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二战时,为何日本陆军的编制与其他国家不同?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梁老师说事】的最佳回答: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不仅仅是日本陆军,整个日军的编制都和其他国家不一样,而且这种不一样不是名称上的不同,其中的内容都有着很大的区别。
首先以师团这个名称为例,加以解释。
话说在日军的编制里,师团是他们的最基本的战略单位。
所以师团的数目,其实就是日军兵力多少的一个标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陆军的编制扩军或者是裁军,都是以师团为单位进行增减的。
那么日军的这一套编制是哪里来的呢?
早在 1888 年之前,日军使用的是镇台建制,1888 年以后就变成了师团建制。
师团建制的这一套东西都是学自欧美的,然后日本人一琢磨加以改变之后,出现的这么一套东西。
那么从表面上看,师团这一种建制,和国际通行的军事编制师这一个单位师是对等的。
但要是仔细观察一下日军师团兵力的配备情况,就会惊奇地发现根本就不是所有人可以理解的师。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当时德国的一个师大约就一万人左右,美国的一个师也差不多,一万左右。
而日本师团一级的作战单位,它从成立之处,兵力配属就没有一个定数,而且在不同年份的时候,这种兵力配属还都不一样。
比如在 1888 年到 1893 年的时候,日军一个师团在平时有一万来人,看着很正常和其他国家是一样的,但到了战争开始的时候,一个师团的人数就会暴增到一万八千五百人。
那么 1894 年到 1904 年的时候,日军一个师团的人数,在平时又变成了一万两千人,到了战争开始的时候,就扩增到一万七千两百人。
1905 年到 1915 年,一个师团在平时是一万四千人,战争开始的时候就变成了两万人。
1925 年到 1931 年,一个师团在平时是一万三千人,战争开始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万八千人。
1932 年到 1937 年,一个师团在平时是一万五千人,战争开始的时候,就变成了两万人左右。
在同一个年份,平时和战时的人数都是不一样的。
这还不算,日军的师团还被划分出了三六九等的等级,比如说在 1940 年的时候,日本有四联队师团,一个师团是两万五千二百人。同样是四联队师团,但要是变成后备四联队师团,人数就变成了两万一千八百人。
三联队师团,一般情况下是一万八千人,如果是一个丙种师团,不好意思就变成了一万一千九百八十人。
这也是为什么别的国家军队,翻译的时候会直接翻译成师,而日本的军队不是翻译而只能是直译成师团的一个重要原因。
日军编制之所以叫师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日军在师团设立之初,就有一条硬性规定,要求师团是一个各个兵种联合起来的战略作战单位。
在一个师团内,不仅要有步兵,还要有骑兵,工兵,通信兵,辎重兵,甚至是野战医院和兵器勤务队都有,杂七杂八得非常的齐全,可以说兵种的合成度相当高,具备进行独立作战的能力。
说实话合成部队这个概念,还是二战结束之后才有的,所以日军的这种编制很超前,当时的欧美军队的编制还真就没法比。
当然了,日军之所以能弄出这么一套东西,完全是因为日本的资源少,钱不够多造成的。
日军将师团,作为一个军,甚至是兵团的模板来使用的,用最小的代价办最多的事。
接下来,看看日军在作战时的具体编制。
以抗战时期日军的编制为例。
日军最小的作战单位是分队,对标一般军队编制的班。
日军的每一个分队有十三个人,这里边包括一名分队长,四个机枪手,以及八个步兵。
装备如下,一挺轻机枪,四个人操作,包括一名组长,一名射手,两个携带弹药的副射手,作为自卫武器,四个人一人一把毛病多多南部十四手枪。(注:有的时候,四个人除机枪手之外,其余三人也会携带一把三八大盖)
其余八个步兵就不用说了,一人一把三八大盖就算交代了。
再有一种情况,就是加强班,这种编制通常会多一个掷弹筒组(两个人),配备五十毫米掷弹筒一个。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日军的分队可要比一般的班要多至少一个人,不要小看这一个人,往上堆积起来,同等的编制就要比其他国家的编制多出不少人来。
小队,这个级别的编制对等排。
这个小队有三个小分队组成,外带一个八个人组成的掷弹筒小分队,再加一个七人小队部,合共五十四个人。
当然了,要是遇到加强小队,就是下辖的三个小分队中每一个分队塞入一个两人的掷弹筒组,这个时候小队的人数就变成了六十二个人。
不过小队这个级别的编制,在抗战中有了些许的变化。
当时八路军进入到敌后开始抗战,以游击战为主,打得了就打,打不动就撤,找机会再揍日军。
那么面对这种弹性十足的战法,日军也撑不住了,小队的人数明显太多,不够灵活,最终日军又调制出了一种特殊的小队,专门针对八路军的游击战。
这种小队,人数少,一共有五十个人,但有六个分队,每个分队只有八个人,其中的三个分队才配备机枪。
小队再往上走就是中队,这个级别的编制对标连。
从这个级别中,就能看出日本的中队要比同级别的连要多出不少人了。
首先是三个小队的人员,还有一个十九个人组成的中队部。
在这十九个人中,有了特殊的兵种,比如卫生员,通讯员,司号员,核心是中队长和三个军士,一共有一百八十一个人。
这个编制,如果要加强的话,就不会塞什么掷弹筒了,而是重机枪,有必要的话会塞入一到两门的迫击炮来使用了。
中队之上就是大队了。
而大队这个编制对应的应该是营,但日军的这个大队要说人数的话,已经远远大于一个营的规模,已经快达到了一个团的规模了,足足一千一百人。
大队不仅会配备四个步兵中队,还要有一个机枪中队,而这个机枪中队会装备十二挺重机枪。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炮小队,装备两门九二步兵炮。
这种级别的装备,在和当时的我们作战的时候,可以说是极其奢华了,过去我们的炮哪里能装备到营级,就算是团级都少有。
再往上就是联队了,这算是日军在作战时候的一个最大的作战单位,在各种战争资料中,出现最多的就是联队这个级别的编制了。
联队对标的是团,日军拿联队也当团使唤,但日军的这一个所谓的团级单位——联队,可有着三千八百人,比一般的团要大两倍还多。
所以联队中光一个指挥部就有五十四个人。电视剧《亮剑》一开头李云龙用迫击炮打的坂田联队,就是这么个指挥部,一炮连锅都给日军端了,老李捞到一个大佐,两个中佐,外加一个少佐,这买卖做的赚翻了。
三个步兵大队,加一个运输队,一个炮兵中队,就是一个联队的内容了。
在往上就是旅团了。
根据编制来看,旅团的级别在联队之上,但规模不一定就比联队大了,所以这个编制就比较特殊,它是根据战争的需求,来进行搭配的。
最少有三千人,比一个联队都少,最大有八千人,和两个联队的规模不相上下。
那么日军的师团又有一些变化,前前后后经过了很多次的调整,目的是提升部队的战斗力。
比较初期的日军确实厉害,但越往后打,不仅老兵损失严重,基层的军官也被打死不少,而后期补充兵员已经大不如从前。
最简单地说,初期和日军拼刺刀,两个人甚至是三个人攻击一个日军都困难,但到了后期两排刺刀对冲过去,还能够站在在战场上的是我们了。
好了,接着说日军师团。
话说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日军只有十七个师团,师团长都是由陆军中将来担任,而且都必须是日本的天皇亲自任命的。
所以在当时,这些师团都是隶属于日本天皇的,冲这一点就能感觉出师团长的级别比陆军次长和参谋次长还大。
那么师团有多少人呢?
以第一师团为例,在 1936 年的时候,定下来的人员有一万一千八百五十六人。
这个数目看起来不是很多,和普通的一个师也差不多,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第一师团最巅峰的时候,一个师团就有三万多人,这个时间是 1941 年。
那么到了 1944 年的时候,这个第一师团就被拆分成了两部分,拆出的一部分是一万三千人顶着第一师团的编制,去了菲律宾作战,去的时候,什么自动炮,装甲车都没有带,而炮兵就去了一半。
就这一万三千人,被打得就剩下八百人,灰溜溜地活了下来。
而另一部分大概有两万人,作为日本要一亿玉碎的资本留在了本土,编制也被改成了第二百零一师团。
其实这个第一师团还有一小撮被分出去了,当时第一师团要从关东军的编制中剥离出来调回日本,一小撮就留在了满洲和一个独立混成旅合并了,筹出一个第一百二十三师团,结果这一部分在 1945 年的时候,被苏联红军给一口吃掉了。
所以从这里,就能看出来,日本的师团其实是在不断地变动的,说不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当然了,变动归变动,总体来说还是有一个标准,日军是按照这个标准来队部队进行调配的。
比如日本的家中挽马师团,标准是两万五千三百七十五人,马匹是八千一百九十七匹,光一个司令部就有三百三十人。
下辖两个步兵旅团,一个骑兵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野炮联队,一个辎重兵联队,一个卫生队(别看是队规模不小一千一百人),一个兵器勤务队,一个通信队。
除此之外还有四个野战医院,每个野战医院二百多人。
甲种驮马师团,共计两万八千四百九十三人,马匹一万一千五百四十匹。
甲种驮马师团比甲种挽马师团多的人,多在哪里了?
甲种驮马师团是一个山炮联队,而甲种挽马师团是一个野炮联队,山炮要比野炮多近一千人。
驮马师团的辎重兵要比甲种挽马师团多一千多人,四个野战医院也多出一些人。
乙种挽马师团两万一千八百九十二人,马匹是五千八百七十九匹。
有两个步兵旅团,一个骑兵大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野炮联队,一支个辎重兵联队,一个师团卫生队,一个兵器勤务队,一个师团通信队外加四个野战医院。
少的人数,其实就是炮兵,卫生队和野战医院的人数减少,其他的变化不大。
乙种驮马师团,有两万六千八百四十八人,马匹是九千六百五十六匹。
以上都是两旅团四联队组成的师团。
日本人还打造了一批三联队师团,人数比上边的要少很多。
接着说说,比师团还要大的编制。
师团以上就是军了,而日本的军和传统意义上的军是不一样的。
日军军一级的编制,仅仅针对本土以外的占领区来说的,比如关东军,支那驻屯军(天津军),朝鲜军等等。
一说军,感觉就应该比师团大,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有时候比师团要小很多的。
比如日军组建的中国组屯军,听起来是一个军,其实在 1936 年的时候,就算是给它来了一个加强,也仅仅达到了一个独立混成旅团的规模。
总之军在日军的概念中,是执行一些特殊任务或者以占领地命名的一个作战单位。
那么在太平洋战争之前,日军设立了二十二个军,到了无条件投降的时候,军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四十八个。
在军的上面,就是方面军,这是在 1937 年以后,日军开始全面侵华,而设置的。
到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候,日军的方面军高达十七个。
在方面军之上就是总军了,这编制是日军最大的一个军事单位了,当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后,总军有六个。
“第一总军”、“第二总军”、“关东军”、“中国派遣军”、“南方军”、“航空总军”
这六个总军中,关东军是最特殊的一个,它是从师团不断升级升上来的,在 1931 年的时候,只有一个师团;到了 1938 年的时候就变成了八个师团;1939 年的时候就拥有了两个军司令部,正式成为方面军;1942 年发展成为两个方面军,就成为了一个总军。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的话,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2】、来自网友【度度狼 gg】的最佳回答:
如果粗略比较一下,你会发现中央军所谓的“德械师”跟日军常设师团的编制其实大同小异,孙元良第 88 师的步兵主力,是所辖的两个旅(第 262 旅、第 264 旅)四个步兵团,而先期登陆淞沪的日军第 3 师团也不过下辖两个旅团(第 5 和第 29 旅团)四个步兵联队,都是“方块师”的结构。如果单纯比较作战单位,第 88 师甚至还多出来两个补充团,结果战时兵员数量却是 14000 人对 25000 人,那么差距究竟在哪呢?
(塞克特将军)
实际上,国民政府在 1933 年开始组建的 60 个“国防师”(亦称调整师),正是在德国军事顾问团 的建议和帮助下,有针对性地模仿日本陆军的常设师团编制。按照德国军事总顾问塞克特的提议,在编制上,调整师的步兵、炮兵数目与日军的常设师团接近,师直属部队规模则较日军师团略小,全师人数相当于一个日军常设师团的 75%—80%左右,最早进行改编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 87 师和第 88 师,都遵循了这一原则。
因此客观来说,二战日军的部队名称和军衔称谓虽然特立独行,什么旅团、联队、大队、小队、分队等层级,但是在战略和战役单位的基本编制上,与中国军队是类似的,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之所以出现抗战初期单位兵力数量相差较多的情况,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也可以视为日本陆军有目的性之编成,因为他们太了解中国军队了。
第一个原因,是中日两军的师级司令部所直属的特种兵科部队量差太大,日军的诸兵种合成性较强,这也是综合国力的反差,因为中国军队仍然以“轻步兵”为主。日军各常设师团除四个步兵联队之外,尚有炮兵、工兵、骑兵和辎重兵等四个联队,其中炮兵联队的人数与步兵联队基本接近也达到了 3800 余人,即便另外三个联队的兵员略少(骑兵联队仅 1400 人),平均下来日军师团的直属部队也等于中国军队的四个团兵力!
而中国军队调整师的师直属部队,以第 88 师为例,仅有山炮一个营、辎重兵一个营、通讯兵一个营、工兵一个营和一个特务营,另附一个战防炮连和一个高射炮连,如果拢在一起的话,兵力至多不会超过两个团。因此,在师直属队的规模上,日军师团是中国调整师的两倍以上,尤其是炮兵的数量和火力强度,日军占据绝对优势,其炮兵联队装备大口径火炮 48 门,是调整师的四倍(12 门山炮)。
第二个原因,是日军在“步兵大队”一级建制实行了六单位编组,比如抗战初期的四单位常设师团,其步兵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和一个接近中队级规模的运输队,另有一个大队炮小队(两门 70 毫米步兵炮),再加上大队部人员,就使其步兵大队员额接近了 1100 人,与中国军队的营级兵力规模一下子就拉开了。
而 1936 年开始进行“调整师”的编制设置时,根据“民国 25 年陆军整理草案”的规定,团以下步兵分队均按三三制编组,即团辖三营、营辖三连。步兵连的额定编制为:全连官佐 5 员、军士 14 名和士兵 147 名,满编 166 人,其实与日军一个步兵中队 180 人的定额基本接近。可问题是日军大队兵力相当于六个中队,而中国军队的步兵营仅有三个步兵连和一个机炮连,无形中就少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实力。
比如在 1937 年淞沪会战期间的宝山保卫战中,第 18 军第 98 师 292 旅 583 团的一个营,奉命坚守宝山县城,这是中央军精锐的满编部队,营长姚子青以下官兵约 600 人 ,全营下辖三个步兵连(每连 166 人)和营直属机炮连(不足 100 人,装备六挺重机枪和二门迫击炮),比算一下,兵力只是日军的 55%,如果是未经整理的各师或者是杂牌军,那连这个规模都达不到,与日军大队的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
正因为如此,日本陆军当时把“步兵大队”作为了战役兵力计算的主要单位,既不是师团也不是联队,按日军的作战模式,进攻战役时除若干担任主攻的满编师团外,经常要抽调另外一些师团的部分部队组成“支队”助战,所以战力计算以大队为单位更为直观准确。比如武汉会战期间,日军投入一线作战兵力即为 150 个大队,并且是按一个大队抗衡中国军队一个师进行战役部署的,可见“大队”这一级建制与中国军队“营”的差距。
那么如此叠加上去,日军一个步兵联队达到了 3800 人,而我方一个步兵团仅有 2000 余人。日军一个步兵旅团有 7800 到 7900 人(挽马驮马有区别),而我方一个步兵旅只有不足 5000 余人(两团制)。所以大队级单位兵力差距,也直接造成日两军在团、旅、师三级作战单位人数相差较大。要注意啊,全面抗战爆发之前,日军常设师团的的非战时兵力只有 12000 人,满编才不过 18000 人,所以调整师的员额确实达到了鬼子的 77%。
一些军事和历史创作者照搬了某科上调整师 11423 人(野炮挽马师)或 11579 人(山炮驮马师)的数据,其实是低估了国民政府军事部门和德国顾问的谋划能力,真正的调整师全师兵力为 13854 人,马 3508 匹,实际接近 14000 人的。但是战争一打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日军师团总兵力经常达到 25000 人甚至 28000 人,这就引出了第三个原因。
那就是日军在战时对基本战略单位师团进行了额外的加强,主要体现在特种兵科上,包括独立的战车中队、装甲车中队、迫击炮大队、野战重炮兵大队甚至联队、辎重兵中队、汽车中队和兵站(大行李等单位),而且上述各单位有时还不止一个,从而使日军师团司令部能够指挥的兵力总数猛增。比如作为挽马师团的第 5 师团,就被加强为四个所谓机械化师团之一,战车、汽车和炮兵部队调入后,从齐齐哈尔开赴海南投入桂南作战时,满编兵力就达到了 25000 人。
武汉会战以后,根据实战得出的经验,中日双方不约而同将方快师调整为“三角师”,取消了各自的旅团、旅级司令部。日军师团增设“步兵团长”(少将)一职,直接指挥三个步兵联队,而中国军队各步兵师则增设“步兵指挥官”(少将)一职,战斗中统一管理三个步兵团。此时日军大多数师团兵力下级按到 14000 余人(原常设师团下降到 21000 人),中国军队主力师也有 11000 余人,其实兵力仍然在日军师团的 78%左右。
当然,兵力比例不等于战力比例,中国军队在武器装备、单兵战斗力和整体军事素养上差距太大,所以经常出现一个军打不过日军一个三单位师团的情况,尤其是国军战损补充不够及时、吃空额严重,所以到抗战中期一些师仅有 5000 到 7000 人的兵力,空有师级番号的虚名而已。可以得见,二战日军的编制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如果军事知识足够的话,很容易了解中日两军的步兵建制其实是类同的,至于称谓更不重要。
要特别掌握日军常设师团 12000 人、18000 人和 25000 人以上分别的内涵,以及从四单位向三单位调整的时间段,而不要盲目地一讨论起师团建制来,就什么甲种师团 25000 人那般的瞎扯。抗日战争期间两军差的不是编制,是满编程度、单元战斗力、武器弹药水平和指挥系统的能力和效率,是一支近代化军队跟现代化敌人军队的拼杀,是整体素质的比较,兵永远贵精而不在于多。
到 1945 年初湘西会战时,得到美械加强的第 74 军一个步兵师,已经敢于包围和歼击日军一个联队了,所以战争中的部队编制并不是重要因素,重要的是单元战斗力、战斗精神和指挥水平。
(这钢盔给我看糊涂了)