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鲁迅为什么说“汉字不灭,中华必亡”?是他的一时气话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吉祥如意】的最佳回答:
鲁迅先生逝世于上世纪的三十年代,距今已经有八十多年了。先生生前所讲的话,是根据当时中国具有识字能力、有文化的人太少这个大历史背景下,也许先生认为是中国的方块字太难学习了,不象拉丁文仅有 26 个字母容易学,发出生气的话。
现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上世纪八十年代预言家所说的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已经来临,当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随着国门的打开,国外的先进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引进中国,再加上国内的科学家们追综、紧跟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潮流,单纯从汉字输入电脑、激光照排技术的突破,以王永民和王选教授等等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伪彻底解决了汉字不能输入电脑的难题,没有电脑输入技术就更谈不上激光照排技术的应用,也就没有今天印刷科技业的进步与发展。
人们不能以现在手指动一动就出现汉字的背景,去衡量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人们当时的想法。中国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几个世纪,再不努力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国将不国。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扫除文盲,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还亲自为警卫战士们办了学习文化知识的业余培训班。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
如果鲁迅先生九泉之下得知,今天的中国人学习文化知识,几千年前老祖宗们所留下的古老汉字又重新焕发了青春,并不是阻碍中国人学习文化知识的障碍物。
鲁迅先生所说的:“汉字不灭,中华必亡”是有深刻的文化历史背景的。当时的中国人文盲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先生认为可能是汉字太难学习了,阻碍了中国社会向前发展。先生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今天的人们还是要不求全责备。
至于现在的人们是如何理解鲁迅先生所说的“汉字不灭,中华必亡”这句话,见仁见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与理解。气话也罢,别的意思也罢,反正汉字也没有灭,中华也没有亡,反而汉字已经走出国门,中华由贫到富,由富到强,复兴伟大的中国梦,正在亿万人们的奋斗历程中。(原创于:2021/12/18)
【2】、来自网友【白玉子】的最佳回答:
谢谢邀请ヽ(^0^)ノ!鲁迅先生这句话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一句话。当时打倒孔家店,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是比较响亮的口号。简化汉字的呼声甚高,也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鲁迅先生的“汉字不灭,中华必亡”就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说出来的。这句话充分显示出鲁迅先生面对当时的中国,受西方列强的欺凌,侵略,以及精神,文化的入侵,忧国忧民之心,之情激奋至极!从而呐喊出了“汉字不灭,中华必亡”的奋激之词!鲁迅先生是个文人,在当时是以笔杆子当枪使的文化先驱。面对繁琐的繁体字,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深切体会到了费时费心费力之蔽以及唤起民众千百万的效率之低!从而心急如焚不由自已喊出了“汉字不灭,中华必亡”的愤激之词!鲁迅先生曾面对别人称自己是天才的时候说过,我哪是什么天才,我是把吃饭的时间都用在学习和工作上的,可见先生为了唤起民众是多么的惜时如金,可见先生对于中华民族落后挨打受欺凌的感受是多么深切!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对于人的每一句话,都是应该面对当时的具体环境而论,而非望文生义妄加理解,解释的!当然,鲁迅先生的这句话从语气上看是有点过激,但鲁迅先生真正的意思是必须简化繁体字,废除文言文,应用白话文!尽快高效地唤起民众四万万,同心协力抗外辱,保卫中华好家国,建设先进繁荣大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