府就像寓言故事中的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里以为过一段时间事情就会好起来,但实际上却丧失了改革的机会。最终恰恰是这种政策把自己送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如果林则徐不被撤职,鸦片战争会是什么样的?】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