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被冻死的人会主动脱下衣服,是真的吗?
冬天,寒冷像一只无形的手,轻抚着大地。这个季节,北方和南方宛如两个不同的世界。北方虽寒冷,却有暖炉取暖,而南方虽相对温暖,却无处避寒。寒冷是人类的天敌,我们是恒温动物,需要保持体温才能生存。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中,人们往往会面临冻伤甚至死亡的危险。
每年冬天都会有因低温而导致的死亡事件,其中有些现象令人费解。理论上来说,面对寒冷环境,人们应该尽可能保持温暖以保命。但有些在严寒环境中死去的人却选择了剥去自己的衣物,这究竟是为何呢?
在这个夜晚,却发生了两起离奇的死亡事件。
第一个案例中,一个 34 岁的男子在酒后独自回家,但他却没有回到家中,第二天被发现死在一家化工厂的空地上。尸体俯卧在地上,赤裸着上身,双手抱在胸前,下身仅穿一条内裤,身上的衣物都扔在一旁,被发现时已经被冻死了。尸检报告显示他身体内并没有毒物,但并无其他外伤。当地气温极低,达到零下 14℃。
第二个案例中,一位 49 岁的男子在朋友家喝醉后独自回家,第二天被发现冻死在别人的院子里。尸体同样赤裸着上身,双手抱在胸前,下肢呈现出一定生长的姿态,身体表面有一定程度的皮肤脱落。尸检未发现毒物,当天是雨天,气温同样极低。
这两起案件都出现了相似的情况,死者在死前脱掉了全身的衣物,并将它们扔在一旁。据专家研究,大约有 25%的冻死者在死前会脱掉衣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我们开始讨论这个话题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冻死”这个专业术语的含义。人体会持续散发热量以保持体温。在寒冷的环境中,如果没有足够的保暖措施,身体散发的热量可能会超过产生的热量。短时间内,这可能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但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就可能会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通常,当人体温过低导致冻死时,会经历四个主要阶段:兴奋期、兴奋减退期、抑制期和完全麻痹期。在这四个阶段结束时,人体已经基本上失去了生命体征。随着体温持续下降,最终会因体温过低而死亡。
最初,人体为了应对寒冷环境会出现一系列变化。例如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等。这些变化是人体为了提醒自己尽快脱离危险环境而做出的反应,这个阶段就是兴奋期。在这个阶段,人的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身体能够进行正常活动。神经会向身体发出指令,调动所有资源产生热量,为身体提供保暖。
可惜的是,由于环境过于寒冷,人体无法提供足够的热量。随着体温的降低,兴奋也逐渐减退,进入冻死的第二阶段,即兴奋减退期。
当体温降到 35 到 30 度时,身体会出现严重问题。在冰天雪地行军的人会感到极度疲倦,实际上并不是真的困倦,而是身体对低温的反应。在电影中我们常看到在冰天雪地里行走的人提醒同伴不要睡着,因为一旦睡着就可能再也醒不来。这不是电影虚构,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随着体温的进一步下降,人进入冻死的第三阶段,即抑制期。在这个阶段,体温降到 26 到 30 度。身体机能出现严重问题,类似于冻僵状态。身体几乎无法动弹,皮肤也失去了感觉。
在这个时期,人的大脑可能出现幻觉。这些幻觉导致了之前提到的脱衣行为。脱光衣物会加速冻死的过程,当中枢神经完全麻痹后,人也就走向死亡。
在临近冻死之时,中枢神经会发送错误的信号。尽管实际上是因体温过低而致死,但在此之前,大脑会收到体温过高的信号。因此,在极端寒冷的环境中,人们会感到异常热,可能会脱掉衣物,加速死亡的到来。
通常情况下,这种情况可以用于区分冻死和他杀。但有时犯罪分子也会利用这一点,制造自然死亡的假象。警方在判断是冻死还是他杀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确定一个人是否冻死需要多方面证据支持,任何一项出现问题,都需要重新评估死因。这些方面包括尸体附近的衣物情况、是否有暴力痕迹、现场是否只有死者的足迹、尸体是否符合冻死症状、死亡时的体温等。同时,对尸体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排除中毒、药物和暴力杀害的可能性,才能最终确定死因为冻死。
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中,安徒生描绘了一个异常悲惨的情节。虽然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其中的某些细节却与现实相符。并非所有冻死的人在临死前都会面目狰狞。就像故事中的小女孩,在被人发现时面带微笑冻死在街头,这并非作者的虚构,而有可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当一个人在临死前感到异常寒冷,并且出现幻觉,看到了他们内心渴望看到的事物时,他们的确可能会面带微笑离世。这种微笑并非来自快乐,而是来自身体的幻觉和内心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