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在农村,为什么越来越没人愿意当红白喜事的执事人?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9-16 13:27:21 20次浏览

关于问题在农村,为什么越来越没人愿意当红白喜事的执事人?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梦里的那条小河】的最佳回答:

我来回答。

并不是没人愿意当执事人,而是有的人能当,却不愿当;有的人想当却当不上!

在我老家那块,红事早已“现代化”,红事执事人也基本被婚庆公司的司仪替代。但白事上还是需要执事人主持的。

我们那里,白事的执事人被称作“zhi kei”,就是“支客”的意思。

“zhi kei”这个活需要相当的专业水平,

能当上“zhi kei”的几乎都是村里的中老年人,七十多岁以上的也不在少数。

谁家有老人去世,主家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zhi kei”。甚至有的老人垂危之时,家属会提前和“zhi kei”打好招呼。

这并不是家属不孝,恰恰相反,家属是想提前和“zhi kei”商量一些细节,将公事办的更风光顺利。

家中老人去世,家属必然伤心难过。而一场公事却是繁琐至极。家属悲伤之余,定然没有多余精力迎来送往。提前和“zhi kei”打好招呼,商量好细节,是极其必要的。

“zhi kei”这活的确出现了断层,大都是一些老人在支撑。不过并不是单纯的没人想接班。

而是有的人能干,却不愿意干。有的人想干,也不一定能当上。

为什么有的人能当上“zhi kei”却不愿意当呢?

我认为,究其原因还是因为“zhi kei”这活,活难干、钱难挣、招人骂!

“zhi kei”这活不好干

首先,要熟悉本地的风俗规则。

比如说披麻戴孝,都是披麻戴孝,不同的亲戚穿的孝衣就不一样。还有的只能带孝,但不能披麻。规矩之多,可不是生活在农村就能全明白的。

即使懂得多,也不一定用的好。没有多年的学习和实践经验,只是纸上谈兵,很难不出错。

因为,即使是经验丰富的“zhi kei”也不敢说,一场公事下来能一点纰漏也不出。但是他能悄无声息的弥补,甚至把坏事变成好事。这就是本事。

其次,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一场公事,持续好几天,哪天该干什么,什么事需要什么人,“zhi kei”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比如,主家舅舅来了,这是贵客,场面必须隆重。迎客的人可能在忙,可再忙也不能冷落了贵客,关键时刻怎么能找不到人呢?

“zhi kei”必须时刻注意这种贵客什么时候来,不能失了礼数,落了埋怨。

再有,农村老百姓家庭情况千差万别。有的经济条件好一点,办一场风风光光的公事毫不费力。但经济条件差点的如果也按照相同的标准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时候就需要“zhi kei”帮主家算这笔账了。这个鱼可以小一点,那个丸子可以每桌少上一点,不同的地方都能省一省。既能照顾到主家面子,又能把公事办的顺顺当当。皆大欢喜。

第三,“zhi kei”要具有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要以为白事上,人人都以大局为重。总有人喜欢在这个时候闹事。而且这种事在农村,并不少见。

有的主家,亲戚众多,平常少不了有一些矛盾。趁着人多,就有人借题发挥,闹事情,甚至能打起来。

这个时候,就需要“zhi kei”审时度势,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让场面平静下来。否则,一旦闹大,不仅主家面上无光,自己也会被村里人笑话。

第四,“zhi kei”需要在村里有口碑,有面子的人。

“一个好汉三个帮”,“zhi kei”虽然是白事上的话事人,但也需要很多人的帮助。

可以说一个好的“zhi kei”,身后一定有一帮信得过的老伙计。

如今人人都在为钱奔波,谁能保证村里有白事的时候,大家都正好有时间?但事情不能不办,这就需要“zhi kei”的面子了。

只有一个村子里有口皆碑的人才有这种面子。

第五,“zhi kei”不仅操心,还要劳力。

一场公事往往需要两三天。

所有流程包括:鼓手、饭席、迎宾、送殡,每一件事都需要“zhi kei”出面。

来来往往,每天都在不停的走,不停的说。还要早起晚睡。“zhi kei”大都是村里的老人,没有很好的身体还真干不了这个。

“zhi kei”收入不多

一旦干了“zhi kei”,有时候不是想不干就不干了。都是乡里乡亲,别人家的事,你去帮忙了。再有人找你,你能不去

因此大部分“zhi kei”都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如果没有接班人,甚至一直要干到去世。

这就带来一个现实问题:如何保证经济来源?

在过去都穷的年代,办一场公事,主家给两盒烟,两瓶酒就行了,毕竟家家都不富裕。那个时候谁家里有事,村里人大都会去帮忙,谁也不会提钱。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人都去打工挣钱了,谁会守着家里的几亩地过日子?尤其是近些年来,物价疯涨,通货膨胀,

再单纯的去帮忙,“zhi kei”也吃不消啊。

“zhi kei”也是人,也要养家糊口的!

近些年,农村对“zhi kei”等处理村里白事的人都有补贴,六十、八十、一百一天,富裕的村子可能更多一点,可绝不会太多。一场公事下来,可能会挣个二三百块。可能还不如出去打工一天挣得多。

但是村里不是每天都有公事的,单纯靠村里补贴,还是无法养家糊口啊,怎么办?

那就开始想别的办法。常见的方法是,支客帮忙找鼓手、桌椅、餐具,如果主家不想自己找厨师,支客也可以负责。

然后“zhi kei”从这里面抽成。

也因为如此,一些“zhi kei”为了多挣点钱,经常会明里暗里怂恿主家说:“自己找厨师多麻烦,还要自己买菜,完事还要刷碗,刷筷子。还是找专业厨师吧,放心,我来找,多花不了多少钱。”

这样一来,“zhi kei”的收入就增加了,虽不能大富,但至少可以维持家用了。

不过,这样一来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zhi kei”被人骂

家里人刚去世,主家沉浸在悲痛之中,没有精力想一些杂事。“zhi kei”主动提出,为了方便,请厨师来负责解决吃饭的问题。事是省了,钱却多花了。

斤斤计较的人大有人在!

有的主家不在乎,毕竟自己图省事,多花一点是应该的。有的主家就会不舒服:

“都是乡里乡亲,你怎么还从这种事上挣我的钱呢?”

甚至有的人会因为这事去找“zhi kei”。闹得村里人尽皆知,不欢而散。

“zhi kei”也很委屈:“我提前和你商量了啊。再说了,我挣点钱怎么了,不挣钱我吃什么?”

忙前忙后,到最后惹一身骚。这种事屡见不鲜!

不挣钱或者挣得少,无法养家;挣多了,遭人骂。这真是个难题!

不干还不行,“zhi kei”已经老了,别的啥也干不了。

这种情况下,一些村里有人望,本来能干的人一看,得,还是别干了。他们宁愿出去打工,图个心安理得。

也有的人想当“zhi kei”却干不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zhi kei”活难干,钱难挣,遭人骂。其实钱难挣才是问题的核心。

“zhi kei”以前虽然不挣钱,现在却有了挣钱的新路子。

这就让一些心思不纯的人起了心思,钻了空子。

既然又能挣钱,我又不在乎口碑、面子,那我干“zhi kei”不正合适吗?

不是请鼓手,租借桌椅、餐具,请厨师都可以抽成吗?那好,这些我都包了。抽成再多一点,这不是一个挣钱的好路子吗?

不让包?那行,桌椅太少,餐具太少,宾客吃不上饭,还是主家着急。最后还是要来求我!

这在以前可都是“zhi kei”的活。

有的人更是变本加厉,甚至在村里搞垄断,对主家漫天要价,将公事变成了敛财的机会。

只要挣到钱就行,管你高不高兴,满不满意。

一家两家还行,次数多了,谁还去请这种人。实在没有“zhi kei”,找个人客串一下。没见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办不好还办不孬吗?总比吃一肚子气强吧?

因此,这种人想干确干不长。

不管怎么说,农村能干、想干的“zhi kei”越来越少了。政府也在提倡,丧事从简,也许有一天“zhi kei”这个角色会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也未可知

【2】、来自网友【大海说三农】的最佳回答:

农村红白喜事执事人,每个地方称呼不同,在我们当地称为大总管,也有的地方称管盘先生,总之,意思大同小异,这些总管,平时没有一官半职,却在村里威望很高。

如今,为何越来越没人愿意当红白喜事执事人?我们共同探讨一下这方面的话题,其实,在毎个村里几百人当中,具备这种条件的人并不多,原因如下。

总管需要管理全局,对前来帮忙的人员,要有合理的安排

在一个大家属,或者是一个属上,家里有红白喜事需要摆酒席,主家便把所有的事托付给总管,然后,总管吩咐村里其他人去做,该买菜的买菜,该办厨的办厨,该搞柴的去搞柴,各负其责。

做为总管,首先要对红白喜事的流程了如指掌,对于村里来帮忙的人员,每个人有什么特长,必须要清楚,适合干什么事,就分配做什么事,分配要合理,既分工又要合作。

总管要德高望重

做为红白喜事总管,在村里一定要有一定威望,周围的人才听你的使唤,一般年纪较高,有一定的家属势力,在村里说话有一定份量,众人必须尊重你。

总管要知晓一定的礼数

做为总管,在农村红白喜事场合,首先必须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礼数,这一点恐怕知道的人并不多,红白喜事中首先要排席,要懂得主家的亲戚,谁适合坐一席、谁适合坐二席、以此类推。

还有席排完后,还要给各位众亲打招呼,说一些比较谦虚的话语,按排大家准备喝酒吃菜、一般吃完第五碗菜时,总管必须站起来,和上席先生打招呼。

农村有的上席先生,知道他自己今天会坐席,早就有所准备,说出一大堆话语,这时,总管先生,根据上席先生所说的意思,给予一、一回答,这不亚于刘三姐和三个秀才对山歌,斗智斗勇,假若没有一点功底,真是无法以对。

要有统筹协调能力

总管包揽全局,主家要办多少桌酒席,需要多少人帮忙,人太少忙不过来,人太多增加主家一定的负担,这时必须要合理按排,还有主家计划摆多少桌酒席,有时,碰到来的客人人数跟计划人数基本持平,要赶快写上辞贴。

贴在村里比较集中的地方,或者一些交通要道,只要周围邻居,看到出了辞贴,他们就不会前去凑礼了,或者想办法计划增加几餐酒席,这里把关好坏,与管事先生的能力息息相关。

卖力不讨好

在我们当地的老百姓家里摆酒,总管是没有工资、没有报酬的,有些讲义气的家庭,办完酒席后,包上一点糖果,送上两包烟,送上两瓶酒,去感谢一番。

碰到比较小气的家庭,恐怕没有半点礼数,认为别人是应该做的,甚至没有一句感恩的话语,总之,农村现在这种红白喜事管事的人,各方面要求高,同时,卖力不讨好的事情,在农村做的人越来越少,各位读者,你们当地的管事人,又是如何?欢迎留言!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